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关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从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新型智库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一维。面对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使命,民族地区已初步形成“以坚实的创新理论为基础、以决策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智库”,党政部门智库、社科院和党校(行政)学院智库、高校智库、企业智库及社会智库“为民族地区推进创新驱动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源”。近年,学界对期刊的智库化发展多有探讨,笔者试从学术期刊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关系入手,对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智库化发展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做具体分析。
一、学术期刊的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术期刊发展和智库建设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术期刊无论是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学科话语权上,其影响力均有明显提升。相对于自然科学的应用研究,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对策研究性质更加明显。一些基础性研究也间接为智库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论导引。“随着国家对建设新型智库的迫切要求,学术期刊因具备汇聚知识、传播知识、引领知识的特征,应该在新时代成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国家智库发展服务,为政策研究发力,智库功能将是学术期刊传统功能的社会化体现和扩展。”在学术期刊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的相互促进中,学术期刊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积极主动的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组织最具权威的专家学者,针对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最具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为国家政策选择提供智力支持。作为智库成果的和交流平台,学术期刊还必须有效发挥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作用,使其成为政策的评论者、智库的灵魂,引领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学术期刊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关系的讨论,学界基本达成学术期刊服务智库建设、智库建设与学术期刊发展既相互促进又彼此独立的共识。部分专家学者还从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困境出发,论述了学术期刊智库化发展的方向问题,针对不同的办刊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办刊模式。以人民论坛旗下的《学术前沿》和福建的《东南学术》为代表的整刊智库化发展模式,主要集中于中央部委、社科院以及各党委主管主办的学术刊物,专注国家战略层面或地方科学决策,以期实现对重大问题及现实问题的分析,并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而学术期刊栏目的专题化发展,即“以社会、政策热点为选题由系列学术论文组成研究专题,从多角度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从目前学术期刊发展的现实境遇看,栏目的专题化发展既是有效应对学术期刊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路径选择,也是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服务智库建设的有效手段。民族地区学术期刊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抓住新型智库建设的有利时机,吸取和借鉴其他地区学术期刊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实现期刊的专题化、集约化、智库化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有效支撑。
二、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智库化发展的可行性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以来,新型智库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智库建设虽然相对滞后,但围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中的战略问题、现实问题,“以创新理论为基础、以决策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智库已初步形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近年,民族地区党政部门及高校围绕新型智库建设做了诸多有益探索。以内蒙古为例,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借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立“中俄蒙合作研究院”,举办“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6”年会,并申报新型特色智库试点,积极构建国际智库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内蒙古大学也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内蒙古发展研究等6个项目研究为抓手,推进蒙古学研究中心新型智库建设。鉴于学术期刊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互动关系,有必要对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智库化发展的可行性做具体分析。
(一)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学术期刊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学术期刊特别是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同质化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选题的低水平重复、“全散小弱”和“粗制滥造”等问题制约了期刊发展;传统的办刊模式忽视期刊的时效性,对于一些热点的关注相对滞后;由于期刊评价体系的限制,学术期刊发展注重影响因子等一些硬性指标的提升,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探讨;作为职称评定、硕博毕业的量化指标以及行政干预的加强,学术期刊发展难上加难。这些因素从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期刊的发展,使其很难发挥对智库建设的智力支持作用。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同样存在这些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学术期刊要谋求新的发展,就必须转变办刊理念,充分认识到学术期刊在民族地区智库建设中的作用。首先,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必须发挥主办单位的学科优势,关注社会热点、理论前沿,鼓励期刊的专题化、特色化发展。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作为重要的学术传播平台,既是专家学者思想的集散地,也是重要的学术信息产品,既能够及时有效地整合学术资源,为国家治理、行业发展及社会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也可以从理论的高度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成为各级党政部门、科研院所及高校企业智库建设必须依靠的媒体平台。近年,对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探索不断深化,在新型智库建设热潮的驱动下,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可以发挥主管、主办单位的学科优势,对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热点等问题进行理论与现实的多维关注,进行多学科、多视角的解读,必要时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地域性、特色化一直是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秉承的重要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必须兼顾专题化、特色化、智库化的办刊理念,实现专题兼顾特色与智库,特色体现专题与智库,智库是特色的专题,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的新型智库建设。其次,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必须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实现学术功能、社会功能与智库功能的有机融合。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期刊以学术探索和知识积累为首要目标,学术信息、传播学术成果、引领学术前沿、促进学术发展、培养学术人才是其最本真的使命责任,学术功能作为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被放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在学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家的施政方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性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从学术的视角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智库功能随之被提出,并与学术功能一起成为新时期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方向。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服务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些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片面追求期刊在评价体系中的位置和影响,只专注于普遍的、共性的学术问题或热点问题研究,忽视了具有地区特色的问题研究,使其毫无特色可言,长此发展下去,既不利于民族地区基础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具有民族地区特色问题的对策研究。而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智库化发展,要求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有较全面的认识,能够从理论的高度对其发展提出合理的、有效的对策建议,以实现期刊学术功能、社会功能与智库功能的有机融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最后,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必须树立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适应市场的变化与竞争。虽然民族地区学术期刊的发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对于民族地区新型智库建设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必须树立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理念,通过积极主动的选题策划、组稿约稿,为民族地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和对策建议。不断提升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一系列前沿问题构建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以高水平的学术解读实现学术期刊的舆论引导功能。在学术期刊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必须发挥好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以理论的高瞻远瞩服务地区的策略发展,适应媒体融合视域下期刊市场的竞争与变化。
(二)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学术期刊的动力支持
随着新型智库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全国范围内的智库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限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注定我国的智库建设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指出:“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设智库热情很高,成果也不少,为各级党政部门决策提供了有益帮助。同时,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在哲学社会科学大会上的讲话》)学术期刊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同属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期刊发展的角度看,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必须实现智库化发展,才能为民族地区的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首先,智库成果需要学术期刊的学理支撑、思想支撑。程素梅指出:“能够推动科学决策的智库产品,需要学理支撑、历史支撑、思想支撑和方法论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理论话语日臻完善,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学术期刊在国内和国际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专业性、思想性、权威性的专家队伍和有影响力的观点内容不断涌现,影响着国家层面、政府层面的重要决策,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而民族地区新型智库建设的成果需要通过有效的传播平台被认可或被解读,学术期刊天然的引导功能和传播功能为智库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学理支撑和思想支撑。这也是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智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其次,智库成果的转化需要学术期刊的动力支持。与过去智库成果大多以阐释、论证、说明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不同,新型智库在于提出可供政策制定与执行参考的对策与建议。学术期刊作为连接智库建设与学术研究的重要媒介,既是研究成果的载体、传播学术观点的阵地,也是智库成果传播交流的有效平台,在提升智库影响力、树立智库权威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而且,智库建设也需要学术思想、学术研究的浸润和推动。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学术资源的集中整合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已经实现,数据库建设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对相关政策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新时期,学术期刊与新型智库成果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经过近40年的繁荣发展,无论是在种类和数量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学科体系和期刊特色,对地域性的发展问题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在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止于提供智力支持,还可以为智库建设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最后,新型智库建设对于民族地区社科类学术期刊发展意味着新的机遇。随着媒体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概念的深入解读和现实技术的日新月异,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在学界已达成共识。对于民族地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而言,除了办刊理念的转变、传播技术手段的更新外,还必须实现内容形式的创新发展,改变过去“等米下锅”被动接收稿件的编辑形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积极主动的选题策划,关注学术发展、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发挥好学术期刊的时效性特征,实施期刊发展的“走出去”战略,既要感知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最新学术动态,又要兼顾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相统一,在服务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期刊服务智库建设的重要功能。反过来,民族地区的智库化建设也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智库成果可以成为学术期刊重要的内容来源,实现两者的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