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现状与优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现状与优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现状与优化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推出,这是针对团体用户推出的一项微信用户订阅服务。2014年5月百度数据显示,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科学网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80%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微信平台关注学术期刊的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使手机阅读成为社会大众常态化的阅读方式,文化传播被推进了微时代。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及自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的缺陷和不足就逐渐凸显:按时按期出版,页码固定,纸质刊物的发行范围越来越窄,发行量越来越少,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等。而新媒体的优势显而易见,开放性、互动性、无地域性的限制,带来的是学术成果的即时推送与传播。因此,学术期刊陆续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助力学术成果的传播。目前,一部分体育学术期刊也适时地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提供开放存取、稿件查询、学术动态信息推送等服务,吸引了体育科研人员的关注并通过追踪相关文献进行深度阅读。本文通过了解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传播现状,发现传播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优化微信传播提供建议与策略。

1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现状及问题

1.1微信公众号是主要传播方式

目前,在40余种体育类学术期刊中,共有11种期刊开通了独立的微信公众号,分别为《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中国学校体育》《体育与科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JSHS》)《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学》,平台类型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且以订阅号为主。另有几种刊物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微信新媒体传播:有的通过刊物所隶属学会或学院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例如《体育科学》通过“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微信公众号推广,《体育学刊》通过由刊物的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创办的“体育启点”微信公众号推介,该刊自2017年起,开设了“体育学评论”微信公众号;有的通过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通过“体育文化”微信公众号传播,《体育成人教育学刊》通过“运动科学论坛”微信公众号推介,《湖北体育科技》通过“跨越论文学识馆”;也有的通过刊物编辑个人微信进行传播,如《军事体育学报》的编辑刘卫忠利用个人的微信,通过发朋友圈这种点对面传播的方式,推介刊物的动态及相关学术信息。以上刊物都在主动顺应微信新媒体的变化趋势,在传播层面尝试并应用新媒体。

1.2微信传播内容与纸质期刊大部分重合

调查发现,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的体育类期刊大都表现出微信传播内容较单一的特点,且与纸质期刊的内容大部分重合;此外,期刊微信公众号大多开设“期刊在线”“稿件管理”“精品推荐”“关于我们”4个菜单,可点击阅读微刊,进入刊物的在线采编系统,或通过跳转的方式,链接期刊网站,实现对稿件的管理,还可获得刊物某一期的重点推荐文章,并实现编作(读)互动。但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菜单下的微信传播内容,主要是刊、库、网内容整合后的“微”化。分析原因,主要因为几乎所有的编辑部都缺少专人维护,仅由编辑在编校工作之余,在微信平台上传整期刊物或单篇文章的电子版。

1.3微信公众号更新不及时,微信交流平台整体互动性较弱

虽然部分体育类学术期刊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但由于疏于更新和管理,更缺乏有效的编作(读)互动,致使大多数都陷入了“僵尸”公众号的处境。在开通了独立的微信公众号的11种体育学术期刊中,除了《体育与科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JSHS》)《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等公众号通过当期目次、推送刊物组织的学术工作坊主题沙龙报道、图文直播学校体育赛事报道等方式更新,其他的刊物微信公众号自建立以后,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保持更新状态的公众号虽然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刊物信息、推送学术动态,但主要是单方面的信息推送,缺乏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有效互动。究其原因,多是因为编辑部对微信传播的重视度不够,或是缺乏懂新媒体技术的编辑人员来维护和管理,或是编辑忙于纸质期刊的编校工作,缺乏实时在线的精力与作者和读者互动。

1.4体育类核心期刊更多利用微信传播

在期刊类型方面,相比于非核心期刊,体育类核心期刊更多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期刊的新媒体传播。目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的11种体育类学术期刊当中,9种为体育类核心期刊。这表明,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方面,核心期刊更善于主动、积极地转变思维,顺应新媒体的变化趋势,在网络传播方面做得更好。进一步追踪以上开通了独立微信公众号的体育学术期刊,发现其网站也做得相对较好,在新媒体转型中更能主动顺应,表现出其在出版与传播方面融合发展的意识,也在扩大刊物影响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特点

2.1注重出版与传播多种媒体的融合发展

有的学术期刊在微信平台上增加了采编系统,如《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和《JournalofSportandHealthScience》,有的与期刊网站进行链接,例如《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学》。可见,微信平台的建立也会促使学术期刊在出版与传播方面实现多种媒体的有效融合。学术期刊相继推出的“刊库(网)”“两微一刊”等传播方式,就是通过开放存取的方式,有效地保存出版物的完整性以及积累与传承体育文化。在微信时代,学术期刊更要顺应新媒体的变化趋势,将刊物、网站和微信平台等多种媒体融合起来,实现刊物出版与传播的协同发展。

2.2视频传播将成为期刊微信传播的主要手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中称网络新媒体呈现六大态势,网络视频业渐成四强格局即是态势之一。随着微博的发展,视频传播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段。在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中,《体育与科学》从2016年3月起,陆续以视频的方式,向用户推送刊物组织的系列学术工作坊“奥运会•虚拟时代•人类庆典方式——里约奥运会启示录”等主题沙龙活动,真实地再现了学者们对于体育学术问题的研讨,给读者一种“虽不在现场但却似在现场”的现场感,开启了体育学术期刊尝试用视频进行传播的先河。《中国学校体育》也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播放了第二届中法大学生体育文艺周女子足球友谊赛等许多校园体育赛事。体育赛事的可观赏性、体育学术讨论的现场热烈性、体育学术论文的可获得性,都通过视频传播呈现出来。

2.3微信传播成为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和品牌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除了传统的“刊库网”多轨并行发展外,现在“两微一刊”已成为学术期刊出版与传播的融合发展趋势。在立足于出版精品期刊的基础上,同时也应管理好期刊的网站、微博与微信等传播渠道,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与用户体验优势,为作者和读者提供增值服务,做好期刊数字化传播、品牌建设与品牌延伸。虽然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的内容整体上较为单一,但少数期刊专注挖掘微信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与方式,开发出创新性的传播手段和内容。

3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的优化策略

3.1编辑出版与微信传播并行发展

目前,虽有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进行新媒体传播,但限于编辑部人员与其知识结构的不足,少有设专人管理与维护公众号的情况,大多是由现有编辑人员负责更新维护。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除了做好内容生产这个前台编辑出版工作外,还要重视向外传播的后台输出端建设,在编辑人员配备、新进人员的选用方面,都要注意向计算机网络、新媒体开发等专业人才的倾斜。此外,在工作分工方面,也要注意编辑出版与传播的并行发展,要设专人专岗来负责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的维护与管理,做到内容生产与渠道传播齐头并进。

3.2利用微信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实现体育学术期刊的传播

微信具有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特点。点对点传播,即微信用户选择关注了某个公众号后,会即时接收到该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当微信用户选择将接收到的信息到朋友圈分享时,就实现了点对面的传播。这种基于日常生活的真实社交圈的信息传播,体现出微信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一些诱导用户必须分享链接、好友查看关注后才能得到测试答案的订阅账号,还曾迅速引爆了“病毒式传播”的强烈效果。由于体育学术期刊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基本上由体育科研人员组成,他们对体育学术信息的高需求可引爆微信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

3.3用微信的互动功能加强学术期刊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

目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普遍缺乏与读者的互动,对其在公众号上提出的疑问和咨询等都没有给出解答和回复,也没有设计一些讨论的话题,激发读者的热烈讨论[5]。学术期刊微信平台用户期待服务调查结果显示[7],对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期待获得的服务依次为审稿进度查询、热点文章推荐、学术论文写作技巧、最新录用的论文题目、当期目录/过刊目录、资讯(期刊介绍/期刊动态/引用排行)、在线检索相关论文。因此,体育学术期刊可针对用户的以上普遍需求,通过微信的查询、推送和互动功能,为读者提供查询和指导服务,增加读者对刊物的黏性[8]。

3.4重视二次编辑,体现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含金量

目前,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传播内容以期刊论文为主,适当转载学术前沿信息,以满足少数群体个性化需求。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也以摘要或全文的方式,向读者推荐热评文章和热点文章,这是网络编辑对文章的创造性劳动[9],不啻为对二次编辑工作的有益尝试。学术期刊有引导学术导向的职能,不仅体现在选题策划上,也体现在对学术动态的报道以及传播方式的更新等方面。因此,刊物要注重利用微信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分析文章浏览排名,向作者(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测试满意度,对微信平台进行管理,体现出学术期刊的学术导向性以及编辑工作的价值增值性。总之,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不应只是期刊网站内容的“微”化,而应体现出编辑在编、校、审方面的智力劳动。

3.5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学术会议、研讨培训,实现纸质期刊的三次营销

在微刊建立的初期阶段,体育类学术期刊可通过借鉴国内其他微信传播较好的刊物的做法,来打造自己的微信传播平台。如中国激光杂志社开通的订阅号“中国激光”,不仅为读者提供最新论文阅读和下载、论文阅读APP、稿件查询,还提供论文写作库,并有中国光学期刊集群下属的《中国激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光学学报》《ChineseOpticsLetters》等51种学术期刊的推介。在推送服务方面,了光学前沿的各种培训信息、会议信息及光电产品采购习惯调查(科研用户版)等活动信息。中国激光订阅号已成为集出版、传播、培训、会务于一体的新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纸质期刊的三次营销,其成功的经验值得体育学术期刊借鉴。

4结语

与大多数学术期刊一样,体育类学术期刊还处在尝试应用微信平台进行传播的探索阶段,但在数字化阅读和网络化办刊环境下,传统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了微博、微信影响力指数(WCI)、微信粉丝及转发数、总阅读数R、平均阅读数R/N、最高阅读数Rmax、总点赞数Z、平均点赞数Z/n、最高点赞数Zmax等评价指标。这一评价导向,将推动更多的体育学术期刊注重微刊的建设。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