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新趋势,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665年,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oftheRoyalSociety的编辑首次引入了同行评议模式。作为一种学术评审的方式,同行评议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学术交流和科研进步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近年来,国外的同行评议无论在理念还是方式上,都出现了许多创新,包括针对评议不透明问题采取的开放式同行评议,独立于编辑部进行“”评审的同行评议外包模式,以及旨在激励审稿人积极性,记录和认证审稿贡献的同行评议信息平台的使用和推广。本文简要介绍有关同行评议模式的新进展,分析其特点和优势,以期对国内期刊编辑更好开展审稿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1趋势一:公开透明的开放式同行评议方兴未艾
传统的同行评议,广泛使用的一般是单盲和双盲两种评审方式。单盲审稿是审稿人知道作者的姓名和单位等信息,而审稿人相关信息对作者保密。双盲审稿则是审稿人和作者都互不知道对方的信息。无论是单盲和双盲,审稿人以及审稿信息对作者都是不透明的。审稿由期刊编辑主导,期刊编辑决定将投稿给哪几位评审人,审稿人返回评审意见后,再由编辑将不同评审人提交的审稿意见进行整理后反馈给作者。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在作者,编辑,评审人之间产生不信任感。作者在收到自己不认可的审稿意见时,有可能怀疑是因为评审人与自己有利益冲突或对自己存有偏见;编辑在收到作者针对评审意见修改后重新提交的稿件后,认为再次送给之前的评审人核查是否评审人给出的问题和建议都已落实是非常必要的,这其实也折射出编辑对作者的不信任。不同的评审人对同一篇论文有可能评论相左,有的持肯定态度,有的给出了否定的意见。这种情况下,编辑会再次送审,根据第3次或第4次的评审意见决定拒稿或录用,无论是拒稿或录用,都会与前面的审稿意见之一相悖,由于审稿意见不透明,再次送审的评审意见并不为前面的评审人所知,因而也会导致审稿人对编辑产生不信任感。由此可见传统的评议模式中,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信息的不透明。有别于传统审稿,开放式同行评议的最大特点在于透明。作者知道评审人的身份和信息,审稿信息也是透明的,不仅作者和编辑可以看到,其他的评审人也可以看到。作者可以和审稿人实时互动,审稿人之间也可以互动,就别的评议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最早的开放获取出版商BioMedCentral旗下的很多BMC系列期刊采用的就是透明同行评审的方式。比如BMCMedicine,该期刊的作者和审稿人都互相知道对方的身份。评审人会对审稿报告签名,审稿报告和作者对审稿的回应会跟随着文章同时发表。所有的读者都可以看到审稿信息及作者的回应。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RandySchekman创办了一本刊物eLife,该期刊不同审稿人的信息也是公开的,评审意见直接在网上可见,评审人可就别人的审稿意见发表评论,审稿人之间可以互动。审稿流程中,让审稿人在网上进行讨论,然后给出统一的审稿意见。编辑根据审稿意见直接评估修改版质量,不再送第二轮外审。有别于过去冗长的评审过程中作者-编辑-评审人之间繁琐的转换和传递,开放式评议过程节省了作者时间,审稿流程得以简化。法国科学院的ComptesRendus系列期刊中的ComptesRendusGeoscience期刊从2013年开始,尝试了一种新的审稿方式,在作者投稿之前首先对其论文进行审查,并指定某位期刊主编/副主编来处理其稿件,然后向该刊提交简短的预提交版本。作者事先自己推荐4名审稿人,并征得他们对其论文进行审查的意愿。若该刊主编/副主编接受了作者预提交的版本,并认为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合适,接下来的审稿会由作者直接联系评审人完成。作者直接向这2名审稿人提交论文全文。评审意见也由评审人直接向作者发送。作者如果决定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论文,向期刊编辑部提交论文时,除了审稿意见和针对修改意见的说明,还必须包括审稿人审阅的初始版本和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后的最终版本,后者需清楚标明所有的修订痕迹。该刊最终出版的论文中作者会致谢列出审稿人的姓名。编辑部将论文的最终版本和作者对审稿意见的详细答复发送给审稿人,以供其参考。除了上述出版前的开放评审,还有出版后的开放评议,典型的是PubMedCommons的开放评论,它是PubMed2013年推出的类似论坛的实名用户评议平台。文章被PubMed收录的作者都可实名注册成为会员,会员可接受邀请加入PubMedCommons平台对PubMed收录的2000多万篇出版物进行开放的、建设性的评论。会员可发表,回复评论,还可将评论分享到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
2趋势二:独立于出版商和作者的第三方同行评议机构出现
独立于出版商和作者的第三方同行评议机构可以被称为外包式(Portable)评审公司,它不是出版商,但可以完成同行评议。这种公司独立接受作者的投稿并完成同行评议,然后根据评议结果向作者推荐投稿期刊,或向相关期刊推荐作者论文。简单而言,可以这样理解国外独立式同行评议机构创办的初衷:既然作者认为评审周期长,出版商主导的评审有可能存在不公正现象,同时出版商也会面对审稿难,评审意见前后矛盾,重复审稿等难题,那就交给我们第三方好了,我们可以帮期刊编辑省去找审稿人的精力和时间。中立于作者和出版商的第三方立场,是否可以提供更加客观和公正且有效率的同行评议呢?目前有几家代表性的独立同行评议公司。一个是创办于2012年的Rubriq,是美国公司ResearchSquare的分公司,创办者是ShashiMudunuri和KeithCollier.Rubriq。其客户可以是期刊出版商,也可以是作者。它的审稿流程是:作者提交文章到Rubriq后,Rubriq首先会进行初筛,进行文章等筛查;然后每篇文章分配三位评审人进行评审,系统评审实行双盲制,公司给评审人提供的评审打分表非常的标准和细致,评审人对评审论文在选题新颖性、表达质量和科研质量等三方面进行打分,并按照要求提供规范的评审报告,给出综合得分;最后,公司根据评审得分向作者推荐合适的期刊。公司向作者收费,一篇文章大概700美元,其中100美元交给审稿人。另一家是创办于2013年的AxiosReview,创办人是美国的TimVines,这是一家非营利独立机构。它的审稿流程是:作者将论文发给Axios,并提供4个自己想要投稿的目标期刊;Axios的学术编辑挑选审稿人;审稿人评审论文,并检查目标期刊是否合适,审稿是单盲制;Axios编辑根据评审意见决定要联系哪个期刊;询问合适的目标期刊是否对论文有兴趣;作者修改论文然后投稿到有发表意愿的期刊。该公司同样是向作者收费,但只是在文章录用后才收费,每篇文章250美元。评审人没有收入。Axios拥有一群水平很高的编委会,由编委会的成员严格审查作者的稿件。候选期刊尽管是由作者提出的,但如果Axios的编辑觉得投稿与目标期刊非常不匹配,可以建议作者修改,然后Axios的编辑负责去联系合适的期刊。尽管由于种种原因,Axios在2017年3月1日已经正式停止“式”的同行评议业务,但它的负责人声明“Axios的评审非常有效,其评审过的文章,被作者感兴趣的期刊接收的比例提高到了85%,超过一半的文章不需要再进行评审就被接受了。”另外一家公司PeerageofScience创办于2011年,芬兰的Janne-TuomasSeppanen,MikkoMonkkonen和JanneKotiaho为创始人。不同于前面两家面向作者收费的模式,PeerageofScience对作者免费,只向期刊出版商收费。它的评审流程:首先作者上传论文,并自由设置审稿的截止日期;第二步,审稿人收到稿件推送,自行选择感兴趣的投稿;第三步,审稿人之间互评其他审稿人提交的审稿报告。第四步,订阅PeerageofScience的期刊编辑可以实时查看审稿过程并且给感兴趣的稿件作者发送出版邀请。
3趋势三:旨在认可审稿人贡献的同行评议信息平台受到关注
Publons创建于2013年,创始人是来自新西兰的AndrewPreston博士和DanielJohnston.其创始初衷是让广大科研人员分享、探讨和获得同行评议的认可并激励参与评审学术研究。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同行评议信息平台,只要科研人员在平台上注册自己的账号,Publons可以一键生成个人审稿报告帮助审稿人记录自己的审稿行为,并使其获得学术期刊的公开认可。2017年6月被科睿唯安公司收购。并购仪式上,科睿唯安首席执行官JayNadler表示:“在短短5年内,Publons开发了全球最大、最值得信赖的审稿人发现工具,收购Publons表明我们致力于为研究者、出版商、研究基金和学术机构开发权威的独立于出版商的客观平台,从而让参与同行评议的专家获得应有的认可。截止2018年4月,已有来自全球超过33万的学者注册使用该平台,来自25000种期刊超过180万条审稿记录被公开认可。近2000种期刊成为其官方合作伙伴。Publons平台设有排行榜,对排名前3名的审稿人和一些特定领域和机构中的顶级审稿人进行奖励,包括软件使用权、免费或折扣使用Mendeley网站(文献管理和社交网站)和GitHub平台(管理软件及代码托管平台)服务等。为进一步激励评审人的积极性,让评审人通过积极参与审稿获得学术荣誉,Publons还为科研人员提供各种学术证明,如Publons同行评议奖章等,目前,国外有很多著名科研单位在对科研人员进行工作评价和职位晋升时,都要求申请人把过往的审稿报告作为其学术贡献指标之一。著名的出版商Elsevier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期刊出版商,其旗下的期刊数量众多,其中有很多影响因子高的知名期刊,其拥有的作者,同行评议专家在相关领域都有卓越的表现。同样因为欣赏“同行评议需要认可和激励”的理念,Elsevier也研发了审稿人认证平台(ReviewerRecognitionPlat-form)。在2014年推出的Elsevier审稿人认证平台测试版中,Elsevier出版社旗下约40种期刊的审稿纪录都可以自动添加,并将逐步添加更多期刊的审稿信息。非Elsevier期刊的审稿纪录,只要评审人愿意,也可以手动添加进该审稿认证平台,作为审稿人所有审稿行为和结果的全面记录和认证。Elsevier审稿人认证平台可以让审稿人追踪本人5年的审稿记录,与Publons平台一样,审稿人可以选择公开或者保密自己的审稿意见,但无论是公开还是保密,Elsevier审稿人认证平台根据审稿人的审稿数量给审稿人颁发“已认证审稿人”(recognized)或“杰出审稿人”(outstandingreviewer)的奖章、审稿历史报告、确认证书和Elsevier网店折扣等。
4新趋势的特点和启示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时代的出版与传统的出版相比,已经有了本质的改变。新的理念不断诞生,很多变革堪称革命性演变。就同行评议而言,新的趋势和潮流也在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有学者认为,在未来的学术交流生态系统中,“开放”是一个关键词,它将更加深入到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开放的同行评议,将是未来学术期刊发展的重点。除了前文介绍的相关新进展,还有更新的模式也在被尝试。例如多人参与的“众包式”同行评议,先发表后评审模式。有调查表明,15%的被调查者认为正式的同行评议应该被使用统计所取代。看看我们熟悉的豆瓣网,知乎论坛上的开放评议对用户的影响力,就不难理解这些新趋势的方兴未艾是有道理的,更是值得期待的。具体而言,同行评议新趋势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1)开放的审稿机制具有良好的约束力和监督机制,有助于学术共同体良好生态的形成。在开放透明的网络平台上,作者,编辑,审稿人三大主体同时受到学术共同体的监督,更容易形成自律,珍惜学术荣誉和公信力的良好学术氛围。将评议结果公诸于众,使得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论文及就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作者可以和编辑以及审稿人平等交流,审稿人之间也可以无障碍沟通讨论,能够构建自由通畅的学术环境。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对论文进行完善。在交流过程中激发新的想法和观点,因此开放的同行评议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评价科研成果,通过评价交流来激发创新。2)开放式同行评议,将同行评议的权利从少数人的手中释放到众多科研人员手中,更多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论坛式的交互讨论进行非正式的交流,获取科研灵感。评审意见的公开和记录,网上评论的实时获取和更新,这些以前不易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都可以成为科研人员丰富的学术资源。尤其是高质量的评审,是具有引领价值的,它可以激发灵感,启迪创新。3)同行评议的教育培训功能得到强化。合格的审稿人不是天生的,他同样需要学习和积累。为帮助青年学者成长为合格的高水平的同行评议专家,PublonsAcademy与众多诺贝尔获得者及全球知名学者开发出一套同行评议技能的培训课程。完成课程的学者可获得Publons官方认证的证书,证明其在某一领域的同行评议专业性。同时,其毕业生可以向领域内著名期刊表达自己的审稿意愿,与期刊编辑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进一步增加自己成为期刊编委或审稿人的可能性。让更多的学者参与审稿,让优秀的审稿人通过贡献自己的智慧成为导师,让更多的研究者从优秀的审稿记录中汲取技巧和力量,得到更好的学术成长。这也是开放式同行评议以及认证平台的优势。同行评议能力是科研人员学识水平和科研道德、工作作风的综合体现。同行评议工作应纳入高级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价[4]。对审稿工作的认可可以最大程度激励审稿人的积极性。当前,中国的数已占据世界第二位,但同行评议中,中国学者参与度较低,只占审稿量的5%。同行评议也是国际学术话语权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学者以及期刊编辑要学习和吸收国外同行评议新的好的理念和方式,更好的融入国际同行评议进程,共同促进科研进步和学术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