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背景下的期刊管理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化背景下的期刊管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网络化背景下的期刊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站、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接踵而来,这给编辑出版工作带来冲击。譬如刚刊发时引起热议一篇好文章,过一阵则了无声息,由于网络检索的便捷性可能会因为某个因素促使这篇文章再火起来,因此,优秀文章可以创造更长期的社会效应。这样看来,期刊“本”的概念被打破,读者常常以问题为导向,以文章为单位进行搜索,阅读呈现“碎片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纸质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是大势所趋,长期形成的出版传播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传媒生态逐步形成。目前我国期刊数量多,但高质量的不多,有影响力的不多,期刊质量的提高任重道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最近几年,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强调传统媒体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乘着期刊网络化发展东风,如何加强期刊管理,提升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期刊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期刊管理部门、编辑部、期刊研究机构、期刊评价主体、学术团体、期刊数据库等相关人员。在此,仅就编辑部管理进行探讨。

一、网络化发展的期刊管理

1.对期刊论文载体的管理

纸质期刊的网络化发展含义很广,做法也很多。有人认为,刊物已经被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网站收录,就相当于完成了期刊网络化的转化。在国外,一些激进的期刊表示不再出版纸质刊物,全部改为电子出版。我们认为最好还是立足现实,逐步前进为好。所以本文所说的纸质期刊网络化发展是指传统期刊印本借助网络手段,实现编辑流程的网络化和期刊内容与服务的网络化,使得期刊所承载的信息更加高速、全面、方便、准确地传至读者手中。为了让刊物更好地传播,提高引用率和影响力,除了授权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可下载论文电子版之外,也可选择自建网站或在期刊APP客户端提供下载。

2.编辑办公网络化的管理

网络讨论,最常使用的是QQ群。QQ群免费且功能强大,问题是不够专业。因此有必要在常用的QQ工作群的基础上引用钉钉平台,如请假、会议、考勤、文件审批等都非常便捷,可以实现“时时办公、处处办公”,全方位提升企业沟通和协同效率。编辑办公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文件编辑加工常常要反复多次,经多人之手,从而版本众多,为避免版本混乱,可采用有道云笔记,这样可清楚地知道修改人、修改时间以及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编辑办公网络化还包含采编网络化,一般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专家在线审稿、期刊发行管理、广告管理等,该软件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作者随时查询稿件进度,免去了编辑回答作者询问稿件进度的工作,使日常业务更智能、人员管理更实效、权限分配更细致。

3.期刊的网站、博客、微信公众号的管理

目前,相当多的期刊拥有自己的网站、博客、微信公众号,可以最新的期刊目录以及期刊近期的重点报道方向等。这有助于读者和作者了解刊物的风格和最新动态,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信用户越来越多,微信订阅号的推送功能可以方便地把信息传递给手机用户,每天的推送信息可增加用户对微信号的持续关注度,而微信中还有相关功能按钮,通过设置可以方便地建立期刊网站与微信平台的联系,用户点击相关按钮可直接链接到期刊网站,这也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微信朋友圈可以实现熟人之间的互相传播,对于积累有相似背景或相同阅读习惯的读者,非常有效。微信推送的内容,除了期刊内容之外,也可以增加其他内容,譬如期刊推出采访稿,微信可推出采访视频以及采访背后的故事等,还可以实时报道杂志社举办的各种刊外活动。

二、网络化发展的期刊对编辑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在决定期刊品质的诸多因素中,期刊编辑的素养十分重要。编辑需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成长为多面手。终身学习已经不是一句口号,作为期刊编辑更是如此。编辑要提高自身的定位,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文字编辑,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理论编辑,同时编辑部也营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良好氛围,协助编辑成长。传统纸媒只要求编辑具备在专业范围内采访编辑、文字校对的一般能力,信息时代要求期刊编辑要有更为广博的阅读视野,发散的创造能力。编辑涉猎越广,对未知越好奇,越有助于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编辑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编辑内容也呈周期性重复,容易产生职业疲劳。而通过加强学习,编辑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能从新的视角看待旧事物,把期刊出版当成是自己的创作。

1.提高编辑思想认识

编辑要不断增强法制意识,要了解党和国家有关出版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与编辑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著作权法》,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期刊的网络化发展,必然涉及数字版权,这要求期刊编辑应该及时加强数字版权知识的学习,数字化出版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与学术期刊著作权的专有性有所不同,这是编辑需要关注的新问题。

2.加强编辑专业培训

编辑部除了要求编辑参加各部门组织的编辑技能培训外,内部还可以经常组织开展讨论业务工作,研究《编辑学报》《编辑之友》《咬文嚼字》等专业期刊,了解《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中规定的媒体报道中的禁用词。编辑的学习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

3.加强编辑服务意识

传统出版模式下,作者通过纸媒传播知识与思想,读者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很少有机会和作者、编辑进行交流互动。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也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交往形式,降低了人们和获取信息的成本,强化了交往的直接性与频率。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期刊网络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品和服务的一体化。期刊编辑不仅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主动增强服务意识,为作者和读者做好服务工作,在稿源竞争中赢取优质稿件,在读者中赢取影响力。从读者获取的各种信息,也有助于编辑进行反思,指导下一步的编辑工作。期刊编辑部虽不需要像客服部门那样,连电话都要录音,但为用户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

4.加强编辑的时事敏锐意识

期刊出版是有周期性的,这就会导致编辑部快到清样的几天非常忙碌,而平时就显得清闲。事实上平时也有很多事情可作,编辑可以根据时事动态策划活动主题并一些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加强自身的时事敏锐意识。如《小学生天地》在2018年第4期主题策划了《我和2035有个约》,与2018年高考作文题《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高度切合,编辑就可以截图,在公众号发文晒一晒,扩大期刊影响力。

5.加强编辑的绩效考评

编辑工作任务不饱和,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也是编辑部管理不到位的一种表现。为了激活编辑潜能,期刊需要加强管理,其中关键的一环是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管理主要针对编辑的基本素质(包含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基本能力(包含策划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和编辑工作数量和质量(包含编辑数量指标、收录、转载、获奖等)。由于绩效考评直接关系到编辑的工资、福利等切身利益,因此,绩效考评需要量化,以事实说话,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编辑工作考评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量化管理的同时需要加强同事间的沟通,沟通是共事的基础,好的沟通会产生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编辑部的每一个人都树立主人翁意识,杂志才能收到所期盼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