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出版面临的问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出版面临的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术期刊出版面临的问题

1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出版面临问题

2016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1],但是学术期刊的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早在2014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我国的学术期刊应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实现数字化转型[2]。目前,期刊管理部门和业界一致认为,要实现学术期刊的集约化发展首先要将编辑与出版分开,编辑流程由各个期刊编辑部承担,出版流程则交给专业的出版机构[3]。在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传播产业链中,编辑部是内容的生产加工者,数据库公司是内容的传播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购买电子期刊数据库,广大学者既是内容的提供者,又是内容的接受者。我国学术期刊虽然多达6000余种,但是电子期刊数据库相对集中,知名的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因此,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存在着内容生产分散化与内容传播集约化的矛盾。尽管电子期刊数据库已经为读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作者在写作、投稿时依然面临难题,名气和职称较低的青年学者常常不能迅速找到合适的刊物和栏目发表成果。同时,非大刊、非名刊的普通学术期刊也面临好稿难寻的困境。如果把作者视为内容的供给者,把学术期刊视为内容的需求者,现有的供需匹配过程耗时长,存在很多不透明环节。虽然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都开通了网上投稿平台,大大提高了稿件处理效率,增加了透明度,但是投稿的入口依然非常分散,作者仍然需要针对每一家期刊单独注册,这也给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导致假冒学术期刊大肆诈骗,假冒学术期刊网站泛滥。因此,缩短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时间,提高匹配效率和透明度是优化学术传播产业链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移动互联技术,类似的需求和供给匹配困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例如某打车软件既改变了出租车司机的载客模式,又节省了乘客的时间。这类匹配平台为交易双方提供了即时的双向选择机会,简化交易手续,节省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不仅提高了交易效率,还增强了交易透明性。在学术期刊与作者之间同样需要一个透明度高、权威性强的平台,让水平不一的作者、专业方向各异的学术期刊都能迅速找到合适的匹配对象。学术社交平台拥有数据、用户、资金、渠道等优势,学术期刊与学术社交平台的深入合作是学术期刊实现集约化发展、提高与作者匹配效率的一条新思路。

2学术社交平台的兴起对学术期刊出版与传播的影响

2.1学术期刊在移动阅读中处于传播劣势

在学术传播领域,各种新型学术传播方式已然使学术传播产业链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公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全民阅读工作的推进提高了公众对学术的兴趣,学术大众不断增加。学术传播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开始尝试转型,多方位拓展学术内容的传播空间,扩大影响力。学者以个人名义开设微博,经营微信公众号。学术期刊或单独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或组建集团开发APP软件,或打造学术社交平台。尽管学术期刊纷纷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但传播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因为读者已经习惯了精准的检索方式—面对海量的数据,用户只需通过一个入口(如电子期刊数据库等),输入关键词或者主题就能精准便捷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而大多数学术期刊的自媒体依然是分散经营的,读者不能快速获得“大海捞针”式的精准检索结果,用户黏度自然无法提高。总体而言,学术期刊在移动阅读中处于传播劣势。

2.2学术社交平台的理论探讨

社交媒体(socialmedia)是建立在web2.0技术基础上的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用户能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和编辑能力,可以依据兴趣或热点自行集结成某种社群。2008年左右,将学术研究和社交媒体融合在一起的科研型社交网站逐渐兴起[4]。在学术社交网络上,学者们的交流跨越了各种障碍,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交流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乃至原始数据等,这些信息被保存、管理之后还能进行后期加工与深度开发。但是,学术社交网络也有负面因素,由于缺少监管人员与审核流程,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尽管如此,专业性和便利性使很多学者依然愿意参与和使用学术社交网络[5]。在数字化时代,各种互联网工具能够实现更加快捷的学术交流,许多资深的业界人士纷纷提出关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学术交流平台的构想。未来的学术期刊出版一定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融合出版,这种媒体平台能够跨媒体、跨终端、跨渠道、跨受众。文献[6]提出了一种过渡性的在线学术平台框架,集成果发表、学术资源检索、学术评价、互动社交、增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6]。

2.3学术社交平台的实践运用

在国外,主流的学术社交网络有ResearchGate、Mendely、Academia.edu等。ResearchGate旨在公益地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合作,使研究对所有人开放,并帮助用户主动追踪最新研究成果。目前,ResearchGate已拥有1400万名注册会员,包括63位诺贝尔奖得主;用户的身份属性既包括学者个人,也包括政府、公司、NGO组织等。ResearchGate开设的各种分类社区中,医学社区规模最大。Mendely是一个基于个人文献管理的学术社交网络,用户可以利用跨平台文献管理软件上传文件,建立个人电子图书馆,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而其他用户可以抓取这些文档,建立小组进行讨论,并上传、下载文件。Academia.edu是美国最大的学术论文分享平台,号称学术界的Facebook,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衡量自己的社交和专业影响力,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查看某一地区自己论文的点阅情况,并利用Academia.edu自创的搜索引擎调查读者的专业和学历等相关信息。在国内,较为知名的学术社交平台有小木虫、果壳网、壹学者、全球学术快报等,主办机构各有优势,主流用户群体略有不同。目前,很多学术社交平台已在移动终端发力,通过APP软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小木虫的主流用户是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就各家学术期刊的审稿周期、用稿偏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总结,这些庞杂而细致的信息很难从官方渠道获得,以个人之力筛选也很困难。所以,有用户认为小木虫堪称学术期刊的“大众点评网”,为年轻学者提供了急需的服务。果壳网的目标用户是对科技感兴趣的年轻人,用户群体更加大众化。果壳网不仅构建了虚拟的科学社区,还提供MOOC学院等服务,并时常组织一系列线下活动聚合人气、培养用户黏性。壹学者是依靠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学术资源构建的移动学术科研服务平台,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成果为主要内容,用户可以实名或匿名分享资讯、讨论话题,进行学术互助和调研,建立实名学者圈。全球学术快报的主办机构是中国知网,因此可将其视为电子期刊数据库公司在学术传播领域的一种转型尝试。全球学术快报依靠中国知网的强大数据资源和资本优势,跨越移动端和桌面系统的限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题化的推送服务,也可以按照用户的要求定制主题、期刊、作者和学术交流平台。

2.4学术社交平台与学术期刊之间应实现优势互补

受现有制度所限,上述中外学术社交网络仍是非正式的学术交流平台,正式的学术交流平台依然以学术期刊为代表。目前,学术期刊对学术社交网络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并不高。尽管学术期刊的编辑可能会以个人身份或者学者身份参与学术社交网络的活动,但是学术期刊在学术社交网络中的活跃度非常低。学术期刊的优势在于权威的审稿、编校流程,这些可以弥补学术社交网络的信息审核短板。学术期刊主编和编辑的个人魅力也不容忽视,他们往往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中的核心人员,兼具深厚的学术修养和熟练的业务技能,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学术社交平台与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可将分散的学术期刊整合到一个平台中去,提高编辑出版的集约性,放大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学术社交平台也能够借助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编辑的职业素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例如《阅江学刊》于2018年第2期发表了《我国南瓜传入与早期分布考》一文,纸刊尚在印刷之中,这篇文章便于2018年3月29日被《探索与争鸣》杂志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更名为《“吃瓜群众”续篇:南瓜怎样来到中国?与“北瓜”有何区别?》,不仅标题淡化了学术气息,文中还配发了相应的图片,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了更多公众的眼球,两天以后,该文迅速被腾讯新闻客户端转载。截至2018年4月5日,一周之内该文的阅读量近1500次,点赞23次,这样的传播量和传播速度对于一篇考证型的学术论文来说,殊为不易。《我国南瓜传入与早期分布考》的传播实例说明,学术社交平台与学术期刊各有优势,双方的合作能够扬长避短实现共赢,从而提高学术内容的生产效率,整合优化学术传播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