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外学术论文引言的语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语类分析与学术论文引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语类(genre,亦译为“体裁”)曾经一直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但自从Bakhtin(1986:60-102)将语类概念引入非文学领域以来,语类的研究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目前已被用来指所有的语篇类型。同一语类的语篇在研究目的、语篇结构、文体风格和目的读者方面都呈现出类似的模式(Swales1990:58)。与应用语篇分析的其它三个层面(语域分析、语法修辞分析和交互分析模式)仍停留在对语言进行表层描写相比,语类分析层面则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从而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因此,语类分析具有了解释性的特点,将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Bhatia1993:5-22)。当然,文体的分类是必要的,也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各种文体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王晓军2008:32)。学术论文是受专业学科语篇社团所制约的专业语类,论文作者既需向读者客观地传达研究结果,又需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读者取得情感上的认同(高霞2015:30)。对于学术工作者而言,阅读学术论文有助于了解相关领域内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的研究动态,而相对快捷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就是阅读引言。论文引言(Re-searchArticleIntroductions,简称RAIs)位于论文正文的开头,起着引领读者了解论文后续部分的详尽信息并提供解读视角的作用(Weissbery&Burker1990:20),相当于全文脉络的“路线图”,已被确认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集聚说服/推广力的论文组成部分(Loi2010:267-279;Swales2004:226;Samraj2008:55-67),具有阐明研究目的、综述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评估标准等功能。但引言也被认为是一篇论文最难写的部分,作者必须采用规范的撰写方法和组织形式来阐述论文的主题,同时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涉及大量研究信息,反映本研究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有关引言语类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是Swales(1990:137-166)采用其语步—步骤(move-step)分析法建立并逐步完善的CARS(CreateaResearchSpace:创建研究空间)的语篇研究模式(PrototypicalModel),该模型是Swales在其代表作GenreAnalysis(《语类分析》)一书中首次提出的。CARS模型从三个语步、11个步骤(每个语步包含数个步骤,每个语步都是通过具体的步骤而实现)解析了学术论文前言部分的交际过程,即语步1:确立研究领域;语步2:确立合适的研究地位;语步3:占据研究地位,这是Swales基于其建立的110篇学术论文引言语料库的研究成果。CARS模型中的三个语步通过不同的功能划分,环环紧扣,构成了相互衔接、相互承启、相互支持的一个整体,借助于言简意赅的语言和清楚严密的修辞结构达成了作者劝说和推广自己学术成果的目的。Swales尤其强调论文引言的推广作用,指出:论文引言推崇研究的原创性,论文竞争趋于激烈,而引言对学术的推广性和助推作用更加凸显”。此后围绕该分析模式的引言研究层出不穷,国内外众多学者们通过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实践或验证CARS模型的真实性。Ahmad(2012)对60篇伊斯兰论文引言的修辞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严格遵循CARS模型的引言数量很少;Samraj(2008:55-67)在美国对三个学科(biology,philosophy和linguistics)的硕士论文引言进行了对比性话语分析。根据研究实践,Swales(2004:232)后来又将CARS模型中的第三语步调整为“呈现当前的研究”,并将三个语步中的步骤进行了从内容到顺序的调整,改进后的CARS模型在引言必备的几个步骤之下,增加了一些必须的和可选的实现各步骤的具体小步,更加完善了学术论文引言的语类结构分析模式。近年来国内有关引言的语类研究也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涉及广泛,主要两个方面:1)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譬如,徐有志等(2007:47-51)依据Swales提出的CARS“三语步”语篇分析模式,对我国北方六所大学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部分的写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蒋婷、徐娟(2013:203-208)采用语料库方法,选取30篇中外法律权威学术论文,探讨了语类分析的框架,对英汉法律类学术论文引言的语类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对比分析,并探讨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等。2)从不同的视角对引言语类的研究。譬如,何建敏、于建平(2006:104-108)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有关经验功能的理论,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英语学术论文引言部分实现经验功能的途径,通过对实际语篇的量化分析,归纳、总结和描述了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语域特征。与国外相比,国内有关学术论文引言的语类研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重理论轻实践,实证性研究比例偏低,且样本量偏小。有些研究只注重理论评述,缺乏实际步骤分析,应用研究力度不够深入。近几年国内实证性研究虽有上升趋势,但非实证性研究仍居垄断地位。其次,对论文引言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学科或领域的(中英)语际对比,缺少进行语内对比研究或者跨学科的实证对比研究。迄今为止,从语类分析的视角,把引言作为一个独立的语类,用大样本的实证性语料库方法综合研究引言语类特征的研究依然为数甚少。因此,有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论文引言的对比研究,由可比的或等价的语料构成的较大型可比语料库的创建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引言语类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2.研究思路与框架
研究采用了Swales(1990:141,2004:232)的关于引言语类分析的CARS语步模型。在分析具体的语篇时,研究人员通常以语步和步骤作为语篇分析的出发点。语步这一概念可被表述为由一组表现同一意旨取向的语言特征组成的,表达一定交际功能的语篇片断。在语类分析中,每一语步都从语篇功能和语境出发,通过语篇中的语言线索来辨认和确定。如果一组句子传达同一类交际信息,那么他们就被认定为同一语步(Swales1990:58)。Swales&Feak(2010:167-180)认为,语步是一组完成特殊任务的文字,是一个功能性而不是语法概念。语步的长度不同,可以是一个短语或句子,也可以是一个段落。一个语步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步骤组成。步骤也是一个语义单位,由句子的一部分、一个句子或多个句子来表达。
2.1引言语类的修辞结构
Swales(2004:232)的CARS原型模式由三大语步组成,这三个语步又各自包含一个或多个步骤。CARS模型体现了人们可以在不破坏语类基本结构或者语类原型(prototype)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即作者可以在这三个语步的框架下根据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步骤的组合而传递个人意图。在这个模式中,语篇按照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语步构成,每一语步由几个可供选择的步骤来实现。
2.1.1Swales的CARS引言模型
尽管许多学者都对Swales的语步界定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但是,语步分析的方法依然是目前用来分析学术语篇最广泛的手段之一,同时,这种语步分析的方法也被广泛用来研究学术语篇尤其是论文摘要和引言及结论部分。
2.1.2研究的引言标注模型
根据阅读大量学术论文的经验,又经过正式标注前对引言文本的实验性标注,我们发现,大量的引言文本并非都完全按照CARS模式构成。1)在语步顺序方面,有的文本并非按照语步一、语步二和语步三的标准顺序排列,语步一的内容有时出现在语步二或语步三之后,相反,语步三有时又会在语步一或语步二之前呈现;2)在语步内容方面,三个语步的内容并非界限分明,有的引言文本三个语步内容相互交错;3)在语步的完整性方面,有的文本三个语步俱全,有的侧重于某个语步,而其它语步内容较少或不曾涉及,也有的文本在语步一之前会出现与引言文本似不相关又相关的名人名言之类的内容作为卷首语(引言可选开头语)。此外,每个语步下的步骤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鉴于中外学术论文引言的不同特点,我们先经过反复试验和讨论,在Swales有关引言的“3个语步,11个步骤”CARS模型基础上进行了适用于中外学术论文引言的补充和完善,然后才对所有文本进行标注。继而根据提取的标注数据对引言文本的语步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将引言修辞语步结构调整如下(步骤也据此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由于涉及步骤太多,表格中不再呈现,仅在讨论中陈述):
2.2语料库简介
本研究通过自主研制的汉英双语学术论文引言可比语料库(CECIC)中的引言语料,充分利用语料库的大文本、多功能、语料选择严谨以及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优势来实现中外汉英期刊学术论文引言的多层对比研究,探讨汉英学术论文引言文本的语类结构特征。可比语料库也称类比语料库,多用于语言对比。可比语料库扩展了研究问题的范围,并且可以避免平行语料库中带有原文烙印的“翻译腔(translationese)”的影响(王克非2004:7;牛桂玲2013:113)。语料库旨在能够代表当代汉英学术论文引言的总体,按照一定的取样规则,收录十一个学科的中外中英文论文引言共计2068篇。主要目的是研究中英文引言在多个层面的语类特点,突破了以往只研究期刊论文、或者只研究学位论文等的研究模式。语料库的取样采用的是系统取样法(刘瑞清2016:435),即先将总体系统地分成若干组,然后依据一定的抽样距离,从母体中抽取样本。语料库由中国学术论文引言汉英双语语料库和国际学术论文引言语料库汉英双语语料库两个子库构成,每个子库又分硕士论文引言和期刊论文引言两个部分。中文期刊的选择标准为2008年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较有影响的期刊;国际期刊则选自ISI系统被SCI、EI和SSCI检索的学术期刊。中国中文期刊论文中文引言库(CJ)和国际期刊论文英文引言库(EJ)各包含11个学科(应用科学,生物科学,传播与艺术,地球与环境科学,教育学,卫生与健康科学,哲学、宗教学与神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学与文学)的期刊论文引言语料,每学科各有54篇,共计1188篇期刊论文引言语料;在880篇硕士论文引言部分,中国学生硕士论文引言(CD)选自“985”院校的重点学科硕士论文,国际学生论文引言(ED)则选自国际排名在前200名的院校,基本确保了语料库的平衡性;四个子语料库中中英硕士论文之间和中英期刊论文之间所对应的学科门类引言文本内容接近,也保证了语际、语内语料之间的可比性;所选论文均出版于2013-2014年,保证了引言文本的时效性和代表性。统计显示,语料库包含共计2538199个中英文词次(3318659字词)。从各子语料库的词数可见,虽然选取的中外硕士论文引言数目相同,但中国硕士论文引言的词数显然大于国际学生硕士论文引言的词数;相反,中文期刊论文引言的词数却只是国际期刊论文引言词数的一半。由此可见,中国学生论文在引言部分用了更长的篇幅,而在期刊论文中,引言的篇幅却较短。
3.数据分析与讨论
3.1中英文论文引言的语步分布特征分析
3.1.1引言语步的分布特征
由于四个子语料库的库容大小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各语步的自然频数不具备可比性,因此,有必要对提取到的各语料库的每个语步的自然频数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对各语步在四个子语料库中的分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三个语步及其各步骤之间有着“起承转合”的紧密关联,三个语步是相互衔接、相互承启、相互支持的一个整体。语步一为“确立研究领域”,其作用在于分析研究大背景,从宏观到微观地将读者的关注点吸引并确定到相关研究领域,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了铺垫;语步二为“确立合适的研究地位”,作者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精细梳理,概括出本领域的研究不足或研究空白并阐明需要某种研究弥补不足或填补空白的作用,从而确定了尚未正式出场的“本研究”的研究地位;语步三为“介绍本研究”,经过前两个语步的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语步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引入了“本研究”,对本研究的目的、方法、研究步骤及研究意义等进行概括成为水到渠成。每个语步下的分解步骤具体地承担了实现各语步总目的的作用。表4中的语步数据都经过了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中外硕士论文引言和期刊论文引言的表现并不一致。首先,就学位论文而言,中国学生硕士论文引言的语步一和语步二频数都比相对应的国际学生硕士论文引言高,尤其是语步二,前者是后者的两倍还多。但在“介绍本研究”的第三语步却被国际硕士论文引言反超,但相差不大;其次,就期刊论文而言,中国期刊论文引言中的三个语步频数均少于国际期刊,其中,虽然中国期刊论文引言在前两个语步与国际期刊论文引言相差将近一倍,但该差别与两个子语料库的总语步频数的差别比例接近,这是由于文本自身的文字量造成的。但中国期刊论文引言语步三的使用频数却大大少于国际期刊引言,后者超过前者将近三倍。数据表明,中国研究生论文或期刊论文作者在引言部分都花了大量篇幅在“确立研究领域”和“确立研究地位”方面的论述,而到了读者更为感兴趣的涉及到作者本人所做的具体研究时,作者却采用了较少的篇幅。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各个学校采用了不同的论文模板,而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国际研究生或期刊论文规约性更强,作者更为明了自己的论文写作目的,有较强的语类意识,有意识地用更大的文字比重和篇幅来让读者了解自己的研究和发现,借此提高研究的可信程度和增加说服力,“劝说”的功能和效果会更突出。相反,中国论文作者在引言部分用较多的篇幅进行前期相关研究的介绍,对作者本人研究的阐述略显不足,减弱了引言的“路线图”和劝说力度,因为读者更多关注的恰恰是作者本人的研究、包括研究视角、方法步骤及研究发现和结论等。
3.1.2语步的差异性分析
数据表明,无论在中文还是英文,大多数论文引言采用Swales的CARS模型,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该模型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但在具体运用方面,中国论文引言与国际论文引言仍存在一定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格5中的数据显示,在差异性方面,中国学生硕士论文引言与国际学生硕士论文引言仅在语步三前置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P>0.5),在其它主要语步及后置语步分布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5);中国期刊论文引言和国际期刊论文引言仅在语步二前置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其它三大语步和后置语步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5)。由此可见,中外硕士论文引言之间和中外期刊论文引言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中国式”论文写作方式。而造成这种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这对提高学生学术论文水平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3.2各语步的文本覆盖率(Textcoverage)及语步逆序/循环现象
数据显示:引言中的逆序现象在中外论文引言中都较为突出。虽然大多数引言文本三个语步的排列顺序非常规整,遵循“语步一--->语步二--->语步三”的顺序,但也经常会有例外,中文硕士论文的前置语步现象较为突出。引言起着引领读者了解论文后续部分的详尽信息并提供解读视角的作用,是一个步骤性、规约性很强的语类,引言的每一个语步或步骤都有自己独立而完整的交际功能(Samraj2008:55-67;Swales2004:226)。按照国内外专门从事学术语篇研究的学者对引言结构达成的共识,作者应首先介绍研究背景,综述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找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空白所在,然后顺势提出自己当前的研究目的对解决原有问题的意义和根据,并接着介绍研究方法。这种结构有利于作者把读者的注意力一步一步地集中到当前研究上,有根有据,环环相扣,力度较大,说服力强,引言的劝说和推广作用可以得到较好的体现。表格5和表格6中的数据都表明中英文论文引言中都存在一定量的逆序语步,并且这些语步逆序的数据反映出中外论文作者在逆序表达方面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国际硕士论文引言和期刊论文引言逆序的文本覆盖率较低,而中国论文引言逆序的文本覆盖率相对较高,说明中国学术论文引言中的逆序现象较为突出。一方面,中国作者采用较多的逆序结构来突出自己的重点,尤其是没有经过铺垫在本应是第一语步的介绍研究背景部分就直接将属于第三语步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和盘托出,显得有些突兀,削弱了引言语步的规约性和步骤性。在另一方面,中国论文引言因为缺乏充分的论证就急于推出自己的研究,增加了读者接受作者观点的难度,说服力就有所欠缺。在另一方面,一些引言作者反复介绍自己的研究背景,即使是在已经完整地完成了整个引言的三个步骤后又做补充似地再一次对背景进行介绍,采用了“语步一→语步二(→语步一)→语步三→语步一(→语步二)”的循环结构,有语无伦次之嫌。究其原因,缺乏引言文体意识、对引言语类的步骤性及各语步的不同功能认识不足是导致循环语步产生的主因。
4.结语
中外学术期刊中英文引言语料库CECIC是一个综合性数据库。该语料库在引言语类与社会功能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为研究人员对中外期刊中英文学术论文的引言语类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由于语类分析不仅可以提供交流活动的描述,并且有助于学生明了其中的涵义,因此语类分析是EAP/ESP教师的重要资源,而这些交流活动促进了教学中对专门语类语篇的认识程度(Swales&Feak2010:167-180),从而有效促进ESP/EAP教学和翻译教学。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引言起着引领读者了解论文后续部分的详尽信息并提供解读视角的作用,一篇高质量的引言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在较短的篇幅里了解整篇论文正文的脉络,获取最重要或最需要的信息。与20多年前Taylor&Chen(1991:319-336)的研究结果相比,中国学术论文引言的修辞结构的语步逆序现象依然较为突出,说明加强中国学术论文作者的语类意识依然非常有必要,明确引言部分各语步的功能和作用是提高引言质量的必要手段。引言语料库的建设有助于广大学术文章读者有效地选择可读论文和获取学术信息,也有助于帮助更多的中国学者将他们的科研成果推向世界。然而,如何将这些引言语类分析的成果应用到具体的学术论文引言写作实践中依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其次,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论述了引言语步层面的使用,造成中外论文引言显著性差异的深层原因及步骤层面的讨论并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