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研究

摘要

生活中的日用品,看似平常,但其造型、纹样、色彩都烙有当地的风土特色,是了解这个地区的文化、历史、风俗最为直观的途径。这些生活日用品,与当地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是当地意识形态的“物化物”,是这个地域所特有的“集体意识”,它们借以感官来感受。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因素,将这个地域所独有的文化、习俗,以“物化”的形式,得以保存、传播、继承。

关键词:

文化产品;产品开发;瓦猫

经济的竞争必然涉及到文化竞争,而文化竞争又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就云南所特有的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瓦猫”而言,虽然其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的经济价值,但身处其中的人们并没有对瓦猫给于足够的重视,更忽于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忽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瓦猫的研究,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对瓦猫文化内涵的研究,并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丰富其应用范围。

一、瓦猫及其文化内涵

瓦猫,作为众多保护神的一种,其取形于猫、寄意于虎,常被安放于屋顶正脊,飞檐或是门头的瓦脊,属于屋脊兽,其主要功能是辟邪镇宅、求吉纳福、招财进宝,和中国其他地区的镇兽如吞口、石敢当、石狮子等所承担的责任相差无异,但为云南所独有,是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云南各地人认为是有灵之物。而其称谓,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在昆明被称作瓦猫,在楚雄一带被称为镇山虎、辟脊虎,在大理鹤庆被称为吉祥虎、降脊虎,因昆明地区称呼在前,后统一将其称为瓦猫。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瓦猫其造型都是经过了时间的筛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虽说有所差异,但都以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面目狰狞而可爱的神怪,虽然不管造型怎么变化,瓦猫的大体特征(大嘴、尖牙)及主要作用(保家护宅),从古至今保持着高度一致,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这是瓦猫文化得到保护继承的前提所在,也正是因为瓦猫的整体特征,使其成为了云南省所独有的一种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代表物,具有整个云南地区所共有的人文认同感。通过定量分析瓦猫的制作特点,发现瓦猫的制作多出于烧制砖瓦、陶罐的民间工匠之手,同时因为制作简便,参与者多,造型上没有严格的戒律,制作者在制作瓦猫时,按照瓦猫制作的程序,在保持了瓦猫大体形象不变的前提下,加入了个人对瓦猫的理解,于是瓦猫的形象呈现出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特点,令其显得丰富多彩,对其进行了归类分析。

二、目前瓦猫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高楼的修建,农村平房和院落的拆迁,瓦猫逐渐失去了其生存所依赖的环境,面临着退出市场的危机。以昆明为例,几乎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发现瓦猫的身影,它是被当作一种收藏品、纪念品被精心地保护起来,以示其曾经出现在云南地区。这表明目前对瓦猫这种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保守的保护方式,缺乏进一步的积极的措施。瓦猫这种基于整个民族整个地区的一种集体人文认同、文化精神的物化物正在以一种悄无声息的状态,淡化出我们的生活,走向消亡的边缘,对此我们不能对其坐视不管,袖手旁观,应当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利用云南省发达的旅游资源,利用瓦猫本身的文化内涵,拓展瓦猫的文化旅游产品及其适用范围,将其从屋脊上请下来,不局限它存在和适用的地点,使瓦猫具有一个广大的消费市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起到保护云南民间原生态文化,达到继承文化、传播文化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瓦猫市场的调查,瓦猫的造型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民间手艺人手中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较之以前的造型显得生动了不少,但其造型仍然略显粗糙而单一,缺乏趣味性、年轻化,且相对传统而繁琐,不利于机械化的生产,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产品开发中,处于一种劣势地位。而瓦猫的制作,仍然以家庭式手工作坊为主流、其制作原料还是传统的陶泥为主,而且就目前的状态来看,似乎很难跳出这种模式。这些客观的条件,使瓦猫的存在处于一种很尴尬的环境,制约了瓦猫文化的传播推广。通过前文分析,一方面,人们能够意识到,瓦猫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于是越来越多的瓦猫走进了博物馆,使之能够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的展示代表;而另一方面,我们对瓦猫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并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却远远不够。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古人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当得到我们的保护和珍惜,而保护和珍惜并不是让我们对其一成不变、原封不动地全盘接受,而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提炼,进行再创作,使之真正地成为我们民族的财富。或许会有人对失去传统手工技艺而制作的“瓦猫”提出异议,认为其已经脱离了“瓦猫”原本存在的意义。然后我们应该知道,文化的传承其实一直都是靠少数人来完成的,而文化的传播是基于一种大众所能接受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瓦猫新产品开发时,应当做好两手准备,既不能一味地追求产量而完全放弃对手工制作的重视,因为这是已经经过千百年的传统,也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不能墨守成规地排斥机器化生产,这是瓦猫文化走向市场的基本条件。

三、瓦猫衍生品探究

虽然科技发展神速,但人的变化却很缓慢,尤其是人们对于驱邪祈福的心理,几乎是不变的。再纵观目前的吉祥物市场,不难发现,在年轻一代中,Q版的吉祥物具有很高的流行程度,对比造型,会发现以目前瓦猫的传统造型,想在这场吉祥物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高的共鸣,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观、寻求年轻消费者的人文认同,迎合大众心理是瓦猫本土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的突破口。在大工业生产及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可供人们选择的文化产品数不胜数,我们不能强迫消费者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因为对产品的选择权掌握消费者手中,所以如果要占领市场,我们只能提高产品的自身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就吉祥物的流行程度来说,瓦猫并没有占领很好的市场,然而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瓦猫起源于本民族的本土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很容易让人信服其有辟邪祈福的功能,然后对其造型进行变通加工,再满足了其基本功能后,使之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观,让人更容易接受。前文分析了瓦猫目前存在着造型过于传统而繁琐;适用范围相对单一;色彩使用也较为枯燥等几方面的问题。综合前文所论述的观点,笔者认为瓦猫文化想要占领市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改变造型,在以保持瓦猫主要特征为前提的条件下,即大嘴,“吃鬼怪保家”“吃铁屙金”,“吃”是其区别于其他吉祥物的最主要特征,这也是我们打开市场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对其造型进行简化,变通,也可以结合中国传统的、现代的辟邪祈福观点,及其他的吉祥物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甚至可以结合一些众所周知的人物形象使瓦猫既带有当地的文化特点,又能跟上社会的潮流。这种造型的改变,既便于适应现代社会众多青少年的审美观;又便于后期机器化生产需要。其次,扩展瓦猫的适用范围,传统的瓦猫只能置于屋顶,保家护院,适用范围及方式都相对单一,而这种局限性和城市化的进程导致了“瓦猫”市场日趋减少,提取“吉祥物”的基本心理功能后,我们可将“瓦猫”从屋顶上请下来,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部分,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置于家中,而其主要作用及其人文记忆并不会因为地方安放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既保证了瓦猫”文化的传承性,也扩展了瓦猫的适用范围,是其进入市场的一个必要保证。最后,传统的瓦猫都是以泥色,或者基础釉色问世,色彩应用过于传统。而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猫,色彩、花纹各异,既然是以“猫”为原型的吉祥物设计,我们可以师法自然,赋予“瓦猫”各式的色彩、花纹,同时赋予不同涵义,从而到达丰富“瓦猫”种类的目的。综上,对瓦猫进行了试验性的创新设计,抓住瓦猫大嘴的形象特征,将其卡通化,结合招财进宝、金榜题名寓意,将瓦猫形象进行了丰富,使之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吉祥物。

四、结束语

可见,“瓦猫”现在正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社会的发展,缩短了时空之间的距离,各个国家、地区的来往也越来越频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必然会导致某种意义上的优胜劣汰。认同度高的文化观、习俗在这场竞争中会被保留下来并逐渐扩大其群众基础,反之亦然。作为设计师应当肩负起平衡好传统与创新,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设计具有独特代表性的文化纪念品,充分打开市场,在起到保存、传播云南民间民族文化,同时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的责任。我们需要发展生产与经济,同时也需要对本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播,研究以“瓦猫”为例的云南本土文化产品创新开发,深层次地挖掘“瓦猫”的实用价值、存在意义以及其隐藏在背后的文化底蕴,将其形象应用于多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使之成为被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并演化为文化创意产品,从而达到继承、保护、传播文化的作用,有益于使云南本土文化及其物化物在全球文化交融的无硝烟战争中,取得胜利得以保存,也有益于探索如何丰富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保护的渠道。

作者:刘希玺 颜开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基金项目:

云南财经大学青年课题,项目编号:YC2012B21

参考文献:

[1]郭凌,阳宁东,王志章.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02):145-149.

[2]罗美兰.从台湾和国际文创案例看昆仑文创发展的潜力[J].青海社会科学,2014(05):168-172.

[3]刘建华.论民族文化现代性与陌生化的背合[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06):120-125.

[4]周煜啸,罗仕鉴,陈根才.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图标设计[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24(10):1319-1328.

[5]朱上上,罗仕鉴.产品设计中基于设计符号学的文物元素再造[J].浙江大学学报,2013(11):2065-2071.

[6]朱上上.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区域文化意象研究[J].包装工程,2009,30(5):209-210,225.

[7]王汇涓.中国吉样物文化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7(4).

[8]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9]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0]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