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民族文化学情调查与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内地高校招收西藏生源的历史溯源及趋势变迁
内地支援西藏培养专门人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建国初年。早在1957年3月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的会议上,时任总书记邓小平明确提出:“藏族学员凡愿意来内地学习的人数不限,不愿意的,一个也不强迫。你们西藏自己在内地办学。”遵照中央指示,西藏工委于1957年6月正式决定在内地筹建民族学校,并于当年9月确定学校名称为“西藏公学”,校址选在了陕西咸阳,而分散在四川、甘肃等地的西藏学员陆续向咸阳校址集中。西藏公学设置了一、二、三、四部和团校共60个教学班,1958年9月15日,“西藏公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率先拉开了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帷幕,同时它也标志着西藏学员在内地高校学习生活的开始。改革开放之后,西藏陆续选送学员到内地高校进行深造学习。1984年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从1985年开始,在上海、天津、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湖北、湖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重庆、云南等16个省市,依托当地优质学校的资源条件,举办内地西藏初中班;在北京、成都、兰州开办三所独立设置的西藏中学。从此,拉开了西藏基础教育也在内地开办学校和培养人才的历史先河。至2014年,仅高中层次的内地西藏班和独立设置的内地西藏学校总数已达13所;分散招收西藏学生的内地重点高中达到50多所。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内地面向西藏招收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至2012年,共有276所内地高校招收西藏生源,藏族大学生的求学足迹遍布全国22个省市和自治区。2013年,西藏应届大学毕业生总数为12361人,其中区内6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8280人,区外返藏毕业生达4081人,内地高校毕业生占西藏全部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3。2014年,西藏籍学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13662名,其中区属高校招生6384人,内地高校招生7278人,内地高校招收西藏学生的人数已超过区内高校的招生数量[4],在层次结构、专业分布、人数规模等各项指标方面,已经达到了“区内外平分秋色”的双轨体系格局。关注西藏学生在内地高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已然成为反映西藏高等教育办学发展和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
二、内地高校西藏生源的学情现状分析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西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我们选择厦门大学作为样本,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实证调研。和大多数内地高校一样,厦大也是从实行高校扩招之后的2001年开始单独招收西藏学生,至2013年共招生13届154人,其中有9届毕业生已经返藏投入到服务西藏的各行各业中。从地缘分布看,这些学生来自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那曲、昌都和阿里,学生的来源分布涵盖了西藏的城市和所有地区;从生源状况看,多数学生来自内地西藏班或内地散插重点高中,也有来自区内重点或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说,厦大生源包含了目前西藏所有类型的高中毕业生。故而,本次调查选择厦门大学的全部在校藏族本科生作为抽样对象,就了解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的学情状况而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调查根据学习学的相关理论,参照我国大学生学习问题的实证研究成果,结合藏族大学生求学经历的特殊性,设计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信息,第二、三部分是问卷正式内容,包括学情要素(学习观、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焦虑、学习方法、学习方式、自我效能感等)和影响学习的相关因素(满意度、身体和心理素质、个性特征、思维方式、文化差异、语言沟通、适应能力等)。问卷采用匿名方式,答案由若干选项组成。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通过反馈交流、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开展针对问题的质性调研。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2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回收率为97%。涉及厦大10个学院的10个专业,其中大一20人,大二20人,大三16人,大四14人;男生18人,女生54人。为了直观呈现出观测维度上的现状趋势,本文仅将统计后的实证现状描述如下: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情况
学习目的则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它不仅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还影响学习策略、学习效果、学习方式等。从整体上看,藏族大学生位于前三位的学习目的分别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找份稳定的工作”、“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问到他们“就读内地大学的目的”时,46%的学生选择“为了考上公务员,找到稳定的工作”,38%的学生回答“为了获得知识和提高技能”,还有34%的学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说,尽管不同但每个人读大学的目的都很明确。调查发现,藏族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外部动机为主,如“为了取得好成绩”、“将来找到一份工作”、“拿到毕业证书”等,而选择“对专业感兴趣”或“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这类选项的人较少。
(二)学习态度与学习焦虑情况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由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实证表明,藏族学生的学习态度整体上还是比较端正积极,多数学生认为学习知识有意义,学习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训练后可以改善的。部分学生还倾向于学习有一定难度的知识,47%的学生认为只要努力自己也能达到标准。但他们的学习焦虑表现仍很突出,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感到“有一种失败和挫折感”,认为自己在文化基础、英语水平、用功程度、综合知识等多方面跟其他同学尤其是汉族存在差距;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怕回答错误,从来不敢主动发言,学业压力较大,学生对自我可能的估计偏低,缺乏自主能动性。
(三)学习策略与学习投入情况
从整体上看,多数西藏大学生课堂上能够抓住重点,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课后阅读非本专业读物,经常利用网上资源浏览信息、下载工具,注重参加学校文体类和志愿者活动等。但也有不少学生没有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习惯,缺乏对对零碎时间的统筹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能力不足;多数学生有过逃课经历,一半以上的学生除上课外平均每天学习时间还不足2小时;多数学生只在考前突击,部分学生从来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阅读课外书籍,有些学生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仍有33%的学生有过考试不及格或重修科目的经历,12%的学生补考科目较多。总体来看,他们的学习策略有待改善,学习投入还需加大。
(四)满意度和特殊价值观情况
正如校友对母校独特、持久的认同感一般,藏族大学生对厦大各方面的满意度也很高。他们认为学校的图书资料丰富而且查阅方便,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认为多数教师讲课认真,能够根据课程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住宿条件相当好,能根据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给他们实在的帮助;很多学生认可厦大对藏族学生“一视同仁”的学习要求,认为严格要求有利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他们对学校的整体体验是:“喜欢我的大学”、“大学生活非常美好”。特殊的价值观,则是在长期跨文化的求学过程中形成于藏族大学生头脑中的独特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这种观念既不同于西藏区内大学生的行为标准,也不同于内地汉文化下的处事准则。相对而言,内地藏族大学生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宗教信仰。同时,他们对于藏传佛教中“克己求善”的行为感到难以理解,多数学生认为“在现实中我难以做到真诚的善良”。科学和理性教育,使他们的时间观念更强,利益观念更分明。与此同时,内地藏族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也很突出,表现为内心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情绪消极等。这些症状可引起学生行为的变异,甚至影响学习。有的学生试图通过长期不学习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并不是笨蛋”,只是洒脱得“不顾一切”,别人想通过努力来获取的荣誉、奖励,这些他们都不那么看重它;个别学生难以接受老师的劝导,游离于集体之外,学业成绩每况愈下,陷于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
三、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目的相对浅近,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
调查显示,将“为建设家乡学本领”这一选项作为第一学习目的学生不到10%,被调查的学生中无一人有考研或继续深造的意愿,多数大学生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个人和家庭为先的重要度次序。诚然,内地藏族大学生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中,无论学生个人或家庭都为他们的学业成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无意否定大学生以实现自身价值或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作为学习目的的总体取向。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内地藏族大学生作为众望所归的使者,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享受了国家更多的稀缺资源,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担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从西藏高等教育的视域看,他们是西藏未来高级专门人才的骨干,理应树立起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而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目的,以自己在内地多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西藏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如何使学生将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仍是一个需要引起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
(二)心理与学习的双重压力,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调查过程中发现,影响他们学习的更主要因素不仅是学情诸要素本身,甚至语言对他们的学习似乎也并没有产生太大阻碍,而是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和长期的特殊求学历程中,积淀于学生内心深处的某些自卑观念和心理压力,正是这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如果离开文化和价值观而单从量化的学情表现去评价他们的学习状况,显得过于简单和表面化。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兴趣必然联系在一起,学生的这种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上的倾向性选择,就是学习兴趣在学习行为上的体现。对于藏族大学生来说,由于在内地大学的所学专业及课程教材主要取自汉文化环境,教师的价值判断、同学的交流模式也都源于此背景。他们对学习沟通的情感认同程度存在差异,加上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学生在理解文化中有时出现听不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尴尬,尤其对知识的深度加工方面存在“一知半解”或“消化速度较慢”等现象。久而久之,这种差异似乎变成差距积淀于学生的内心深处。他们普遍趋向于自我否定,在学习中总感到信心不足。随着学业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加大,学习差距越拉愈大。个别学生要么自暴自弃地熬到毕业,要么将注意力转向无节制的网络娱乐中。有关研究还表明,当前内地藏族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或西藏中上阶层及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父母给予他们的希望很高,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业压力始终较大。我们不仅需要从深层的学习策略方面给予他们切实的指导和帮助,更需要从民族心理学和文化差异的宽宏视角去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
(三)针对内地藏族大学生的学习指导亟待加强
从学业成绩而言,多数内地藏族大学生似乎只能达到最基本的标准,有的连起码的底线都难以达到。因此,有些高校为了照顾他们而采取学习过程中降分保底的做法,这不仅有嫌反向歧视,还助长了个别学生的惰性和依赖心理。有的学生明知自己“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知识也不愿再“费劲”去学。“等、靠、要”的思想蔓延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既不利于构建他们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尤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反之,如果学校按严格的统一标准来要求藏族大学生,又不免有失教育应当秉承的公平性,毕竟他们来自不同的语言体系和边疆地区。因此,究竟应当如何把握,仍有待在实践中共同探索,在理论上加强个性化研究。尽管藏族大学生对于每一所内地高校或所在班级而言,数量确实微乎其微,班级教学不可能因为少数个别学生的基础而放慢进度或调整内容。但他们对西藏高等教育而言,不仅数量可观而且代表着藏族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如果他们中多数人的学业成绩只能通过降分等途径才能达到毕业标准,则西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四、基于民族文化心理视角的策略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明确指出,21世纪的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人共处”作为核心能力。这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西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
(一)提高适应能力,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一书明确提出:“对知识达到深刻的理解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和生活中,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藏族大学生在内地高校中,无论从课堂教学或从周围环境中确实学到了更多知识和更先进的技能。可以说,内地大学生是西藏现代知识最丰富和现代化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群体。但他们能否在未来的服务西藏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否在高寒冻土的“缺氧岗位”上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些将完全取决于他们对知识的学以致用能力。内地藏族大学生至少面临两大学会生存的人生挑战:一是求学过程中要学会生存。初来乍到内地,他们与其它各民族师生交往过程中,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此时,首先需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于跨文化的教育环境,这是完成学业的基本前提。二是未来工作中要学会生存。学生在内地大学中学到知识是一回事,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西藏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又是另一回事。“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这是西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内地西藏大学生来说,学会生存和学会发展同样显得非常重要。全面综合的基本素质、相对宽泛的实践能力、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真诚友善的协作品质,这些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甚至比专业知识或一技之长显得更加重要。
(二)掌握认知策略,学会学习
从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意义上说,任何自然客体都是可以被认识的,任何思维模式总有办法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逼近真理。在长期的跨文化教育实践中,藏族大学生虽然能深刻体会到自己跟别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并意味着他们的思维能力本身有某种天然缺陷。因为人的思维能力也不是天生的,其条理性与逻辑性是通过学习训练后可以逐步改善的。因此,能否准确地掌握专业知识的核心内涵,关键是要有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和学习方法。通常来说,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和最优的模式,但如果没有方法和策略时学习效率一定不高。当前对多数藏族大学生来说,不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了他们与其他同学之间学习上的更大差距,而是由于部分学生至今还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比如温故知新的学习习惯、劳逸结合的学习计划、高效集约的时间管理、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等。这些学习策略恰恰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所在。他们不仅需要在长期的学习探索中自我积累,更需要跟其他同学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而掌握认知策略是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
(三)加强协作沟通,学会共处
多年的内地求学经历,不仅使藏族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深刻体会到了多元文化中要学会协作沟通的必要性。因此,跟长期在相对单一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区内学生相比,他们在某些方面显得更加理性和宽容。如果说在内地大学的学习经历磨练了他们的学习意志,则多元文化的开放教育使藏族大学生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更加平和地理解、包容和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获得参与多元文化社会所必需的价值、态度、知识与技能。其他民族的学生应该给予藏族大学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学校也要营造多元文化平等相处的环境,使藏族大学生尽快渡过调适阶段,更好地融入多元一体而共同繁荣的中华文化大复兴中。藏族大学生则要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培养,学会与人合作共处。随着技能性专业的知识日趋模块快,未来工作岗位的分工逐步会细化分化,交叉和综合学科不断出现,岗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有分工必然需要协作,要发展必须学会共处。在这种似乎矛盾而多元的价值诉求中,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作者:巴果 卢金金 单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