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族高校信任与和谐民族关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往往是从相互之间的信任交往开始建立的。信任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是信任的结果和反映。民族间相互信任,则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谐。反之,民族间互相猜忌,不信任,则容易造成民族之间的隔阂、纷争与分裂。民族关系对高校,尤其是民族高校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各民族大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民族高校,即使原本为同学之间的普通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往往演化成民族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高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民族高校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高度重视学校的稳定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民族间信任和谐的关系。各族学生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建立起信任与和谐的高校民族关系,是从根本上寻求民族高校稳定的长久之计。只有各族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关系融洽了,才能营造有利于广大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和校园稳定,学校才能聚精会神搞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所以,营造民族高校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民族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
民族高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窗口。民族高校的稳定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民族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当前,我国共有民族高校15所,在校大学生10万人。各民族高校高度重视稳定工作,努力做好民族团结教育,保持了和谐稳定的趋势,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好的、和谐的。民族高校各族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一样,接受的基本上是同质的高校文化与教育塑造,“同龄人”、“交流”、“青春”、“个性独立”等话语占据学生日常用语的主导,在内地大学,各民族同学之间没有特别的民族分界意识。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创造和繁荣着校园文化生活,多数学生之间的同辈个体认同和学生身份认同超越民族认同。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内经济增长的加速,以及学生特点的突出化,民族高校稳定工作和民族关系面临许多新挑战。
1.从国际环境来说,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为复杂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国家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不仅在经济上面临严峻挑战,西方国家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影响和渗透也将更加广泛与直接。跨境民族地区民族关系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某些大国或民族凭借自身优势,出于维护本国或本民族利益的需要,挑拨我国民族关系,支持中国“台独”、“藏独”、“疆独”等分裂分子,试图肢解、分裂中国。不仅如此,西方某些国家还采取各种手段企图引诱、煽动在校大学生信仰宗教和参加宗教活动,向他们灌输民族分裂意识,培植民族分裂主义骨干,扰乱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干扰学校对学生进行正常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2.从国内局势来说,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困难
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困难表现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突出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中间广泛存在,特别是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严重矛盾焦点,社会层面的深层次矛盾具体到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心中,有可能会部分转化为对汉族学生的偏见和不满,影响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
3.从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说,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
民族高校大学生除了与一般大学生一样具有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对国内外形势比较关心、反应敏锐、信息灵通、见闻广博、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强烈的爱国热忱外,还具有他们极易受到来自经济与政治、历史与现实、民族与宗教、城市与农牧区、国内与国际各种因素交织的影响的自身特点。他们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在增强,更加注重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对比,更加关注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加关心民族形象的维护,更加关注政治上的参与等。这种民族意识的增强,强化了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关系的敏感性。而国际国内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也极易对民族高校大学生造成影响。
三、构建民族高校中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议
在2008年拉萨“3•14”事件和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极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不理智或不成熟的言行,虽然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教育引导而未发展蔓延,但这对民族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而紧迫的课题,即如何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构建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为维护民族团结和校园稳定,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构建民族高校中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坚持平等、尊重差异是建立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前提
从目前民族高校整体情况来看,一方面,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和谐的,也是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另一方面,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草场、水系的过度开发,造成了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方式的破坏,少数民族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的不满转移到对汉族学生的偏见,继而影响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之间的关系。另外,在少数民族学生内部存在因民族或地区形成的民族小团体,其团结度和集体认知程度更高。这种民族小团体由于缺少与外界交流,或者是过分集中地在团体内部交流,有时容易在本民族和小团体内部与外界造成隔离,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容易引发矛盾,影响着民族之间的关系。针对民族高校学生的特殊性,在构建信任和谐的校园民族关系时,应该从民族平等、共同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则出发,从尊重各民族差异的基本前提出发。首先,民族高校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宣传教育,加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特点,为协调民族关系和调控民族发展而制定的,其中,民族平等政策是总政策之一。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作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相互之间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和正面的作用。今后在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育力度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加强教育的其他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只有全面认识,高度重视,才能正确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客观看待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才能真正形成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其次,始终坚持各民族学生平等,各民族学生适用同一套法律和纪律。不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违纪行为,都同样适用和适用同样的校纪校规处理;不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贡献,都同样适用和适用同样的奖励措施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真正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进而对其他民族产生信任心理,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第三,要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尊重民族心理感情。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大家庭,各民族的语言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宝贵财富。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部分民族还信仰同一种或不同宗教。尊重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就是尊重各个民族,尊重民族平等,尊重民族感情,这也是产生信任心理的前提条件。在民族高校中,由于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漠视和侵犯,往往更容易引起影响民族关系和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件,危害校园安全稳定。因此,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是建立信任和谐民族关系必须遵循的前提。
2.加强沟通,化解矛盾是建立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
当前民族高校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是彼此尊重和信任的。由于各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文化多样性及信仰多样性的存在,矛盾的产生难以避免,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将不利于民族关系,影响校园稳定。因此,要注意加强平时各民族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化解出现的各种矛盾,做好民族团结教育,这是建立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维护校园稳定的关键。首先,要努力创造各民族沟通交流的平台,倡导友好相处的和谐气氛。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各民族能增进对彼此文化的尊重、理解、包容和认可,民族小团体能敞开心扉,改变相对隔离、封闭、甚至对立的状态。交流多了,误会就少了;不仅矛盾化解了,还可能发展新的友谊。交流与沟通的增加能带来民族之间的信任与和谐。其次,通过化解矛盾来促进团结。当前,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复杂多变,加上各民族之间差异的存在,必然产生一些民族成员个体之间或者小团体之间的民族矛盾和纠纷,影响民族团结,这是现阶段民族高校中民族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因此,尽快、妥善地处理好此类矛盾纠纷是民族关系调控的关键。多年的实践证明,产生矛盾纠纷并不可怕,化解矛盾的过程反而可以成为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改善民族关系的有利时机。在处理矛盾的时候,要严格区分民族高校中各种性质不同的问题与事件之间的界限,根据不同性质,区别对待;要始终坚持公平正义,各民族学生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缓和矛盾、缩小影响、平息事态、避免矛盾激化。通过化解矛盾,在学生心中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增进民族间的信任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和校园稳定发展。第三,必须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牢牢把握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帮助各族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民族与文化的关系,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信任与和谐,增强各民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凝聚成推动校园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多种教育环节和形式,如作为课堂教育延伸的各类学术讲座、专题辅导报告等,也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加强文化引领,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建立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根本保障
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文化间的凝聚力能形成不同主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以强烈的向心力建立彼此的信任和谐关系。民族高校具有浓郁的多民族文化特色。这种多元文化体验塑造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形成了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因此可以说,加强文化引领、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和理解是民族高校改善民族关系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加强文化引领,必须培育大学精神。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是现代文明的趋向,也是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民族高校中,通过各民族个体之间的真切交往,通过对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的具体体现,通过民族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知识。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各少数民族文化,都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中得到展示。从陌生到熟悉,从狭隘到宽广,从自卑到自豪,从抵触到信任,从信任到和谐,多元文化教会学生互相尊重、信任与关爱,建立真正和谐的高校民族关系。民族高校应结合自身历史、传统、风格、特色和水准,认真总结、精心培育,积极宣传并身体力行大学精神,尊重和弘扬多元的民族文化,形成包容、宽厚、博大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校向心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校园稳定发展。其次,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载体来促进文化交流。只有在民族高校,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才如此集中、如此丰富地表现出来,这是民族高校较之普通高校特有的优势。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学生渴望在异民族环境中得到更多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渴望参与文化活动并展示自我。因此,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其提供展示自身民族文化和自我才华的舞台,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文化交流和民族间的深入了解,加深同学感情和促进民族信任和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交流应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励志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作为主题,紧密结合时事政治,以参观、展览、讨论、座谈会、比赛、演出、社会实践、报告会、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第三,在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涉及到不同民族文化碰撞和影响的问题。既要反对民族间的强制同化和摒弃“劣等民族”、“劣等文化”的错误看法,也要反对民族文化的极端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避免民族文化的冲突现象制约民族关系、影响民族发展。
四、结语
在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要注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将这两者交融消化,变成本民族文化新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交流、共生与繁荣,将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了解,促进民族之间的信任与和谐。综上所述,各民族高校要在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各民族差异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处理矛盾纠纷,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并注重多元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保证校园稳定发展,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刘瑜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