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民间音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音乐教学中的民间音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音乐教学中的民间音乐

一、民间音乐进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民间音乐进课堂就目前的发展形式而言还存在着很多阻碍的因素。我们要想把戏剧、音乐、表演和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课堂,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高教师技能

目前全国师范高校普遍不重视民间音乐教育,导致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民间音乐素养较低。2008年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了中小学教师京剧培训班,北京市教委也要求所有音乐教师都得会唱京剧。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需要高素质的音乐教师,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民间音乐教育,从而为中小学培养更多的民间音乐教育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现今的学生普遍热衷于流行音乐,而对戏曲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材、教学设计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戏曲音乐教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三)加强教学设备建设

多媒体的应用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对于戏曲这种唱、念、做、打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教育来说,多媒体可以通过视频很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从而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加大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器材、设备的购置也是很关键的。

二、将民间音乐融入教材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材歌唱性教学选曲比较单一,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音乐教学内容的分配也不合理,加之现在的学生多数都学习西洋乐器,对于课本中的外国名曲如数家珍,而教材中民间音乐所占比例本来就很小,再加上学生对这些民间音乐的抵触情绪,民间音乐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戏曲或戏曲的角色有几种,对中国的戏剧大师像关汉卿、汤显祖、王实甫等,以及古往今来著名的戏曲剧作《西厢记》《窦娥冤》《白蛇传》以及现代戏《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等剧目的内容缺乏基本的了解,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极不吻合。要打破这一僵局,我们就必须将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提高民间音乐在教材中的比重,从而改变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四、将民间音乐引入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小学开设民间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表演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戏曲除了其独具魅力的表演形式之外,它的每一唱段都是一个故事,是比西方音乐剧更加准确地将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唱腔以及舞台灯光、民乐队伴奏、服装道具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戏曲进课堂,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可使学生受到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的熏陶,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学习那些脍炙人口的著名剧目,如“花木兰”“小放牛”“唱脸谱”等名曲以及“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穿林海、跨雪原”等经典唱段,可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戏剧情境中,并通过观看视频或自我创作,培养起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初步掌握了戏曲的相关知识。又如,歌曲《唱脸谱》是一首将京剧曲调跟流行音乐巧妙融合的歌曲,体裁为“戏歌”。歌曲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京剧人物以及京剧用不同的颜色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这样脍炙人口的歌曲经过教师简单的导入就可以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会这首歌曲以后,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进行自我创作,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又可以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目的。

三、结语

在中小学中普及和推广民间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一个民族,学艺术的人越多,这个民族就越有活力;一个国家,自愿从事艺术事业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有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将民间音乐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民间音乐素养,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作者:贺青 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