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与民族文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英汉习语与民族文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甚至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中文中用“半瓶子醋”来表示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总是卖弄自己的知识。而在欧美国家,醋的运用并不广泛,而烤面包却在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因此有“half-baked”来表达“半瓶子醋”的意思。由此可见,日常的饮食起居都与习语的诞生息息相关,不同的习语恰恰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民族精神

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维明显;英国人乐观健谈,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汉语习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各有命”、“过犹不及”、“命中无者莫强求”“枪打出头鸟”……表现了中国人沉稳踏实、乐天知命、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而英美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强调不断创新以及勇往直前地追求自我。英国人常说的习语有;“Ifyourisknothing,thenyouriskeverything.”(如果你不冒任何风险,其实就是在冒最大的风险。)和“Itdoesnotmatterthespeedyougo.Themostimportantthingistoneverstop.”(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永不放弃。)另外“Allisfairinloveandwar.(”爱情和战争都是不择手段的。)这样观点的习语恐怕也是令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难以接受的。

三、历史背景

习语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们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属于民族文化沉淀的一种形式,不论是中国还是英国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这与多数习语的产生息息相关。甚至很多习语产生的原因就是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比如在古代中国曾发生过许许多多波澜壮阔的战争,流传下来很多出自于国家间征战的习语,如负荆请罪、锦囊妙计、破釜沉舟、四面楚歌、毛遂自荐、成也萧何败萧何、围魏救赵等等,又如在英国历史中,希腊人一直以勇敢好战著称,相传当一个希腊人碰上另一个希腊人,两个人必然会发生械斗来一争高下,故英语中诞生了这一习语“GreekmeetGreek”,来比喻棋逢对手,又比如“drunkasasailor”(烂醉如泥)。以字面意思翻译这习语是很难理解的,但结合英国的历史背景它的意思就不难猜到。在英国的历史上,海员的生活往往是艰辛乏味的,因为他们常常连续几个月都漂泊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从事枯燥繁重的工作,直到抵达下一个港口。于是海员往往会选择上岸直接进酒馆痛饮一番,不醉不归,以此来犒劳自己数月的辛勤。因此人们常常可以看到的海员喝得酩酊大醉,久而久之,海员就成为了醉汉的代名词。

四、民族文化

由于种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即便是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民族中也会有不同的文化含义,这是需要我们去费心了解的。如“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它能呼风唤雨,为民众带来福泽。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就有写到:“山不在高,有龙则灵。”这表明中国古人对龙的喜爱。封建时代,因为龙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龙也成为了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至高的权力和帝王的器物,例如真龙天子、龙颜大怒等等,而西方神话中的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西方龙是邪恶力量的代表,dragon喜怒无常,威力巨大又极富侵略性。因此常用dragon一词来形容脾气暴躁的人、恶魔、撒旦或是悍妇、母夜叉。考虑到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龙的态度褒贬不一,“亚洲四小龙”被友好而巧妙地翻译为“Fourtiger”,而非带有侵略性的“Fourdragons”。又如在在东亚国家,常常有富裕的家庭供养白象,因为在东亚白象是一种吉祥尊贵的动物,它会给人带来好运是人所共知的。而在欧美国家,Whiteelephant一词被用来形容需要用高额成本维护而实际上已无利可图的资产或损失已成定局的资产。因为他们不理解东亚家庭中为什么要饲养这种食量巨大但又不从事生产的华而不实的庞然大物,所以用“Whiteelephant”来形容昂贵而无用的东西。甚至也因为中英间这种文化的差异而导致了冠名“白象”的产品在英美国家的滞销。再比如汉民族喜欢用红眼来形容一个人的着急嫉妒,而在英语中却用red-eyed来表示夜晚飞行的红眼航班而用green-eyed来形容嫉妒。

五、结语

总而言之,英汉习语都是在两民族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用语,它们含义丰富,形象生动且易记易用,不仅为枯燥的语言学习带来了不少乐趣也让我们两国异彩纷呈的习语中领略到了两国深厚悠远的民族文化,更了解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相信,通过两国习语的研习,我们将会对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王旷垠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