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少数民族文化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

一、满族舞蹈文化的相关概述

许多满族的民间舞蹈和继承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吸收借鉴了其它民族的舞蹈的形式,民族特色十分突出。如萨满舞蹈是一种边击鼓边跳的舞蹈,其融合了多民族的舞蹈形式,不仅能使舞步与鼓点和唱词节奏互相配合,还能根据所祭奠的神灵的不同模仿出不同动物的肢体语言,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如,在新宾满族自治区比较流行的满族秧歌,其无论是在道具的应用上还是在服装的选择上都沿袭了清朝传统的传统习俗和制度,就连舞蹈的排列方式都和古时作战时的军队排列都保持了一致,从而导致整体舞蹈风格比较粗犷。此外,满足的太平鼓舞也十分的出名,这种舞蹈来源于乾隆时期军队凯旋而归时所表演的舞蹈羊皮大鼓再加之变化多端的舞步,在保持铿锵有力的同时也不失舞蹈的优雅之感。

二、满足舞蹈的传承和保护

(一)满清文化发掘中的保护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我国,我国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也受到了重视,而少数民族文化反过来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满足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注意,对于满族舞蹈文化的发掘与保护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综观满族舞蹈创作在当代的再生发展,在民间与舞台两个空间中,由于表演空间以及创作者、表演者、观众的不同,因而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特征的艺术追求。自建国以来,民间的满族舞蹈创作主要形成了对传统满族舞蹈形式的“复排”之风;而继《珍珠湖》之后的舞台创作,则更加注重在对满族舞蹈文化以至整个满族文化的理解中,探寻一种能够鲜明的体现满族舞蹈艺术个性的创作方式,思考着满族文化如何能够在无声的转换中重构这一民族特有的舞蹈语言,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符号”式的结构意向。

然而,民间与舞台创作都是以传统满族舞蹈文化作为根基的,都在努力固守着传统满族舞蹈的个性特征与审美风格。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满族民间舞蹈普遍处于即将失传的境地,而近年来,随着满族民间舞蹈活动的减少而逐渐濒临失传的传统满族民间舞蹈,由先后兴起的各个满族民间舞团进行了恢复排演,从而形成了满族舞蹈民间创作的复排现象。“复排”式创作所尝试的是传承与创新的合二为一,所创造的是传统满族舞蹈的“变体”。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与满族民俗风情相融,创作出了集情节、趣味于一体的民俗舞蹈。这对于满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来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蕴涵的是这一民族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如果满族民间舞蹈能将其作为获得创作灵感的源泉,这将对丰富和发展满族民间舞蹈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凝结满族文化元素的舞蹈创新

从目前满足舞蹈的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民间舞蹈还是适合在舞台上表演的创新的舞蹈,其都是对满族传统文化的床继承和创新,是满载着满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传统。但是满族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所谓的固步自封,也不是毫无原则地对传统舞蹈的一味地继承,而是要将满足舞蹈要素融合进现代舞蹈的编创和表演之中,将传统与现代现结合,这样才能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才能使传统的满族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承。这种满足舞蹈和现代舞蹈因素的相结合是一种融合了满族元素的以满族舞蹈为主体的创新。当然,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或另起炉灶,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

当代的满族舞蹈创作,应该熔铸文武相彰的舞蹈艺术风貌,无论其舞蹈形式如何变化,这一基本的风格取向不能变。满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这种民族特质赋予了满族舞蹈粗犷豪放的风格气质和简捷质朴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对男子舞蹈的形态与审美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满族又是一个“重礼”的民族,礼仪文化尤其对满族女性舞蹈的舞蹈形态,以及审美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武相彰、刚柔相济,不仅是满族男子舞蹈与女子舞蹈鲜明的整体风格特征,也是满族舞蹈的整体审美风格取向。当代满族舞蹈的编创者必须以此作为创作的起点,回归满族人生活过的历史时空,就如《珍珠湖》的编创者那样,深入实际,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实地调查、现实采风等多种途径,了解与掌握满族舞蹈文化的渊源和历史风貌,“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回归满族舞蹈文化的基点,在作品中努力凝聚满族舞蹈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以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三、结语

总之,要想满族舞蹈文化得到长远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就要在继承优秀舞蹈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创新满族舞蹈文化,并加大对满族舞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优秀的满族舞蹈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孙艺嘉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二)

一、我国城市建筑立面改造的主要手段

将为常用的建筑表皮改造有更换墙体饰面材料,对建筑外表外包表皮,以及更换建筑表皮三种。更换墙体饰面材料,是在不改变建筑表皮墙体和洞口条件下,通过改换饰面材料,对建筑表皮进行更新,在视觉语言给予全新视角体验。外包表皮是在原先建筑表皮外面再加一层建筑表皮。建筑立面改造也大致也有三种手段,现阶段我国建筑的立面改造大部分是更换墙体饰面材料。因为建筑立面改造大都由政府部分统一规划和设计,强调整体、统一感,而且这种方式工程造价低、工期短,适合大面积施工。同时这种手段不会对已有建筑内部空间造成影响,不影响正常使用。因此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有着较大的优势。

二、苗族建筑文化及其特色

苗族建筑中最早的是茅屋,大都为木质结构,以茅草为屋顶材料,极为简易、朴素,同时这种材料可以在山区就地取材,尽管形式较为古老,但现阶段在某些地区仍然可以见到茅屋形式的苗族建筑。另外,作为苗族民族特色的建筑吊脚楼和鼓楼也极具风格,一般出现在村寨入口或村寨中风水最好的地方。一般采用木质结构、覆盖小青瓦,由四根大杉树的木柱为主要立柱,另外设置小立柱,立柱横枋之间用榫卯、木栓等穿合、固定。在苗族的建筑文化中,最具代表意义。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吊脚楼的形成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三、苗族文化在建筑立面改造中的应用

(1)息烽县青山苗族乡青山村房屋立面改造为例进行论述。为发展旅游事业,同时进行乡村改造,该村实施了乡村改造工程,其中包括了房屋里面改造,其中的改造措施有:第一,屋面改造,在原有平屋顶基础上增加坡屋顶,根据房屋实际情况做成单坡和双坡,房屋结构可采用木屋架、檀条、橼条结构体系,也可以将建筑物承重墙和部分非承重墙至坡屋底部取代木屋架,然后坐檀条、橼条木结构。第二,墙面改造,墙面改为仿青砖墙面,青砖勾白缝墙面做法,在做好的水泥砂浆基层刷青色墙漆,然后用白色漆勾出砖缝。门窗改造,门窗改为花格和雕花式样,花格和雕花可以用木材制作,也可以用铁艺仿制。栏杆改造,室外楼梯栏杆、外廊栏杆、平台栏杆均改为花格和雕花栏杆,材料可以用木材和铁艺制作。

(2)又如:素有“百节之乡”美称的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自2008年启动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工作以来,大力营造全民创优氛围,不断提升实施城市现代旅游服务功能。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融水县深挖苗族系列坡会群文化,狠抓芦笙、斗马文化内涵提升,积极打造非物质文化旅游品牌,成为聚集商机吸引人气的旅游热点。融水县位于黔桂交界处,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景观独特,境内既有贝江秀丽的山水画廓,元宝山、九万山绮丽的山地风光,也有老君洞的仙风道骨,老子山的胜景佛光,更有浓郁的苗族风情和龙女沟、龙宝峡谷的动人传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

(3)作为苗族文化建筑特色之一的吊脚楼,如长沙铜官古街进行立面改造,恢复滨水吊脚楼景观,同时出现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吊脚楼文化特色。

四、结语

总之,根据苗族特有的文化特点进行建筑改造,尤其是立面改造,在发挥苗族文化的同时,能够和那后的保存苗族的文化特色,使得苗族传统文化和民俗能够得以传承下去,对于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范璐璐单位:河南周口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

(三)

一、构建云南民族文化

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云南省具有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山区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明显的多重特征,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观念滞后、技术单一、人才稀缺。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特别是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手段,是解决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难题的突破口和实现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合理开发的客观需要,也是区域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研究课题和一项长期的实践任务,更是实现学科融合,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的开拓创新之路。

二、国内外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经验与启示

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为工业化时代的新课题和学术研究的新领域,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既受到美国、前苏联等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国的高度重视,也受到英国、德国等科教强国的长期关注,不仅产生了一批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建立了成效较为显著的综合示范区,尤其是美国的“西进计划”更是成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典范。进入21世纪后,西方国家大多通过基金资助等形式支持学术团体开展外国民族文化教育问题研究,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创立藏学研究中心进行藏族的文化教育问题研究,威斯康星大学等高校均设立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新闻系专门开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德国歌德学院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长期以来,围绕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民族教育振兴、民族人才培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英等国经过长期探索和大量实践,通过转变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的观念和教育、科技、经济、社会等创新要素的集聚方式,逐步建立起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和“高等学校-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比如美国国家实验室、英国联合创新中心、俄罗斯产学研共同体、德国大学科技园区等,为我们探索协同创新体的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形成了一定特色,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成效。

比如中央民族大学以滕星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侧重于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采集、识别和分类及其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丁刚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侧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叙事研究;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牵头的研究团队,侧重于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以杨宗凯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侧重于学习资源数字化的程序设计、知识服务及人工智能,以及远程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我国科研院所侧重科学技术研发,高等学校侧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行业企业侧重社会服务和经济增长,政府部门侧重资源分配和社会协调,结果导致“高等学校-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创新主体脱节、“教育-科技-经济-社会”创新要素分离。这些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痼疾”,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得到了部分纠正,但我国的科技研发及其产业化仍然存在着协同度低、创新力弱、应用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创新发展。在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科技创新方面,具体表现为相关平台基地和研究人员分散在不同区域、高校、部门、学科及行业企业,这种行政隶属的分割、体制机制的阻碍,导致创新要素无法进行有效聚集,产学研协同创新体难以形成,民族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学科专业建设的成效不明显,科技研发的投入产出比例不协调,因而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协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由于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稀缺,流失日益严重,单纯的理论研究或单一的技术研发都无法有效地解决其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育-科技-经济-社会”创新要素,协同“高等学校-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创新主体,联合开展民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开发关键技术的攻关。

三、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整合省内外有关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优势资源,形成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同创新体;按照云南省建成“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振兴示范区”的要求,整合“教育-科技-经济-社会”四类创新资源要素,建构“高等学校—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创新体制机制;聚焦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研发关键技术,培育民族人才,促进区域发展和边疆稳定。通过前期的重点培育和4年的建设发展,力争建成“国家急需、区域一流”的西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关键技术研发和民族人才培育综合示范区。

(二)重点任务

1.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应用研究

以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结合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及稀缺性等特点,开展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和民族教育信息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

2.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人才培养

以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过程动态优化为路径,利用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信息化服务共享与数据交互系统,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强化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远程教育,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等措施,加大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传承者、传播者、研究者和运营者的培养培训力度,力争将昆明、临沧等城市打造成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人才培养高地、人才交流中心。

3.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示范

以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综合示范推广为目标,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云计算平台,采用WEB2.0和J2EE技术搭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信息化服务共享与数据交互系统,主要包括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共享与交互平台、民族文化教育品牌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公共数据库及智能查询系统、网络协同多媒体教学系统、双向视频交互系统(具有录播教学功能)、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卫星接收与储存系统、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信息化服务网络安全系统、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信息化服务模糊搜索系统、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系列产品等。一方面为支持云南省建设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区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云技术,建立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信息化服务示范区,包括以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为核心信息、以数字科技为展示手段的民族文化教育传习馆、博物馆、科技馆、交流中心、创作基地等文教产业化项目。

四、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体系构建和资源整合

(一)构建高等学校-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创新体系该协同创新体系包括一个中心及三个创新平台。

1.“一个中心”: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2.“三个平台”:(1)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应用研究基地。结合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及稀缺性等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服饰、艺术等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进行信息采集、识别、评估、分类、整理和智能化处理,实现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数字化、立体化、互动性和网络化;为该地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保护传播及合理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人才保障、技术支撑和建设示范。(2)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人才培养示范区。结合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和开发程度,围绕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要素及特性,进行有针对性、高层次、差异化的教育培训,培养民族文化传承者、民族文化传播者、民族文化研究者和民族文化产业运营者。(3)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结合云南少数民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和分布特点,通过创建传习馆、博物馆、体验区、交流中心、科技馆、创作基地等形式,力争实现少数民族的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教育方式等的合理保护和产业化开发。

(二)整合教育-科技-经济-社会创新资源要素

1.教育创新资源要素

协同相关高校及教育机构的优势特色研究资源和创新环境,民族学、教育学、文化学、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及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的研究团队,负责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人才培养和培训。

2.科技创新资源要素

协同国家及省部级相关科研平台及“临沧城乡生态建设与民族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与示范”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负责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攻关。

3.经济创新资源要素

协同相关企业和云南省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负责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系列产品生产与市场推广。

4.社会创新资源要素

协同云南省教育学会、云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及部门的创新资源要素,负责对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主体进行培训。

(三)推动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六个协同”、“八项改革”

在高等学校、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组成协同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多元动态的协同机制,实现“六个协同”、“八项改革”。“六个协同”即:理念协同、组织管理协同、人员团队协同、人才培养协同、科研项目协同、科技成果协同。“八项改革”即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改革:协同管理机制、协同创新文化建设、人员跨部门聘任、人员跨部门考评、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学分互认互换、政策和经费支持体系、资源优化配置和成果共享机制、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将在科技产出、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社会贡献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型突破。在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评估及数字化,资源保护的课程开发、产品设计、关键技术开发、人才培育、示范区规划、产品体验区建设、实习实训区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将实现新进展,力争实现小范围试点、产业化示范,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贡献。

作者:温爱花 刘六生 陈巴特尔 单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