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传统形成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形塑中华民族和平精神的因素
马克斯•韦伯曾经指出:中国尽管战事频仍,但进入历史时代后,即逐渐成为和平化的世界帝国。哪些因素导致了古代中国从“纯粹黩武主义”向“和平主义”的转变呢?
1.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
古代中国周围环境或者是山或者是水,或者是荒漠,不适宜于人类生存,而且试图穿越这些地方到其他地方谋生,不仅路途艰险遥远,而且前途渺茫,生死未卜。这样的周边
环境就意味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祖祖辈辈在某种程度上远走他乡受到极大的限制,再加上农业文明安土重迁的生活习惯,这样就形成世代累居的局面,世代累居的情形意味着如果人们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以武力解决问题,很容易结成世仇,所谓“父债子还”“冤有头债有主”,如此下去对双方都会带来极大的肉体、精神或者财产的直接损失,最终出现“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困局,久而久之,人们逐渐认识到“冤家宜解不宜结”。另外,农业文明意味着经营庄稼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错过了播种期就意味着来年的生活将没有着落,如果错过了收获期就意味着一年的辛劳付之东流。要保证能够按时春种秋收就需要一个安定和平的生活空间,如此久而久之便培养了古代中国珍爱和平的精神。
2.婚姻制度。
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生活方式意味着活动交往圈很狭窄,两性之间如果自由交往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近亲结婚的现象,而“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为了保证后代的健康,从西周开始我国婚姻制度开始明确规定“同姓不婚”。“同姓不婚”就必然意味着异姓通婚、异族通婚,最终形成“一表三千里”的壮举,不同家族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很容易产生血缘关系和经济牵连,往往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姻亲之间便不易发生战争冲突了,久而久之“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就积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3.治水的需要
中华文明最初繁衍生息耕作于黄河流域,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因为“河水经过疏松的黄土地带,夹带着大量泥沙,容易阻塞河床,冲破河堤,常有酿成巨灾的趋向”,这就意味着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只有联合起来众志成城,动员全国的物力、人力,并在懂得水利工程官员的指挥下,才有可能战胜洪水灾害,重建家园,渡过难关。这种大规模的全国动员兴修水利,也潜移默化地使得老百姓认识了和平共处,互相谦让,共渡难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有利于培养和平共处的民族性格。
4.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
尽管人们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主观上也渴望和平,但是如果条件不许,也不具备现实条件。中国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为人们之间的和平相处提供了一个基本保障。古代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既不像古印度那样优越,也不像古希腊的那样恶劣,所以古代中国人既不像古印度人那么轻松,可以苦思冥想逍遥自在,也不像古希腊那样需要不断地通过战争来维持,相对较好的生活环境使得通过努力劳动,勤俭节约便可以维持,而不需要付诸于破坏力大,而且往往是两败俱伤的战争。
5.饮食结构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饮食文化类型的形成,首先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其物产食料就有差别。”“不同的饮食文化类型不仅对于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的影响意义重大,而且对该地区人们群体性格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业文明的生产特色决定了中华民族以素食为主体的饮食结构,人们的日常主要饮食不外乎禾、黍、稷、豆、葵、藿、藜等,这种饮食结构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大多数族群相对温顺平和的性格特色,和食肉动物的剽悍相比,他们在遇到矛盾冲突时愿意通过协商忍让的和平方解决。
6.对战争造成严重破坏的反思总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总结经验的民族,中华民族虽然情感上喜欢和平,但是客观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难免有大规模战乱的时期,据记载:“‘自剥林木(剥林木而战)而来,何日而无战?大昊之难,七十战而后济;黄帝之难,五十二战而后济;少昊之难,四十八战而后济;昆吾之战,五十战而后济;牧野之战,血流漂杵。’(罗泌《路氏•前纪卷五》)从炎黄时代直到殷周,大规模的氏族部落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的,经常的屠杀、俘获、掠夺、奴役、压迫和剥削,便是社会的基本动向和历史的常规课题。”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早期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一次次惨绝人寰的战争,才使得“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三十章》)成为中国古人的共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也逐渐了成为中国民族的性格特色。
7.后天的文化因素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地理历史环境下逐渐产生逐渐积累了一系列注重和平的观念,比如注重道德教化,提倡谦让、仁爱,容忍、忠恕等,这些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反过来加强巩固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
二、和平文化滋生的次传统文化性格
和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和平这种核心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一些次要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性格特征。
1.和文化
“传统文化发源于远古,经过历朝历代的扬弃与充实,几千年传承下来,形成了某些固定的程式,观念,习俗乃至积淀而为人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信仰模式,就是说,它不仅体现在物的方面,而且凝结在制度与观念中,更沉藏为人的心理状态。”和平观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比如从国家层面来说政治制度的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社会管理模式等都受着和文化的影响;从个人层面来说,个体思维方式、信仰模式、文学作品绘画、审美情趣、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有着和文化的渗透。热爱和平这一传统经过千百年来的积淀发展渗透最终酝酿了中华民族蔚为壮观的和文化。
2.和平、忍让、暴徒和勇士
因为“和为贵”“和气生财”等观念的影响,使得中国人遇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习惯于化干戈为玉帛,息事宁人,人们普遍认同“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气吞声”。但是物极必反,两极相通,当忍无可忍不可再忍的时候,忍耐便会变化为火山爆发似的反抗,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顷刻爆发出来,便释放出很大的能量,他们或者成为极具破坏性倾向的暴民,或者成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的勇士,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不乏气壮山河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爱国志士。正如中国社会学家杨懋春所观察到的:中国民众由于从事农耕,也由于他们爱好和平的传统,比较难以唤起反抗异族入侵的感情。但一旦确信敌人将毁坏他们的故土,掘开他们的祖坟,他们就会奋战到底。
3.止戈为武
中国人当然不是无睹于自然和社会都有冲突的现实。均衡与和谐都不是容易获得的,而是必须克服重重矛盾与冲突才能达到的境界。尽管中华民族珍爱和平,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擅长于辩证思考的中国古人逐渐认识到:单纯的退让忍让并不能维系和平,要维护和平这一目的需要用武力的手段,所谓“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说文解字•戈部》)所以纵观中国历史每当国家内部有人出于个人目的破坏和平的时候或者面临强敌压境时,总会有一些具有担当精神的勇士站出来振臂一呼号召国人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他们前赴后继,以大无畏的精神血战沙场,寸土必争。
4.仇必和而解
虽然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并未彻底远离战争,但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先哲很早就意识到:“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孟子•公孙丑上》)“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德经•三十一章》)“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新书》)“且兵之为患,非独锋镝死伤之酷而已,所过之地,皆为荆棘;所住之处,遂成涂炭。民之毒苦,伤心惨目,可尽言乎?”古代先哲从历史经验中得出,要彻底圆满地解决矛盾冲突仇恨,必须用和平的手段化解矛盾而非针尖对麦芒似的战胜消灭对方。所以北宋哲学家张载从哲学高度对和平精神作了注解,在《正蒙太和篇》中曰:“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意思是一切事物、现象都有对立的两方面,对立两方面的运动方向必然相反,相反的行为方式免不了有矛盾冲突斗争,要彻底化解这些不和谐因素,就一定是通过“和”的手段比如互相协调、互谅互解、互相克制,互相退让、互相合作等。
三、结语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关于“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另外,整个世界也因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不同文化冲撞等原因经常陷入不安、沮丧、紧张和暴力的不和谐状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重新反思理解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热爱和平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化解当前的危机或多或少有一些帮助。
作者:王群红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