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民族地名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挖掘民族地名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挖掘民族地名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探讨

摘要:地名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也是厘清族源和文化背景脉络的重要线索,更是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内核。地名既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栖息场所,也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信息、民族思想及社会环境变迁等人文写照。地名不仅储存和承载着诸多的文化信息内容,还隐含着各民族之间的历史交往。地名信息动态发展离不开人类环境的客观变化,因此探讨民族地名文化是激发资源再生的关键导向。

关键词:文化脉络;文化自信;思想内核;资源再生

一、新时代地名的规范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和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举措

地名的规范化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人文信息资源,是加强民族生态系统友好发展的历史产物,对溯源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宫蒲光强调:“地名标准化工作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围绕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地名普查开展工作;把握工作要求,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支撑管理、服务社会,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履行职责,抓好工作落实,深化标准研究;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开创地名工作新局面。”从整体布局强调来看,地名在全面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维护者角色。民国时期,西双版纳傣语地名在音译上存在诸多用字不规范的乱象,通名和专名用字不严谨等比比皆是,如规范通名的“勐”或“曼”,过去曾用“芒”或“漫”来代替,以致出现了同音不同译、同译不同形的混乱状态,很容易激起民族社会矛盾和边疆治安问题。再如过去的“曼”音译成汉字时,就曾使用汉字“漫”为通名,用“轮”字为专名,地名明显带有贬义色彩,地名歧视性色彩严重,地名的不规范反映了过去社会制度的不严谨、不稳定及处于相对动荡状态,民族平等措施尚待维护与完善。直到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都必须更改不符合条例规定的地名。”条例的实施,意味着歧视字眼的消除,不合乎民族团结的地名用字即将成为历史的缩影,不断铸新淘旧。改革开放后,国家亟须构建和营造边疆民族区域的维稳工作氛围,基本废除了具有歧视性文字和带有攻击性的字眼作为地名用字,基本采用规范统一且具有本民族用字特色的汉字。因此,种种系列举措都表现出了国家对民族团结、边疆繁荣安定及民族自由平等的战略决策上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可见,民族团结工作关乎国家发展大计,而在强国计划中,地名信息的准确性与规范化是国家完善领土数据和维稳边疆民族社会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文化保障。如今在国家政策的维护下,西双版纳行政地名用字基本实现了统一规范,无歧视性色彩字眼,符合国家规定的管理条例。这项法律的颁布与实施,是加速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关系紧密相连、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及民族生态文化再创造与创新的重要举措,更能扎实有效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和增进民族情感友好关系的法律保障。

二、地名中的时代人文资源管理与文化创新诉求

西双版纳傣语地名命名方式通常以通名在前、专名在后的搭配形式,这与人们的语言使用、风俗习惯及思维运用方式有关,以乡镇地名“勐仑”为例,地名构造方式属于通名在前、专名在后的语言转换形式,即“勐”为通名,“仑”则为专名,这与汉语命名方式截然不同。然而地名的形成具有诸多的线索成分在里头,它的命名方式既有扣人心弦的人物故事,又有经传扑朔的佛教色彩,傣族地名融入了大量的佛教理念,每一片区的傣族村寨的命名均以佛理为思想牵引,并贯穿于生活各方面的始终,把佛教中的和善观念、万物有灵及珍视和平的经典理念内核上升到民族精神层面上的诉求。西双版纳傣语地名既有稳定性特征又有历史性意义的二元趋势:稳定性特征是由于自古以来地名已被附上沉重的传奇色彩延续至今,但归根结底还是国家乃至整个民族对地名文化遗产的重视、保护与管理才使得其完整保留,不被更改;历史性意义是由于起源和使用的历史过程久远,并附于各种政治历史因素和人类社会活动轨迹的缘故,是探索地名历史来源的信息佐证。综上所述,傣语地名形成承载着地理空间方位、自然环境特征、人文历史沿革、人类迁徙事件、故事风物传说及生产生活方式等信息,这都是挖掘和展现民族文化资源最重要的人文资源因素。从客观角度来分析,地名的使用还可透视出人们的憎恶与喜爱两种思维层面,这与文化载体信息输出的类型差异和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理诉求有着非常强烈的联系。例如,此地长期发生灾害导致百姓出现重大损失而被冠以的地名,因此人们对此类行为中有明显的憎恶痕迹,通常是为了告诫人们,勿忘曾经的历史苦难,要以史为诫,珍爱和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当地政府为了钻研文化理论,以鲜明的文化自信理念为契机,结合了当地特有的人文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和弘扬身边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避免文化枯竭与衰落。例如,围绕着民间故事打造新型节日盛典,实现故事性、历史性、人物性和舞台性相互融合,满足群众对文化精神消费的心理诉求。随着国家重视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创新,对处于竞争力不强且长期在文化边缘徘徊的即逝文化进行创新,不断趋合大众对新型文化需求。通过资金流入、媒体打造及掌上智能分享等多样推送平台,逐步形成推宣传输与效益回升的多元模式。通过技术驱动,使原本传播受限、流传幅度窄、知晓度低,且几乎处于相对静止输出状态的地名文化故事充分得到了网络时代的助推与渲染,不断注入鲜活且符合民族化发展潮流的元素;实际上这种“效益链接”方式具有浓重的商业性质模式,它是旅游服务体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区域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多种联动模式。

三、傣语地名构式中的人文内核与意识形变

西双版纳是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行政地名中隐藏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村落地名,比如傣式地名、汉式地名、哈尼式地名,也有傣、汉混合式地名,傣、哈尼及、汉的混合式地名等。有地名学者指出:“傣语地名是一种‘前正后偏’式地名,通名在前,专名在后;所谓的‘齐头式’地名,这与汉语的‘齐尾式’地名结构正好相反,这种结构特征与傣语的‘前正后偏’式语法结构特点相一致。”通过大量查阅地方志史料以及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西双版纳傣语地名结构基本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所谓通名,指地标或地物形成一个共同标语的通用形式;专名,指通名背后由不同词类和描摹语素组合而成的专名。据统计,傣语地名由GN+X式、GN+X+X式、GN+GN+X式、GN+X+GN式、X+X+GN式等五大类结构组成。公式中GN为不变的固定通名,X是可变的专名词类。傣语地名通名后的专名词类可由动词、名词、形容词、方位词、量词、副词、拟声词及通名等不同词类组成。溯源历史,西双版纳各民族因受封建领主制“召片领”的管辖与支配,同时为了方便管理和视察,地名通名基本采用统一的命名形式。如以“曼、勐、景”为特有通名,通名之后的专门可由上述所提及的词类充当。除此之外,地名通名不仅有主体民族使用,还有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及其他周边少数民族使用并相继沿用至今。地名专名的运用通常比通名更为灵活,专名喜用村寨职责身份、地理方位特征、生活生产轨迹、动植物名称、人物历史事件及地理环境等赋予地名神圣灵魂与生人类动轨迹。地名还体现了所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状况的变迁,反映了区域文化风貌和独特神韵的人文精神特征。它是傣族与原生态文化水乳交融并以民族情怀感知的方式融合自然、归返自然,并不断结合生态信仰、宗教观念等远古元素。傣族地名的形成还暗藏着诸多地理文化知识、民居风俗、事态发展和民族生产生活等重要人文因素,因此命名方式也较为丰富。此外,由于早期人类社会的融合及民族频繁接触,往往会出现傣汉专名混合式的地名,如傣语地名专名后加“寨”字则为民族地名混合式。它深刻反映了傣、汉民族在劳作生产方面长期处于协作关系,在活动轨迹上形成亲密接触、团结协作,思想意识上达成共识的和谐状态,资源上处于共享的美好画面。地名是社会历史发展洪流中的见证者,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载体,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信息储存容器。据目前调查发现,人们在称呼傣、汉地名时往往会把傣语通名的“曼”忽略了,原因是汉语通名无论在人群使用的量上,还是民族成分使用的范围上都超过傣语的称呼使用,然而仅有傣族人自己在称呼此类地名时往往会习惯加上通名的“曼”。从法律角度出发,地名虽受法律保护,但如果受个人习惯影响,原生态的地名称呼也会呈现出弱化的发展趋势,可见傣语地名在时代演绎过程中,逐渐面临着时代潮流的侵蚀影响,行为观念的变迁及正统文化的冲击使得原生地名在认知上正被裹上了一层朦胧的纱窗,现状令人深思。

四、新时代地名梳理具有不可预估的精髓价值

地名文化是新时代倡导文化自信理念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文化素养之一,通过以多视域、多角度的逻辑思维模式对西双版纳地名中所隐藏着的人文历史情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梳理。地名是人类社会文化的“活化石”,它能让这一暗藏人文历史信息载体的余晖重现于多元文化交错的时代里,能让被历史尘埃掩盖的民族文化内核重获新生,能让这充满经济韧带和民族生态多元化的古老区域更有历史厚重感、责任感、科技感和特色凝聚感,使其成为新时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道磅礴曙光。地名文化的形成是以历史行为发生的角度和时代人文信息轴感为核心探索,而地名信息输出与形成的缘由是多样型的,它还包含其他民族地名习惯特点。然而地名命类中往往含有其背后的命名特点及其形成固定地名的时代人文信息,地名背后所蕴含着的信息就是某个历史地名得以延续发展至新社会、新时代的人类文化遗产。地名既是反映民族文化关之间的渊源纽带,也是人类赋予其活态力量的精神所在,随着时代的变换,并逐步形成地标地物文化,人类的历史记忆也将储存在地名文化遗产里,供后人翻阅。地名的起源与延续都有其历史形态、事迹传说及使命职责等作为重要的人文价值参照,然而在激烈的文化竞争的时代里,想要保护各类有价值的原生态文化且又不让其失去民族特色的地名还需制定出有力的保护措施,并号召人们进行文化改造与创新,赋予其生命力。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人类精神寄托的“灵魂”产物不应被历史的尘埃给埋藏,应用新的文化眼光去认识其内在的民族精髓,彰显其民族文化自信,对于地名的理解和认知不能笼统地局限于表层上的称呼,应把其深藏在里的文化内核资源及最大化的价值内涵挖掘出来,浸润民族文化心灵。一个民族若摸透了其历史过往行为信息就等于悟透了本族历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为文化复兴起到推动作用。同时,边疆少数民族地名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对民族社会协调发展、宗教和谐共存及区域民族文化自由竞争等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多维视角的文化眼光,有利于激活长年处于沉睡状态的“静止文化”,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有利于边疆旅游经济的复苏与改善,同时对民族地名的保护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科学、系统、规范地整理挖掘地名文化,能使原本民族文化资源较匮乏的少数民族起到民族文化资源再生的贡献作用。地名是提供民族文化、历史生产生活及环境生态变迁的重要组成线索之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过去的辉煌历史、突变事件、活动轨迹、生产生活及地理环境变迁等诸多因素。地名的兴衰既有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现代因素的影响。新时代分辨一个地名的新和旧,能从社会历史发展的产能字眼中找到关键的信息;新的地名具有新时代特性字眼,而旧的地名则蕴含过去的历史杂陈因素;地名既有厘清族源和文化脉络的功能,也能促进周边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社会功能。保护地名就等于保护自己优良传统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立足和掌握新时代的文化话语权。

作者:岩腊的 刀洁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