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这使我们积累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也独具魅力,是我国文化史和音乐史发展中凝聚的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适当引入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分析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寻找合适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传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音乐应运而生。经过长期的发展,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中国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领域的宝贵财富。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许多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知之甚少,大部分人喜爱流行歌曲,他们对于本民族的音乐很难给予相应的关注和学习的热情。因此,在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融入民族音乐的内容,传承与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民族逐渐演化出独特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性,同时,各个民族形成了本民族的特色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诞生的背后是各民族群众对于日常生活及节日活动等的理解及感悟,并通过音乐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音乐往往都来自于实践,所以会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性。通过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魅力,使学生深入认知民族文化,从而激发出学生更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心。高校如果不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不对学生加以引导,则会使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日渐变低,进而产生流行歌曲就是音乐的错误认知,这会给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使民族音乐能够在我国传播和传承下去,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族音乐,激发其内在的活力,使更多学生意识到民族音乐的美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特色和文化特点,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音乐也是世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民族音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分支。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民族音乐才能建立完整的音乐知识架构,这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来说,讲解民族音乐知识也可以使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并且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当下民族音乐备受各界重视,学校音乐教学需要加强民族音乐的融入力度,顺应时展潮流,满足人们的需求,有效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同时促进学校音乐教学实力进一步提升。
二、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兴趣
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时,最关键的问题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将探索和传承民族音乐作为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常学习中沉下心来仔细研究相关知识,并进行实践和历练。否则,如果学校强迫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往往会消极应对,最终无法达到期待的学习效果。这与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的初衷也是相悖的。但是在当下,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缺乏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认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加之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部分学生认为,流行音乐才是最受人欢迎的音乐形式,因此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民族音乐。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民族音乐已经跟不上当下的时代潮流,应该被淘汰。这毫无疑问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同时,学校及社会目前对于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势必会影响学生传承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设置欠妥
在校学习时,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及书籍获取和吸收知识,因此课堂和书籍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这两方面往往都基于高校的教学设置。目前,高校的音乐课程主要是面向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其他院系的学生日常无法接触到专业音乐课程。民族音乐的传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这种课程设置会造成民族音乐传播受限。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选择细分方向时往往会将当下流行的西方音乐作为主修内容,而忽略了民族音乐的学习。音乐教材也以西方音乐内容为主,其中关于民族音乐的内容往往都是简单带过,即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兴趣也无法获取相应的知识,这意味着当下高校的教学设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进行民族音乐教学,采用的还是理论宣讲的方式,学生往往无法领会民族音乐的美感,甚至严重影响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乃至民族文化的理解、学习及认同。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国内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已经意识到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在不断探索如何高效地将民族音乐融入日常音乐教学工作中。但是,当下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时往往采用理论宣讲的方式,学生很难得到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在音乐领域如果想要有所造诣就必须把基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就很难体现出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三、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激发其学习兴趣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而非通过强压的方式。因此,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内涵和特色,让其看到民族音乐背后的美感和价值。我国文化非常包容,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音乐一直都在与世界音乐进行深度交流和融合,但是仍然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形式。我们需要意识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本土音乐文化为主,适当吸收外来文化,并且吸收的外来文化最终会和本土文化融为一体,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值得我们投入精力深入学习和研究的。高校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开展大学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传承观念。在音乐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习民族音乐文化放在首位,在高校学生心中树立民族音乐的崇高形象,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方音乐文化,做到中西兼顾,从而建立起更为全面的音乐体系。高校也需要加强民族音乐氛围建设,通过更多的形式在校园当中展现民族音乐文化。比如举办民族音乐比赛,通过校园广播播放民族音乐,讲授民族音乐的公开课以及建立民族音乐的社团组织,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并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传播中,为学生提供探索民族音乐的途径和渠道,从而彻底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设计环节
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需要注意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策略性、开放性等。最为重要的是,高校需要注意课堂设置和教材内容。高校可以将民族音乐课程作为一种公开课,从而使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从而扩大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教材的设计中,高校需要注意将民族音乐内容的占比进行适当提升,同时对民族音乐内容进行体系化和科学化编排,使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到民族音乐的整体形式。
(三)理论结合实践
教师需要意识到,对民族音乐的深度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讲授上,而需要学生进行实践。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学完音乐理论知识后在实践中感受理论知识背后的深意。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拓宽自身的视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把学生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的应用作为音乐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初衷。学生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展示时需要体现出所学的成果,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要能够看出学生对专业知识技巧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通过创新丰富展示的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加深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意识到民族音乐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在传承中进行创新。这能使学生的表演作品更加优秀,同时可以让学生逐步积累信心,获得成就感。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应当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使教学过程在传承传统音乐技艺和文化的同时,全面强化学生对民族情感的深刻认知。为了有效实现音乐教学和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的不足,高校需要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不断提升音乐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练习和感受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提高音乐素养、升华民族情感。
作者:魏娜 单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