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间花鼓灯音乐文化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花鼓灯是盛开于淮河流域民间的一朵洋溢着文化芳香的歌舞文化花朵。其不单单拥有奔放潇洒的舞蹈,还包含着热烈欢快的锣鼓与优美抒情的灯歌。可以说,花鼓灯音乐文化是花鼓灯的灵魂,锣鼓和灯歌是十分重要的两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作为一个民族活力的源泉,也是花鼓灯音乐文化的生命。基于此,本文概述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音乐文化历史溯源,再分析花鼓灯音乐文化构成和特点,最后提出花鼓灯音乐文化发展策略,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淮河流域;花鼓灯;音乐文化
淮河流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花鼓灯是该地区民间最常见的歌舞艺术,集民间综合艺术之大成,融音乐、民歌、舞蹈于一体,数百年来,一直盛行于安徽省等地,流传广泛,相沿成习。每到过节的日子,民众们便敲锣打鼓,歌舞腾跃,逐渐成为标志性的文化。针对花鼓灯音乐文化的研究在近些年逐渐减少,难免影响其发展。由此,本文特探究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音乐文化,推进其传承发展。
一、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音乐文化历史溯源
花鼓灯为淮河流域流传的汉民族民间歌舞,关于其起源的于何时,至今尚无确切资料。就《凤台县志》来看:“花鼓灯历史久远,宋代便开始流传于淮河流域怀远、凤台一带。”只短短的话语便是如今唯一可查的涉及资料。但关于其历史久远的传说却不少。其一,说古代涂山氏国(当下的安徽怀远)为大禹大会诸侯的地点,大禹和涂山氏女儿喜结良缘的时候,山民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来进行庆祝。据说由此便有了花灯节。其二,说古代时,淮河和涡河交汇点的荆山上有一处岩洞,里面藏着巨型蛇妖水怪,每次春天惊蛰后,便到山下村落猎食人畜,使得人心惶惶、六畜不安。但这水怪害怕人间的铜锣和欢笑声。所以每到农历三月二十五的时候,荆山附近村庄的村民便敲着锣鼓、铜盆上山去,将此妖怪吓退。之后的每年人们都举行“惊蛇会”,敲锣歌舞,花鼓灯由此诞生,流传至今。其三,说朱元璋在洪武六年的时候,于故乡凤阳兴建中都城,奠定万世之基。那时,五河、泗县、凤台、怀远等皆隶属于凤阳,这些地方正为花鼓灯流行地区。凤阳民间歌舞最流行的是“凤阳花鼓”,动作简单,是以唱为主的民间小调。每到节日农闲,民间艺人便以广场为舞台进行表演,演出形式包括“大小花场”“上中下盘鼓”,这些都与花鼓灯相类,是其的一种形式。因为当时凤阳经济繁荣,这为民间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花鼓灯流传广泛,经久不衰。上面虽是传说,但并非空穴来风,也验证了花鼓灯的民间特质与其悠久的历史。当然,从《凤台县志》中点明“宋代”来看,花鼓灯最迟源于宋代。宋代的各种民间技艺,和花鼓灯联系紧密的应是“合生”。“合生”表演可依据不同场合,由观众点出题目,表演者即兴演唱,这和花鼓灯的“游场子”“打门灯”等基本类似。
二、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音乐文化构成和特点
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等部分,虽舞蹈为主导,但缺乏音乐和戏剧作为支撑,其整体艺术形式都会受到影响。音乐在花鼓灯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花鼓灯音乐文化由其音乐构成和特点入手进行分析,主要分为锣鼓、灯歌、后场小调三部分。
(一)锣鼓。锣鼓是花鼓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鼓灯的气势与精神面貌全赖铜锣来进行烘托。铜锣响起,男女演员便开始舞之蹈之。民众们听到锣鼓声,也能很快明白是花鼓灯来了。锣鼓音乐地方特色突出,以花鼓为领奏,大锣、大钹等打击乐相配合,其中的小铛,俗称“巴狗子”,其是花鼓灯锣鼓特色乐器,它有着区别于任何一种锣鼓的音响、音色,使花鼓灯锣鼓显得别具一格。演奏者们情绪高昂,手舞足蹈,能给人以精神的激励和美的感受,艺术感染力强劲。配合舞蹈的锣鼓点被统称作“灯场锣”,其没有固定变化形式,大多是即兴演奏。在鼓手的引领下,伴随舞蹈情绪与动作的变化而变化。锣鼓音乐并不是只一个简单命名,而是用无数个固定命名的锣鼓点串联而成,从而获得一段完整的锣鼓乐段。譬如“灯场锣”常用十六种鼓点中包括“压槌锣”“一槌锣”“撞四槌”等。“动”“顿”结合连接形式令花鼓灯舞蹈能充分表现。花鼓灯锣鼓和其他地区锣鼓区别之处在于,其节奏感强、弛缓交替、变化莫测、且演奏曲牌多样。例如,《十八番》《小五番》等,演出中各打击乐都有节奏上的严格要求,除去狗狗锣外,锣、钹、鼓不能少打一下或多敲一锤,节奏明快非常,给人独特美感体验。
(二)灯歌。花鼓灯的歌叫“灯歌”或“花鼓歌”,其出现是演出中短暂休息所需。为达到该目的,灯歌的节奏通常较缓慢,且在刚开始多是清唱,歌词即兴所作,表现内容上划分大致分为玩灯、奉承、劝诫、情感等类型。第一,玩灯,该歌包括拜师歌、玩灯人自序歌、收场歌等。目的是秉承着谦虚的态度向同行与观众作友好表示,希望人们支持自己玩灯,多多包涵演出的失误和浅显之处。第二,奉承,该歌是故意奉承观众或是特殊观灯者,多是逢场作戏,在旧社会十分常见,为了讨饭糊口。第三,劝诫,此歌主要吃嘲讽邪恶势力和不良习惯,劝诫人们弃恶从善。第四,情歌,表现青年男女希望自由恋爱、婚姻自由的思想趋向。花鼓灯歌发展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是从清唱到记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花鼓灯吸纳了管弦(板胡、扬琴)伴奏,从而由过去的单一锣鼓伴奏朝着民族管弦配合锣鼓进行托腔伴奏的方向发展。灯歌旋律与节奏在发展中受本地民歌小调影响渗透,经艺人世代传唱,有较多曲调,迄今统计有二十余种。起初记谱比较简单,节拍是2/4拍,兼顾3/4或1/4,在同一花鼓灯歌中进行节拍变换的情况也多。而落音处则多伴有较短促的下滑坠音,剧中根据需要添加衬词,听来十分有韵味。其次是确定相对调高。此为花鼓灯艺术从广场演出迈向舞台的重要一步。以前,老艺人玩灯时,花鼓灯歌的定调大多不固定,所以演员在演唱中普遍存在高上不去、低下不来的现象,由此会对演出效果有一定影响。后确定相对调高,演出更方便。
(三)后场小调。后场小调也称作后场小戏,因为过去花鼓灯班子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演出完了观众还迟迟不愿离去。因而,传统花鼓灯节目的时间便显得短了些。如果添加额外舞蹈,体力消耗大,演员承受不住。所以,为迎合观众所需,拉长表演时间,创造了后场小调。其和前面的节目区别之处在于加入了有情节的小戏,该小调是艺人们流动演出中向当地人学习后不断丰富而成的,结构严谨,多是单段体小民歌。音乐特点和花鼓灯歌有着显著的不同。传统花鼓灯多是五句为一段,第三句后皆有一个锣鼓间奏。而“后场小调”的不同之处在于有多种落音,乐段较为完整;相同之处在于吸收了花鼓灯歌某些衬词,以获得结构平衡对称。另外,后场小调也常有管乐伴奏曲牌。这些曲牌源自民间器乐曲民歌,可依据表现内容所需,以板胡、唢呐演奏,让花鼓灯艺术表现更加完善。
三、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音乐文化的发展策略
(一)培养优秀的花鼓灯音乐文化传承人。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音乐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便是传承艺人。可以说,花鼓灯艺人为花鼓灯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根据民众的反馈意见,认真发掘,将花鼓灯技艺掌握熟练的人定为花鼓灯传承人也是保护发展花鼓灯的好方法。另外,还应大力支持花鼓灯传承人组织的各类传承活动来培养新一代传人,从而使花鼓灯后继有人,如此,花鼓灯宣传普及变得更广泛,还能保持花鼓灯发展连续性。可以运用现代摄影录音设备来拍摄下花鼓灯的表演场面,对其舞蹈音乐风格和独创技艺进行完整记录,辅助传承人学习。
(二)提高花鼓灯词曲创作和伴奏的质量。花鼓灯的词曲创作和伴奏都需要提高质量,花鼓灯音乐为文化产品,需要质量加工,从而满足民众日益增加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质量需要对当下节目精益求精,保留其民间文化特色,同时深入现代生活,反映时代变化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花鼓灯不能再停留于“玩”的层面,而应发挥其民族特色文化的优势,彰显“先进文化”作用。
(三)以创新为花鼓灯音乐文化注入活力。就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言,创新为民族活力的源泉,也是花鼓灯音乐文化的生命。锣鼓为花鼓灯主要音乐,其气势和精神面貌都是通过锣鼓来表现,但也容易萌生呆滞、单一的感觉体验,对此,创新加上器乐像是丝竹、铜管一类的,或者与时俱进增添电音乐器,都能使花鼓灯的音乐伴奏变得更丰富。另外,花鼓灯是舞为主,歌为伴,所以需要以歌伴舞,谱新曲,创新唱腔是当下的发展趋势,可考虑怎样研究吸纳淮河流域姐妹戏曲、曲艺精华,纳为己用,推进发展。曾经创作的《玩灯人的婚礼》《摸花轿》都获得了热烈的反响,但已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了。当下,还需要创造更新颖的曲目,吸收更丰富的外来养分,给音乐文化注入活力,让其经久不衰。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一种民族艺术文化之所以能从众多艺术文化中脱颖而出,正因为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性。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魅力突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能故步自封,而应该发挥其强吸收能力,吸收养分以充沛活力,从而将花鼓灯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吴尚.花鼓灯舞蹈审美与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2020,(21):114-115.
[2]李梦皎.安徽花鼓灯艺术的流派与发展[J].艺术品鉴,2019,(29):205-206.
[3]赵丽.花鼓灯音乐的历史渊源及构成之研究[J].中国音乐,2003,(04):3.
作者:孙辰 翟文杰 汤峰 单位:蚌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