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苗歌的演唱特征与文化内涵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湖南省湘西地区拥有悠长的历史文化,在岁月的进程中苗歌作为一种集合民族智慧内涵与文化的艺术形式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有着重要位置,苗歌能表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多彩民俗形式。本文以湘西苗歌为切入点,通过对民歌自身历史的发展和民歌演唱形式的介绍分析,对苗歌的演唱特征与文化内涵进行探究。
【关键词】湘西苗歌;演唱形式;文化特征
在我国湖南省西部地区,有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湘西州,在湘西及周边地区,生活居住着善良朴实的苗族人民。在山水秀丽、人杰地灵的山区里,苗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以及艺术形式,以苗歌为主要代表苗族音乐形式在世世代代苗族人的口口相传中传承下来。苗歌与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日常活动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可以说,苗族人民创造了苗歌艺术,苗歌体现了苗族人民质朴美好的生活。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民族文化的发掘与传承是挖掘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关键点,民族音乐文化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是一个有自己本民族语言却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具有千百年的悠久历史,在智慧淳朴的苗族人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丰富、独特、优美的生态民歌。湘西原生态的苗歌,在苗语里被称为“萨”,它出现在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祭祀、民俗、劳动生产、婚丧嫁娶等,苗族人民都会唱起优美的苗歌表达感情。苗歌的独特艺术特征与人们的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历史人文的积淀也有着重要关系。湘西苗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点突出、质朴空灵的苗歌演唱中,独特的声腔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一、湘西苗歌的演唱特征
(一)演唱形式。在湘西苗族有这么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小朋友出生先学会唱歌再学会讲话,由此可见,苗歌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多大的影响。“少说多唱”可以称为是苗族人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演唱形式传递情感。独唱:由个人完成的“坐堂唱”和“放歌唱”都是苗歌独唱的表现,个人独唱能够充分演绎个人独特个性以及嗓音特点。在独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可以适当地进行高难度的演绎处理。不论是生活劳动中,还是恋爱中,独唱都能自由奔放、随心所欲地表达个人的情感。独唱是苗歌演唱中最常见的形式,可以是清唱的形式,也可以加上简单的伴奏,从而凸显民族风韵。齐唱:齐唱是指两人及两人以上,根据一定的音程关系来演绎同一首作品的表演形式。整齐划一、音色和谐、节奏统一是齐唱的要求,在苗歌演唱中,为了达到齐唱的和谐,在节奏、力度、音准、速度、音色、风格都会做统一的要求。齐唱一般有女生齐唱、男生齐唱、混声齐唱几种演唱形式。对唱:对唱是最具民族特点的苗歌演唱方式,通过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形成你问我答、一句一句相呼应的单声部演唱。在劳动或者聚会的过程中,对唱往往采取即兴的方式,对唱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类似于对话,主要起到交流情感、沟通的意义。特别是在男女感情中,对唱通常成了男女之间表达情感的社交工具,因此对唱的内容以情歌为主。
(二)演唱特点。苗歌作为湘西原生态民族演唱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韵演唱特征,苗歌演唱遵循的美学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依字行腔、以言为本。”苗歌的演唱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在旋律、风格上都体现出湘西独特韵味。苗族人说话发音相对汉族人来说较为低沉,通常在母音起首的音节发音的字中带有喉塞音。因此在苗歌的演唱过程中,共鸣腔体使用喉腔共鸣与口腔共鸣的频率要高于头腔共鸣。通过胸腔共鸣作为连接,将各共鸣部位联通起来,形成独特的音色效果。苗族人能歌善舞,他们常常用音乐、用演唱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活以及爱情,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苗歌的演唱一般采用苗语,在苗语的发音中,共有48个声母和35个韵母,苗语发音将弱音放在前面,强音放在后面,不仅如此,苗语的演唱还具有三个较大的演唱特点:一是大量运用衬词演唱,经常会用“噢”“呜”“依”“嘿”“嗡”等词在歌词中起到搭配的作用;二是在演唱的过程中经常在现有的曲调上即兴填词进行演唱;三是演唱中还具有“送腔”“润腔”“接腔”的处理方式。比如“嗡”字在演唱的过程中,实际演唱类似于象声词,在过程中由鼻腔发出的声音由强转弱地向后面的连接词转换,从而形成一种苗族人称为“蜜蜂头”与“蜜蜂尾”的送腔与接腔,这样的演唱体现出独特的苗族风韵特征。
二、湘西苗歌的文化内涵
(一)湘西苗族的生活习俗成为苗歌形成的基础。苗歌与苗族人民的社会、自然、生活处在紧密联系的过程中,苗族人们的生活习俗是苗歌形成的基础,苗族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是苗歌赖以生存的地域。苗歌作为一种独特艺术魅力的演唱形式与苗族文化有着密切关联,在苗歌的演唱过程中能领会到作品中体现的文化内涵。苗歌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性,通过苗歌的演唱可以给苗族人民带来欢乐,可以成为苗族人们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苗歌的形成实际是一种自然能力的开发与挖掘,相传苗族人不会唱歌就不会说话,苗歌的演唱能力已经成为民族特性,苗歌文化还广泛地渗透到了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苗族人民由于生活在地理环境较为特殊的山区地貌,演唱的音色特点普遍明亮、具有穿透力。在苗族人民的沟通交流过程中,特别是年轻男女的情感表达中,苗歌的演唱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可以说,在苗族文化中,唱歌实际是说话的一种转换,是对说话的一种形式转换,通过演唱达到沟通的效果,因此,苗族的生活习俗是苗歌形成的基础。
(二)湘西苗族的语言塑造了独特的演唱风格。湘西苗族独特的民族语言对苗歌的演唱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结合本民族的语言来演唱实际是地域文化表达的一种最直接体现。苗歌的演唱以苗语为主,几乎不用普通话或者搭配普通话来进行演唱。苗语是苗歌演唱的基础,如果没有苗语,那么苗歌便无从谈起,如果没有苗语,苗歌的艺术魅力必然得到削减。苗族人民在苗语的使用过程中,对于苗歌的演唱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通过独具发音特点的苗语咬字演唱,可以更好地还原原生态苗歌的原汁原味。在演唱的过程中,语言会对发音起到很大的作用,苗语的讲述需要用到大量的鼻音,在苗歌的演唱过程中,也可以追寻苗语说话的声腔震动特点,通过独特的苗歌歌词演唱来描绘作品中的意境。苗语的咬字时间较短,咬字过程中口腔受到限制,在苗语音节中,咬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咬字太紧,从而咬字不灵活的场景,所以苗歌的演唱咬字非常关键。苗歌的文化特征离不开苗族的语言特征,语言特征是文化的记录方式也是文化的表达方式,通过苗族的语言来塑造苗歌独特的演唱风格。
(三)湘西苗歌的行为是苗族文化的外显形式。从苗歌所辐射出具体的行为方式来看,唱歌是一种活动形式,需要主观能动性参与。“苗歌”既是苗族人民交流的方式之一,同样也是苗族的一种文化内涵。在古朴的苗歌中描绘了苗族人民勤劳生活、自强不息、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在苗歌的文化构建中,唱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人文行为,通过自我呈现与认证,形成具有苗歌独特风味的习俗、唱歌活动,这样的行为实际是苗族文化的一种外显形式。听众通过苗歌的演唱了解这片土地、这群人民。苗歌演唱中,演唱形式不仅仅是意识的表达、情感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的创造。在苗歌的演唱、表演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苗族文化特征。这种外显形式的文化特征体现出苗族的整体文化,“苗歌演唱”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苗族少数民族风味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正在逐步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显然,“唱歌”是一种外显的行为样式,也是湘西苗族社会中的交流方式。“音乐和美学活动成了一个区别不同群体的标志。”就文化身份的建构而言,苗歌体现的是一种苗族文化的行为。
三、结语
不论是在历史长河的时间发展过程中,还是在社会广阔无垠的交错中,每个民族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方式与文化积淀。丰富的艺术内涵与深邃的文化积淀是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体现的是本民族千百年的发展。艺术方式与文化积淀在民族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实际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艺术与人文组成了民族特定的文化现象。通过不同的物质形式、不同的艺术内容、行为方式表达出本民族人民的意识观念以及审美观念。民族的艺术内容与文化内涵都与本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从而形成特定的民族文化现象。在苗歌的演唱中,每一首苗歌在不同时期都有不一样的描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人文历史和艺术水平,这都是苗歌文化的体现,演唱苗歌需要对演唱的作品有着深入了解,通过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苗族音乐、苗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符南.苗疆山之语——浅谈湘西苗族民歌演唱特色三部曲[J].大众文艺,2020,(24):81-82.
[2]杨能华,李健美.湘西民歌——苗歌的音乐特点探究[J].黄河之声,2020,(02):27-28.
[3]于国良.湘西苗歌演唱中润腔特色探析[J].流行色,2019,(07):66-67.
[4]张先永.湘西苗歌的传承困境与创新方法探究[J].民族音乐,2019,(02):8-9.
[5]廖双双.湘西文化对苗歌演唱的影响[J].北极光,2018,(06):70-71.
[6]胡远慧.湘西保靖县苗族、土家族民歌族性特征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
[7]雷惠玲.湘西苗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作者:彭薇 单位:吉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