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及现实启示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京族是我国中越边境地区的一个极少数民族,几百年来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融合,本身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最主要的还是融入汉文化的过程。京族的语言、京族的民间信仰、京族的生活民俗、京族的节日民俗在与汉文化融合共生中不断达到互适性(Adaptability)。文化与一个民族息息相关,广西京汉文化融合在语言文字、民间信仰、生活民俗等方面中融合共生,对于民族认同、文化影响力、双边关系发展、文化传承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京族;汉族;文化融合;启示
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渔业少数民族,也是我国边境地区的一个极少数民族。京族的先民在16世纪就从越南的涂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等地迁来,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京族人口为2.8119万人,广西有2.33万人,绝大多数居住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京族三岛”上。京族在500多年的时间里,在长期的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貌。同时,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京族文化深受别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产生了多彩的文化形式,对推动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有着积极意义。
一、广西京汉民族文化融合与共生的当下形式
上文提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交往的日益密切,京族文化逐渐融合到汉族文化当中,部分有识人士认为会削弱京族文化。而事实上,笔者正好认为,恰恰是京族在语言文字、生活习俗、饮食服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汉文化特点,印证了京汉两族文化的融合共生。
(一)民族语言的融合与共生。语言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所有文化符号的内核。在广西区内的京族,他们使用京语、方言白话进行日常交流。京语与越南语极为相近,所以境内的京族人与越南人是可以沟通交流的。从京汉民族的日常语言使用情况分析,两民族的语言使用融合度相当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山心村共有7个组(也就自然村),所有的京族人都会讲京语,同样嫁到村里的人有些也会进行日常的京语交流,或最起码能听得懂。但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万尾村和巫头村将近有一半的京族人不会讲京话。同时,因为中越贸易关系在东兴一带开设有许多越南语培训班,在边境贸易的当地或外地汉族人也会学习和使用越南语。在万尾村的京族学校也开设有越南语课程,虽然在巫头村、山心村的小学并没有开设越南语课程,仅有本民族的老师会在日常交流中渗透京语,但并未对近一半的学生学习和使用京语产生很大障碍。所以广西边境一带的京族人与汉族人,本地方言白话、普通话、越南语可以随意交叉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仅从语言方面我们无法区别他们的民族身份。
(二)民间信仰的融合与共生。民间信仰是指民间广泛存在的一种信仰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对神灵、对大自然的信仰等而形成的相应仪式制度。广西区内的京族和汉族都崇拜祖先,敬畏鬼神。在京族三个岛都各修建有一个哈亭,集神庙与宗祠为一体。哈亭是京族人信仰的文化表征。哈节是京族人每一年的民族盛会,其仪式分为四个环节:迎神、祭神、入席宴饮与听哈、送神,这些内容与京族社会文化共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系族群联系,凝聚族群精神力量,强化族群记忆,认同族群的重要作用。在哈节仪式上,我们还会发现有领导人的讲话、播放国歌、升国旗等仪式,不断显现了京族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也是京汉文化交流融合的一种重要体现。广西汉族的民间信仰与京族民间信仰有着许多相近的地方,汉族重视土地神与社王神,所以有很多汉族人搬进新居第一件事就是安放土地神,再安放祖宗神位。在现今京族三岛上,社王庙、伏波庙、十王殿、土地庙并不鲜见,这些显然都来源于汉文化。
(三)物质生活民俗融合与共生。物质生活习俗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居住等方面的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是该民族传统观念的外化,它不仅造成民族成员之间的共识性,产生彼此身份的认同感,而且还可以强化其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和政治观念,增强其内聚倾向。通过京族人民物质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可以发现,无不折射出与汉族人民长期融合与共生的特性。(1)饮食文化。京族人靠海而居,其饮食文化突出以“海味”为主,其最具特色的要数:风吹饼、京族米粉(俗称米壹丝,与虾米、海螺一起大火炒熟)、鲶汁等,其中鲶汁制作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鲶汁为京族人每一餐食物的必备佐料。在京族三岛中还有很多小作坊进行鲶汁的制作,他们除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还要销售到其他地区。京族饮食以稻米为主食,辅以玉米或红薯煮粥。广西沿海一带的汉族,主食以稻米为主,也喜欢海味。鲶汁也成为本地很多汉族人的饮食必需品,炖汤时会加一勺鲶汁,增加汤的鲜味。烹饪白切鸡和白切鸭时,也可加其作为蘸料从而替代了酱油。京族人还喜好甜,其隐喻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寄托,所以糯米糖粥、红薯糖水、白薯籺等为京族平时或过年过节必做的甜点,汉族也喜欢该类甜点。从饮食文化中我们也看出京汉民族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共生。(2)服饰文化。服饰不仅是一个视觉的符号,而且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标识。每一个民族的服饰都会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与文化融合、变迁而发生变化。《防城县志》记载,江平镇京族人的服饰,男衫长过膝,窄袖袒胸,腰间束带;女衫长不及臀,故有“长不遮臀”之说。京族服饰突显渔猎经济特征。现在的京族女性服饰经过改良,以丝绸为料,吸制成与旗袍形相似,立领修身剪裁的样子,前后开叉片高至腰部,下身配以白色长裤,尽显女性的婀娜多姿。京族服饰现在大多会在民族节日时才会穿着,“时髦”成为服饰选择的标准,我们无法从日常生活的穿着中识别其民族的身份。作为东兴市的旅游标签,许多游客过来游玩,也喜欢穿上京族的服饰。海边的商贩也会穿京族服饰,别有一番风味。正是如此,加快了民族间服饰的交流与融合。(3)居住文化。京族人面对浩瀚大海和复杂多变的天气,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安全的需要,获取居家住所是必需的。京族人的传统住房是草庐茅舍,京族人谓之“栏栅屋”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有关,但却体现出京族人面对自然的智慧。墙壁用木条和竹片编织,或用竹篾夹茅草、稻草做墙,再糊上一层泥巴,为防风用砖块石头压住屋顶,充分利用了海岛的建筑材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栏栅屋”已逐渐消亡,转变为“石砖瓦房”,房子用长方形灰白石条砌墙,屋内分左、中、右三个单间,左、右为寝室,正中为“客厅”,正壁上安置神龛,称“祖公棚”。正厅平时用于接待客人,节日用于祭拜祖先,房屋这些摆置已经和周边汉族人的住房摆置大为相同。现在的京族房屋,已与汉族房屋无异,修建的房子变了独栋小楼,屋内摆置也和附近汉族居民建造的房屋别无二致。
(四)民间岁时节日民俗的融合与共生。民间岁时节日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的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间。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汉族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是也在京族中普遍流行。像京族的一些体育竞技游艺,如跳竹竿、踩高跳、游水捉鸭,也不断渗进广西汉族这些传统节日民俗中,成为京汉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在变化中融合与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与共生。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汉族小年,京族人会用筛子盛托贡品(其中必有糯米糖粥)祭祀,让其为主家多向玉皇大帝说“甜话”,把“坏事坏话”漏掉。京族人还会在年初祭祖。京族人所采取的方式、迎接的民俗(如小年、春节及其他传统节日)无不体现汉族的特点,只是形式稍有差异,正是在这种民间节日民俗融合共生中体现着京汉文化的融合。
二、对广西京汉民族文化融合的启示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京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少数民族,基于海洋性的特点,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开放性。京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不仅改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民族认同、文化影响力、推动双边合作、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指的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和内心的承诺。融合的文化是各民族团结的基础,文化融合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认同,不认同某一民族文化,融合则无从谈起。京汉文化的融合共生,说明了长期以来,京族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属于中华民族这个群体的认同强化了国家认同,而京汉文化的不断融合则有利于不断加强这种认同感。京族祖先于16世纪初迁入我国境内,在五百年的历史中,传承和发展了有着自身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与当地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语言文字、饮食起居、民俗节日等方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他们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之一,就是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而不是越南的越族或别的民族。”①京族人民“在当地基层党组织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与当地壮、汉、瑶等民族和睦相处,不断相互学习,促进民族融合,共同稳固祖国边疆,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少数民族与国家之间相互融合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是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整合的成功典范。”②京汉民族文化融合,同时推动了京族与当地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相互之间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文化认同向国家认同之间对于自身民族能得到积极发展的良好价值取向,促进了各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树立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意识。
(二)提升京族文化影响力。毋庸置疑,京族人数虽少至仅有3万不到,但已然成为广西的一个知名民族,也是其所属地防城港市的一个名片。京族的影响力通过其文化而显现,在与汉文化的融合中不断提升知名度,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而得以传播。现今到防城港旅游的人们,京族三岛的万尾是必到之地,而有关京族文化的了解,作为京族文化标志的哈亭则是最重要的窗口。哈亭是京族人民传统节日哈节的场所,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参加,其中不乏全国各地乃至外国人士因哈节慕名而来。有学者就认为,从京族的文化形态反观其与社会其他族群的融合程度,已然出现“溢出效应”。③这个融合当然少不了文化融合,特别是京汉两族文化的融合提升了京族文化的影响力。京族文化现已为广西高校学界、香港和越南等地所了解和关注。可见,正是在京族文化与各族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京族文化呈现出“输出性”的状态。
(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总是服务于人的。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需求,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对经济有着服务作用。经过40余年来的改革开放,经过几百年来特别是最近三十多年来与各民族的融合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今的京族,作为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少数民族之一,已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方面是科技发展、对越贸易、海洋优势等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文化上的影响特别是汉文化的影响不无关系。这里讨论的文化于京族经济的促进作用,指的是汉文化对京族文化施以影响,使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便利的生活方式,来提高民族的生产力。汉字的输入提升了京族对外界的认知和吸收能力,提升了京族的整体文化素质,让京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不仅仅限于海洋。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越双边关系的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京族青年通过接受教育而得以提升学历,提升学习能力,走出渔村,带来养殖业、捕鱼业、贸易等技能和理念,京族文化如服装、饮食、生活习惯等等也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或者旅游业的发展,为京族乃至当地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人气和经济效益。现在因特网和移动自媒体的高速发展,更是进一步促进了京族文化的展示,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四)推动中越双边合作。民乃国之本,国家间的友好关系通过民间的认同和接纳得以建立。京族是跨境民族,其族源与亲缘关系是中越两国开展文化交流的天然优势。中越边民的友好关系,通过汉族文化与京族文化交流融合,再经京族与越南的天然关系而深化文化合作,从而促进双边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亦即是说,京族在发展中越双边关系中起着天然的纽带作用,而这种作用,往往通过文化上的合作与交流得以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了中越双边合作,而文化的交流则是推动此一合作的黏合剂。中越双方京族利用族源、文源相近的特点,加强文化交流和其他形式的互动交往,在跨境合作中得到了互动和理解,双方共同感受到对方的传统文俗,增进了互利互惠,深化了民间友谊。中越京族边民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便是一年一度的京族“哈节”,“哈节”中中越双方京族边民共同参与节日仪式、共同参与文艺表演,前来参与节日的越方代表不仅演唱越南歌曲有时也演唱中国歌曲,当地京族人也积极向越南外宾展示本地民族文化。在中越边民京族双方的“你来我往”的文化合作与交流中,促进了两国边民心相通,密切了双边关系,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五)关注京族文化传承。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文化融合都是民族的一种文化自觉,这种自觉与时代、与生产力息息相关。文化必须具有一定的载体,民族文化也是民族的生活方式,当生活方式改变,纯粹的、传统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历史,京族的文化传统如高跷捕鱼、拉大网等形式的不再存在于现今的京族中,但并未改变京族作为一个海洋民族的本质。文化的依存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京族的海洋渔业不再占主导地位,旅游业、对越贸易成为主体,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京族更加不再是一个原生态的民族,各种交通工具、生活电器的涌入,京族也成为一个现代的民族。显然,以此一状态观之,京族并未体现出文化传承那种自觉。文化传承和保护需要具有创新性才得以维系。文化总表现一定的时代特点,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其意蕴的民俗特点,只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示,通过博物馆、文艺表演或者文字记载等载体,得以超越时空地保留或者延续。京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京汉文化融合,在经济社会变得现代化的形势下,京族聚居地也发起了京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京族文化大字典、京族,每年的京族哈节也是京族传统文化展示,更是通过这个展示得以传承与保护的一个好平台。京族的万尾村也是一个旅游景点,通过小商品、文艺等形式向游客展示,虽然不免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嫌,但也不失为一个向人们展示京族文化、传播京族文化、推动京族文化传承的一种另类形式。
三、结语
京族是一个外来民族,也是一个“以海为伴”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越南和海洋的特色。京族又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与各民族的共同生活中融合了众多的文化,汉族文化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关于民族文化融合的问题,文化融合有何独特的价值,一直是为学界所重点关注。京汉民族融合在文字上、语言上的表现,所共生的那些饮食习惯、民间信仰、民俗节日等方面,对于促进地方经济,民族地区稳定,有着独特的价值。新时代研究下京族文化融合问题,对于处理民族矛盾,促进民族文化共生与融合,为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也为以后京汉文化融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价值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白爱萍.中越边境跨界京族的民间交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作者:唐上洁 单位:北部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