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力量的蓬勃发展,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快。不同民族都需要在现代多元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寻找传承及发展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对每一个民族来说,文化的丧失则意味着民族的灭亡。而文化的传承则完全依托于教育,多元文化的整合教育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文从对多元文化整合与民族文化传承基本内涵的分析出发,探讨当代民族文化的传承困境,并且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一些实际的策略。

关键词: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我国本身就是一个稳定的多民族国家,众多民族的特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多元文化理念的冲击下,传统的民族文化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面对这种局面的出现,如何更好地保护具有民族优势的文化遗产,成了现代人们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随着种种西方文化的入侵,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境遇更是变得岌岌可危。只有基于多元文化的整合理念,正确认识到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传承困境及发展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基本定义

虽然多元文化整合理念对我国的多民族文化环境有着极强的适用性,但这一理念却源自20世纪5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的多元文化论。这一理念随着西方新文化浪潮的推行,逐渐成为现代国际处理多民族国家文化的主要理论之一。近年来,多元文化的相关理论在我国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帮助。从本质角度来说,多元文化理念是一种人们对多样性文化的认知,也是人们对保护特色文化的一种认同方式。这一理论要求一个国家的教育在执行人类共享文化传播的同时,也要完成对本国主体及非主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饰演主体民族角色的人们不仅要充分了解自身的文化,还要对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着一定的涉猎。而饰演少数民族角色的人们,不仅要学习自己民族的特色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主体民族的文化。这样才能提升双方的文化适应力,实现国家文化的多样化性发展。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实质作用,就是存进不同文化之间的高效交流,从而实现文化领域的共同繁荣。

2当代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传承困境

2.1民族文化缺少科学的教学体系

由于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繁琐性,我国民族文化的教育发展工作正在经历“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但在实际的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间其形式上的特殊性,仍然存在一些脱离学习者实际生活元素或个人需求的教学内容出现。这些教学内容的不完善大部分体现于对民族文化教材的制定,很多教材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学习者对地域性文化传播的需求。现阶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材,大多只是对主体民族地区教材内容的复制。甚至很多地方为了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完全采用主体民族的教材内容。例如,在一些完全可以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人教版等国家系统编撰的教材才是主要的教学资源。这虽然可以有效地帮助部分学生实现对主流文化的深度理解,但却无法完成对其自身特色民族文化的感悟与学习。另一方面,专业民族文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缺失,也是影响民族文化传承及发展的主要原因。从实际角度来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在加强了人们沟通与交流的同时,也让一部分少数民族的人们忽视了自身独有民族文化的实际价值。无论是专业师范学校还是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度研究的高等院校,都没有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进行科学的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力度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教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还是在教师身上,教育工作者如果缺乏对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认知,就无法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民族文化教育。

2.2民族文化传承的互动性相对不足

之所以基础教育有着强烈的普适性,就是因为基础教育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表达形式都已经有了科学成熟的发展体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层次分明的教学计划,在引导学生完成对主流文化的学习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改变。而很多少数民族自身的民族文化,并没有成熟而且健全的教育体系。就以苗族文化举例,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虽然苗族和汉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汉语有着庞大的文字库,可以对任何信息进行详细的描述。而苗族虽然也有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过去的苗族人就通过唱歌的方式,将一些苗族民间故事与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知识以山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些山歌虽然有着内容生动自然,贴近苗族族人实际生活的特点。但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山歌”形式的苗族文化却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难度大,受众面狭窄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不仅很不利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也无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3基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实际策略

3.1结合民族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

想要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离不开对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的融合。多元文化教育本身就是基于对多种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所有民族平等”这一基本理念上,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基于多元文化整合理念构建的民族文化课堂,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多元文化共存,民族文化平等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实现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显著提升。因此,民族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更加客观开放的理念对待不同文化及地方风俗的表现,以平等的视角对待拥有不同习俗的民族。通过渗透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最终调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工作中。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完全将重心放在对不同文化的多元化教学,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融合性,只有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通,才能让学生冲破文化障碍带来的发展桎梏。

3.2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多元文化教学体系

在树立了正确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之后,有关负责人就要从实际角度出发,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多元文化教学体系。这也是真正实现民族文化教育的核心组成,而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对教学内容的系统预制和对人才团队的大力培养。多元文化教学体系必须要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进而寻求最为合适的价值观念与交流态度,最终实现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一方面,对民族文化教学校本的开发,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只有编撰出高质量且具备统一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教材,才能更好地实现具备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构建。教育部门要做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更加便携的渠道完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其次,民族文化课程选定的教材内容,应该具备多元文化社会的普适性。教材的编撰部门要结合多元文化及主流文化的认知,对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糟粕进行科学的审视。而对于一些优质的文化内容来说,就要在吸收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进行区域性的改造。教材内容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从情感和体验角度出发,给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做好民族文化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建设。教师的个人素质本身就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做好教师团队的建设,才能由上至下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师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权威性。学生在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自身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向着教师的态度靠拢的。为了更好地给学生的人生观与文化观的建立带来合理的引导,教育部门就必须重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和锻炼。从实际角度来说,有关教育部门要积极的和少数民族当地的师范院校及民族大学进行沟通,利用这些高等院校已有的培训渠道与文化资源,对负责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教学方式、文化理念等多个角度出发,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稳定提升。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的特异形式。有关部门还需要结合不同民族文化的具体特点,建立形式各异的文化传承队伍。同时积极的深入到不同的文化地区当中,探索更加高效的文化传播方式。

3.3丰富教学方式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是决定教学成果的3个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影响下拥有了更多的选项。传统以说教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实现的功能较为单一,还无法更加全面地展示不同文化的突出特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对民间文化内容的好奇心,进而产生一定的厌倦和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民族文化内容,通过网络渠道为学生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源。并且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带来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文化视野,还能显著的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整合理念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显著地推进作用。教育者只有合理地将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民族文化的普适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最终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坤,张敏,王俊,王文婷.基于职业教育视角的民族文化传承路径[J/OL].当代职业教育:1-8[2019-11-08].

[2]徐望.以文化消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探索[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4):148-156.

[3]李晓军.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以大姚县三台乡彝族文化为例[J].戏剧之家,2019(26):235.

[4]邱安邦,李远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现代价值与传承保护[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4):34-39.

作者:胡太平 单位: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