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重新界定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构成要素,并以此为基础从具体的跨文化课堂教学、和课堂内容相关的能力拓展项目以及课外实训三个方面,就如何全面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可操作性建议,是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路径的一次有益探索。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的有效的人际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它通常是指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宽容的态度、按照主题背景和文化背景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本文试图将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起来,重新定义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构成,这是跨文化交际理论延伸的一种新尝试,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体现在培养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定位等方面的要求。它是教育实践的起点和落脚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它的具体体现是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高等教育实践的一种形式,“商务英语专业”必须根据专业人才的预期发展要求,即未来学生的预期角色和行为来构建(陈准民、王立非,2009)[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越来越深,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结构特征愈发明显,参与国际市场的经济活动要求大学培养更多外向型人才,这是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未来发展的方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将从学校教育的主体发展为国外商务实践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孙丹萍、匡颖,2013)[2]。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主要是因为商务英语专业符合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商务英语教学强调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忽略了理解、评估和整合另一种文化的能力。除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商务英语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某些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根本没有跨文化交流课程,或者只开设了一门课程。学生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对跨文化的知识了解甚少,而且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的教学仅涉及文化表层知识,无法扩展。尽管一些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了几门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课程,但能力培养内涵过于强调理论层面,实践层面被忽视。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构建全方位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符合市场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史兴松、徐?,2012)[3]。
(二)国际商务实践活动的要求
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有很大不同,文化差异是造成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商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商业心理和商业价值等方面,可以说,国际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涉及了文化差异问题。跨文化商务交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文化取向、语言、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差异,这将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国际跨文化商务交流中带来许多问题(徐萍、郭慧萍,2012)[4]。只有重视跨文化商务交往中的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国际商务实践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商务交流,作为未来商务实践活动的主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应该是跨文化商务沟通技能。
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框架
商务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是一样的,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础英语的课程内容。商务英语有自己的独特性,除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跨文化思维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王立非,2011)[5]。因此,我们建议在商务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的需要。Martin与Nakayama(2000)[6]在《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四个要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心理活动特征;情境特征。贾玉新(1997)[7]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基本的交际能力体系、情感和关系能力体系、情节能力体系和交际策略能力体系,为我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研究开创了先例。我们结合跨文化学科专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的分析和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重新定义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框架。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其培养策略应遵照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进行循序渐进的导入,即表层文化、制度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窦卫霖,2003)[8],引导学生从显性学习向隐性习得转变,从克服文化障碍到超越文化差异过渡。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意识和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跨文化商务知识能力和跨文化商务实践沟通能力,可以通过显性学习而获得和提高。跨文化商务知识能力包括了商务知识、跨文化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其中,文化知识涉及中国文化知识、对方表层文化知识、对方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双方文化主要差别等,跨文化商务实践沟通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用能力和交际沟通策略。先前的跨文化能力要素分析并没有区分显性学习能力和隐性习得能力,但笔者认为跨文化商务思维能力和跨文化商务调试能力应该属于内在能力,是下意识的、未通过语言来明示的知识能力,只能在使用它们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也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及环境的联系中才能得以表达和传递。尽管对显性学习能力能否直接转化成隐性习得能力,目前还没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但足够的证据表明,显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隐性习得能力的获得。因此,根据我们重新界定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内容框架、商务英语专业学科特点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殊需求,本文从具体的跨文化课堂教学、和课堂内容相关的能力拓展项目设计以及课外实践三个方面重新构建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能切实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其自然习得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并且使各高校进一步明确今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而契合商务环境下学生的就业和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也为其他微观学科构建具体的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
(一)基础模块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首次正式纳入英语高等教育体系,要求本科高年级学生继续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英语的整体交际能力(张丽,2013)[9]。此后,为了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具体到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教学模式还基本以理论讲解为主,并辅以案例分析和跨文化情景模拟练习,但由于语料库的滞后性和非真实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巧没有显着提高。我们通过借鉴国内外跨文化交际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对象对课程的需求,针对具体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提出了一种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环境模拟教学策略。该策略的实施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商务环境和案例学习实践。商务环境为案例学习而创设和准备,具体包括物质环境、思维环境和信息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商务交际模拟教学实验室、布置交际场景、安排相关角色等。思维环境是通过听力、阅读或讲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跨文化理论知识和双方文化知识,获得相关的词汇和在交际中所需要的词句表达。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微型活动帮助学生转换角色思维,提高思、辨、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信息环境也很重要,跨文化知识的输入需要图书材料、网路络信息和信息学习平台的支撑。商务环境设定后,案例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案例要有国际化特色,要处理好传统案例与现代商务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案例的学习实践要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既要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习的语言表达,又要有明显的语用标识,还要体现典型的文化礼仪和交际策略。如“跨文化商务谈判”这个专题,在案例学习实践前,创造思维环境是关键,要通过阅读、游戏、判断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在跨文化谈判中的作用和影响,理解东西文化在谈判中的表现特征,以及为什么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使谈判无所进展。当然,谈判语料也要让学生了解和知晓。接着,提出跨文化商务谈判案例。教师首先介绍案例相关背景和谈判目的并给出谈判提纲,之后组织小组学习和讨论,最后在仿真商务环境的帮助下,让学生自己设计相关情景,以角色扮演、口头汇报、开会讨论、项目展示等方式表演出该情景内容后,教师做出点评,并对学生的语言使用、语用失误、交际策略运用等方面给予指导。总之,商务环境模拟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在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中,运用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如利用各种实验手段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结合MBA案例教学(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知识,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建立模拟商务环境的教学平台。它使课程教学在思维实践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有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活跃,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教学服务模式。
(二)能力模块
就能力模块,我们提倡设计和课堂内容相关的拓展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并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案例内容、调查结果、结果分析、解决办法等方面。按照课程安排,一学期可以进行3~5次。具体设计环节包括:小组项目设定;团队建立,任务分工;案例引入;信息检索、分类、提取、分析;根据分析报告模板撰写小组课程报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准备小组陈述PPT(职业化着装要求、专业化PPT设计、接受同学和教师的提问);课程学结(学生和教师)。首先是项目设定,由教师拟定框架和要求,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兴趣自己拟定选题,如Sony公司南京大学促销活动失败案例、“温州商城”商业文化模式运作案例等。然后3~4人一组一起研究项目,进行调研分工,分享和分析调研结果,一起寻求解决办法,反思跨文化信息。在学生研究案例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常用的跨文化商务方法论,如SWOT、PEST和SCQA,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文化习惯和思维定势,提高全方位的分析能力。之后,根据小组讨论分析的结果,完成小组课程报告,内容包括问题、原因、解决方案和跨文化反思四个部分。其中,问题是叙述“故事”的起点,“冲突和原因”则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因素,引发读者疑问。后两个部分才是重点,在解决方案部分,要求学生提出前期风险防控可行性预备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具体内容和措施等)、中期的应急危机解决方案(化解冲突手段、规避次生危机执行措施、双方或多方接受的方案内容等)以及善后措施或新的解决方案(政策修改、落实措施、关系校正、整改建议等)。最后一个部分也是拓展案例活动的升华部分,要求学生反思案例中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策略,验证其理论学习的应用能力。最后,每个小组要通过presentation和全班同学分享研究成果,教师总结并评价。能力模块是课堂教学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拓展,内容设计更加综合全面,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通过此部分的训练,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把课堂所思所想融入实际案例分析中,跨文化商务思维能力和跨文化商务调试能力无形中也将获得提高。
(三)提升模块
除了课堂教学和综合拓展案例分析,课外实训项目也至关重要。在该模块中,中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通过英语角、英语沙龙、面试实践等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可以学习真实的表达方式并体验跨文化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素养。外籍教师可以通过家庭聚会和专题讲座,让学生体验西方文化,加深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此外,学校可以与有关机构和企业合作,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帮助其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外访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发放本学期的访谈目录,内容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各种理论知识和要素,如“非语言交际”、“交际风格”、“价值观念与沟通”、“空间与交际”、“跨文化冲突管理”、“跨文化谈判”、“跨文化团队建设”等,以及设计好的外国人在华文化适应性调查问卷。之后,要求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资源优势,选择访谈内容,对中国境内的外国人进行深度访谈,并将访谈内容录音或录像并在课堂上显示。然后,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评论,学生还需要反思访谈的经验教训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原因。在暑期跨文化商务沟通实践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环境分析能力及风险防范能力问卷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问卷内容包括企业规避风险的措施,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外向型企业所面对的文化风险等。通过此项问卷调查,学生可以对国际商务环境评估中的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有个前期的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并搜集当地涉外企业的从业人员所经历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并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文字案例应包括案例的背景(或情景)描述还原、当事人对事件感受、处理方案、当事人的建议或评价等。最后,在完成上述两项任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问卷调查和案例搜集的亲身经历,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本文从跨文化课堂教学、和课堂内容相关的能力拓展案例分析以及课外实践项目设计三个方面,就如何全面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可操作性建议,是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路径的一次有益探索。但是,该模式的实践效果如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思维和调适能力是否有所提高,都有待后续研究的证实。
作者:李晶 李红丽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