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

摘要:以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为遵循,以精准扶贫为基本方略,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奔小康。赫哲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同时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党的报告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任务及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坚决打羸扶贫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奔小康的路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赫哲族依山傍水,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有的民族文化打造全年候的生态旅游[1],使其可持续发展[2]。民族文化旅游拉动了经济杠杆,同时反哺了民族文化,收到了双赢的效果。凭借旅游产业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扶贫攻坚的真正主力军。

一、利用赫哲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瑰宝使贫困户脱贫

赫哲族拥有独特的渔猎文化、精美的艺术珍品、“非遗”的伊玛堪说唱、神圣的图腾文化,通过这些民族文化打造旅游品牌,坚持把旅游与扶贫脱贫相结合,通过“政府、扶贫办、旅游企业、贫困户”相结合的联动机制解决贫困户的劳动力就业,把贫困户与旅游产业链精准挂钩,实现旅游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实现全面脱贫。

二、围绕赫哲族民族文化开展以下旅游

(一)举办“大马哈洄游节”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通过一日游活动,展现八岔赫哲族乡的历史风韵和现代风貌。促进八岔赫哲族乡与外界的交流,丰富八岔赫哲族乡的民族文化旅游。

(二)乌日贡大会,是赫哲族在休渔期间在赫哲族聚居区轮流举办的各种民族节目的盛会。节日的白天主要是体育竞技,入夜,江边燃起堆堆篝火,举行群众性的聚餐宴饮和歌舞,抓住此契机交流,传承好民族文化,做好民族文化旅游。

(三)旅游观光采摘园。它集旅游、景观园林、果树园艺等于一体,是城市居民节假日旅游观光、赏花品果、享受田园风光的所在,是上班族放松减压的好去处。

(四)开发冬季旅游。冰天雪地蕴藏着无限商机,观赏赫哲文化元素冰雕雪塑,体验马拉爬犁、狗拉雪橇、上百米长的雪圈滑道等娱乐项目,住赫哲特色民宿、品赫哲美食。游客真正身心放松,酣畅淋漓。

三、赫哲族的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赫哲族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赫哲族民俗文化村建设、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使民族文化旅游“反哺”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又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资源,形成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良性循环。

(二)政府主导、统筹、协调,法律保护。政府应该履行三个基本职能:建设职能、保护职能、服务职能。制定旅游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使民族文化旅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促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魅力。

(三)禁止上山乱砍乱伐,毁林种地。杜绝上山祭祀活动,保证绿水青山生存的土壤,不能人为破坏。

(四)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争取资金支持,搭建引资平台,以赫哲族旅游节和乌日贡大会等民族节日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赫哲族地区参观考察,为招商引资提供载体。同时以特色美食、特色手工艺品等为营销方向,组建集体或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推出各种有民族特色的商品,既宣传了本民族的文化,又带来了经济效益。最后争取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实现合资合作。

(五)走出去,请进来,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加强赫哲族村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办法对赫哲族干部进行培训,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学习,加大交流力度,提高综合素质。招贤纳士,广招人才,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和有拚劲、有创新能力的干部到赫哲族乡发挥聪明才智带头创办各类企业,同时采取培训的办法,为赫哲族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实用型人才。

(六)弘扬自强精神。赫哲族人民的思想观念要转变,彻底摆脱封闭保守的意识和等、靠、要的思想,跟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党员干部要树立与市场经济形势相适应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自强自立的精神,以本民族文化为灵魂,勤劳致富,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仅要扶贫,更要扶志,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同时,更让赫哲族民族文化得到传承的发展。为此,一定保护好赫哲族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把绿水青山、大江大河留给儿孙。把旅游事业搞上去,把民族文化旅游做强做大,打造赫哲人自己的品牌,使这里的人们尽早地奔向小康。

参考文献

[1]颜英,颜一瑞,张嘉炎,刘学敏,刘桂珍,宫丽艳.生态视角下绿色发展传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以同江街津口赫哲乡为例[J].艺术科技,2017,30(06):36.

[2]崔玉范.赫哲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

作者:颜英 陶鹏宇 张嘉炎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