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下旅游文化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才培养下旅游文化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人才培养下旅游文化论文

一、旅游文化的概念与罗平旅游文化的内涵

关于旅游文化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曾给出不同的定义。本文认同“旅游文化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形式”的说法,理由是这个定义揭示了旅游文化的本质是“互动”,即旅游文化的产生依赖于旅游活动的行为主体———“人”与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地的人文地理风貌等相互碰撞之后所发生的交流互动。假如旅游活动的主客双方不发生或很少发生互动,旅游者游览之后没有或很少产生“到此一游”所触发的丰富感受,人们就很难说这一旅游行为是有价值并具收获感的。“旅游文化”是旅游者自身的文化因素与旅游地异质文化因素相互碰撞之后所产生的结果,是二者融合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罗平旅游对旅游者是否具备“异质文化”的吸引力,罗平旅游到底“游什么”,这是我们思考罗平旅游文化内涵构成最基本的出发点。综观当今我国国内的旅游形态,大致包括自然风光旅游、古迹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文化观赏旅游、红色旅游、现代都市购物旅游等几个大类。罗平旅游的主要承载物是每年春天的油菜花旅游,这是一种农耕文化加上自然风光观赏的季节性旅游。显然,其中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并不丰富,而是相对单一和固化的。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罗平旅游文化的内涵过于单薄,罗平旅游文化的内涵急需充实和丰富,这是建设罗平旅游文化的当务之急。广义“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相结合的产物,“旅游文化”概念亦然。罗平旅游文化建设的物质依托首先是罗平的地里环境山川景物,罗平坝子中一座座锥螺形凸起的山峰在云南境内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被统称为喀斯特地貌的地理结构形态是罗平自然景观的一大特点。问题是这样的特点如何才能让旅游者感受到?罗平自然风光的代表是大叠水瀑布和多依河风景带,问题是类似的自然景观其独特性如何体现出来?它们能否给人带来好奇新鲜、惊险刺激、领悟回味等综合性的获得感?就精神文化的层面讲,罗平旅游又能够给旅游者带来什么样的收获?依我看,民俗文化可以作为罗平旅游文化开发的重要着力点,应该以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重新对此进行思考和定位。例如布依族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风情的营造、风光的打造上,还应该延伸到布依族的婚嫁和丧葬文化、祭祀文化、习俗文化。地处滇黔结合部,是否还可以考虑适度发掘隐藏在民间的“巫”文化(仪式和符号),将其与道家文化、道教文化的根源和联系挖掘和展现出来。此外还可以发掘和培育民族民间饮食文化,包括“农家乐”现代休闲餐饮业等。当然,对于餐饮业,政府不仅要帮助和推动其形成特色,还要使之达到相应的档次和水准。罗平的旅游开发只能立足于地方本土资源,罗平的旅游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发掘和营造本土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要素上。罗平旅游文化的构成包括罗平的自然环境、历史古迹(革命史迹)、社会生活形态、民族风情、民俗宗教、民间饮食文化传统等所呈现出来的特色与风貌,其内涵则是指罗平拥有的旅游资源所能够给旅游者带来的有价值的核心要素,它给旅游者带来的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体验。

二、罗平旅游人才培养

(一)罗平旅游文化建设急需的人才

1.创意人才。

现代旅游开发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既然是“创意产业”,说明需要的首先就是创意人才。什么是创意人才?目前为止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我的理解,创意人才就是在特定行业、特定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性设想并能推动或能将创新设想付诸实现的人。具体到罗平旅游文化的建设与开发,其所需要的创意人才,首先指的是能够对“罗平旅游”这一特殊产品进行创新性研发的人才———既能够放眼国内乃至国际旅游市场,同时又立足于本国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罗平旅游开发进行通盘构想、规划并提出切实可行实施方案的人才。罗平旅游文化建设急需的首先是创意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才当然不是凭空就能产生的,因为能够担当这一重任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能够通过研究和发掘罗平的旅游资源、文化传统来构筑创意的基础,然后结合对省内、周边省区、国内旅游市场的分析预测,提出罗平旅游开发的未来设想和规划。这种设想和规划既要立足于现状,又要具备足够的前瞻性。因此,本文认为,开发“罗平旅游”这一产品恐怕不是某一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而应该是一群人、一批人,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需要一个团队,需要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个人或许能提供一个很好的点子,但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一个可供具体实施的系统思路和中长期发展方案。罗平旅游文化的建设与开发,需要强大的创意能力来推动,这种创意能力并非是指某个人具有的个别能力,而是指一个创意群体、创意团队的集体智慧和能力。应该说,在这个创意团队中,本土精英、政府官员和外部行业专家等,这些人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营销人才。

旅游产品作为消费对象,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营销策划和恰当有效的促销手段。因此,懂得现代营销知识和具备营销技能的人,是罗平旅游建设和开发人才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人才。对罗平旅游进行营销策划,首先需要做的是对罗平旅游进行定位,这种定位如果只针对油菜花盛开的春三月,事情似乎就简单得多。但如果是针对罗平旅游的整体、针对一年四季均有效的旅游定位和命名,事情无疑就变得很复杂,这是相对大一点的角度。小一点具体一点,针对一时一地的旅游活动进行促销策划也很重要,像有奖销售、打折优惠、配发纪念奖品等,都属于营销的范畴。

3.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需要管理人才,其工作职责包括从事景区规划、养护和日常管理等。对这些管理人才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是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不能有官办作风、衙门做派,不能双眼只盯着钱。要用心做好旅游服务这件产品,让旅游者舒心、放心地来旅游,而不能是时刻担心被骗被宰;要经营和打造出声誉良好持久的旅游品牌。

4.导游人才。导游是旅游业的桥梁。

建设和开发罗平旅游,导游人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这里所谈的导游人员主要指“地陪”人员,也就是在罗平本地负责接待游客的本地导游。近几年,云南旅游业时不时发生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的游客投诉事件,其中多数与导游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不高有关。建设和发展罗平旅游业,对本地的地陪人员提出的要求不外乎两:第一个是要非常了解和熟悉“罗平旅游”,也就是对所销售的产品要知根知底,要非常熟悉;第二个是要认同“罗平旅游”,热爱“罗平旅游”。没有激情的销售是无法打动消费者的,只有热爱和珍惜“罗平旅游”这个品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游的职业驱动问题,才能避免发生这样那样的人为的质量事故。

(二)本地导游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养

上述四种人才中,居于金字塔尖的是创意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居中偏上;导游人才是基础。前三种人才不说了,这里单说处于基础位置、人数稍多的导游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他们到底需要由哪些要素来建构。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根基首先是对常识的掌握,“常识”就是我们通常在高等教育中所说的“通识”,亦即通识教育。罗平旅游所需要的导游人才,其通识知识的部分与其他类型的人才大致类似,而又有其特殊之处。比如,一般知识中的政治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地理学知识、文化学知识、人类学知识、民俗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等,这些属于通识范畴的知识,我们的导游理应具备和掌握。特殊一些的,比如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方民族文化习俗的变迁、地方史知识、地方风物传说等方面的知识,我们的导游更应熟悉和掌握。在人才培养中,人们常说要培养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人才,对于罗平导游人才的培养来说,我的观点是应以“专”为主,兼顾“通”———也就是更多地应将重点放到对本地文化、本地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把握上。罗平导游人才的职业素养包括具备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礼貌礼节周全并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包括不说脏话,不骂人;沟通技巧良好,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友善对待游客;具备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协作,愿意付出;具备外语口语能力,能够接待外国游客;获得导游资格证(导游证)等。

(三)人才从哪里来

目前云南省内的大专院校和众多的国内高校大多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罗平旅游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有效地利用省内省外的高校资源。这里说的利用,一是指可以从这些高校中物色本地籍的学生毕业后回原籍就业;二是指可以采用校地合作模式定向培养旅游专门人才;三是可以委托高校不定期地为罗平开设专门的培训班培训人才;四是吸引外地籍的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充实到罗平的旅游人才队伍中。在可以预期的时限内,前述四种人才中的后三种人才,都是可以利用省内外的高校资源获取的,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至于居于金字塔尖的创意型人才,如前所述并非指单个的个别人才而指组合型的人才团队,很显然这是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多种资源才能形成和造就的。创意型人才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一个人才尚且难得,要组合成一个人才团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里还应该提出的是,委托高校旅游专业培养旅游人才,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爱好;在旅游管理系列课程的设置中,为罗平旅游量身打造的课程,一定要侧重于导游方向课程、景区景点规划及管理方向课程,以及网上营销、旅行社合作运作方向课程等。

三、结语

发展罗平的旅游业,建设和开发罗平旅游文化,已被实践证明是一项复杂艰难巨的系统工程,单靠突破其中的某一点是很难形成长期的吸引力的。也就是说,单靠某个曾经的闪光点很难擦亮罗平旅游这块牌子,单靠一些零碎的创意无法组合出完整且具持续性、有生命力的旅游品牌。从旅游开发发展到发掘和建设旅游文化,打造“罗平旅游”品牌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参与。而且,对人才的需求也并非单一的创意类或者“地陪”类,而是人才金字塔结构中的全部四种人才都需要。这的确是一个双重的挑战,迎接和战胜这个新挑战,很可能不止是一代罗平人的使命,而是两代人乃至三代人才能完成的使命。

作者:高文翔 单位:广东培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