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语文教学中旅游文化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旅游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有更多的精力通过旅游途径来娱乐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旅游不再是一种奢求,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已经走向了大众化阶段。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精力旺盛,与童年时期相比,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再满足于以父母为中心的生活圈子,他们渴望走出去,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学习到新的知识来满足他们。其中旅游就是大多数学生十分感兴趣和乐意做的事情,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旅游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只是一种梦想。而语文教学中却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猎奇的心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课本资源,向学生充分展示所蕴藏的旅游文化,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动力,使他们在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旅游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展现
(一)能够充分展示一个地区的民俗风采,为爱情喝彩
一提到湘西凤凰城,大家马上就会想到伟大作家沈从文及他的优秀作品《边城》。经过沈从文的描绘与刻画,湘西成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而又独具魅力的地方,是许多人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湘西作为沈从文的故乡,那里既有着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有着凄美的爱情故事;既有着最为和谐的社会风貌,又有着单纯、朴实的民风,这是课文《边城》为我们留下的湘西地区风土民俗文化的缩影。正是通过沈从文的《边城》,让我们发现了具有湘西特色的旅游文化圣地茶峒,它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烙印,是湘西地区风土民情、爱情理念以及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见证了一段历史的缩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语文承载着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文化内涵多种多样,它是我国历史的有力见证,也为我国的旅游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学习这些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作家孙犁,在他的《荷花淀》中,他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来赞扬那些在国家、民族出现安全危机,能够勇敢地参与到抗日战争中与敌人作斗争却又不失女人柔情的农村妇女形象。在抗日战争的紧张时刻,在弥漫着硝烟的战火中,白洋淀的百姓依然能够把爱国之情、夫妻之情以及人性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塑造了高大而淳朴的劳动人民形象。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够深刻体会到白洋淀的人情之美,更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展现诗人的情怀,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诗词就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诗词的学习,能够向学生展现诗人的情怀,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他的《滕王阁序》,为我们展现了滕王阁的美好景象,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名句,使世人对滕王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为我国的重要旅游文化资源。在文章中,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展现了滕王阁的自然景象,在描绘自然景象的过程中又处处展现着诗人有抱负无处施展、不被重用的悲伤情怀。学生通过对《滕王阁序》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滕王阁的自然之美,同时还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个人情怀,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诗文学习能力。
(四)体现古人的冒险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语文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旅游文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古人对山水的涉险来体现出来的,通过展现古人的冒险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探索的良好品质。石钟山是古人比较喜爱的旅游涉险之地,关于它的由来,根据史料记载有两种说法:一是郦道元的“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因而叫做石钟山。二是唐代李勃的“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但是苏轼却对这两者给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产生了质疑,为了得出其中的答案,而亲自夜乘小舟来感受石钟山,因为石钟山也被称为“中国千古其音第一山”。通过对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石钟山的自然之景,而且能够在苏轼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下受到鼓舞,从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敢于质疑任何事情,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寻找其中的真理。
三、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展现旅游文化的教学策略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展现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
随着社会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到学校教育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视频短片来展现文章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下,不仅感受了自然风光之美,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例如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橘子洲头就是一个很好地旅游文化圣地,运用自己的文采向学生们展示了“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美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这其中的美,教师可以在讲解该词内涵的过程中,用相关图片与视频来加深学生对该文的印象。
(二)通过不同文章的对比,来展现语文教学中的旅游文化
从语文教材的内容来看,在许多篇章中都会涉及到旅游胜地,为了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的旅游文化,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文章的对比,来展现其中的文化魅力。例如黄鹤楼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话”,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而与黄鹤楼有着江南三大名楼之称的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出名,有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美誉的岳阳楼成为历代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模仿而经久不衰的一个永恒主题。
(三)通过故事引进法来表现语文教学中的旅游文化
古老神话传说历来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玉女峰的由来是通过吹箫引凤这个神话传说而得出,并以此而出名。孝子峰的历史是通过沉香救母的故事而广为人知。而有着神秘色彩的华山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众多的旅游文化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课堂,采取有效地教学知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旅游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就能够满足对旅游文化的渴求。
作者:朱廉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