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视角下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验视角下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体验视角下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思考

摘要:红色旅游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红色旅游与党史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及红色文化传承。湘西州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因众多因素的制约,导致红色旅游开发并不充分。在体验经济时代,要使湘西州的红色旅游得到长足发展,湘西州政府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抓住游客的体验心理,把具有湘西特色的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与红色旅游进行科学整合,并将红色因素融入农业、手工业,开发游客深度参与的体验性红色旅游项目。同时,创新红色旅游营销渠道,培养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提高湘西州红色旅游的发展质量。

关键词:湘西州;体验视角红色旅游创新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红色旅游发展热潮,红色旅游开发受到不同程度重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载体,具有增加阅历、振奋民族精神、传承文明等多重属性[1]。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参观、走访了全国各地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对发展红色旅游作出了系列指示。红色旅游首先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使命,发展红色旅游,要强化其教育功能,寓教于旅、促教于游,让人们在旅游中回顾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在旅游中接受洗礼、传承红色基因[2]。红色文化事实上具有公益性、市场化和境域性并存的特征[3],红色旅游已成为传承红色文化,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4]。红色旅游既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5],也是推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重价值协调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6]。体验式旅游分为性质和结构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产品的设计和服务的区分,使游客作为个体在亲身经历的旅游中从感官、身体、心理、情感、精神等五个层次获得不一样的旅游价值[7]。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红色旅游使游客暂时脱离了其熟悉的生活、工作环境,深度参与红色旅游体验项目能够帮助游客感悟及体验当年红军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及其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使游客从思想上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从而激发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及爱国主义情怀。

二、湘西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一)湘西州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湘西州位于湖南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交界处,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史学家称其为“江南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湘西州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各县、市都有红色旅游资源,但主要集中在永顺塔卧镇和龙山茨岩塘镇。有名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位于永顺塔卧镇,包括湘鄂川黔省委旧址、红军第四分校旧址以及红军碉楼遗址等14处红色资源。龙山县的红色旅游资源有茨岩塘镇的方汉英烈士墓、龙山湘鄂川黔省委及龙山县烈士陵园等。泸溪县有农民协会旧址、猴子坡红军烈士墓等红色景点。湘西州的红色旅游资源地理位置集中,在塔卧镇区不到1平方公里范围内,有红色旅游资源有14处,占单体总量的44%,每个单体红色资源直线距离不超过100米,而且保存较完整[8],为湘西州开发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二)湘西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湘西州虽然拥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但由于受地域因素制约,红色旅游开发并未像其他交通便利的城市那般如火如荼。目前,湘西州红色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永顺塔卧、龙山茨岩塘、花垣十八洞[9]。永顺塔卧和龙山茨岩塘是早期革命根据地,革命意义重大,红色旅游开发相对较早,特别是塔卧,位居“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既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之一的“张家界—桑植—永顺—吉首—铜仁线”上的核心景点,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花垣十八洞村作为“精准扶贫”思想发源地,其扶贫模式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这几个地方的红色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在湘西州红色旅游的发展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他地方的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发展较好,但红色旅游开发不充分。凤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等红色旅游景点。相比生态旅游及民俗旅游,湘西州的红色旅游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层次低,本地居民较少参与红色旅游开发。除了花垣十八洞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民俗相结合,以劳务经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苗绣及旅游等五大产业形成产业融合发展[9],其他县市的红色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还处于浅层融合阶段或者根本没有融合,且很少涉及村民参与。

三、体验视角下湘西州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湘西州位于湖南西北部,地处偏远,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经济较落后。湘西州自然风光秀丽,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开发较早,发展势头良好,但红色旅游发展相对落后。

(一)受地方经济发展制约,政府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湘西州由于受地域因素影响,经济落后,地方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往往将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能带来更大收益的生态旅游及民俗旅游,而仅靠中央财政拨款,无法解决发展红色旅游的资金缺口。早在2015年,湘西州年度旅游投入18亿元,旅游招商签约资金超过100亿元,全部投向生态观光旅游及民俗旅游,无一红色旅游项目及景点获得投资[10]。资金的缺乏,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严重阻碍了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二)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游客参与体验不够

湘西州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景点与景点之间比较分散,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11]。很多地方的红色景点都是采用革命地参观遗址、展馆、纪念馆及物品展示、导游讲解等形式,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不足,导致游客游览意愿低。因而很多游客都是冲着湘西的山水生态旅游及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而来,顺带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游客在红色景区停留时间短,消费欲望低,未能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红色旅游产品营销力度不够

湘西州的红色旅游对象目前主要是本地及周边的学校、政府机关、部队及事业单位组织的团体活动,散客较少。对红色旅游的宣传主要是通过政府发展红色旅游的政策刺激以及当地旅游部门和媒体的宣传,受众面窄,外界对其知之甚少。少数红色旅游景区通过旅游中介机构进行宣传,但红色旅游相对生态旅游及文化旅游,旅游效益较低,宣传费用预算不足,营销力度不够。

(四)红色旅游停留在浅层次的融合发展层面

湘西州的红色旅游除了花垣十八洞村的融合发展层次较高,其他县市都处于浅层融合发展层面。湘西州拥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独特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但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及红色旅游基本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湘西州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及地貌条件,适合烟草、茶叶、有机农产品及一些珍稀中草药的生长,但由于缺乏合理规划,没有形成特色产业,仅凭单户村民独干,缺乏硬件技术及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形成不了大气候。游客对湘西的特色农产品很感兴趣,但当地村民缺乏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新鲜的农产品往往保鲜期短,不适于旅途携带,导致红色旅游的发展没有带动这些产业集群化发展。

(五)缺乏红色旅游专业人才

红色旅游人才要求与生态旅游人才不同,其不仅需掌握一般旅游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对党史非常熟悉,对革命根据地的背景了如指掌,同时要有献身传统革命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怀,但目前湘西州本地导游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党史知识,对革命事件、遗物、遗址的介绍、讲解泛泛而谈,缺乏激情和深度,不能引起游客共鸣,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教育作用。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都优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择业,导致湘西州红色旅游人才匮乏。

四、体验视角下湘西州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路径

湘西州发展红色旅游,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开发、设计红色旅游产品时要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游客的体验心理,高度重视和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红色旅游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同时要体现人民的“主人”和“主角”地位,要汇聚民智民意,凝聚民心民力,切实强化人民群众对于红色旅游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经济功能,不断提升红色旅游地人民的生活质量[12]。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

湘西州政府首先应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在政策、资金及土地征用方面向红色旅游倾斜,优先保障红色旅游发展。其次,湘西州政府应从总体上统筹规划湘西州红色旅游开发,确定红色旅游发展重点区域和龙头景区,建立红色示范景点,并整合农业、手工业和旅游业,发挥湘西州的特色产业优势,创造产业集群效应。同时,湘西州政府还应积极引进外资,借鉴其他红色旅游开发质量高及产业融合效果好的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特色,做大做强湘西州红色旅游产业链。

(二)以体验式红色旅游产品为主,实现红色旅游产品多样化

湘西州应着力打造体验式红色旅游产品,如在塔卧红军第四分校旧址可以模拟当年红军学习的场景,开办短期学习班及发展研学旅游,对学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烈士,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作风。还可以邀请熟悉这一革命遗址背景的本地村民定期前来给游客讲述当时的故事情境,对遗址的每一物件,都能说明来源及在当时的作用,让游客听后仿佛身临其境。为满足游客的体验心理,可以在此开辟一处射击场和投掷手榴弹的场所,让游客体验当年红四军学员的军事练习。还可以开辟一处红歌角,让游客大展歌喉,演唱当时红军学员们经常唱的《国际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十送红军》等革命歌曲,能够提升游客特别是中老年游客的游览兴致。为了完整体验红四军的生活,在附近可以开设红餐馆、红旅馆及特色旅游纪念品售卖店及特色产品小店,主要售卖红色旅游纪念品以及当地特产和风味小吃,如米豆腐、蒿草粑粑等,参照当年红军的住宿条件和伙食,增加本地的特色菜如枞菌、腊肉、坛子鱼等。同时,挖掘史料,开发从湘西州走出去的名人喜欢吃的食物,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宣传。喜欢烹饪的游客还可以在红色餐馆跟着厨师学做湘西特色菜,自炒自销。这样的旅游体验,使游客身心高度放松,在精神上受到红色革命精神的洗礼,味蕾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这些都将吸引其重游湘西州。在游览烈士陵园时,可以采用观影的方式,通过VR技术,还原当时的场景,游客通过观看烈士们生前帮助百姓的生动事迹及与敌人英勇斗争的场景,深刻体会烈士们的英勇奋斗精神。永顺塔卧镇革命遗址较多,可以模拟当年红军长征路线,把附近几个红色景点串联起来。游客可以身着红军装,脚穿草鞋,背上红军包,体验红军长征生活。这对常年生活在城市中的游客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开发具有湘西特色的红色旅游纪念品,价格不宜过高或过低,具有使用价值、收藏价值或二者兼备。例如,生产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银饰品、土家织锦、苗绣、陶瓷品、特色竹艺产品等;可以开辟一些手工作坊,对一些可以现场生产的手工制品,邀请有兴趣的游客亲自参与制作,然后由其买下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比起购买现成的产品,对游客来说更有意义。此外,还可以生产湘西州革命烈士人物传、漫画集、印有湘西名人头像的笔记本、钢笔、文具盒、笔袋等学习类用品;生产牛角梳、银饰品、印有红色字样的杯子、水壶、碗筷等日用品等,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需求。

(三)创新红色旅游宣传途径

改变过去仅靠政策宣传红色旅游的做法,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技术手段,采用多渠道营销方式。游客的口碑是最好的宣传途径,旅游公司可以举办“我为湘西州红色旅游代言”活动,邀请游客为湘西州红色旅游代言,游客通过在红色旅游景点拍照、录制短视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Q空间、抖音视频等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湘西州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对达到一定点赞数或关注度的游客给予一定门票折扣,成功入选湘西州红色旅游代言人的游客,给予一定奖励,并在代言期间免门票,提高游客的宣传积极性。除了游客代言,湘西州旅游局及旅游公司还可以与携程、去哪儿网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对湘西州的红色旅游进行宣传,还可以聘请湘西州的名人、明星为湘西州的红色旅游代言,能够有效扩大湘西州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四)深度融合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

众所周知,湘西州自然风光秀丽,拥有众多珍稀林木,处处皆奇石险峰,2018年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其自然景观早已驰名中外。湘西州的红色旅游景点虽然颇具代表性,但其名声及规模不及延安、韶山、井冈山等红色景区,因此湘西州旅游局在规划旅游路线时可以借助生态旅游的名气,将红色旅游与附近的生态旅游景区捆绑销售。生态旅游可以使游客身心放松、心灵愉悦,而红色旅游使游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其精神素养。湘西州在开发红色旅游时,可以引进本地居民加入开发行列。参与红色旅游开发及经营,村民要参加党史知识培训及自学红色景点背景知识,通过这种途径,他们掌握了党史知识及与景点相对应的革命背景知识,自身修养及精神境界得到提高。湘西州内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俗独特,传统村落众多且保护良好,2020年被财政部、住建部评选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将民俗旅游与红色旅游优化整合,能够带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湘西州多土家族和苗族,民风淳朴、风俗独特,苗族鼓舞、土家摆手舞,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建筑、独特的节庆节日、特色民俗及饮食,令游客流连忘返。根据当地资源及游客的体验心理,可以设置一些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如邀请游客身着红军装及少数民族服装,参演红军与土家族、苗族姑娘成亲的场景;利用当地的茶资源,分别在古丈和保靖设立毛尖茶采摘点和黄金茶采摘点,邀请游客体验采茶、煮茶、品茶及给红军送茶等活动;邀请游客扮演红军帮助老百姓春耕、播种、捕捞及秋收的场景,让城里的游客融入大自然,深度体验劳动的快乐及红军助人为乐的精神;邀请游客参演群众送红军上前线的场景,体验军民鱼水一家的深厚情谊。邀请游客参与庆祝少数民族节日,如土家赶秋节、苗族的“三月三”、“四月初八姑娘节”;学跳少数民族舞蹈,学讲苗语、土家话,学做少数民族菜肴,满足各类游客的体验需求。湘西州各镇有赶集的习俗,导游可以在赶集日带领游客逛集市,采购当地土特产。

(五)加快红色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红色旅游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一方面,湘西州旅游局可以依托本地高校吉首大学展开人才培养及培训合作,对现有的旅游人才进行专项培训,着重培训其党史知识及红色景点背景知识,充分挖掘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引导他们在确保历史准确性与真实性基础上,尽量丰富解说内容、寓教于乐,针对不同受众进行难易程度不一的讲解,有效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渗透力和教育影响力,升华受众的理想、信念和境界[13]。另一方面,引进外来旅游专业高级人才,对本地红色旅游发展进行行业及区域整合、规划。同时,对革命英雄、烈士的后代及本地熟悉当时革命事件的村民进行培训,定期请其来作爱国主义及红色文化传承报告,建设一支错落有致的红色旅游人才队伍。

五、总结

湘西州红色旅游的发展,要以自然生态为依托、以绿色产业为引擎、以红色文化为灵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区参与,带动乡村社会与产业互动发展[14]。湘西州政府通过有效加强产业间、地区间的资源整合,通过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带动红色旅游的发展,进而带动湘西州农业、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增加其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全方位发展。在社会主义和平时代发展红色旅游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对中国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扬,使年轻一代从思想上不忘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献身精神,有助于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和加强社会主义。

作者:付五平 单位:怀化学院 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