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民宿现状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民宿是我国乡村旅游业的主要载体之一。提升民宿产品品质,有利于带动和推广以民宿产品为主的乡村旅游服务业发展。本文先阐述了乡村民宿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再对广东省河源市概况及全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然后论述了乡村民宿旅游对河源市乡村整体发展的作用与意义,总结了河源市乡村民宿旅游产业在实际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后给出了促进河源市乡村民宿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源市;乡村旅游;民宿;现状;对策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是由原先的“农家乐”慢慢地演变而来的,逐渐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民宿。通过借鉴和发展,我国民宿已经开始更加注意与自然环境相结合[1]。但是,在大多地区的乡村旅游业中,民宿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乡村民宿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分析现阶段当地民宿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河源市民宿的内涵建设和健康发展。
1河源市旅游服务业发展现状
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山区,位于东江中上游,相邻的地级城市主要有广东省惠州市、汕尾市、梅州市、韶关市和江西省赣州市等,拥有广东省最重要的天然饮用水源地之一——万绿湖。河源市拥有较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和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资源,当地传统文化产业资源种类繁多,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目前,虽然当地对这些优质文化资源进行了初步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但由于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条件等因素影响,其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和完善,存在很大的技术进步和综合利用提升空间。例如,当地工艺美术产业和文化技术创新资源大部分位于贫困乡镇或者农村贫困地区,对其开发利用程度不够,产业化规模很小[2]。河源市旅游产业在20多年的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万绿湖、镜花缘、黄龙岩、苏家围为代表的观光旅游发展阶段,二是以客天下(龙源温泉)、巴伐利亚、康泉十八为代表的大型旅游地产发展阶段。从游客住宿体验角度来看,经历了“住城市酒店+看景区”和“住在景区内看风景(如万绿谷)”两个阶段。当前,河源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传统观光景区升级难、客源增加迟缓等问题,大型旅游地产项目则存在地产色彩过浓等问题。近几年,国内很多地区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全域旅游并非“大而全”的旅游,而是从思路上重视旅游业在地区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与整合作用,在部分有条件的区域实现以旅游业为平台的经济、社会、文化运作综合发展模式。对于河源市这样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具备了发展乡村民宿产业的先天条件,可在现有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上,着力对乡村民宿品牌进行打造与推广,使其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实现河源市旅游产业的新突破。乡村民宿旅游与政府农业供给侧改革、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政府重点工作契合度极高,可以作为河源市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和整合平台。
2河源市发展乡村民宿旅游的意义
2.1乡村民宿旅游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美好生活体验。在此背景下,能提供乡村休闲生活体验的乡村民宿,成为旅游市场上备受游客青睐的一大亮点。但目前,旅游市场上能提供的此类产品非常少,质量高的也不多。河源市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乡村民宿的发展,能满足珠三角周边及河源市居民日益增长个性化旅游需求。
2.2乡村民宿“活化”乡村
特色乡镇、美丽乡村除了在建筑上进行改造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产业带动“活化”乡村。如果没有持续性的产业经营,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的“穿衣戴帽”工程。乡村民宿旅游的发展,正好可以实现特色乡镇、美丽乡村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也是适合河源市实际发展的、性价比较高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的驱动下,乡镇居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无限挖掘,乡村也就有了持久美丽的动力。
2.3乡村民宿可有效助力脱贫
乡村扶贫要靠产业。在河源市广大农村地区,最优质的资源就是生态资源,其次还有部分乡村的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因此,河源市农村最有条件发展的产业就是旅游业,不但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而且对当地生态农业、手工业等产业有着非常大的带动作用。可以说,发展乡村民宿旅游产业,是河源市扶贫工作最为重要的抓手之一。
2.4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可带动就业
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不仅会吸引河源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或创业,而且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还会涌现一批相关的乡村社会组织,乡村建设也将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文化资源是乡村民宿旅游业发展中可重点开发的另一个核心资源。传承并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将成为活化乡村、做旺乡村民宿旅游业新的驱动力。例如,可将各式的生活、生产民俗通过旅游主题活动融入现代旅游中来。
3河源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民宿现状
3.1民宿定位还比较模糊
乡村民宿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乡村地区旅游产业的一个主导产品。民宿不仅具备餐饮、住宿的服务功能,同时还要提供休闲、娱乐和自由活动等服务。但是,目前在河源市的旅游业中,对于乡村民宿的产业定位仍然是相当模糊的。当地普遍在用“农家乐”的经营方式进行民宿经营,大多是仅在现有的建筑基础上重新进行设计美化,改善室内外采光环境、优化当地排水系统,只能满足基本的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功能,但缺少了对当地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入,仅是“农家乐”旅游形态的一个升级版。
3.2民宿的建立仅停留在个人行为,发展渠道狭窄
河源市乡村民宿旅游兴起较早,但缺乏整体规划与管理。例如,部分地区建设的别墅、度假村等民宿建筑不符合规划要求,也缺乏消防、环保、食品、旅游服务等方面的许可与监管,导致发展受阻。
3.3民宿文化内涵不足,缺乏地区特点
乡村民宿需要体现当地传统文化内涵。但是,河源市许多地区的传统民宿建设同质化严重,大多是提供简单的住宿和餐饮,没有充分体现当地农村传统文化。这样的乡村民宿往往会因为无特色等原因,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这与河源市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相关专业人才极为缺乏等原因密切相关,导致乡村民宿对文化资源的创意运用不足。3.4民宿旅游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民宿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想要建设和发展好乡村民宿,就要注意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3]。但目前,源市许多大型民宿在设计建设过程中,设计者和建设者没有进行科学的空间规划及整体设计,未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地形地貌,采用了大刀阔斧的技术手段破坏了自然环境,最终民宿建筑与自然环境无法相融合。
4促进河源市民宿发展的对策分析
4.1建立民宿管理制度,完善法律制度
民宿的发展不能只依靠一个创业主体和单位,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201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颁布《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为全民宿的经营及监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路和依据,为广东省民宿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证。为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促进当地民宿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河源市文广旅体局于2020年11月正式下发《关于开展旅游民宿登记备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河源市政府于2021年1月7日印发《河源市民宿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通知》和《细则》明确指出,民宿的登记由县(区)一级旅游行政主管机构委托当地乡(镇、街道)进行登记。随着相关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河源市的民宿产业建立起了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有效促进了农村民宿产业的发展。目前,河源市已有8家民宿拿到合法“身份证”,分别是云上仙湖民宿、山水客家民宿、梨花屋舍民宿、到吉宿民宿、仙塘山居民宿、灵芝小院民宿、竹里馆民宿、白云前民宿。
4.2政府引导乡村民宿产业健康发展
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民宿产业,深入开展促进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首先,应成立以河源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为首的全市乡村旅游民宿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综合发展领导小组,以发改局、旅游局、文化局、体育局、建设规划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具体可由旅游局牵头。其次,将农业供给侧改革、特色乡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扶贫等相关工作资源(包括人才、资金、乡村民宿旅游项目等)进行整合,特别是在重点区域,加大对乡村民宿旅游业的服务力度。政府部门可参考孵化工业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等形式让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和公司开展乡村民宿建设及品牌塑造工作,第三方评估后方为成功,并以用地指标作为奖励,鼓励民宿发展,以小地带动精准、高效的创意性投资项目建设。政府部门还应配套建设乡村民宿旅游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电、通讯、环保卫生等方面。同时,要进行全方位宣传,将客家文化旅游节等作为乡村民宿旅游的重点内容,讲好河源民宿故事,塑造“客家古邑、万绿河源”良好的民宿品牌形象。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引导在民宿旅游中进行“活态”传承。例如,以民俗活动为平台,吸引旅游者;以传统手工艺为亮点,开发创新参与性项目;增加传统生产方式体验旅游项目,增强游客体验感。当地还应探索以PPP和其他金融模式为乡村民宿旅游特别是品牌打造,提供资金支持。
4.3社会组织与运营企业双核运营民宿品牌
当前,在旅游的社会化趋势下,我国全域旅游、乡村民宿旅游快速兴起,各类社会组织、社群渐渐替代了大部分旅游(旅行)社,成为新兴旅游业主体,具体表现为户外运动、亲子活动等特色游市场火热。旅游的社会化意味着旅游产品的开发,包括民宿旅游项目的培育、品牌的运作、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完成。在民宿项目运用中,除社会组织参与外,可同时成立相应的运营公司,即可弥补社会组织缺乏经营能力的短板。因此,河源市乡村民宿品牌运营应是社会组织与公司双核并进的模式,运营成效可细化指标,由第三方评估合格与否。关于品牌塑造,先由有能力的社团和公司购买政府培育与孵化民宿的服务,相关的文化志愿者与文化社团可参与对民宿点的主题策划与规划,形成不同主题民宿产品,然后由点到线,形成各县区品牌,如东源以“万绿人家”为品牌、连平则为“九连人家”、和平则是“阳明人家”、龙川为“霍山人家”、紫金为“永安人家”等。各民宿点在民宿联盟类社团行业标准与自律配合下,由公司负责统一的品牌运营。
4.4加强校企合作,培育民宿专业的管理服务人才
现在河源市很多民宿的服务都是简单的接待客人入住,卫生清洗等工作都是承包给第三方,存在服务不到位问题。未来,可以由政府牵头,推进校企联合,如促进民宿经营者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合作,联合培育应用型管理服务人才。具体实践中,可由民宿经营者提供场地并支付一定的费用,学校提供教育资源,把理论教学运用到实践当中,双方相辅相成、合作共赢。
4.5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模式
4.5.1“民宿+”农业。“民宿+”农业的发展模式是指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以大自然为舞台,以农业文化为内涵,以观光、采摘、休闲为载体,努力打造不仅具有生产、经济功能,而且具有生活、生态功能,具有自然性、独特性、参与性和可持续性的新型农业[4]。河源市现较有知名度的农产品有连平鹰嘴蜜桃、和平猕猴桃、东源蓝莓等。因此,当地可以借助这些深受民众喜爱的农产品品牌,开发农庄式民宿,并在民宿周边开发亲子采摘、种植体验活动项目,同时加大宣传当地有机食品,促进乡村民宿旅游蓬勃发展。4.5.2“民宿+”趣味体验。品牌活动可带动民宿的“活化”。单一的民宿很可能因经营形式单一而失败。未来,河源市乡村民宿业可在统一的品牌运营下,不断举行特色主题活动,努力形成活动品牌,如手工传承、生产体验、亲子教育等,以吸引市场客源。例如,河源市每年举行的40km徒步活动、100km骑行活动等,均有上万人参与。下一步,可将这些活动与民宿旅游相结合,同时开发登山、露营、穿越等旅游活动项目,以获得强大而持续的人气支持。再如,紧抓亲子教育主题,利用河源市优质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策划开展各类亲子活动,如生态教育、农耕体验、客家文化寻根等,也将会为民宿旅游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4.5.3“民宿+”云旅游。在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云旅游”成为深受大家欢迎的一种休闲形式。简单来说,云旅游就是把自己的旅游过程拍成短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供大家一起娱乐。针对此,当地可以推出“云住宿”项目,采用直播或者短视频的形式,把乡村民宿半隐式呈现给大家,还可以推出代拍等收费项目。这样可以增强乡村民宿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5结语
乡村民宿被认为是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当地的特色风俗和历史文化。乡村民宿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要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并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行体验。为了促进乡村民宿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引导民宿产业结构升级,并保障经营人员合法权益[5]。
作者:刘亚国 刘晓茜 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