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双高计划”背景下通过构建课程群的方式对中高职院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优化。结合时展特征,将更多的文化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以培养更多具有扎实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以及深厚文化功底的优秀旅游人才为目的,本文重点探究跨文化视角下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文化视角;旅游文化类课堂;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人们普遍将旅游看作文化性事业的一类,其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文化就是旅游的特色体现。在文化的不断渗透过程中,旅游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并且旅游行业的发展还产生了对文化的带动作用。实际上旅行的过程就是跨文化的一种体验方式,跨文化交流即具有不同文化底蕴的人进行沟通交流,跨文化交流体现出了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当人们接触到陌生文化的时候,也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重审[1]。

一跨文化和旅游文化

跨文化表示两种及以上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当前学术界讲的跨文化是在全球化中因社会种族混杂流以及动性增强产生的一种社会学现象,这种现象具有改变现有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作用,是文化上的一种创新。跨文化主要是将语言当作文化的载体,如果在跨文化的过程中不具备语言因素就很难掌握其文化精髓,也难以促进自身与文化对象交际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成效[2]。

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旅游文化魅力显现。当前旅游业正朝着文化旅游的方向迈进,游客普遍重视精神上的享受,业内人士在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普遍认为游客们不再将度假和旅游当作消费时间的一种形式了,旅游更多是对人身体、精神以及知识层面的一种锻炼。游客参与到文化旅游活动当中,其不仅要得到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同时还要得到知识上的追求,要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获取有用信息,享受来自文化的熏陶,促进精神享受质量的提升。朝文化旅游的方向发展,必须在旅行的过程中突显不同文化的特色、内涵和品位,有效寻找到文化旅游的积极优势。

(二)旅游文化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术界在对旅游行业进行研究的时候,经济是其主要研究方向,但是在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旅游文化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就结合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对旅游文化学的探究。研究旅游文化的概念,能够从外延定义以及内涵定义两方面入手[3]。外延定义:根据外延定义开展旅游文化的研究是早期的研究方向,目前已经形成了三种观念,分别是广义、中义和狭义。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认为旅游不仅是经济生活和事业,同样也是文化生活和事业,这是最早提出的广义上的旅游文化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中有过对旅游文化的阐述,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的主体,这也就是较为典型的狭义上的旅游文化概念。而中义的旅游文化概念则以生活方式对旅游文化的基本内涵进行描述,著名旅游经济学家魏小安先生曾表示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能够满足游客对文化的欲望[4]。内涵定义:大多数学者都是站在游客的角度进行旅游文化内涵的探究,当前国外关于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大多是站在文化旅游的角度,结合文化旅游的内涵界定其对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旅游文化是旅游中最简单、最多样的手段,旅游文化具有广阔的活动舞台,它的活动方式是最灵活、最便捷的,旅游文化的价值能够体现在多个方面。

(三)旅游文化课程受关注程度。由于旅游行业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化,所以以旅游教育为主的高校也开始重视旅游文化课程。虽然不同学习对旅游文化学的定位不同,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基础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虽然目前还没有本科院校将旅游文化课程当作院校的主要课程和基础课程,但是其已经成为多数中高职院校的主要课程,可以看出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化,进而将旅游文化学纳入到本科教育中。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选修课程的开设能够检验旅游文化学的重要性。

(四)旅游文化课程教材多样。想要了解学科的受重视程度,可以从教材的出版量与教材质量体现出来。近年来关于旅游文化的教材、著作种类多样,这些将旅游文化作为核心的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旅游文化教材、旅游文化著作、旅游文化资源。目前国内将旅游文化学作为主题了教材有十多部,种类繁多,例如《现代旅游文化学》,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4]。这部作品主要是作者在讲授旅游文化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旅游文化以及旅游文化学概念、方法和理论,认为文化是旅游消费中最重要的元素,其是国内首部全面讲解旅游文化学的著作,结构新颖且视野开阔,重视对旅游文化逻辑以及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跨文化视角下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强化教学质量的手段。一要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例如教师可以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文化》作为教学样板,融入导游资格的初中高级考证所需知识点,构建符合“双高计划”背景的中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群,围绕旅游文化探究提升旅游专业课程群质量的方法。教师可以围绕某一知识点做即兴讨论或演讲,随后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旅游文化的精髓。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制作PPT、幻灯片等,比如在讲解宗教文化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搜集相关影响材料,结合不同地区的宗教情况开展教学[5]。二要课程细化,构建旅游文化体系。旅游文化体系非常庞大,其领域下有众多分支,所以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的时候要遵循精益求精的原则,教师不但要构建完整的旅游文化知识体系,还应当保证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期间,需要将跨文化交流当作指引方向,将文化的差异性当作重点研究方向,突出文化的动态特点,例如可以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采用专题的方式进行描述。教师可以将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分成四个专题,分别围绕旅游文化学理论、主客体文化、介体文化、地域性文化进行讲解。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对于中高职院校来说,师资力量的建设直接影响的是学校的实际办学质量,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学质量与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其文化积累有莫大联系,以往旅游文化学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特征,且其领域包含众多丰富内容,因此在开展旅游文化类课程的时候学校应当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打造一直具有超强业务能力、专业素质高、学科背景多元化的旅游文化师资队伍。团队中每位教师可选择不同专题方向对旅游文化进行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促进教学与科研共同进步,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6]。

(三)关注地域文旅资源,强调旅游文化的实用性。中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追求教学上的创新与卓越。在旅游文化类课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对旅游文化进行密切关注,保证学生有能力利用课堂理论知识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并学习新的旅游文化知识,保证在跨文化视角下学生对地方旅游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旅游的看法有了转变,旅游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消费、娱乐行为,人们更多是追求旅行期间精神层面的享受,进而促使旅游行业的服务理念作出改变。旅游行业不仅要重视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还要积极融入文化元素,让游客切实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提升其精神境界。跨文化视角下旅游文化类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具有拓宽学生视野的作用,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们要在跨文化视角下对旅游文化类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不仅是时展的必然,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

作者:吕雯 单位:江苏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