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现状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国务院办公厅扩大旅游消费、促进旅游消费的政策引导下,作为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商品备受关注。如今特色旅游商品的种类不但越来越齐全,也更受消费者的偏爱。新乡市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为新乡市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设计研发特色旅游商品提供了支撑。本文分析了新乡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现状,查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的对策。
关键词:新乡;特色旅游商品;现状;对策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文件中提出扩大旅游购物消费的要求,2015年8月《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文件中提出要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旅游商品作为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研发备受关注。旅游商品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了地域形象塑造、地域文化传播的功能,同时旅游商品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今,常规旅游商品日渐向具有文化资源、物产资源、技术资源、品牌资源等地域特色旅游商品延伸,特色旅游商品的品类更加齐全。同时,特色旅游商品也更受消费者的喜爱[1]10-11。
一、新乡市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的优势
随着我国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他们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各类旅游文化资源逐渐被深度开发利用。新乡市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如表1),为特色旅游商品研发提供了关键支撑。新乡以辉县南太行山区为主,有着丰富的自然观光类旅游资源。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整体地形西高东低,西北部为太行山区,中部为平原地带,东北部为黄河故道沙滩区,整个城市同时具有山地、平原、湿地三种地理风貌。太行山区是我国地形的第二、三阶梯交汇分界处,随着千年地壳运动,位于新乡境内的太行山南麓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是刀劈斧削般的悬崖绝壁、千曲百挠的曲流、磅礴幽深的峡谷,一线天、飞来石、飞瀑、碧潭、温泉、劲松、崖柏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北方上水风光的典型代表。新乡因其特殊的区位和历史文化背景,留存了非常丰富的历史人文类旅游资源。新乡市邻接安阳、鹤壁、开封、郑州、焦作,自古是豫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在区位上新乡是夏商周三代的活动中心,商朝的京畿之地,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被称为“天下第一庙”的比干庙;河南省保护最完整的古园林建筑群百泉;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陈桥驿;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望京楼;中国第一个佛教慈善场所,专门收治麻风病香泉寺的“疠人坊”等。这些人文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资源类型可以分为寻祖朝圣类旅游资源、民俗文化类旅游资源、历史遗迹类旅游文化资源三类。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为新乡市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设计研发特色旅游商品创造了可能性。
二、新乡市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的现状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等于丰富的旅游衍生商品,特色旅游商品的设计研发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对各个景区的旅游商品实地调研中发现,各大景点的旅游商品主要以外来小商品居多,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缺乏文化创意设计,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让游客有独特的文化感受,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如表2)。新乡市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的主要问题反映如下:
(一)特色旅游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文化底蕴不足。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商品及装备分会秘书长陈斌,在2020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颁奖典礼上强调“在实用基础上,赋予旅游商品特色美”。但实际情况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制造强国的背景下,旅游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同质化”的旅游商品设计使得各个地区的旅游商品差异性较小,识别度较低。新乡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未能与旅游商品深度融合。这样的旅游商品不仅对游客没有吸引力,而且不利于本地居民建立文化自信,不利于百姓理性深入地认识地域乡土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想要转化成特色旅游商品,必须要有文化自信来桥接。只有在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入,才能在当地居民心中强化民族文化形象,增强区域文化认同,营造良好的区域文化氛围,才能促进百姓理解并参与到文化创意创造活动中来,参与到文化情感消费的活动中来,将区域文化资源转换为经济产业资本带来的经济收益。
(二)特色旅游商品研发效果不理想,创新能力不强。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的核心问题就是回答如何将文化融入产品之中?选择什么样的文化融入?选择什么样的产品融入?如何在满足现代人猎新、猎奇的消费心理的同时,保留产品核心的实用功能?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却是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过程中需要不断慎重审视的问题,需要一支经验丰富的设计团队来解决。但是在新乡像这样的设计团队还比较少,而且区域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在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经验相对丰富的商业设计团队不会主动参与这样的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乡市特色旅游商品的设计研发更多的是依靠产学结合,从高校中诞生。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7年秋,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新乡平原博物院、新乡市设计师协会三方联合把卫辉市太公泉镇霖落山中的“香泉寺”,作为文创产品的开发主题,完成了十余类文创项产品设计制作。2018年秋,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借助毕业设计工作研发“小杨庄木版年画”特色旅游商品,将主题定为“年味”,以满足“知识、时尚”消费群体的需求,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乐趣。
(三)特色旅游商品落地推广难,延展性不高。旅游商品产业链更注重文化理念与知识层面的延伸和整合,例如一个历史人物或建筑形象可以衍生发展出漫画、电影、游戏、书籍等,进而向广告、服装、餐饮等产业延展。从我国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原创性形象概念设计缺乏创新,且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在多产业合作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各个环节还未形成高效的协作模式,部分产业链仍存在断档现象,旅游商品的开发无法达到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虽然各地区政府部门都在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但是特色旅游商品研发的缺口一时还难以填补。特别是当有好的特色旅游商品问世时,为了让它更好的市场化,我们应尽可能拓宽宣传营销的渠道,但现实是我们往往更关注产品的品质、文化内涵,而忽视了宣传营销,比如:名为“平原博物院纪念品展厅”的微信公众号,信息内容陈旧,所展示商品对提升博物院知名度及宣传推广其衍生商品没有任何价值。
三、新乡市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的对策
(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提高旅游商品消费能力。受传统旅游消费理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居民对于旅游商品的消费需求并不是太高。因此必须要依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对旅游商品及相关产业进行开拓,通过制定地区性的市场激励机制,放宽产业准入标准,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要积极挖掘国内旅游商品的消费群体,优化旅游商品的进出口服务和销售渠道,通过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旅游产业的聚集性发展,提高旅游商品的消费水平和能力。
(二)用策略引导扶持旅游文化创意特色商品开发。旅游商品的特色不只于文化[1]10-11。旅游商品的设计不仅需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还需要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审美、科技创新等要素,设计打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实用的、老百姓买得起的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有关部门需要用策略引导扶持旅游文化创意特色商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三)整合新乡市旅游文化资源完善相关产业链。新乡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观光度假类旅游资源和民俗艺术类、历史遗迹类、寻祖朝圣类人文旅游资源。只有加大力度寻找和挖掘这些资源和相关产业中潜在的联系,并激活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才可以进一步为新乡市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助力,进一步彰显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增强百姓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为打造河南文化强省、实现中原崛起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助添新的动力。
(四)拓宽宣传销售渠道助力旅游商品设计研发。产品营销和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面对共同的消费人群,所以在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之初就应当将挖掘市场需求放在首位,这些需求可能是现有的需求,也可能是潜在的需求,在充分挖掘市场需求后再开发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为后期的营销宣传创造更大的可能性。在挖掘消费需求时精神文化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因素,因此在后期的产品市场推广宣传环节,应该解放思想,拓宽宣传渠道,找到最符合消费人群的宣传渠道,并全力维护,为特色旅游商品开拓丰富的销售渠道。
(五)关注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人才培养问题。人才是推动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的第一要素。要注重旅游商品设计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抓好学校教育这一重要环节,结合市场需求,对各个高等院校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学校要时刻根据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发趋势制定培养计划、丰富教学手段、打牢学生的旅游商品研发理论基础。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引入旅游商品研发相关优质的企业,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以干代学,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不断积累文创产品的研发经验。三是,加强学术交流,适时召开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学术交流会,加强各地域、各行业在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方面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开拓思路,共享成果。
四、结语
特色旅游商品不仅能满足百姓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还可以强化商品的地域性,避免同质化现象。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是新乡设计研发特色旅游商品的基础,但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不仅限于文化,现在的特色旅游商品日渐向将文化、物资、技术、品牌等资源整合利用的方向延伸,想要开发好特色旅游商品,促进旅游消费,必须在政策引导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整合完善相关产业链。
参考文献:
[1]王晓彤.陈斌:在实用基础上,赋予旅游商品特色美[J].文化月刊,2020(11):10-11.
作者:田燕 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