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三农”问题中,贫困地区则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第一要务。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为指导思想,通过综合国内外优质文献形成研究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河南省近几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剖析旅游业在乡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有效推动作用的同时,对新时期河南省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规划、重复建设、产业链条狭窄、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展开了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方案,以期为河南省乡村旅游业的规划、开发及运营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河南省;乡村旅游;对策研究

1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农村则是粮食生产的“主阵地”,是国之存亡的命脉所在。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坚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关键举措。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使其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集中力量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有关乡村旅游的产业逐渐兴起,在各种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的推广与发展中乡村旅游产品受到社会关注,其地位随着在国内旅游市场中被旺盛的需求而变得日益重要。

2乡村旅游的概念内涵

乡村旅游这一概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我国的研究整整晚了近一个世纪,因此仍处于乡村旅游研究的初级阶段。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界定乡村旅游(Ruraltour-ism)是在乡村地区产生的旅游活动[1]。孙亚辉(2017)以河南省为例,提出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依托地域特点、文化底蕴及自然资源,结合都市居民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的乡村旅游[2]。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有效研究成果,笔者试图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农村)地区,以乡村景观为吸引物的乡村旅游活动,整合乡村(镇)文化来满足旅游者在农村地区的各种放松需求休闲度假模式的旅游方式。

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3.1乡村旅游规划布局不科学,存在大量同质性重复建设

河南省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有目共睹,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背景下,还有个别地方没有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仅仅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缺乏可持续性规划。河南省虽然己经有大别山乡村旅游文化节、信阳茶文化节等多个旅游节活动,但多由各地市自行设计开发,总体来说应景之作较多,长效机制较少,项目开发缺乏规划性和科学性,各项目之间往往出现扎堆推广、重复度过高、竞争点集中等现象。从长远来看,会严重影响河南省乡村旅游业的整体布局,造成开发缓慢、资金回笼周期延迟的恶性循环,影响该省乡村旅游业一体化、规模化、精品化进程。

3.2乡村旅游业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

尽管河南省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但是优质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比较偏的农村地区,道路狭窄,路面不平的乡村公路屡见不鲜,加之消防和医疗设备缺乏,宾馆农家乐等卫生条件不达标,旅游景点的路标指引模糊不清,停车难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旅游者进入景区的频度和重游率。

3.3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旅游产品产业链条较短

河南省主要有度假休闲和观光采摘两种模式的乡村旅游。部分乡村过分依赖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导致乡村旅游产品出现严重得同质化现象,缺乏对民族风情、人文内涵的深层次挖掘,难以满足游客多维度的消费需求。对游客来说就像生活购物一样,但比生活购物多一层纪念的意义,而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主要的购物对象是农产品,但它却缺乏深加工,对旅客来说其附加值较低,在旅游纪念意义层面得不到满足。总体来说,河南省缺少知名度较高的乡村旅游品牌,大多数地区独特的魅力未被开发出来,且乡村旅游景点现在还未被人们熟知。

3.4市场主体难以满足消费需求,旅游业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游客的年龄以80、90、00后为主,他们拥有敏锐的旅游嗅觉,追求品质化生活,因此,通讯便捷、出行顺畅、住宿舒适便成为他们出行决策的主要动机和考虑事项。“互联网+”和“5G”的到来为旅游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当前河南省的智慧旅游建设相对滞后,对旅游主体的信息采集、尚不完善,定制化旅游服务公司偏少,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和档次。同时,针对经营管理和高水平服务人员相对较少,而普通从业人员大多又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和教育,这直接导致农村旅游的服务与管理双层面受限制,从而导致农村旅游粗放经营,发展不规范,严重制约了河南省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4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河南人民必定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更进一步。河南省乡村旅游要做的就是:首先,补全短板;其次,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换完善、优化服务和管理、对产品进行再加工,逐渐向高品质迈进;最终,让乡村旅游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1科学规划,树立全域旅游意识,形成无缝对接的旅游产业链

不仅是河南,我国其他省同样存在:开发起点低、整合难度大,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重在科学规划,打破传统乡村旅游单打独斗现象,将乡村旅游开发和乡村的全面发展相融合,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要在合理利用乡村独特资源的同时,充分调动乡村旅游的各方参与者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将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融入到乡村旅游整体规划中去,树立全域旅游的整体整合意识,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增强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3]。这里所指的乡村旅游产业链特指在满足旅游者乡村旅游需求的基础上,依托同行业中战略竞争力较强且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建立作为链核,融合周边相关企业的旅游产品、景区开发技术、软硬资源等核心要素,以零售或者包干的形式来提供给广大的市场需求者。在整个产业链条关系中,包含了旅行社(旅行团)、景区、餐馆、酒店等复杂的关系的利益博弈。

4.2提质增效,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实现村落景区化战略

健全高效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精确谋划和经营者的积极配合。首先,建立体制系统,引领向上的同时节约成本。保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应为企业和个体农商户所提供的服务和管理。针对具体的岗位、服务提供专业的系统培训,以保证优质的公共服务并节省时间等成本。其次,广大旅游经营者要自强不息,通过引进新技术,学习新思想提高自身的整体服务质量,与市场接轨。还要在游客所思所想所求上下苦功夫,让游客“吃的放心、住的舒心、游的开心、购的称心”,才能在各层次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为避免同质化现象继续恶化,乡村旅游业应当深入挖掘内在特点,寻找适合的营销热点,推行独具特色的品牌化战略[4]。如:信阳大别山的“红色”乡村,将呈点状分布的乡村景点通过智慧平台有机整合,打造成聚集性强、综合度高、设施配套率全的一体化乡村景区模式。

4.3深挖地域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工业革命的迭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步,当代农民既要传承农耕文化,又要引入现代科技。河南省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历史文化产品,民风民俗产品,文化村产品和节庆活动产品四种类型。如南阳社旗县赊店镇的赊店文化和禹州神?镇的钧瓷文化等属于典型的历史文化产品,重在吸引文化底蕴深的游客;河南开封鼓楼区余店和信阳大别山等属于民俗文化村旅游产品;又如河南洛阳牡丹文化节和河洛文化旅游节以及郑州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等属于节庆活动产品。诸如此类的旅游资源河南省不在少数,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差异化发展理念,区域之间应结合乡村旅游资源,寻找地域差异,凸出文化内涵,在差异化上做文章,形成“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2]孙亚辉.河南省乡村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3):208-213.

[3]尤瑞玲,于丽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9(10):78-80.

[4]李红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2018(11):38-40.

作者:毛茉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