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类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旅游文化类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

摘要:旅游文化课程在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实际教学中可将其分为旅游文化基础理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地方旅游文化等内容模块。旅游文化模块化教学中存在旅游文化概念认识不清、过于偏重旅游客体文化和重理论轻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为此需要在教学中树立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以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为主线,立足于旅游过程中的主客“碰撞”来划分内容模块,加强旅游文化实践和学习过程管理。

关键词:旅游文化;文化旅游;模块化教学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的观点已得到了旅游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人们常说经济是旅游的外壳(表象),文化是旅游的内核(内涵)。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则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1]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更应该将文化传承与教书育人等职能相结合,增强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高等院校旅游专业作为培养旅游行业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地方,非常自觉地重视旅游文化方面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几乎所有的旅游院校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并同时开设了《民俗旅游》《旅游美学》《遗产旅游》等旅游文化类课程。由此,又造成了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逻辑体系等问题。为了更好的推进旅游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尝试引入模块化教学理念。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模块(module)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语句的集合,是为了完成某一功能所需的一段程序或子程序。计算机程序模块化设计理念不仅缩短了程序开发设计的周期,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程序复杂度和生产成本。模块化的思想后来被引入教育领域,在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加拿大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等[2]。与以学科为中心的注重学科知识灌输而忽略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模块教学突出能力,围绕培养学生应职能力这个大目标,以基本理论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偏重于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对于旅游文化类课程而言,模块化教学是指将旅游文化知识体系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划分成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并可实现不断模块化处理的动态优化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知识模块是这门课程知识内容体系的一个在内容上、时间上和功能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服务于特定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一教学模块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3]。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模块化教学实现了以知识输入为导向(区分出教师必须讲授的知识和学生可以自学的知识)转变为以知识和能力输出为导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基本精神、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构比例、保持理论教学的连贯性与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的统一,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二、旅游文化类课程模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模块化教学是指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其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所有模块又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就旅游文化课而言,模块化教学的关键是在正确理解旅游文化的前提下,将纷繁庞杂的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划分,但在日常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旅游文化概念认识不清

当下国内旅游界将旅游文化等同于历史文化、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甚至宽泛到旅游活动所涉及的文化以及所有进入旅游活动范围的文化,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概念认识不清所导致的。[4]当下国内的旅游学术界很少将“旅游文化当作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来研究,而“往往把对传统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性梳理和类型学划分当作了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将这样的成果统统冠以《旅游文化学》之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错误”。[5]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西方学术界一般用“touristculture”表示“旅游文化”,而极少使用“tourismculture”一词。英文中“文化旅游”的最常用的词是“culturaltourism”或“culturetourism”,也有用“heritagetourism”来表示的,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如表1所示[6]。基于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可以将旅游文化界定为“旅游文化是以广义的旅游主体为中心,以跨文化交际为媒介,在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中迸发出来的、形式复杂广泛的各种文化行为表征的总和。它是一种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性,而没有国界性或地域性的动态的路上文化。”[7]基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既有不同又有一定内在联系。

(二)课程内容偏重于旅游客体知识介绍

据谢彦君教授统计,现有的《旅游文化学》教材目录构架有7成左右都为“总论(绪论)+文化旅游资源介绍”,所涉及的文化旅游资源必备项目主要有宗教、园林、建筑、民俗、饮食等文化旅游资源,外加旅游文学、艺术、审美、遗产、企业文化等拓展备选项目。另一种比较普遍的内容架构是以“总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但依然是旅游客体文化为主,且主要内容也是以文化旅游资源介绍为主[5]。因此,旅游文化课堂教学就变成了历史文化知识的灌输,使得旅游活动的灵魂变成了缺乏鲜活生命力的知识识记活动。这种知识识记为主型的教学模式,再加上闭卷应答为主体的考核模式,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最大弊端就是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凡事只求标准答案。不敢质疑、不会发问,思维意识受到了极大的禁铜,学习兴趣和文化创造力都会受到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课程内容重复,开课时间不合理

现行的《旅游文化学》教材内容与《导游基础知识》《园林艺术》《宗教旅游》《民俗旅游》《旅游美学》等课程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再加之各门课程的任课老师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在授课内容上并未做必要的分割,如果再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讲解,常常造成同一个内容在不同课上反复讲到,让学生认为旅游文化就这些东西,从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在旅游文化类课程的开课时间安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民俗旅游》和地方特色的课程等与导游证考试密切相关的课往往囿于通识教育课(一年级开设)、专业教育课(二三年级开设)的划分,只能在二年级下和三年级才能开设。而导游证的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11月份左右,一些旅游文化类专业课程的缺失,使那些希望在大二上学期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学生感到知识上的欠缺。即使他们能参加下一年的考试,最快也要在大三下学期拿到导游资格证,如果一旦考试通不过,那就有可能在毕业时仍然拿不到导游资格证,从而影响导游和旅行社方向的就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已经考过了的同学,等于提前把旅游文化类的课程自学了,等到大三再开这类课程时,早已没有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大受影响。

(四)课程教学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

旅游文化类课程固然需要一定理论基础,但更需要实践动手能力。由于概念认知的不清晰、内容设置上的不完善,导致在教学上照本宣科、空讲理论。而如何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转化,文化旅游活动中如何生成旅游文化,特定旅游场所的旅游文化是什么,这种旅游文化又如何符号化地表达等真正涉及到旅游体验实质和旅游文化核心的内容往往涉及不多。我们持旅游文化“碰撞论”,认为旅游文化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征,具有较强的现场感,采用实地案例教学比较合适。[8]然而,受办学条件的制约,许多本科旅游院校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难以满足这一要求。由于实践教学的短板,很难达到现场模拟的效果,只能老师空讲,引导学生凭空想象。这种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往往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要辩证地看待旅游文化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和实践是形成能力的两个重要途径,只有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从实践的角度看理论,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干巴巴的知识陈述,而应该是对实践的归纳总结,并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如果能够将理论的讲解还原到理论赖以生成的社会实践中去,难么理论的讲解也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的实践。从理论的视角来关照实践,则实践往往都是在理论的指导进行的,这里的理论就是对实践所具有的其内在规律的把握,只有合乎规律(理论)地去实践才能实现实践的目的。而当人们自觉地按照认知规律(理论)去实践时,实践本身也变成理论性的实践。

三、旅游文化类课程模块化教学的优化策略

实践证明,旅游文化对于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具有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中要加强旅游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为了避免当前普遍存在的旅游文化观念认识不清、内容设计不合理、实践教学缺失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观念

旅游教育比较偏重实践性,应突显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导向。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简称CBE)是一种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9]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按照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所需的各项综合能力来设计和安排学习的科目,按照职业能力分析表上从易到难所列出的各种专项能力培养来安排教学和学习计划。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关于职业能力的知识、态度、经验、反馈等方面的培养,并且以此作为教学考核的目标。为更好地落实CBE教学模式,还需要贯彻双OBE原则。第一OBE原则———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Outcomes-basedEducation,缩写为OBE)。OBE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远比怎样学习和什么时候学习重要”,意即学习结果比学习过程更重要。它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OBE在美国让学生在就业前尽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适应就业环境。澳大利亚教育部门奉行“学生产出驱动教育系统”的理念———将实现学生特定学习产出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教育结构、课程教学和教育过程则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如果它们无法为培养学生特定能力作出贡献,它们就要被重建。[10]第二OBE原则———三效执行力驱动原则(Object、Behavior、Effect)。该原则通过目标的明确性、行为的正确性、结果的准确性的三个维度,以目标、行为和效果三种效力的无盲区、全覆盖来保证执行力的实现。第一个OBE保证了职业能力分析的准确性,第二个OBE确保了针对职业能力要素的知识模块教学的有效性。双OBE原则可以确保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落到实处。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课程交叉重复、缺乏理论深度、难以凸显旅游文化自身特色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曾提出过“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和研究应该以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为主线,以跨文化交际为线索,以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突出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11]的观点,并从专题化和模块化的角度将旅游文化类课程分为基础理论、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和地方文化五大专题的设想,但对每一专题的内容未能细谈。这里主要从模块化角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一步的深化和细化。第一,旅游文化基础理论模块。该模块主要介绍哲学(如德国文化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中所阐述的文化符号学理论、马克思的劳动和对象化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伽达默尔的文化诠释学理论等)、文化人类学(如文化进化学派、文化传播学派、文化生态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等理论)、地理学(如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理论等)、社会学(文化功能主义理论、空间的生产理论、符号互动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理论、吉登斯的双重解释学理论、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以及身体社会学理论)等对旅游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第二,旅游主体文化模块。主要从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的视角,基于马克思主义立足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结”角度把人看作“生成的人”的人学观[12],和以海德格尔、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观,重点介绍旅游者的生存体验、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伦理价值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第三,旅游客体文化专题。内容主要有山水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这一部分内容与《导游基础知识》和《旅游资源学》有较大的重复,所以讲授的切入点很重要。笔者的经验就是从旅游者文化体验、主客体文化碰撞与文化卷入的角度,来讲旅游文化的生成,把死的文化知识转换成活的文化体验。第四,旅游介体文化专题。旅游介体是实现旅游主客体相遇,并发生文化卷入与碰撞的关键因素,主要以服务为主。内容主要有导游服务文化、住宿文化、餐饮服务文化、企业管理文化,其中尤需加强的是旅游职业伦理和道德、企业文化与价值等方面的内容。第五,地域旅游文化专题。旅游文化是现代社会全球化与地方化矛盾对立统一的结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允许文化表现形式的全球化、标准化与文化内容的地方化与独特性并存。从课程开发角度,可以多开发一些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如笔者所在学校旅游专业所开发的《襄阳文化与旅游》慕课等,就是通过对身边熟悉的景物进行体悟,从而领悟旅游文化的魅力。

(三)强化师生互动化的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这其中的“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ISO9000:2000),而过程管理则是指PDCA(plan-do-check-act)循环也称为戴明循环,其思想实质与OBE三效执行力驱动模式有相通之处。对于旅游文化类课程而言,就是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知识模块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考核等进行系统设计。在实际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教学动态循环,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非常重要,除了传统的教师考核学生外,还要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考核与反馈环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师生的互动和相互考核都必须落实在过程之中。笔者在这一方面的经验就是将教学时间分成三份:教师讲授占三分之一(主要是讲授难度较大的理论性知识、旅游文化研究方法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围绕某个话题师生共同探讨占三分之一(将书本上理论性不强、知识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交由学生来讲,老师补充和进一步深化相关知识和理论。其要求就是按照导游讲解的方式,突出课程内容知识性与趣味性,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学生陈述自己的课程案例成果占三分之一(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在老师指导下收集资料并完成研究报告写与PPT展示工作。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展示与分享,并由同班同学和老师对其作出点评。展示小组吸收课堂上师生的点评意见后,再对所做的案例进行修改完善,并最终作为期末考核材料提交)。在这个过程中,书本知识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输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再创造已在主动输出之中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撰写与分享,学生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理解、资料的收集与选择利用、提出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学生们所选的案例、分析解决问题的视角、学生的点评与质疑,以及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都会拓展或加深师生对旅游文化的了解宽度和理解深度。实践证明师生的互动能有效地将繁琐的知识讲授变成鲜活的文化旅游体验,师生双方都能从中获得许多新的东西,从而使教与学实现良性的互动循环,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体系”教学体系

旅游专业课程的设计应注重对社会和行业职业需求的分析,按照职业能力培育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分解,然后再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需要,将其集中统一起来,从而设计出一种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块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最为重要的环节———无论是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而,旅游文化教学应强调实践应用,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理论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体系”教学体系。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旅游文化的实践教学又可分为课程见习、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其中课程见习主要以在文化类景区、景点进行文化旅游观摩为主,专业见习和实习则主要集中在暑假(大一、大二、大三暑期1~2周)和大四上学期(3~6个月)赴旅游景区、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企业观摩和顶岗实习,侧重于企业文化方面。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旅游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都较薄弱,一些所谓的景区实习、旅行社实习、酒店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文化意识,尤其是价值文化的培养。一个很令人伤心的结果是,每年的毕业生访谈,都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反映,毕业实习让他们对酒店和旅游企业彻底失望,而决定毕业后不在该行业就业。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方面讲是因为学生对实习岗位和将来要就业的行业缺乏必要的熟悉感和价值认同感,再加之学生往往在客房和餐饮等劳动强度较大的业务部门实习,岗位轮换率又很低,让学生难以对旅游企业有整体的好感;从实习单位来看,常常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把实习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而忽视了真正该重视的实习生的实习,导致许多实习生实际的实习感受与实习预期相差太大,极大地降低了实习效果和对行业的文化认同感;再从学校来看,由于任课教师与旅游行业之间隔着一段现实的距离,对行业的认识与行业实际存在落差,从而不能准确地领悟行业的文化价值内涵,也难以传达出能激励学生的文化感染力。究其原因就是,双体系之中的实践体系的短板效应造成的。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是解决教师走出去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向挂职和邀请知名企业家举办企业家论坛等,拓展教师了解行业一线的渠道。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了解,有利于促进师生提升对企业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于光远,马惠娣.关于文化视野中的旅游问题的对话[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18.

[2]杨厚松.模块教学与职业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108-110.

[3]邵一江,刘红.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8-63.

[4]晏鲤波,庄兴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43-146.

[5]谢彦君,周广鹏.旅游文化及其相关范畴、命题的理论透视[J].旅游科学,2012(1):26-35.

[6]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4)67-72.

[7]肖洪根.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华侨大学学报,1994(1):69-76.

[8]朱运海.论旅游高等教育中旅游文化的内涵及其职业能力培养[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4):79-83.

[9]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0(2):104-107.

[10]顾佩华.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11]朱运海.基于跨文化视角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5):63-68.

[12]贾英健.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马克思人学观的跃迁[J].岭南学刊,2007(5):96-99.

作者:朱运海 陈海艳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襄阳市东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