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红色廉政文化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红色廉政文化所倡导的廉洁为民思想与民族革命高度契合。红色廉政文化的人民性。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有一个“来自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首先,人民群众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是我们事业发展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无穷智慧和巨大能量。离开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红色廉政文化就失去了根基和土壤。其次,红色廉政文化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表明任何一种先进文化都必须保持深刻的“人民性”。红色廉政文化所具有的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和要求相一致。再次,红色廉政文化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红色廉政文化是党与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反应,同时也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与向往。红色廉政文化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和其他先进文化中汲取先进因素,才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人民性是红色廉政文化区别于其他一切文化形态并使自身具备无限生命力的基本特质。
二、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品质
红色廉政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其先进性表现为革命性与科学性两个方面。革命性与科学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基本特质,二者的统一是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品质。红色廉政文化的革命性。“一个政党在取得和建立了一定的权力和权力机构,创办和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组织和经济利益时,客观上就有了滋生腐化和腐败行为的土壤,凡是这两个基本条件形成和具备之时,就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切实解决政党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之日。”高扬红色廉政文化的旗帜是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明确指出,“共产党所代表的是被剥削而不剥削别人的阶级,它能够使革命进行到底,从人类社会中最后消灭一切剥削,消除一切腐化、堕落的现象。”红色廉政文化正是在同各种错误认识、错误路线、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宣传、预防、教育、惩戒的方式来清除革命队伍中的贪污腐败分子,来保持革命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性。其革命性具体表现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宗旨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思想预防手段,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干预方法,坚持公开公正、依规严惩的制度处理措施,坚持以革命性、纯洁性、纪律性为党的队伍建设基本目标。
红色廉政文化的科学性。从理论上看,红色廉政文化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成果。其科学性既体现在它“坚持一切为了群众”这一思想中心上,又体现在它“坚定依靠群众”这一行动重心上,还体现在它“坚决加强自我建设”这一政治核心上。从思想上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十分注意主观世界的改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消除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腐蚀与影响,清除阶级异己分子、蜕化变质分子和贪污腐败分子,保持队伍与思想纯洁”。从实践上看,红色廉政文化是我们党在对革命建设道路中提出的新问题、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它为革命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加强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科学武器。
三、传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实践追求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任何一种先进文化形态都肩负着时代使命,总与时展的进程相一致。传承性与时代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基本特质,二者的统一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实践追求。红色廉政文化的传承性。首先,红色廉政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廉政文化不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源。民族传统文化是红色廉政文化的丰厚土壤。中国人自古就有“为官清廉”“以律修身”“砥砺躬耕”觉悟,它们就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的细胞和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江西红色廉政文化与江西传统廉政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赣南四整”“三湾改编”“三项纪律六项注意”等举措,都是在客家文化的支撑、哺育和影响下形成的。其次,红色廉政文化扬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先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了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英勇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革故鼎新、求真务实、以民为本、清正廉洁的优秀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红色廉政文化。红色廉政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清正廉洁的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廉洁文化的延续和升华。第三,红色廉政文化将在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实现新的超越。红色廉政文化在对旧文化、旧社会的改造中诞生,它是投向旧社会、旧文化的匕首利刃。同时,它又在创造新文化、新社会中发展,用各种先进的观念、活泼的形式来塑造人们的精神,它是通往新社会、新文化的康庄大道,体现了先进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时代性。首先,红色廉政文化是时代的产物。
红色廉政文化的主体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它是中国革命道路、革命精神、革命力量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独特产物。其次,红色廉政文化反映了时代主题。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备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红色廉政文化的建设培育始终紧紧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始终紧扣时代主题,富有时代特征,充满时代气息。最后,红色廉政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红色廉政文化根源于时代,来自于实践,是变化发展的。不仅红色廉政文化的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红色廉政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它所包涵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清廉为民等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
四、独特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样态内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由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文化样态内涵组成的。红色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同样也具有独特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样态内涵。红色廉政文化的独特性。一是红色廉政文化具有复合性的特点。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共同创造的,它是我党领导人民群众把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方式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政治的又是文化的。或者说,红色廉政文化既是廉政文化又是红色文化,既是文化建设又是廉政建设。其中,“红色”是红色廉政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廉政”是红色廉政文化的主体和主旨,“文化”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二是红色廉政文化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其实践特色表现为它是人民群众物质与精神生产活动的结晶;其理论特色表现为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其民族特色表现为它与中华民族近现代史紧密相连,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文化,彰显了民族精神和品格;其时代特色表现为它始终紧跟随时展变化不断进行创新。红色廉政文化的多样性。一是红色廉政文化样态的多样性。红色廉政文化既有分布广泛的物质形态的革命遗址旧址、纪念场馆、革命遗物,以及体现革命思想的小说、诗歌、戏剧、标语、歌曲、出版物等文化作品;又有在历史时期建立的包括预防、监察、监督、惩治在内的制度形态的廉政文化;还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的精神形态的红色廉政文化。二是红色廉政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它既是我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宝贵政治文化,又是人民群众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的宝贵精神文化;既是反映我们党意识形态、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境界、行为准则、作风气派的政党文化,又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汇聚群众智慧、反映群众心声,来自人民、依靠人民、归属人民的群众文化;它还充分体现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情深,是我们党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五、道路、精神、力量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时代价值
其一,红色廉政文化有助于引领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围绕着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进行了艰苦卓绝地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自身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并不断发展壮大。”实践证明,红色廉政文化是巩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的基本手段,是我们取得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胜利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只有不断以包括红色廉政文化在内的先进文化建设来改造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完善党的制度建设,在红色廉政文化的引领下,宣传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才能真正经受住“四个考验”、有效抵御和防范“四个危险”,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胜利前进。
其二,红色廉政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红色廉政文化既是一种革命文化,又是一种建设文化。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道路中,无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无产阶级的先进性,蕴含着红色廉政文化“廉洁、自律、为公”的宝贵因素。这些精神典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儿女的精神脊梁,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新时期,我们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就必须从红色廉政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和养分,因为“红色廉政文化中的主要元素和价值追求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精神的伟大源泉,它对于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凝神聚力干事创业具有正能量效应,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民族自尊自信具有重要价值。
其三,红色廉政文化有助于凝聚中国力量。红色廉政文化是一种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它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鱼水情深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正是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以崇高的革命情操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自愿为革命为人民奋斗与付出”,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党性就是民心,党性就是民意,党的形象就是群众的口碑。党性与人民性始终是辩证统一的。
六、总结
新时期,只有始终以红色廉政文化所包含的革命理想、革命精神、革命纪律来要求自己,始终代表这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长期执政的现实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清除消极腐败这一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使广大党员干部在红色廉政文化这一特殊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整个干部队伍和整个社会才能逐步形成一种强大的民族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作者:李霞 单位:宜春学院
第二篇
一、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为大学生反腐倡廉拓展了教育载体及教育形式
高校可积极挖掘本校、本地红色廉政文化资源,营造浓郁的校园反腐倡廉文化氛围。如云南大学深入挖掘校史中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利用原校长熊庆来教授1937年就任云南大学校长时的誓言“绝不妄费一钱,妄用一人,并绝不营私舞弊及接受贿赂。如违背誓言,愿受最严厉之处罚”,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革命传统教育,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拥护和好评。华东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还建立“反腐倡廉建设”“、纪检监察”等网站并开设“警钟长鸣”“、廉政赠言”“、廉政文化”“、廉政影院”“、廉政风范”等栏目;四川、陕西等地高校充分发挥本地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开展“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重唱红色歌谣”等活动;重庆、湖南、江西等地高校通过组织大学生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板报展、图片展等形式寓反腐倡廉教育于校园红色廉政文化活动之中,有效地推动了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的开展。
2.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地为大学生反腐倡廉提供了实践教育基地
各高校所在地均分布着各级革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众多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涪陵、石柱、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等区县是重庆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地,重庆市7个革命老区有6个分布在这里。在这6个革命老区的46处红色文化资源地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国家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赵世炎烈士故居)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4处。革命战争年代,渝东南民族地区曾上演过率领红三军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在这里胜利会师、刘邓大军途经这里解放秀山县、打响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战役等一幕幕历史剧,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为大学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践教育基地。高校应充分发挥这些基地在大学生反腐倡廉中的警示、预防功能。
二、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中运用的基本路径
1.搭建红色廉政文化传播平台,使反腐倡廉教育进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各校可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媒体搭建校园红色廉政文化传播平台,充分发挥红色廉政案例资源在反腐倡廉中的警示、教育作用,使反腐倡廉教育走进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一是开设校报校刊中的“红色廉政”专栏,深入挖掘、宣传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反腐倡廉的典型事迹、案例,聘请专家、学者对红色廉政文化的内涵、实质、功能等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增强大学生廉政意识;二是组织大学生开发利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撰写红色廉政文化书籍、文章,创作红色廉政文艺作品,编演红色廉政文化戏剧,唱响红色廉政歌谣,努力创作出一批教育性、可读性、观赏性强的红色廉政文化作品;三是发挥校园网优势,在校园网开辟“红色廉政文化”“、廉政影院”“、警钟长鸣”等栏目,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反腐倡廉的人物、故事、格言、警句;精选《》、《张思德》、《焦裕禄》、《孔繁森》等红色经典影视剧、纪录片进行展播;宣传反腐倡廉有关制度、文件及会议精神,寓反腐倡廉教育于红色廉政文化传播之中,营造“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校园文化氛围。
2.开发利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使反腐倡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科专业教学中
一是进教材。红色廉政文化资源遍布祖国各地,其中“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个革命事件、每一种革命精神,都在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都在以不容置疑的证据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热爱祖国、依靠群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思想道德境界”。各高校应深度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编写适合大学生使用的反腐倡廉教育教材并运用于教学中。二是进课堂。其一是开发利用中共党史中红色廉政教育资源并纳入党校课堂教学、培训之中,对学生干部、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其二是开发利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反腐倡廉教育。三是进学科专业教学中。各院系可挖掘、开发利用各学科专业中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并纳入学科专业教学之中。如音乐专业可通过《孔繁森》、《公仆颂》等歌唱廉政人物音乐作品的教学,美术专业可通过举办红色廉政主题书画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反腐倡廉教育。
3.拓宽红色廉政文化普及渠道,使反腐倡廉教育进大学生课外活动之中
一是开展红色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在当年红色廉政文化宣传月里,组织大学生或读烈士遗著《清贫》、《可爱的中国》;或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红色廉政歌曲;或诵不同历史时期红色廉政诗词;或看《焦裕禄》、《南京路上好八连》、《铁人王进喜》等红色廉政影片;或讲“节省灯油”“、何叔衡反腐”等红色廉政故事;或演红色廉政节目、举办红色廉政讲座等。二是开展参观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地活动。反腐倡廉教育“是以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有效地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达到道德境界的升华。”各校可组织大学生走进各类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地,身临其境地观看、聆听、感悟老一辈革命家和英烈人物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的文物、资料及廉政事迹,使学生精神世界得到洗礼、政治觉悟得到提高、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可收到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的廉政教育实效。三是开展学习红色廉政典型人物和剖析高校腐败案例活动。各校可通过召开反腐倡廉专题报告会、创办“反腐倡廉”宣传栏、简报等形式,一面对郑培民、杨业功、牛玉儒等正面典型人物进行大力宣传;一面对高校特别是本校贪赃枉法的反面典型人物案例进行通报、揭露和深刻剖析。以正、反面典型素材教育大学生奉公守法,增强拒腐防变意识。
三、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中运用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提供了鲜活而生动的案例素材、教育载体和教育基地,拓宽了反腐倡廉教育途径。但开发利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时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在搭建红色廉政文化传播平台、拓宽红色廉政文化普及渠道,使反腐倡廉教育进校园、进课内外活动前,一定要对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作深入细致的调研,制定科学具体的开发利用计划。特别是推进反腐倡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科专业教学时,一要做到所采用的红色廉政文化史料、反腐倡廉案例要准确,必须是出版过的或经有关部门考证过的,杜绝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二要处理好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与教材、课堂、学科专业的关系。在将红色廉政文化史料和反腐倡廉案例引入思政课及相关学科专业课堂教学时要适度,不能喧宾夺主,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2.典型性原则
正面典型即是旗帜,反面典型便是镜子。教师运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时,要遵循典型性原则,要选用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和反腐倡廉案例,或使用电视、投影仪、多媒体播放,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或通过文艺演出等方式将这些资源、案例呈现出来。选用资源时,应抓住关键,筛选重点,以点带面,影响全局。筛选的重点即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反腐倡廉中的旗帜型人物、典型性事件。如选用影视录像资源时,要选用典型、鲜明、警示力强且极具影响力、感染力的资源进行播放和收看。选用案例时,要选用具有犯罪者逐步滑向犯罪深渊的内心思想变化、周围环境影响、纪检监督不力、干部管理失控、狱中忏悔表白等过程性环节的典型案例。通过剖析案例,以案说法,使学生吸取教训,耳边警钟长鸣。
3.创新性原则
教师运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要坚持创新性原则:一要创新红色廉政文化资源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要继续深入挖掘、提炼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并进行转化、升华,将资源蕴涵的思想性、教育性与其表现上的艺术性、欣赏性有机结合起来,创新资源表现形式;要在现有校园网站、校报校刊、板报等传播载体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文艺作品等传播载体之优势,拓宽运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渠道。二要创新运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除继续运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通过党课、思政课、培训班、报告会、图片实物展、参观教育基地等传统方式方法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外,更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网络博客、网络征文、模拟法庭、现身说法等方式运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
作者:项福库 何丽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思政部
第三篇
一、红色文化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思想教育是基础。加强对干部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从源头上保证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呈现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不仅构成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涵,也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是在困难中不断创新、从挫折中走向胜利的过程。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以大无畏的革命气魄英勇战斗,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永恒的追求,经受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战胜重重艰难险阻,换来新中国的伟大诞生。和平时期,坚定理想信念更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治本之策”。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思想保证了共产党员清正廉明的政治本色,从行动上强化了革命与建设锐意进取的坚定决心。新的历史时期,理想信念主要表现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信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以人为本的宗旨文化
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关注人民、服务人民。纵观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尽管各历史时期的工作任务不尽相同,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依靠人民、革命为了人民、革命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突出表现为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摆脱压迫和剥削,建立人民政权,赢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遗余力地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新的发展阶段,以人为本构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集中表现为当代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把以人为本作为衡量廉政建设工作的“试金石”,行使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第一考虑,以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取信于民。
(三)艰苦奋斗的作风追求
作风建设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重要着力点,它要求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提倡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红色文化形成历史过程中具有浓厚色彩的传统作风,对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曾盛赞中华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在根据地里,“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正是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锻造出来的钢铁队伍,造就了日后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同志在论述解放区与国统区的对立和区别时指出:“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全体共产党人提出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要求。艰苦奋斗并非是物质文化落后时期的权宜之计,它是我党的传家法宝之一,需要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与时俱进的创新。用红色文化的感召力教育、帮助和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严惩腐败的坚定决心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注重反腐败斗争,并坚持用制度建设来保证反腐斗争的成效。1926年,中国共产党了《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文件。1938年,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这是我党历史上最早的较系统的反腐败法规。解放战争时期,面临革命即将胜利的局势,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廉政文化制度建设。1947年,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发了第一个《东北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对贪污现象做了具体量刑标准。1948年,华北解放区发出《关于反贪污浪费的指示》,指出“财经供给机关应当严格掌握制度,经常检查,使制度真正贯彻下去。”廉政制度建设有效地保障了革命时期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成效,构成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贪污腐败具备更加适宜的温床,必须要继续注重制度建设,继承红色文化廉政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化经验,坚持制度建设长抓不懈,这是一个关系廉政建设全局性、稳定性与长期性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用制度管权,在全社会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综合防范治理制度。
二、红色文化廉政经验在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一)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珍贵的历史素材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开展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始终把握历史维度。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中的历史积淀,具有超越时空的说服力和强大的教育功能。提炼红色文化廉政建设经验,促进红色廉政建设与时代的结合,可以夯实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感,增强广大党员的廉政意识。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鲜活的历史素材,这种历史素材可以促使广大党员把历史廉政思想与时代廉政思想融为一体,更能够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广大党员对革命事迹怀有崇拜之情,红色文化就是这些革命事迹的真实再现,蕴涵丰富的革命理想、革命信念,折射出革命先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广大党员对廉政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刻与感性。
(二)有助于加强廉政信念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以德促廉的文化动力
坚定理想信念不仅是红色文化的灵魂,也是保证党员廉洁从政的根本。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价值趋向、思想境界,在全社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需要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党员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选择。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建立以德治廉的文化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在中国不断交流融合,既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富有朝气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糟粕性的理念。这些糟粕性的思想,给党员的廉政意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冲击,部分党员出现理想信念淡薄,甚至政治信仰迷惘等现象。因此,需要为坚定新时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都意志坚定地投入到伟大革命实践中,这源于他们心中崇高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红色文化中理想信念的优良传统变为工作的实际行动,可以不断提高党员对理想信念的科学认知,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地抵制西方文化中一些落后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认识处理问题,坚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三)有助于深化廉政价值观教育,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身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与重要性的综合评价。价值观不仅表现为一种价值尺度与准则,同时也表现为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廉政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因素,廉政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着廉政文化的根本性质与建设方向。当前廉政价值观主要表现为树立崇尚廉洁,鄙弃腐败的价值理念,自觉抵御腐败文化的侵蚀。在现阶段,广大党员基本上能在廉政价值观方面作出正确选择,但生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员,他们的价值选择必然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主要表现为部分党员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价值观的核心问题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与奉献的关系认识错位;对实现价值追求的集体与个人的认识发生矛盾。红色文化廉政经验在价值观方面为党员作出了事实的说明: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参加斗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结合以来,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对正确价值观的选择与追求。这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正面表率,可以增强党员廉政价值观自率,引导党员正确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奉献与收益的关系,尊重社会规范,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合理利益。
(四)有助于引导当代社会的廉政作风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红色文化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对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国家兴盛,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敢想敢干是当代党员的总体现状。但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同志生活上贪图享乐,挥霍浪费;工作上怕苦怕累,缺乏刻苦钻研和顽强拼搏精神。因此,在这一时期,红色文化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特别需要重视。新的发展阶段,艰苦奋斗的内容和形式也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形态。当前物质内容方面倡导的艰苦奋斗,是反对脱离国情,脱离个人实际水平的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精神方面提倡艰苦奋斗主要体现为“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新风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新境界;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新姿态;吃苦耐劳、朴实节俭的新风尚”。引导广大党员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艰苦奋斗既是中国革命优秀的作风追求,同时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新动力。国家越是发展,生活越是改善,越要艰苦奋斗。加强社会主义廉政作风建设,积极弘扬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不仅对于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而且是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要保证。
三、利用红色文化开展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理论提升与深入实践相结合
作为一种历史资源,红色文化廉政建设思想不是自发地被人类认识认可的,它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媒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理论与实践两条路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路径是传播红色文化廉政建设思想的先行条件,在正确理论的引导下才能最为有效的利用红色文化的廉政建设思想,推进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因此,需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廉政建设经验,多角度地进行理论总结,形成关于廉政建设的理论形态。对红色文化廉政建设的理论性开发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宏观层面是指结合历史与时代的发展与国内外的廉政建设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形成统一的对红色文化廉政信念、廉政价值观、廉政行为、廉政作风、廉政制度等多方面的理论总结。微观层面是指各地可以结合本土红色文化建设,开发具有本土经验的廉政建设思想,丰富开展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资源。在理论的指导下,需要连续开展的工作是推进理论的实践色彩、生活色彩,让过去的历史活起来,让书本的文字亮出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即时性与长远性的结合。既要用先进的文化形态引导党员,使其为广大党员接受认可,又要注重把当下的廉政教育与长远的廉政思想与行为结合起来,突出建设的实效性与发展性。
(二)传承历史与时展相结合
所谓历史性,就是要认识到红色文化是一种诞生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历史中的先进思想,因此,其中关于廉政建设的思想和行为一定是与当时的革命实践相通,具备历史继承性。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而共同创造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集中表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期间勤劳勇敢、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拼搏创新、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凸显的是中国革命厚重的历史积淀。同时,红色文化又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因此,这种历史性的先进思想必须要和中国任何一种优秀文化形态一样,接受时展的历练。“时代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的总和,它有着相对突兀的主题,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任何思想理论要想始终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与时展的进程相一致,反映时代的特征并科学解答时代主题。”廉政建设是永恒的主题,但是新时代的廉政建设基本形式、主要内容、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以人为本的宗旨、艰苦奋斗的作风与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因此,必须把传统的廉政建设思想与今天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把红色文化的廉政建设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廉政文化内容、廉政文化思想、廉政文化制度、廉政文化行为的不断创新。
(三)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一种文化范畴,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在根本上属于社会软实力建设。要想保证廉政建设取得确实的实效,需要坚持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两手抓。文化建设就是要坚持对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坚持用正确的文化情操引导党员的精神世界,在全社会塑造一种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的社会境界。对于红色文化而言,它的宣传行为是多样化的,既有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红色旅游”“红歌会”,也有信息化时代开展的网络红色浪潮。通过这些文化宣传活动,积极宣扬革命榜样的力量,宣扬党在革命年代的廉洁行为、廉洁意识、廉洁素养。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执政为民的自觉意识,而且还可以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同时,廉政文化是同腐败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要想真正保障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抵制社会腐败,把反腐倡廉的意识和行为融合为一体,还需要坚持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制度是一个综合范畴,包括民主法律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腐败预防机制、腐败惩罚机制、纪律监督机制等。廉政文化建设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只有不断推进廉政制度建设和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才能持久深入地进行。廉政文化制度建设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自觉适应实践需求,及时依据社会发展,创新法规制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不仅要建立惩治贪污腐败制度机制,而且要建立健全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等。“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高反腐败法律制度执行力,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四、结论
只有秉持传统,植根于中华优秀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积极利用红色文化廉政建设成果,将廉政文化寓于革命传统教育,创新廉政文化载体,丰富廉政文化内容,才能不断发挥红色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
作者:刘双 刘萍 单位:福建江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