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廉政文化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廉政文化论文

农村廉政文化论文

一、福清市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1.重融入抓载体,着力在构筑平台上下功夫。

注重发挥各种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不断开辟和创新廉政文化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1)充分利用基层文化阵地开展廉政文化宣传。

推进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设立农村廉政文化专栏,适时宣传廉政文化的知识、信息,同时利用民间职业剧团演出前播放廉政格言警句或廉政漫画等幻灯片,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2)借助“农家书屋”平台推动廉政文化传播。

组织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为农家书屋配购书籍时,把有关道德建设和廉政建设书籍配送到“农家书屋”,在实现“一村一农家书屋”的基础上,2014年重点对32家农家书屋进行规范提升,促进了城乡廉政文化建设。

阅读全文

医院廉政文化论文

一、医院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是影响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首要因素,一直以来,不少领导干部都认为反腐倡廉教育是“软实力、软指标”,②思想观念上的认识不足也导致医院从业人员对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不高,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潜移默化作用,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领导干部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虚功”,费时长、耗费大,还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缺乏推动这项工作的内在动力。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片面的认识,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是领导,认为廉政建设是“领导生病,群众吃药”。

(二)工作脱离实践,流于形式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然而在一些医院存在工作脱离实践、流于形式的情况,很多时候,工作只是停留在搞搞宣传,领导做做报告的层面,或者只是简单的开展一些活动,浅尝辄止。在具体载体的选择上,也仅仅停留于比赛活动,缺乏新颖性、生动活泼性,并且很少以生动活泼、形象生动的形式出现的易学、易记,并且富有感染力的顺口溜、对联等。宣传手段的单一化,也导致整个廉政文化建设缺乏艺术性、感染性和影响力。在具体内容的设置上,也极易与所在医院的管理实践相脱节,导致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不一致,导致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收效甚微。

(三)廉政文化建设缺乏保证机制

在医院廉政文化建设中,虽然很多医院已经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明确了责任与分工,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也会出现很多部门被动应付的情况。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的角度加以保障,而这些基础性工作的不到位,也导致廉政文化建设的后续工作难以为继。不少医院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时,很多工作都停留在少数有专长的或者被动参加上级组织活动的人手上,缺乏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也影响了有关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此外,由于检查奖惩和奖励的不力,也导致虽然廉政文化建设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但是后继乏力,很多工作难以落实到实处,效果也不尽人意。

阅读全文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一、教师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坚持培养人、教育人的原则,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充分体现了廉政高尚的精神实质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传道授业的解惑者,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传播引领主体,其具有的双重身份决定了教师既要接受廉政教育,又要教育学生。专职教师的思想素质、学术水平、价值取向、治学态度和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廉政文化思想的内涵,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要要树立强烈的正义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担当起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者和倡导者。要对廉政文化的价值观念、基本理念有更加深刻的领悟和认同,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凝聚功能。要加强自身师德师风修养,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严守职业道德和学术修养。要在教书育人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身体力行,主动渗透传播廉政文化。要创造性地推进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和学术学科研究优势,挖掘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出路,开拓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二、以教师为主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思想层面上,高校教师对引领传播廉政文化的角色认同感不足

高校的专职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需要引领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为大学生树立榜样,特别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文化。目前,大多数教师能认真负责,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但主动反腐的自觉行动做的还不够,特别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对自身在大学校园中引领传播廉政文化的角色认同感不足。大多数教师认为只有传授专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此外,高校教师中存在着价值扭曲、信仰缺失和道德失范等现象,所担当的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的职责失位,这极大地损害了高校教师的整体社会形象,也不利于高校廉政文化思想的传播。

(二)行为层面上,高校教师师德风范良莠不齐

由于受当前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逐渐渗透到高等学校,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己思想层面的要求,师德建设受到了严重冲击,导致一部分教师信仰迷失、行为失范。近年来,高校学术弄虚作假、学术腐败现象频频曝光,学生教师急功近利,违背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部分教师教书育人责任心下降,把追求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目标,放松了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要求,而是将心思用到社会兼职上,导致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也随之下滑。甚至,少数教师廉洁从教意识淡薄,在学生考试成绩、毕业论文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徇私舞弊,突破道德底线。这些,不仅毁损了教师的光辉形象,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阻碍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廉政文化论文:社会廉政文化观念分析

本文作者:裴君成 单位:中共凤凰县委党校

随着儒家学说的发展,这些廉政文化的理论和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反对腐败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提升,并逐步成为社会公共道德规范,作为维系国家、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准则和精神支柱,一直延续下来,在整合社会力量,纯化官德、民风,净化社会风气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爱国”、“救亡”、“兴业”成为时代主题,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传承着廉政文化。如晚清廉吏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始终孜孜不倦地秉承着传统廉政文化的主旨,清正廉洁、勤于政事,给晚清社会注入了一丝活力,在他们的努力下,甚至出现了为时人所津津乐道的“同治中兴”。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农民领袖对晚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进行了严厉谴责,并构想了建立在绝对平均主义之上的理想天国,表达了他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美好向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西方带来了先进的民主宪政理念,在与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监察、考试”的“五权分立”思想,并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的廉政制度体制,为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现代民主主义的元素。在当代,中华传统廉政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精神要素仍然在规范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为人民服务”命题的提出,就是同志将中华传统廉政文化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结合而形成的创造性结果。邓小平的制度约权思想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理论与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精髓相结合的成果。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法并举”的思想,并把“德法并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治国方略和反腐倡廉建设方略。在“德法并举”治国方略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所蕴含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诠释。“八荣八耻”强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与当代中华廉政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中华廉政文化也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当代中华廉洁文化无论是在根本性质、指导思想,还是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上,都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为一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深刻而精辟地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2]P559这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当代中华廉洁文化先进性的高度概括。从当代中华廉政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关系来看。

首先,性质上相同。当代中华廉政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形态,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其次,基本内涵一致。当代廉政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化的教育、引导、塑造等功能建设一个廉洁、务实、勤政、高效的党和政府,实现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而廉洁、务实、勤政、高效、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同样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性的集中体现。第三,载体相同。廉政文化和先进文化建设、传播的载体都是通过教育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媒介等来发挥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功能,将廉洁奉公、奉献社会、保护生态等意识深入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心中,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氛围。第四,目标一致。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文化氛围,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样,先进文化也是以人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当代中华廉政文化具有政治伦理性、道德评价性、社会价值引导性的,对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价值牵引,对新时期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当代中国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多元的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和加深,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参照、相互学习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中华民族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一时代背景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决定了培育新时期中国文化要面向世界,善于借鉴和吸收外域民族精神中一切积极合理的因素。从廉政文化建设的角度而言,则是要善于借鉴世界反腐倡廉的优秀成果。因此,当代中国廉政文化体现了世界性,是世界反腐倡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腐败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敌人。长久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在与腐败行为进行着不屈不饶的斗争,推动着人类政治文明向前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腐倡廉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将反腐败列为国策,作为政治开明、政风廉洁和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一场反腐飓风席卷全球,国际倡廉运动接连不断。从意大利的“清廉运动”,到保加利亚的“清洁的手”,再到韩国的“实名制”,多少个国家总统、总理被绳之以法,不计其数的政府官员被革职查办。

与此同时,众多国际和地区性政治、经济、金融及专业组织加入反腐败斗争的行列,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和研讨活动频频举行,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形成了全世界围剿腐败的新形势。一些世界公认的清廉国家和地区,如芬兰、瑞典、新加坡、加拿大、中国香港等纷纷出招,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和本地区国情区情的反腐倡廉之路,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与调整,不断解决权力的科学配置、阳光运行、正确行使和有效监督等问题,通过不遗余力地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尊廉崇廉、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全世界树立了廉政建设的国际典范。世界反腐倡廉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廉政文化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性思想体系,其发展不仅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廉洁文化思想,还要以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学习和汲取包括国际反腐倡廉新成果在内的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培育廉洁、民主、科学的公民文化。因此,当代中国廉政文化的弘扬与实践,是世界反腐倡廉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廉政文化发展的新表象。#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水利院校廉政文化论文

一、“水”蕴含了宝贵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

(一)“水”具有天然的廉洁品性

水作为生命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不仅具有物化的自然属性,还饱含着人类至高的精神期盼。人类文明赋予了“水”廉洁的品格。首先,水蕴含着至善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家始祖老子认为水的品行意味着最高的善行,水泽惠世间万物而不争名利。其次,水象征着公平正义。在中国,古代的法字是“?”,“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氵”,平直如水,法被隐喻为象水一样公平。除此之外,人们还用各种言说讴歌水的廉洁内涵。“处事静如水”“干事清如水”“为民柔如水”“一碗水端平”等词语完美地展示了水的廉洁品性。

(二)中华民族传统水文明史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文化因子

自古以来,人类总是依水而栖,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总是被烙上“水”的印记,甚至可以说,中华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治水史。我们的先人在治水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大量的优化管理、防治腐败的制度资源,而且留下了丰富的廉政精神资源。首先,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类对水的管理越来越全面,在洪涝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法律、制度和乡规民约。我国的水利法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例如春秋时期“无曲防”的条约,西汉的《水令》《均水约束》,唐代的《水部式》,宋朝的《农田水利约束》,金代的《河防令》,民国时期制定的近代第一部《水利法》等。这些制度在当时的治水中发挥了巨大的“廉洁防控”作用,而且对当前制度治水、法治反腐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其次,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礼法并用”“德主刑辅”不仅是社会统治的主导思想,也是维护皇权、管理官吏的指导原则。

(三)现代水利改革发展传递着廉政的核心价值

“献身、负责、求实”是前总理对现代水利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这六个字不仅传递着廉政的核心价值,同时折射出现代水利人廉洁自律的伟大形象。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兴修水利和抗洪抢险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个人和集体,他们赋予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新的内涵。其中所蕴涵的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无一不是廉政文化的筋脉、灵魂、源泉和要素。这种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的时代形象及精神影响着一代代水利人,它们已经融入先进的水文化之中,并牢固地植根于水利改革发展事业的土壤之中。

阅读全文

高校管理者廉政文化论文

一、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来,高校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净化校园廉政环境,建立和完善高校预防腐败机制成为一项越来越紧迫的任务。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尚廉洁的健康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提高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廉政廉洁意识,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2.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培养优秀建设人才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后备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正则国正。青年学生更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上腐败现象和腐败案件的发生,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必须及时有效地加以教育引导,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克己奉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廉洁自律,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开展多层次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针对不同的对象,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教育方式应有所区别,因此,应开展多层次的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以提高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阅读全文

企业廉政文化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当前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组织的粗放性

在实际的运行中,企业的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只关注企业的分工,而没有发挥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整体性,从而使建设工作的重担完全落在纪检部门,致使廉政文化的建设没有相应的驱动力,最后只能草草收场,效果甚微。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时,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这样才能逐渐加强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企业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廉政自律建设,逐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时可以根据一岗双责的意识对生产工人进行管理,从而营造一种廉洁自律的工作环境,然后,将环境保护加入到企业发展的责任中,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平衡。最后是员工的切身利益,加强相关领导班子的廉政建设。此外,还要加强员工的相关思想的建设,最终做到企业不倒,不把别人拉倒和自己不倒的思想境界。在企业廉政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相关的领导人员需要自身做好带头作用,保证令行禁止,防止员工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2.结构的不合理

目前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是廉政文化同道德文化建设联系不紧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合理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不可出现信念动摇的情况。信念是一个人存在的基础,信念的丧失往往是一个人出现腐败的根源,从而导致权利的私自使用,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建设廉政文化时,需要不断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修养。然后是法律意识的淡薄。法制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廉政文化建设本身也是法治文化中的一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进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时,往往只是片面的宣传廉政文化,而法治文化丝毫未涉及,导致两者之间的不融合。在廉政文化建设时,企业不仅需要要加强传统道德的规范和感召,同时,还要加强法治和廉政文化建设的融合,从而保证廉政文化的顺利建设。

二、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阅读全文

红色廉政文化论文3篇

第一篇

一、民族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价值旨归

红色廉政文化所倡导的廉洁为民思想与民族革命高度契合。红色廉政文化的人民性。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有一个“来自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首先,人民群众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是我们事业发展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无穷智慧和巨大能量。离开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红色廉政文化就失去了根基和土壤。其次,红色廉政文化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表明任何一种先进文化都必须保持深刻的“人民性”。红色廉政文化所具有的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和要求相一致。再次,红色廉政文化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红色廉政文化是党与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反应,同时也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与向往。红色廉政文化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和其他先进文化中汲取先进因素,才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人民性是红色廉政文化区别于其他一切文化形态并使自身具备无限生命力的基本特质。

二、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品质

红色廉政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其先进性表现为革命性与科学性两个方面。革命性与科学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基本特质,二者的统一是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品质。红色廉政文化的革命性。“一个政党在取得和建立了一定的权力和权力机构,创办和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组织和经济利益时,客观上就有了滋生腐化和腐败行为的土壤,凡是这两个基本条件形成和具备之时,就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切实解决政党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之日。”高扬红色廉政文化的旗帜是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明确指出,“共产党所代表的是被剥削而不剥削别人的阶级,它能够使革命进行到底,从人类社会中最后消灭一切剥削,消除一切腐化、堕落的现象。”红色廉政文化正是在同各种错误认识、错误路线、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宣传、预防、教育、惩戒的方式来清除革命队伍中的贪污腐败分子,来保持革命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性。其革命性具体表现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宗旨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思想预防手段,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干预方法,坚持公开公正、依规严惩的制度处理措施,坚持以革命性、纯洁性、纪律性为党的队伍建设基本目标。

红色廉政文化的科学性。从理论上看,红色廉政文化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成果。其科学性既体现在它“坚持一切为了群众”这一思想中心上,又体现在它“坚定依靠群众”这一行动重心上,还体现在它“坚决加强自我建设”这一政治核心上。从思想上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十分注意主观世界的改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消除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腐蚀与影响,清除阶级异己分子、蜕化变质分子和贪污腐败分子,保持队伍与思想纯洁”。从实践上看,红色廉政文化是我们党在对革命建设道路中提出的新问题、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它为革命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加强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科学武器。

三、传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实践追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