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文学语文教师人文素质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的职前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在思想引领、道德养成、情感陶冶和心灵抚慰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古代文学课程;人文素质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高校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语文教育和初等教育等专业承担,古代文学是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涉及到的古诗文篇目的增多,古代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上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古代文学能够直接培养和提升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对师范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2012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第一个维度“专业理念和师德”明确地提出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这些要求是顺利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2011)基础和前提,古代文学课程与此密切相关,不仅古代诗文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道德水平、情感抒写、心理抚慰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教师品行修养、灵魂塑造的重要内容。
一、思想引领:提升师范生的精神境界
我国文史哲不分家,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思想元素,如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等。走进了古代文学,就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荣辱富贵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观,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家常起早,忧国愿丰年”的忧患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诚信观……这些思想观念浸透在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对学生的理想追求、思想境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就是要发掘这样的元素,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悟,引领学生的思想高度。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作为师范生,更要很好地继承和吸收。例如,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教育智慧的精华,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学习要“自求自得”、“循序渐进”、“专心有恒”等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也不无启发,荀子的“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隆师亲友”理念在今天显得尤其难能可贵。《大学》中的“内圣外王”的修练之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观,《学记》的“尊师重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的教育教学观念仍广为传颂、借鉴和使用。这些都应该成为师范生接受教育或者将来实施教育的思想的基础。“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曾子杀彘”、“鹬蚌相争”等文言故事无不令我们感到激动、振奋。这种人文文化给我们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与人生哲理,让我们不断提高思想的深度和厚度。
二、道德养成:铺就师范生的精神底子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也是社会的灵魂,是人们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古代文学作品作为道德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和价值体系:忠、孝、仁、义、礼、信、廉、俭、勤等,其精华内容历久弥新,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而道德修养不足的语境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蒋梦麟说:“我们决不可忘记中国旧的道德体系,这个旧体系是经过千百年长期的经验和历代不断的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建立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或工具包括四书五经、一般文学、雕刻、音乐、家庭、戏剧、神佛、宇宙、甚至玩具,这个道德体系曾使中国人诚实可靠,使中国社会安定平静,并使中国文化历久不衰。”屈原、杜甫、于谦、岳飞、文天祥的作品让人深刻感受他们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事业拳拳之心;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指引中让人感受到“仁爱”的力量;《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将“诚”提到了重要地位;《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的视死如归,《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孝顺忠贞,《窦娥冤》中窦娥的舍己为人、孝亲敬老等等。在崇德厚道的古代文学历史长河中,这些人物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忠于国家、孝亲敬老、乐于助人、仁义诚信、宽容正直、勤俭廉洁……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为人类道德体系中的中国元素、中国品格,成为各个行业职业道德的基础内容。学校教育包括整个社会要善于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这一载体,教育师范生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因为“道德是生命的精彩,生命发光的地方,生命动人的地方,让人看着很痛快、很舒服的地方,这是很明白的。”
三、情感陶冶:丰富师范生的精神世界
“诗缘情而绮靡”,阐释了诗歌的美在于所蕴含的“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道尽了文学作品的“情感”特征,司马迁的《史记》和《报任安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名作无不在意境、形式、语言中,浸透着深厚的情感。古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感时伤事的家国情怀,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情关注;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及陆游“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表达了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二是孝亲爱友的亲情友情,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与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李白的《赠汪伦》……都是亲情友情的真实流露。三是走近自然的欢欣热爱,诵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感受庐山瀑布的磅礴大气;读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领会空山深林傍晚的幽静和清新;吟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品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清平乐》)体味人与自然的怡然相得。作为语文课程的执教者,小学语文教师正是小学生初步感悟情感、直观体察世界、模仿学习交往的直接媒介和桥梁,因此,通过古代文学培养师范生对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加深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的理解,就会丰富师范生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
四、心灵抚慰:塑造师范生的精神力量
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灵是师范生从教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心灵阳光的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心理健康、心灵阳光的学生。古代文学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景象,浸透着深沉的情感,构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艺术世界,引领师范生行走在这个世界里,不难感受到圣贤先哲坚定的理想信念、浓烈的济世情怀、昂扬的进取精神、深邃的人生思索。师范生在与这些圣贤先哲进行精神对话、心灵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不断探求社会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激发起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产生心灵上的震撼、情感上的共鸣,自然也就会以这些圣贤先哲为榜样,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冷静豁达的积极心态。同时也应该看到: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面对人生或是事业上的逆境、困境甚至是绝境,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以怎样的方式去处理,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状态直接决定着生命的质量、生命的高度。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的随缘旷达,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信,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主人公遇祸不惊、气度从容,体现了他超脱达观的人生态度。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或逆境往往也是一种新的开始,孕育着新的成功。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被逐而赋《离骚》,都是典型的案例。司马迁《报任安书》直面身临绝境心理状态,勇于前行,给后人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些都能启发我们消除自卑、浮躁、消沉沮丧的消极心理,变得自信乐观豁达,变得无畏坚韧刚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上四个方面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难于分割清楚,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但又各有侧重。我们借助古代文学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心理教育,就是要在师范生的心灵上播种下人文素质的种子,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语文教育者、文化传播者,以便让更多的人从小就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作者:葛慧 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