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中水思想与水意象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水思想与水意象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古代文学作品中水思想与水意象探析

一、在著作中,各家以水为载体各论其“道”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很多同时又是哲学作品,从哲学角度也值得研究。道家作品《老子》《道德经》《逍遥游》《天道》等以“水”喻“道”;《荀子》和《管子》等认为水世界的本原且“以水喻政”;儒家《论语》以“水”比“德”。

(一)《老子》《庄子》以“水”喻“道”

老庄是道家思想倡导者老子和庄子的合称,作品有《道德经》《逍遥游》《天道》等。在道家作品中可见,宇宙万物都源于“道”,而这一概念也是他们哲学方面最高的哲学范畴。《道德经》中记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水被看作是“几与道”,且水能反映出近似“道”的各种规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以上观点都具有朴素辩证法的特征,同时把事物的运行规律延伸到人类,老子认为看待事物要看其两面性,处于相对“弱势”的“柔”“后”“下”同样具有超强能力,可以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庄子通过阐述溟海之深与养鱼之大,水之深与载大船之间的关系,来说明“积厚方能大成”之道理,这与近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的质量互变规律不谋而合。《庄子》还用寓言故事中的水来喻“道”的真谛———“水静犹明”。“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天道》)“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动而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刻意》)庄子的观点虽然和现在的宇宙观有明显差别,但从“为人处世之道”来讲,对于“内圣外王”却认识清晰准确。

(二)《荀子》《管子》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且“以水喻政”

《荀子》多篇文章中反复多次涉及水,以水阐述其思想,以水比君子之德,以水释人生之道。荀子对天然的水进行哲学思考,使“天然的自然”中显现出“人化的自然”的深湛内涵,这种“人化的自然”就是“水文化”。在荀子思想体现中,首先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篇》)“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这句名言,原本旨在以江海积细流终成其大的道理,来劝勉人们只有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这正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相一致。荀子、管子在作品中还“以水喻政”,提出“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理政思想。“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君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三)《论语》《孟子》中“以水比德”

在孔孟儒家思想代表作中,以水比德。《论语•雍也》篇中记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水被看作事物变化和人类品德的象征。《孟子》中记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可见孟子一方面叙述仲尼之意,阐发水的特性;另一方面用水比拟人的道德品质,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断进取,自强不息。董仲舒发展了孔孟思想,从其代表作《春秋繁露》中可见,他把水的自然属性与抽象的道德概念———“力”“平”“察”“知”(智)“善化”“勇”“武”“德”进行比附,把儒家的“社会道德之水”进一步阐述。此外,《孙子兵法》中提醒带兵之人要观察和利用“水无常形”的特点,总结出在用兵上做到“兵无常势”的战术思想。《易经》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而在范洪、王安石作品中可见———“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居“五行”之首,水是世界的本原。“五行说”具有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主义的特征。通过古人先贤的著作可见他们把水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思考,形成了水的哲学思想,这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精华。

二、水意象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要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丰富多样———神话、诗歌、散文、辞、赋等,这些文学形式都与水结下不解之缘。水不仅是文学艺术表现的对象,更是启迪艺术匠心的源泉,而影响最深的应数水意象。水意象是水这种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水被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江河湖海雨雪酒泪各种水一直被文人墨客赋予各种不同的水意象,同时,平静如镜平的水、波涛汹涌的水,奔腾千里的水等各种样式的水都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水”就不断地被文人所描述、寄予情感,2000多年从未间断,作品不胜枚举。“流水入诗情至浓”。中国文学作品中“水意象”主要从情绪、情感意象方面解读。主要涉及水与爱情、离别友情、乡情、豪情、愁情、幽情等。

(一)用水表达爱慕、相思之情

文学作品中水与爱情密不可分,古代众多文人都用水这一特殊物质作为表达爱慕、相思之情。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中男女谈情说爱、河边寻找思念的“伊人”,这里的水代表的一种浓浓的爱情意象。“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的《卜算子》表达女对男的相思和无尽的爱意,两人虽远离,但千里长江就是爱情的线索同时连接深爱着的男女双方。“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从温庭筠的《梦江南》中可见作者思妇之情,白日倚楼、愁肠欲断,是浓浓爱情的生动表达,这字里行间是以涛涛江水来表达相思之意。等等。

(二)以水来寄托离别友情和离别感伤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中描写的是好友汪伦桃花潭边送行李白的情景,诗人有感而发,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表达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同时用桃花潭水来表达二者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以光彩鲜亮的春景和波澜壮阔的长江水为背景,渲染得当,描绘出一幅格局敞亮、情谊不断、文人相亲的送别画。全诗只字不提“离别”,但又句句写着离别;没有直接抒情,但却处处透着朋友深情。“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李白在《江夏行》中借绵绵不尽的流水表达作者追随友人而恋恋不舍的深挚情怀。等等。

(三)以水为载体表达愁情、幽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中以水喻愁,一句巧妙的比喻,贴切生动地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了,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思变成了有形的、永无止境的一江春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在《将进酒》中用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一去不返,悲叹光阴流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以终年长流的宛溪水比喻无穷的烦愁之情。等等。

(四)以水喻豪情和乡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虽知行路难,但仍然坚信乘长风破骇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显示出一种必然成功的豪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在《望天门山》中用浩荡、奔腾、咆哮,一往无前的长江水比喻诗人乘风破浪,目接心驰的豪迈情怀。“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在末尾两句借荆门外不尽长江水表达无限思乡之情;等等。水对文学起到巨大的启迪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到处都充满着着湿漉漉的水意,各种境遇、情感都被以水为载体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深远的文化源头,同时水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彰显出独特的魅力。水,孕育和滋养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汪清泉,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作者:杨发军 蒋涛 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