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如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和谐师生关系

(一)切实转变传统的师生观与教学观

在以往乃至目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还有相当多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古代文学知识体系的授业者、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情况的监督者、评价者和反馈者角色;大学生则被视为一缺乏古代文学知识并因而需要不断掌握和积累这种知识的不成熟的认识主体,其实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与知识体系。《古代文学》这一课程真正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能动性,让他们感受与体悟到传统文学的美。因为要学会爱,首先要能感受美。而且随着知识性质的现代转向,古代文学教材知识也像其他课程一样必须面对当代的发展与需要,故而如何有效地将这一课程中所内蕴的具有普适价值的人文精神予以现代性转化,进而滋养大学生的生命(尤其是今日大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的情况下),启悟并指引他们为真正自由而美好的未来努力,是这门课程的终极目标与价值所在。要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真正和谐、合理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为此须建立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动态双主体观,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及运用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尽可能地建构自身足够丰厚而深广的知识结构,以及对于古代文学教学活动的独特规律性的把握与驾驭;让学生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感受并发现美进而创造美的品性。因此,有必要彻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整个《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行为转变为培育与增强大学生对古代文学中美的领悟能力与创造能力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古代文学》课程内蕴的人文精神真正滋润大学生的生命。而这些正是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师生关系趋于和谐的前提与基础。

(二)有必要借鉴与吸纳古代儒家书院对话式教学的精髓

如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增进师生和谐关系?考虑到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与这一课程历史性与当下性纠结的特点,求诸外不如反求诸己。中国古代丰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中富含人文精神的追求与实践直至今日仍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鉴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继承。其中,中国古代传统的书院对话式教育,实为一种注重探究与反思性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合作性教学特征的陶冶式教育方法。因有书院这一师生共处的教育“场”域,师生双方在对话中都极易产生当下的沟通与领悟,通过彼此之间的共同感受、相互启发,最终自然而然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一施教与受教过程及其形式都是轻松愉悦而极富人情味的,故能在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达成师生和谐的教学状态。这一对话式讲学方法的人文追求及其所蕴含的教学个性,尤其是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师生间的心灵共鸣以及由此产生的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使受教者、施教者内心都得到极大的愉悦感与成就感,能有力消除师生间目前的“对立紧张”状态,而这正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和谐氛围下,在这相互的对话“场”中,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双方都将处于智力(包括情商与智商)的最大张力内,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使《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这种对话成为有活力的、生命投入的活动方式,至今仍可作为我们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典范,值得好好借鉴与吸纳。本来《古代文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鉴借对话式教学,然而在现实的《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除了课堂这一共同空间外,在生活和课余学习场所中大多都处于某种隔离状态。因而我们要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师生共同场域;在课堂之外,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条件与技术,建立有效的、常态的网络师生交流平台,这样才能尽量利用对话过程恰如其分地引导、点拨学生进入到思维活跃的状态,让学生充分而自然地感受到经受过历史淘沙所积淀下来的古代文学本身所包含的文学美与生命智慧。具体说来,在价值取向和整体框架上,《古代文学》课程应求高求深,因为“理会得大底了,将来那里面小底自然通透”,而在实践授课中应能深入浅出。在方法上,通过对答式、会讲式、轮讲式、挑讲式、评价讨论式等各种对话模式的综合运用,利用小组导修,原典夜读,网上论坛等各种形式的思考讨论,借鉴与吸纳这种对话式教学的精髓,让每一个学生个体都能充分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对话的人文优势,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力求让学生于“不知不觉自然醒悟”(《朱子语类》卷十八语),进而去追求人类的最高智慧———睿智,体验到人类更高的人生境界。我们在《古代文学》课程努力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初衷与目的,正在于让这一课程能以人性自然的方式开始,在符合自然的教育过程中最终达到最高的人性自然境界,即孔子的“吾与点也”的那种融天地万物于一体的最高层次的人性自然境界。

二、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一种和谐的

师生关系的意义著名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在其《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认为:“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据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质上是一门渗透、积淀着历史上无数文人的思想与灵魂的历史的课程。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与学这种互动活动的意义所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习可以促进我们把握进而学习古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智慧。内蕴有如此丰富人文精神财富的《古代文学》课程因而也就具备了其他课程所没有的有利因素,即可以把握、继承进而有效地转化古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智慧,可以在历史悠久的美文薰导下润物无声地引导师生精神成人。这就使得整个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无时不充溢着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反过来学生集体的人际情感、效果回应也会即时而深刻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甚至自我价值感。这种丰盈而敏感的教学情感的付出与回应相较其他理工科课程而言,于《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与维护一种和谐师生关系更为重要:对教师而言,将有助于形成或提升教师认同感,亦有助于生成其教学个性。而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学生个性养成的基本前提,故而于《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学生而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有助于教学终极目标即———学生的精神成人的实现。可见,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与保持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何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工具理性泛滥的时代,加之当下的教学管理中技术主义文化盛行(如教学目标操作化,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评价数量化),使《古代文学》课程与其他实用性课程相比,缺少一种客观而直接的现实效用。人文素养愈趋贫乏的大学生们很难领会到这门课程中所包含的能够促进其精神成人的潜隐而长远的价值,近似于道家所追求的无用之用。我们身处这个“物质大兴”的时代,工业化、全球化所摧毁的不只是传统的价值体系,还包括生活方式、传统建筑、人际关系,甚至我们赖以存在的大地本身。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明月清风才子佳人的中国也已经被彼岸化、西方化了,离我们越来越远。因而《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施者可能会遭遇更多来自社会与学生等多方面的令人尴尬甚或伤心的境况。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古代文学课程创建与维护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师们,不仅需要“宽平其心”(《朱子语类•答项平父书》),更需要孔子的那种价值理性与坚持精神。那种在工具理性曾如沧海横流的乱世而仍坚韧地被孔子所恪守、并被他所推展开来的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性,以及身处实用主义弥漫的战乱之世,仍能孤独地坚守他心中价值理性的那份坚持。作为同样身处社会转折、工具理性泛滥的商品文化时代的《古代文学》课程的实施者,这种价值理性与坚持精神,正是创建与维护这一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的精神凭依与内在动力。

作者:罗筱玉 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