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话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话

笔者在讲授《山海经•刑天与帝争神》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自己心中的刑天形象。这里并不着重强调专业的绘画技能,而重在“形”与“意”的把握。从“形”上必须紧扣神话文本中的要点:断首、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有的学生在描绘的过程中虽然把握了上述的诸要素,却没有体现出“操干戚以舞”所体现出来的“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品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通过比较、启发以及相互点评,大家不仅对作品有了深入的理解,而且对这种新的教学形态报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度也相应高。几分钟的时间,就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效果超过预期。又如在学习《登幽州台歌》后,要求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的方法表现此歌的内容。与画刑天相比,画子昂困难了许多,因为诗歌本身没有任何涉及到具体环境和外在情态的句子,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完成,这样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性。结果,学生基本上能呈现那种登台望远的情景,但在具体的表现上,有的同学画出了城墙,配有大河,甚至有人画出了宋人的官帽,就有些背离了。笔者又结合陈子昂的《燕昭王》诗以启发,更深刻理解其中的历史感、渺小感、压抑感、孤独感,于是有同学设计构图人处中远景,以示人之微茫渺小,用远处丘陵乔木以示天地空阔,用乌云压境示压抑,用雁阵夕阳以示孤独。大家又竞相补充,不断完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达到一个小高潮。

在教学中,笔者一直鼓励学生用思想作画,只求意到,不强求技术,这样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致,陆续出现了诸多关于神话、诗、词等作品意境的理解作品。其次,古代文学里的很多文学形式都和音乐相关,可以统称为音乐文学,比如诗词曲,包括小说里的韵文部分等。而不同的地域又有独特的音乐风格,这样就使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音乐手段介入成为可能。和绘画一样,音乐的吟唱,一样可以实现课堂对话的有效增值。音乐的吟唱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据可循的唱,就是本来就有曲谱并流传下来,或者已经被改编为流行风并流传广远的。前者如姜夔《暗香》、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后者如《阳关三叠》、李煜《虞美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关雎》、据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改编的《月满西楼》、《越人歌》等。另一种是无据可循的,根据自己的理解率性而发的唱。在具体学习到这些内容时,适时的引入音乐,不论是示范、播放还是学生自己演唱,都会给学生在感官和情感上意想不到的惊喜,趣味性有了,学习的专注力、热情和主动性自然得到了提升,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强化了,小环节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两种吟唱形式都能有效调动学生融入课堂的教学情境之中,相对而言,后一种更具有挑战性。和绘画一样,不必强求技术相关的基础,重点在于理解性的尝试。比如讲授“原始歌谣”部分,讲到南音之始的《候人歌》,笔者就拿出几分钟的时间和大家探讨,这简约而不简单的一句“候人兮猗”该如何唱好,或者怎样改编演唱更好,并给学生示范《渭城曲》的演唱和元代散曲对《渭城曲》的改编,对学生以启发。文学中的《关雎》《陌上桑》等诗,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着去吟唱,学生对此类教学环节感到新奇,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课堂的气氛很热烈。再则,课堂对话艺术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适时引入方言。

古代文学具有很强的地域特性,而不同的地域总有独特的语言声调和语言表达习惯,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适度引入方言,更有利于课堂对话,提高授课效果。虽然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语言的发音及语言的表达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但语言的延续性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方言的使用,并不是苛求还原古人的语言和语调,而是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不同语言表达的差异和特点,体会其风味,从而进一步理解语言表达习惯和情感表现的内在关联。比如讲授《楚辞》后,笔者就要求来自荆州江陵的学生用楚语颂《离骚》;学习《诗经》,让河南的学生用河南梆子读《诗经•郑风》里的诗,让山西的学生用山西梆子读《诗经•魏风》里的诗,让陕西的学生吼《秦风》等等。笔者也尝试过让不同方言区的学生用他们本地区的语言唱诵《登幽州台歌》,大家可以通过现代方言的表现,直观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呈现出的文化气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进学生了对作品本身的理解。最后,改编表演也是一种课堂对话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立足于学习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改编成可操作的微剧本演出,这种改编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预先布置有备而来的。如在上完《楚辞》后,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微话剧《屈原》,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理解,又深入地了解了楚国的文化和政治,学习以点带面,由浅入深,学生的各种潜力得以广泛的发掘和淋漓尽致的表现。而在讲授《诗经•伐檀》后,为加强学生对民歌中的劳动歌曲了解,采取全班分组分角色齐声朗读,如:一群人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另一群人唱“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然后是合诵“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样处理让学生更能进入到作品情境中,玄想其事,遥体其情,对作品的情感把握就会更透彻。诸如此类的安排可以有很多,顺时而为又不走偏锋,学生都对这类教学环节表示欢迎。

课堂教学的对话交流,其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但任何形式只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的手段,使用必须合理,且须严格把控好节奏,切不能“喧宾夺主”,如果把文学课上成了娱乐课,则又过犹不及了!上文论及的课堂对话的几个方面,基本上都是从微观着眼,重在对作家作品的拓展式理解和深刻把握。对文学史的发展规律、文体研究等宏观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问课式的对话交流,条件允许的还可以进行师生角色互换,有选择的让学生讲授、大家质疑的更高层次的交流对话。只要每一个古代文学的教育者对待课堂都认真负责,用心思虑,或对职业充满敬畏,不管外在环境如何变迁,我们的课堂都会富有无尽魅力!

作者:刘砚群 单位:长江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