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学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文学教学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古代文学教学创新

一、接受美学的艺术“空白”与中国古代的“含蓄”文论

读者在接收这些语言或文字符号时,需要结合自有的学识、阅历、观念等背景进行解读。这种阅读过程的结果就是,作者的最初命意与读者的接受理解不能完全划上等号。综观古今文学长廊,伟大的作品往往具有空白魅力,吸纳读者参与再创作,从而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欣赏性。通过创作———阅读———审美———再创作这一过程,接受者最终和作者实现艺术审美上的共鸣,作品便实现了其存在并长久流传的价值和意义。接受美学中的“空白”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含蓄”异曲同工。中国的“含蓄”文论可追溯到《周礼》的委婉性与《周易》的尚象性,古人对此多有论述。唐代司空图称赏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宋人严羽则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清代李渔也说“:大约即不如离,近不如远,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耳。”这些“含蓄”的论述与接受美学的“空白”艺术有共通性。所不同者,东方美学理论更倾向于将含蓄美作为主观意识来强调,西方接受美学更倾向于将空白美作为客观存在来阐发。

二、接受美学对古代文学的教学启示和应用策略

接受美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特别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创新颇有意义。中国古典文学具有情境悠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比较难以把握。高校学生艺术接受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力和洞察力不尽相同,导致对艺术作品本身的理解存在差异。认识和理解接受美学的空白概念,能帮助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力,从技术的角度提升学生对作品艺术魅力的感悟和吸收。首先,文本存在空白的客观性,应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的空白。接受美学从接受者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文本,对作品的理解更注重技术手段,强调阅读者的知识、阅历等背景。优秀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唤醒读者的再创造,产生共同的艺术感悟,形成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分析作品,变“读者———教授———文本———作者”为“读者———文本———作者”的方式,减少教师的解读和传授环节。在这里,教师并非完全独立于课堂教学,而是作为旁观者和指引者,适当地点拨、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主动走进文本世界,与作者沟通,从而领悟艺术魅力。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学生不再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其次,文本存在空白的多样性,应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每个读者的知识背景不尽相同。作品中的某些空白,对部分学生来说是空白,对其他学生来说就不一定是。从读者和学生的立场来看,空白尽管很多,但每个学生心目中的空白位置不尽相同。发现、补充、理解、诠释、反馈文本空白的学习行为,就是学生运用发散性、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的行为。教师应很好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填补艺术作品中的空白,从而发掘作品的艺术深度,扩充作品的艺术魅力。从某种程度上讲,一部伟大的作品能够唤醒各类、各层次群体的艺术共鸣,虽然他们理解的深浅不同、雅俗不同,正如西方谚语所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鲁迅认为《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三、接受美学的教学案例:《琵琶行》的空白艺术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部千古传诵的优秀经典,古今对《琵琶行》进行注释、解读的论著卷帙浩繁。传统的解读多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从白居易的身世、经历着手,以《琵琶行》的文本研究为中心,对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引入,我们不妨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研究视角论析这部作品。根据西方现代阐释学、接受美学的“空白”、“不确定性”等理论,我们对《琵琶行》进行研读分析,就会发现该诗的语言虽然明白晓畅、精纯确当,但亦面临言辞在表达意旨时的局限,诗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艺术性“空白”,亟待读者填充补缺,将自身感情融入作品中。

(一)视觉上的艺术“空白”

《琵琶行》中视觉上的“空白”首先表现在环境的渲染,即秋天的枫叶荻花和江月的精彩描写。开篇明意,以“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揭示送别时令。枫叶、荻花、江水、明月,寥寥数笔,凄凉之景凸现纸面,给人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主客双方的失意、伤别,视觉上的感受直击读者的内心世界,给人无限的想象。在“裂帛”般的音响之后,美妙的琵琶声戛然而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即一切都归于静寂,唯有秋月映照江心。而此刹那间宁静所构成的音响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创造了苍茫无限、悲怆空灵的艺术境界。视觉上的“空白”其次表现在人物刻画方面。对于琵琶女,并没有工笔重彩的正面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展示其性格、心理。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十分贴切地表现了弹奏者的情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当调琴后,她“低眉信手续续弹”,表明了她矛盾复杂的内心,激发读者的想象,也启发读者同诗人一起思考琵琶女的身世。一曲奏毕,琵琶女自诉身世,她是曾经红极一时的京城名伎,“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但当她年老色衰和遭遇嫉妒被命运无情抛弃,落得“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景况时,反差之大不能不让人思索这一巨变的原因,寄予深切同情。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直接书写自己遭受贬谪,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诗曰“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对于无辜被贬的历史背景进行艺术处理,隐而不言,在文本设计的有关部分留置下艺术性“空白”,启发读者联想。谪居生活则描述如下:“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景情相互映衬,从视觉上让读者看到了作者与歌女的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落魄、不得志。状况和境遇不同,心境却极为接近,在视觉上奠定了整个文本的“空白”效果,充分展现了艺术性“空白”,为读者参与再创造提供了机会。

(二)听觉上的艺术“空白”

《琵琶行》听觉上的艺术“空白”主要体现在诗人对琵琶音乐的描绘和解读。“忽闻水上琵琶声”,体现了诗人的求音若渴及听琴之后的惊喜,同时也反衬了在“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日子里,内心的苦闷和压抑。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以音写心,即刻感化了宾主,知音相对,其中隐含了多少无法倾诉的辛酸情感,给读者以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感情波动的余地。接下来,琵琶女用情感和技艺演绎音乐,诗人用想象和心灵诠释音乐。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而诗人却以其深厚的功底把它成功地转化为文学语言。方世举评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移人”,实为高妙。白居易对琵琶女弹奏的乐曲,进行出神入化的描写,主要通过听觉感及的音乐来完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忽而沉浊密集,撼人心魄,忽而轻柔如丝,缠绵悱恻。“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圆润动听,在听觉上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之后有“间关莺语花底滑”的婉转与盎然“,幽咽泉流冰下难”的低沉与缓慢,“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乐声骤起,高亢激越,把音乐向顶峰推进。然而正在此时,音乐突然“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是高潮也是结束。读者在欣赏诗人的精彩描绘的同时,也会于强烈的反差中投入感情,从诗人身上和琵琶女的弹奏中理解和体味乐曲中的纷繁意象。伴随着自己的人生体验,《琵琶行》从听觉的视角,采用多种细腻的表现手法,结合巧妙的艺术性“空白”的设计,对琵琶音乐之美予以展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三)心理感受上的艺术“空白”

诗人饯别客人,苦于没有音乐相伴,在心理上的感受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郁郁。在欣赏琵琶音乐时,琵琶女融汇感情于乐曲之中,用高超的技艺抒发人生的体验,促使诗人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所遭受的打击。此时,诗人认为琵琶女所奏音乐“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琴声人化,琴表心,心写音,二者实现了共鸣。待到音乐行至凝绝不前时,心中的压抑与苦闷真正到了无处发泄的境地,故而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结论。这是心理感受的一个高峰。诗人并未明写心情抑郁的程度,但从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足以寻绎诗人的心理感受,给读者以无限的思索余地,留下了在心理感受上的“空白”。此外,从两人的生活与感受来看,一个是在不得宠中“去来江口守空船”,苦闷时“梦啼妆泪红阑干”,一个是在不得志中“谪居卧病浔阳城”,抑郁时“往往取酒还独倾”,不同的境遇和表现,却有相同的凄凉孤寂、幽怨愁苦。诗中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和琵琶女在情感上取得高度共鸣。有了这个心理情感上的共通基础,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再弹一曲,裹挟着满腔情感发挥乐曲,达到了“移人”的艺术效果:“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感受最深的是泪湿青衫的诗人。四、接受美学与教学设计纵观《琵琶行》全篇,可谓深深触及读者的感情,多处留有艺术“空白”,使后人能在“空白”中徜徉,使其渲染的环境、刻画的人物、描绘的音乐,能在后世读者心中复活,使文本的意义更加丰富深刻。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琵琶行》能够经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文本中设置艺术“空白”,吸引读者参与作品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再创造。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重新设计《琵琶行》的课堂教学,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潜在的主动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首先,还原历史场景,激发学生想象。

《琵琶行》是记述琵琶女故事而表达作者感情的诗篇,琵琶是作品得以展开的一个重要意象。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认识、了解琵琶这种乐器,欣赏琵琶演奏的音乐。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琵琶的乐曲、视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跨越历史云烟,回到历史场景中,品味琵琶乐曲的独特魅力,在一拨一弦中聆听古韵。古韵与今韵有很大不同,学生在古韵中,能体会到古代社会那种慢节奏,静谧、神秘、缓慢、忧伤,从而拉近与作品的距离。这种氛围是不同于当下的,学生在陌生而神秘的音乐氛围中,能产生不同于寻常的艺术感悟力,丰富想象。其次,调动视觉感受,冲击学生心灵。有研究表明,超过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完成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图片、场景的使用。用多媒体展现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状况,对琵琶女的故事有初步了解。用相关资料图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琵琶女的大致服饰,了解故事发生的具体场景。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诗中角色,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通过这些图片、视频,给学生以心灵上的冲击。再者,引导学生填充文本,主动感受作品魅力。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通过接受者的再创作和不同因素和因子的加入,文本的艺术魅力完全可以扩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引导学生阅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努力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够不断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理解。虽然人的感官功能千百年来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每一代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却是迥异的。因此,让学生主动去填充作品中的空白,无疑能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外延。这是教学所应追求的理想目标。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封闭的“满堂灌”式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因此,通过运用西方的一些文艺理论,选择新的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变“教师主动教授”为“学生主动接受”的教学思路,能有效调动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对作品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从多维角度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运用多维性、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秦玮鸿 单位:广西宜州河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