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明寻迹》在古代文学中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文明寻迹》在古代文学中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文明寻迹》在古代文学中探析

在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业文明国家,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无论饮食所需的农产品还是生产生活所需的手工业品,都由农民自主生产,自给自足。在此农业经济形态下,我国古代社会及其劳动人民形成较强的重农观念,并对当时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学在演变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农业文明影响,深深烙上农业文明的印迹,并孕育出深厚的农业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世代传承的民族情感,形成独具人文气息的古代文学。由王潮生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于 2011 年 9 月出版的《农业文明寻迹》一书,基于我国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通过研究历代古籍藏书,探索我国农业文明发展的清晰脉络,从农学、畜牧、耕织、博物馆等多个维度阐述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成果,为研究农业文明与古代文学的内在关联提供了有效参考。

《农业文明寻迹》全书共分为八个篇章。第一篇为农学篇,详细介绍古代农学的相关内容,系统梳理古代农业技术、农业思想和农业政策等内容,结合古代文学的发展变化,阐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农学著作。第二篇为畜牧篇,以畜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介绍我国古代饲养耕牛的经验和养羊技术,阐述牲畜相关的民俗活动。第三篇为林业篇,从先秦时期的林业发展入手,梳理我国古代的林业发展历程,结合《齐民要术》具体内容,论述古代树木栽培管理技术经验,最后以苏北地区的生态问题为例,阐述农作物对于构建复合生态经济体系的重要性。第四篇为耕织图篇,选取经典的古代耕织图,详细剖析其中反映的农业科技发展情况以及不同时期耕织技术的变化,如清代乾隆的《耕织图》,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唐代丝绢制作工艺。第五篇为茶文化篇,以茶文化为论述主题,汇总介绍古代茶叶科学技术、茶树栽培以及茶类演变等内容,并结合唐代和清代的社会风俗,介绍唐代的饮茶习俗。此外,结合历代茶图,介绍茶文化的形象语言以及古代斗茶。第六篇至第八篇分别为博物馆篇、文物篇与综述篇,详细阐述古代博物馆与文物等相关内容,并进行总结。

参阅本书,农业文明作为历史悠久、内涵丰厚的文明形态,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源起和形成,渗透进古代社会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形成一系列特色鲜明且意蕴深厚的农业文化与思想情感,并借助中国古代文学这一载体得以充分体现和持续传承。从二者的内在联系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农业文明深刻影响着古代文学的形成发展。文学艺术不是凭空想象或臆造的,而是来源于生活实际,一定程度上升华了生活素材。在农业社会影响下,农业文明深刻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古代文学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为其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支撑。其中,在文学理念方面,农业文明推动了古代文学中庸思想的形成,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造就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经济,既推动古代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发展,而且塑造出小富即安、自给自足、中庸和谐等思想理念,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底蕴和文化特色。同时,长期的农业文明社会,衍生出良好的“耕读文化”传统,使半耕半读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常见的生活方式。正是由于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乡土性,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都将家庭或农田生活作为描写背景,形成中庸文化思想。

另一方面,古代文学有力推动了农业文明的繁荣。虽然古代文学以农业文明作为基础素材,但是经过深化发展,逐渐演化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情怀,赋予农业文明良好的审美意义和深刻的价值内涵。中国古代文学通过描绘淳朴自然的农田生活场景、劳动人民与耕作之间的故事,传达出良好的朴素生活理念,充满对劳动人民可贵精神品质的肯定与赞美,充分表达出辛勤劳动、团结协作、不怕困难等理性主义思想,塑造出真实鲜活的农业文明。与此同时,由于生长于农业和土地文明的环境中,人们普遍具有深厚的乡土情感和家园情怀,并在文学作品中进行有效传达。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大量礼赞家乡、赞美土地的眷恋情怀,并且更加关注自然事物和生物个体的演化,具有浓厚的生命感和自然意识,使我国农业文明更加饱满丰富。

无论文学形式的转变还是时代变迁,农业文明始终深植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并借助文学作品得以持续传承、演化、发展。无论是早期的农事诗还是反映真实农业生活的诗歌、散文、小说等,都以人地关系、劳作耕种作为主要文学素材,体现农业文明的深厚内涵。具体来说,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农业文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古代文学中的以农为本思想。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产生出深厚的以农为本理性情感,并借助文学作品加以体现。一方面,古代文人十分关注农事活动与农民疾苦,并以此为创作素材抒发自身的政治理想抱负和社会治理愿望。例如,“诗圣”杜甫在《为农》中写道:“卡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字面意思为告老还乡、为农求道,但实则是杜甫为国设想和从政理想日渐荒唐而发出的无奈自嘲,是愤世之言,不会真正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或从事农事活动。另一方面,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了大量关于农事活动的细节,生动体现出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幸,表达出浓厚的重农情感。比如,唐朝诗人李绅在《悯农》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农民辛苦耕耘的同情和关注。

第二,古代文学中的宗教理念和农业崇拜精神。由于受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古代劳动人民常常会通过祈福、祭拜等方式确保农业丰收,并由此形成宗教思想,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以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其中有一首神话色彩鲜明的祭祖诗《大雅•生民》,主要记述周始祖诞生以及生而不凡的神异传说,并通过描写农事活动以及后稷的农艺天赋,赞扬农业的伟大贡献,最后讲述后稷祭拜天帝,使农业不受天灾影响的故事。诗中“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糜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糜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意思是天上降下好种子,人们将种子搬回家或者用背担着,回家之后开始祭天谢恩,感谢老天爷赐予丰收,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学中的农业崇拜思想。

第三,古代文学中的乡土观念。在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都十分注重农业和农事活动,并亲自参与农业实践,如播种、耕作、收割等。随着农业文化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对于农业的关注与重视也逐步转化为更深层次的土地情感和家乡情怀。同时,古代文学中除了描写大量关于赞美农业或者农民的诗歌、散文外,更多的是关于家乡和土地的眷恋不舍之情,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思乡怀人诗句。其中,在思乡情感方面,许多独在异乡的文人雅客都通过诗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比如《诗经•小雅•采薇》中,“不遑启居,猃狁之故”“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多次强调战事频繁、无法归乡,表达游子离家在外、迫切回乡安居乐业的愿望。在怀人思绪方面,游子的思念之情不仅是对家乡生活环境的思念,更重要的是对故乡中人的思念。比如《诗经•唐风•鸨羽》以“父母何怙”“父母何食”以及“父母何尝”等反问句作为每章末尾,表达了归家孝敬父母的浓烈情感。

基于上述分析,我国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全面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充分重视传统农业文明,通过溯源寻根挖掘古代农业文明中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创新传承其中具有时代价值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文化,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尤其受到网络文化的巨大冲击,耕读文化逐渐消极淡化,更应充分发挥古代文学的载体价值,推动农业文明的传承与弘扬,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立足新环境,创新传播方式。文化的广泛传播离不开新颖有效的传播形式和传播载体。在新时代环境中,虽然中国农业文明具有深厚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传播意义,但如果不经筛选和创新,将其进行原汁原味地传承,将无法有效吸引社会大众的关注,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在推进农业文明传播过程中,应及时转变思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渠道,制作创意的文学类短视频或者动画长图,生动形象地讲解古代文学中的农业文明思想和农业知识,将晦涩抽象的文学知识转化为灵动具体的生活内容,激发大众对农业文明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农业发展,自觉为乡村文化建设献策献力,达到良好的文明传播效果。

其二,挖掘大众需求,选取针对性的传播内容。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只有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成为主流的价值取向。因此,要想深入推进农业文明传承发展,促进古代文学知识的传播推广,必须深入挖掘社会大众的喜好和认知,选取大众接受度高、理解性强且迫切需求的文化知识作为重点传播对象。在文化交流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农业文明的推广需要依托良好的传播机制和推广模式,系统梳理农业文明与古代文学之间的逻辑脉络,整理出有价值的文化知识,并借助有效的传播渠道进行大力推广。其中,地方政府应出台支持农业文明发展的相应政策法规,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推广中,增强其主体意识和归属感,从而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促进农业文明繁荣发展。

其三,遵循文明发展规律,凸显地域特色。农业文明充分诠释了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人们深入了解“三农”的本质核心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借助古代文学传承农业文明时,要始终遵循农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文明演化的自然规则,构建既符合文明内在逻辑又契合大众价值取向的传承体系,充分激发农业文明的内在活力,带动乡村建设全面发展。为此,各地应全面整理并大力保护农业文明相关文学作品,结合各地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并采取特色化形式予以创新展示,将乡村建设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作者:吴媛媛 单位: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