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中言、象、意关系和审美意义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文学中言、象、意关系和审美意义,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古代文学中言、象、意关系和审美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表达手段包含“言”“象”“意”三要素,这三者的概念及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中国古代言、象、意之间的关系与发展

(一)言、象、意具有的文学特点

“言”意指的是凝练的语言,是一种语言符号,人们大都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推广到文学作品中为文字语言。作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描述到文学作品当中,将有声世界以文字语言的方式叙说给他人。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以“言”来进行交流,大多数的生产农耕都是靠语言来传授经验。此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多少文人墨客、迁客骚人都是以“言”来表达内心情感。李白在仕途不顺时,仰天长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直面表达自己的倔强、自信,勇于追求理想的情感。抑或是陶渊明在归隐田居时喃喃自语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以此来抒发自己不贪图荣华富贵,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因此,“言”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涉及语言学知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作者用来直接抒发情感。“象”意指作品中的生动形象,是对浩瀚宇宙间千差万别的事物的具体模拟。由于宇宙间万物具有多样性,因此所对应的“象”也是具有灵活多样性的。同样的“象”可以表达不同的哲理,同一哲理又可以通过不同的“象”来表达。就像我们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常见到的物象—杨柳。杨柳是春天的象征,象征着万物顽强的生命力,但亦是情意缠绵的象征,表示离愁别恨。《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以杨柳作比喻,借景抒情,表达作者的离愁之苦,而离愁之苦又可以用“鸿雁”“梧桐”“月亮”等来表示。因此,“象”作为一种意象,涉及哲理学知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用来抒发哲理。“意”指深邃的意境,即指文学作品中作者在何种情境中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意”超越于形色名声之外,通过作品进入到作者深邃的思想领域中。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刻画了恬静舒适的南山胜境与怡然自得的诗人。隐隐约约的山影,东篱下盛开的菊花,将人瞬间带入一种清新幽静的环境,烘托出诗人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因此,“意”作为一种意境,涉及美学知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用来抒发情感、烘托意象。

(二)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便早有考究。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易•系辞上》中就对言、象、意三者之间所具有的关系进行过论述。西汉司马相如曾在《西京杂记》中说:“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贤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即不管在哪种文学作品当中,最终想要达到的结果都是将意思表达清楚。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在言、意、象三者之中“言生于象,象生于意”。意作为言和象的媒介,从而使言和象也具备了某种联系。但也有学者认为,在言、象、意三者当中,“象”是属于最中间的一个环节,三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这三者还是和谐共生的,应该是一个环状的动态传递过程。其实看来,与上述讨论并不矛盾。我们所说的“言”是为了用语言来解释说明“象”,即用语言符号来描述生动的意象。那么“象”则是古代诗人或是画家通过诗歌中图画或者是图像来表达“意”,即通过生动的意象来烘托深邃的意境。总的来说,言、象、意三者无论谁先谁后,在我们表达“意”的这一过程当中,“言”和“象”两者都属于过渡者,并不是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而“意”才是最后应该得到的结果,只有在“言”“象”的表达之后,最终才可以清楚地得到“意”,进入更加深邃的思想层面和意境,借此来丰富中国古代文学文化。

二、言、象、意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言、象、意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散文中的体现

中国拥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古代文人创造出了许多具有“言”“象”“意”的散文。散文的创作构思过程,一般是考虑脑中意念如何准确描述出来,怎样选择语言。在屈原的著作《渔父》中,“颜色憔悴,形体枯槁”,运用“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屈原被流放时的狼狈—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渔父与屈原的问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运用“言”表达了屈原为维护自己高洁的人格与美政理想,直呼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渔父莞尔而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亦是运用“言”刻画了一位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知天命的隐士形象。散文中运用“意”的写作手法,描绘了渔父与被流放的屈原在河岸边相遇,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通过两者的对比,突出了屈原的倔强执着、至死不渝的人生态度,以及渔父看透世间红尘的纷纷扰扰,但绝不回避,恬然而安的人生态度。《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文章中体现了“言”“象”“意”,运用比喻、反问等手法,以及生动形象而富有哲理的句子,体现了屈原的人生价值,成功塑造了一位随遇而安的隐者形象,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二)言、象、意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歌中的体现

相较于散文中而言,“言”“象”“意”在诗歌的创作构思过程,一般是考虑意象的生成和组织,如何使胸中情意通过意象呈现出来,在这过程中语言是跟随着意象而流动的。换言之,散文的语言贵在用意念控制,而诗歌的语言靠的是意象。众所周知,意象直指意念,即散文是语言,诗歌是意象。散文是意念构思,诗歌是意象构思。如王冕的诗歌《墨梅》中:“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言”便指王冕对家中洗砚池前墨梅的夸赞。“象”即指刻画的墨梅形象—朵朵开放的梅花显出淡淡的痕迹,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意”指通过写梅,使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因此在王冕的《墨梅》中,“言”“象”“意”均得以体现,使诗歌既富有哲理,又具有深邃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运用“言”,通过叙说友人离别时的景象,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担忧与不舍;运用“象”,由多个简单的意象构成—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生动形象地构造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运用“意”,虽不直接言情,但情藏景中,寓情于景,更显情深意浓。这首诗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等多个意象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因此,在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深入体现了诗歌中的“言”“象”“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内涵。

三、言、象、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所具有的审美意义

(一)“言不尽意”的审美文化意义

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来看,文学所表现的内容来自作者的生命体验,其中包含大量的个体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当作者自身的情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时,即“言不尽意”。于是,他们便将富有个体特征的文学内容通过文学语言传达出来,这些作品所展示出来的语言特点便是一种个性化的文学语言,营造出的是独特的审美意境。因此,“言不尽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二)“立象尽意”的审美文化意义

在古代,有的时候面临“言不尽意”,学者便考虑用“立象尽意”的方法去刻画意境。庄子曾在《天道》中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意有所随”虽然无法用语言来准确传达,但是可以通过“象”来表达,我们现如今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随处看到。于是,中国的文化先贤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通过“立象尽意”的审美传达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使得“立象尽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受关注,具有感性的审美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中讨论言、象、意三者关系及审美意义的理论很早就已出现,这说明古代学者对作者使用的“言”—语言,作品中用到的“象”—意象,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想感情三者的关系早有研究,并形成了理论体系,它指导着文学艺术家们创作出了无数的优秀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和其具有的不同文学特点,以及其具有的审美意义,启示我们在后期的文学创作中应注重言、象、意要素的引入,以此来促进中国古代文学更好地发展。

作者:于小飞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