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文科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文科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新文科”是一种新的理念,它强调学术的融通性和学科的人文性。从国家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再到每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每位教师的教学过程,都应该体现出这种理念。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理应发挥其文史哲综合的特色,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是挖掘出古代经典作品中蕴含的优秀文化质素内化到师生的人格修养当中去,使之自觉地担当起发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二是加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再现场景,彼此融合;三是将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的融合,通过融通的方式,才能使研究更开阔,教学更切实。

关键词:“新文科”;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教学改革

2018年10月,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文科建设初见端倪。2018年12月20日,教育部在苏州召开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主题是“新时代•新文科•新经管”,对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拔尖经管人才培养进行了部署;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作了《新时代、新文科、新经管,培养经世济民的经济和管理卓越拔尖人才———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工作的第一要务》专题报告,明确提出新文科建设的三个举措。这次会议正式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的理念,新文科建设纳入日程。那么,“新文科”指什么?它“新”在哪?我们的专业教学如何体现这种理念?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认为,“建设新文科就是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提升时代性,加快中国化、国际化进程,引领人文社会科学新发展,从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1],对“新文科”提出了总体设想。在谈到新文科之“新”时,王学典教授特别强调,从“分科治学”走向“科际融合”才是“学科发展下一步要解决的一个方向性问题”[2]。王铭玉、张涛在《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中认为:“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3]陶东风在《新文科新在何处》中认为,文科不应该过分强调其工具化、技术化、应用化,而是更应该研究“人”的观念的变化[4]。夏文斌在《新文科新在何处》中则进一步提出了对“新文科”建设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思考[5]。由此可见,尽管大家或从理论或从实践,或从概念阐释或从人才培养,从不同角度探讨“新文科”之新,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是一致的,这种理念是以传统文科为参照面,强调思维观念的创新,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强调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正如张庆利教授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新文科建设高端论坛”发言中所说:“这个‘新’是一种学术的融通性,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社科与人文的融合以及人文自身的融合。这种‘新’还表现在学科的人文性,要通过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和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思想话语,在全球语境中发出我们的声音。”在“新文科”视域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中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如何与现代技术进行合理融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该怎样进行,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关系到“新文科”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落实。

一、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新文科”建设中的作用

强调将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质素内化到师生的人格修养当中去。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漫漫三千年,爱国红线贯穿始终,从《诗经•载驰》许穆夫人于母国危难之际、千里驰骋回国为救母国的坚决,到《诗经•采薇》普通兵士保家卫国的豪迈,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斗争,到他的《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对故土和故国的思念,再到杜甫《北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忧国忧民,到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期盼,到辛弃疾《贺新郎•事无两样人心别》“看试手,补天裂”力求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再到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中“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为国家民族勇于献身等,这些都奏响了时代爱国乐章的最强音。这些作家,这些作品,这种精神,不断地鼓舞后代人为了民族的自由而抗争,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奋斗,至今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巨大精神力量。作为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些经典作品的精神引领充分渗透到教学中,同时强调在学生的课下阅读中不断反省和提升;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深入思考经典作品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经典作品体现的人文精神和思想的乐趣等种种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作家、思想家的卓越智慧引起认同与赞叹,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觉地担当起发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当前,青年学生所处的生存环境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是面对多方面竞争和诱惑的巨大压力。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中充满着对社会的深刻反映和积极思考,表现出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具有丰富的认识生活和对抗压力的智慧,对年轻一代的人格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立足于古代经典,融合文学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对学生获得人生启迪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与时代紧密结合起来,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去回望过去漫漫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巨浪,从中汲取营养,大浪淘沙,将其中的民族精神、优良传统、美好品质等捡淘出来、传播下去。这些优秀精神在“新文科”视域下都应该得到重视和发扬,让它们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发挥更大更积极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现代技术进行合理融合

古代文学是传统学科,如何使传统学科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使之与现代社会更紧密地融合,信息技术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古代文学的生活化,古典诗词的现代鉴赏,让更多人了解古典文学诗词歌赋的美,信息技术提高了古代文学的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人们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推送,用碎片化的时间,及时有效、简洁方便地就可以欣赏一首诗,了解一位作家,窥探一段古人生活的片段。让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离我们那么遥远的文学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让那些爱国、爱家、爱人的美文洗涤我们的灵魂,冲刷那些被工业尘嚣玷染了的心灵,让我们因之而有了更美好的内心,安放了灵魂,充实了生活。这是“新文科”能够带给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更实用的功能。科技的进步不仅表现在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还表现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上。当前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极大地方便了传统学科的研究。互联网打开了世界的大门,资料共用,数据共享,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者的研究视野,之前找不到的文献资料,看不到的珍稀古籍,现在都能够通过电子版的方式方便获得。在进行史料分析时,大数据的检索分类功能,使研究者能够在众多的研究资料中很快检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2017年年底,工信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提示要“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指出“人工智能正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带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促进社会进步”。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系统模拟诗歌情境,再现历史人物,复原文学地图;同时反过来看,古代文学的学习,使我们能够立足于传统文化,以强大而丰富的古代文学典籍为AI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VR)提供广泛的素材。

三、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首先,是中国语言文学内部的学术分支的融合运用。比如,在文学史研究过程中,需要以文献整理的工作为基础,同时要结合文学批评理论予以支撑。我们知道文学史的研究包括对文学文本的研究和对文学活动的研究,想要做好文学文本的研究和文学活动的研究,就得研究文本和文学活动产生的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情况,我们通常称之为背景研究,还要对文学家、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本身的了解和解读,这就需要以文献的功底和古代汉语的语言学习为基础,在这之后又需要文学批评的相关理论予以评述和鉴赏,文学批评的理论包括古代文论和现代批评理论的融合和综合,这样才能对文学文本和文学活动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和解读。其次,将古代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进行交叉融合。从课程本身教学来说,一是课堂组织由单一的授课变成分小组讨论和调研,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经过论证和尝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分成几个模块,这几个模块依托文学院的专业研究,开设鉴赏导读、模仿写作、作品表演等系列模块,使古代文学课程在“新文科”建设中具有多样化特征。此外,进一步增强实践环节,通过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复述,增加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就大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现象结合古代传统思想进行“交叉融合”的思考研究,通过论辩加深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也以此锻炼学生口语能力,启发智慧。从交叉融合角度来说,古代文学教学要真正体现并加强“文史哲不分”的学科特点。在教学先秦文学中,重点之一是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先秦历史散文包括《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它们既是史书,也具有文学表现:“它们在叙事手段、人物描写、语言艺术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开启了史传文学的先河。”[6]它们的出现代表了先秦哲学发展的高度,与此同时《老子》的语言凝练富有韵律,《庄子》的幽默诙谐富有诗意,《论语》的记言生动富有韵味,《孟子》的辩言机巧富有气势等,又呈现出议论类文学发展的高度。而艺术本就与文学同生共存,“诗乐舞一体”是先秦文学的特点之一,《毛诗序》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何止先秦文学,后代的文体中比如汉乐府、宋词、元曲也都是可以入乐演唱,甚至还要结合综合舞台演出的多种元素予以表现的。同时,入乐的诗词曲,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得以传播。因此,无论研究还是教学,都应该通过融通的方式,才能使研究更开阔,教学更切实。

最后,“新文科”建设还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将中国古代文学与自然科学中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并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比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展示了社会的医学状况,体现了自然科学的成就,比如《扁鹊见蔡桓公》,就能够以文学的形式展示古代医学的发展;对文学作品人物的分析可以结合心理学理论,对文学流派的形成可以结合文学地理学、文学生态学加以认识。《洛阳伽蓝记》虽然是北朝的佛教史籍,但以文学的笔法介绍了洛阳城建筑的佛寺兴衰,涉及建筑、地理、历史、文化等许多学科;《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但在它虚拟的小说世界里,大观园展现的传统园林设计,林黛玉形象中的病理学特征,四大家族上下的饮食文化,甚至其中有关声、光、电等物理现象等,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理学知识,并将之融入文学的分析中。总之,“新文科”建设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现代化的教学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的简单传授,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文献、图片、声像等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鉴别、体悟和思索,从而得出自己的认识。在认识上既要继承传统也要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话语体系,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在教学内容上做到融合交叉、渗透拓展,在教学方法上做到丰富多样、彼此融通。跨学科跨文化的“新文科”理念,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可以拓展的空间,也成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新的契机。加强理论的探讨和现实的应用,力求实现教学目的最大化,是我们每个专业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米晓燕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