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审美距离在古代文学中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文学欣赏中,审美距离是观众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随着观众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和理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鉴赏中的审美距离问题,以现代美学的心理距离说为依据,探讨了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对审美距离的影响。同时,本文以几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如何利用审美距离来提升审美价值,为审美距离视角下的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审美距离;心理距离论;审美心理学。
一、从美学角度思考中国古代文学欣赏的重要性
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与现代美学也有共通之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儒家美学关注的是美与善的关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道家美学关注的是美与自然的关系;“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禅宗美学关注的是美与艺术的关系。从美学角度来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不必局限于单一的空间维度或时间维度,可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一切景语皆情语,美学着重于“美”和“情”。从美学角度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欣赏,可以帮助读者从客体角度欣赏作品的美,并逐渐进入作品切身地去感受美,最后独自创造出自己心中的艺术美。这一过程不仅是建立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的过程,更是让读者从中得到独特的体验,做到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完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形成独立人格,提升人格境界。
二、从时间维度到空间维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
在传统的话语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焦点是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学,主要从时间维度探讨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尽管一些文学历史叙述者也有基于空间角度的表达,如作者的诞生地和地理活动以及作者的人生轨迹,甚至区分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是否属于同一地区,但是在时间维度的强力支配下,空间视角往往被忽视,研究者难以探究古代文学及其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必然会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入研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者应从时间到空间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理论价值,并深化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空间维度对于研究文学史意义重大,可以突破时间维度的限制,扩大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视野,有利于构建一个三维的研究框架,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学历史画卷,加深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一般规律的理解。
三、审美距离在古代汉语文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欣赏中,审美距离是观众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随着观众对文学作品认知和理解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鉴赏中的审美距离问题,探讨了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对审美距离的影响。然后,以几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如何利用审美距离来提升审美价值,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方向。
(一)审美距离对苏轼诗歌修辞手法运用的影响
文学作品应该保持一种超然的感觉,运用典故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典故是诗歌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以审美距离为基础,利用语言或古老的故事给接受者一定的思考空间,使作者以温和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苏轼的诗歌中,典故是很常见的。例如,《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是苏轼写给朋友杨元素的告别词。第一句描述了他将离开杭州到密州,与朋友杨元素分离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悲伤的感觉;最后一句“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乍一看,让读者无从理解。事实上,这是一种幻觉。这里以羊祜比杨元素,“羊”“杨”音近。苏轼在这首诗中通过这种类比,委婉地赞扬了他朋友的成就。这种运用典故的修辞手法给读者造成了一种意蕴深远的感觉,使读者在反复思考和理解其深刻含义后产生前所未有的欣慰。
(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静”与“超然”的审美距离
审美距离决定了主体的审美态度。当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时,美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远”代表着审美过程中恰当的审美距离,有助于主体摆脱外界的束缚,保持一种宁静、淡泊、超然的审美心境。庄子坐着不动,进入了空虚的境界;老子通过对世界的观照,唤醒了“静”的审美心理等。中国古代文学也充分发挥了审美距离中的“遥远”之美。1.魏晋诗人陶渊明——《饮酒》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他是中国第一个田园诗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在审美距离设置上有其独特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诗意地看待田园生活,使之成为审美对象;二是摆脱世俗的名利,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自由的审美主体。他通过喝酒让自己的身心远离现实世界,即使在繁忙的街道,也好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可以得到生活的真正含义,这反映出诗人的审美态度。2.北宋诗人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作为豪放派诗人的代表,超然旷达。他在正月二十日的晚上写下了这首《江城子》来悼念他的亡妻,虽是悼亡,但是只有下片五句是在记梦境,其余都是抒发感情。“十年生死”表达的是死者与生者相隔时间很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表现出了无法企及的生死距离;“纵使相逢应不识”又将现实和梦联系在一起,“小轩窗,正梳妆”重现了诗人难忘的场景,这也是无法企及的时空距离。“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就是无声胜有声了。这些反映了心理距离下所呈现的审美情感。从悲伤到无奈,从无奈到感慨,都是苏轼内心的写照。3.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李煜是亡国之君,这首词是他的绝命词。“往事知多少”表达了作者早已不是君王的身份变化;“小楼昨夜又东风”中,一个“又”字便写出了时序变化,这是时间距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江山早已易主,物是人非,这是空间距离。这首词在问答中回首往事,展开叙述,流畅自然,用时间距离、空间距离、身份变化所形成的心理距离来表现他作为亡国之君的悲伤和对自然界轮回更替、人生短暂易逝的感叹,富于哲理,语尽而意无穷。
(三)以描述杨贵妃的诗歌为研究对象探索审美距离的演变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通过搜索唐代诗歌发现,以杨贵妃为题材的诗歌有180多首,多集中在晚唐时期,这表明了唐代诗人对该题材的热情。其中,盛唐时期的杜甫、李白多以杨贵妃为臣子,晚唐时期的代表作者则有李商隐、杜牧等。通过对描写杨贵妃的诗歌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诗人对杨贵妃的描写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态度。有的讲述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有的讲述马嵬坡事变,等等。研究发现,诗人在诗歌中对杨贵妃的评价是建立在诗人与杨贵妃审美距离的基础上的,它与时空距离的变化、个人的同一性体验以及整体的社会环境氛围有关。安史之乱之前,诗人与杨贵妃在时空上距离较近,在审美上有适度的距离。这一时期,诗人与杨贵妃同处一个时代,受到皇帝宠爱的高贵人物需要仰视和崇拜,尤其是在天宝初年,杨贵妃在诗人笔下是华贵尊崇的象征。然而安史之乱后,尤其是马嵬坡事件之后,诗歌中的杨贵妃形象发生了转折。诗人多认为杨贵妃是红颜祸水,如罗隐的《马嵬坡》中“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认为杨贵妃是导致国家混乱的罪魁祸首。也有诗人认为她是弱者,同情她的遭遇,如高骈的《马嵬驿》中“玉颜虽掩马嵬尘,冤气和烟锁渭津”。这便是时空距离改变后,诗人们的审美距离发生改变,作品表达也有所不同了。
四、结论
审美距离是文学作品创作和欣赏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审美距离相关理论为依据,借助古代文学作品,分析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对审美距离的影响,分析如何利用审美距离来提升审美价值,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康震.弘扬传统,创新话语,贡献智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J].文学评论,2016,(06):5-13.
[2]李潇云.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审美惊奇的三点考察[J].思想战线,2012,38(01):137-138.
[3]田恩铭.时空视域的文本流动与文学传播研究的意义拓展——从柯卓英教授〈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说起[J].新闻知识,2011,(03):100-102.
[4]彭强民.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批评标准[J].文艺理论研究,1996,(04):60-66.
[5]王立.复仇心态及中国古代文学复仇主题的审美效应[J].求索,1994,(05):86-91.
作者:李佳雯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