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教学中融合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标,文章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思政”新理念下,教学改革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下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一、“课程思政”理念下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高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代每一位大学生的责任。在强调文化自信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文学素养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当下,高职院校学生受功利主义影响,常常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涵盖了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文学家的先进文学理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主动探索传统文化,陶冶文学艺术情操,感受多元文化碰撞下的文学经典思想,从中发现特有的语言魅力和文字魅力,进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二)有助于开拓思政教育视野。古代文学课程是高职院校文学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历史悠久,经典荟萃,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点滴菁华,浸润着我国古圣先贤的智慧光芒与人文关怀。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在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古代文学课程学习内容都是由专业教师根据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审美鉴赏水平,挑选出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古代传统文化精华,这些作品能够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开拓思政教育的视野。传统文化精华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涵有很多相通之处,古代文学课程尤其担负着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责任。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文学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道德素质与人文修养,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建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思政教育。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与思政教育有着很多的契合点,应该将思政内容引入专业课程。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材内容结构和教学目标都脱离思政教育理念,多是单纯停留在对文学知识的接收与文学作品的讲解,很少与思政教育进行挂钩。教材内容对思政教育的弱化以及脱离思政教育理念的教学目标将不利于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同时,高职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往往流于通识教育的层面,难以针对性地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其丰富的人文价值逐渐被漠视。
(二)教学过程忽视德育功能。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往往能够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却忽视了课程的德育功能,没有做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发挥育人的作用。教师的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堂小范围内,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很少主动与思政教育挂钩。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不高,感觉德育教学与自己不相关,并不在意教师德育方面的教导。教师对于书本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向生活延伸,或是纯粹的口头德育教育,缺乏具体生动的案例支撑,学生当然不关注,也就达不到德育效果。
(三)教学方法单一。古代文学课程大多是以理论授课为主,很多教师的教学遵循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流程:讲授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先对作者及作品背景进行简要介绍,然后讲授作品主要内容,最后分析作品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课堂上以教师的单向输出满堂灌的传统理论授课模式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思维以及实践运用的机会,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课程中丰富的隐性思政资源很难与高职教育相融合。此外,教师教学中虽也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资源,但多数情况下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很好地融入思政内容,而以读文件的方式强行灌输给学生往往会引起学生反感,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一)提升课程教师思政意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只是注重专业基础知识一味地授业,而不“道”,常常使得学生学中睡睡中学,无所事事。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师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使命时代新人的践行者和主导者,应该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修养。教师应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师能为基础,在课堂中积极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充分挖掘古代文学课程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使古代文学之美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增加课程教学的思政育人功能。在高职院校中,特别是高职师范类,如语文教育、小学教育等师范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是其中重要的专业课。非师范专业也有大学语文等通识类的文学课程,其中古代文学篇目所占比重较大。这些课程的教学大多是以专业知识的讲授和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为主要教学目标,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示范性、政治性、先进性和辐射性,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要更好地实现全面育人,应该发挥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力度。在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赏读中,不仅要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打好基础,同时也要注意提炼思政元素,发挥古代文学课程思政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导入教学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如展示各个朝代不同的文学作品形式,展示文学大家的生平经历,要特别重视文学性与趣味性。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感受古代文学作品魅力的同时能真切体会到人文精神,不是直接生硬灌输给学生作品的思想价值等知识,而是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其次,教师可以设置情景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找到理解课程思政的新方法。如在讲述古代作品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或互联网,寻找作品相关的视频、文献资源,尽可能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感受作品,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或者可以让学生分组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所学习的作品创作过程及其思想价值。表演可以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学之美、中华文化之精,在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教师可以适当打破教学顺序,采取主题学习的方法,所教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合。如将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及其经典篇章作为一个主题,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儒家学者所倡导的道德的力量,从儒家尚德的精神出发,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体现当代精神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道德规范;将屈原、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爱国诗人的篇章作为一个主题,体会屈原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精神,感受陆游爱国如家、永不放弃的情怀,铭记岳飞精忠报国的誓言,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学生对于实现“中国梦”的认同感、责任感;将《诗经》《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西厢记》《牡丹亭》以及歌颂真挚爱情的诗词等作为一个主题,让学生阅读作品时深切感受到古人对爱情的美好理想与勇敢追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婚姻观;将歌咏祖国名山大川的诗词歌赋作为一个主题,或分化为以人文历史景点为纲、串联诗词为小主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理念可以有效地运用到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对教师教学改革与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升思政意识,充分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增加课程教学的思政育人功能,将课程内容与德育目标进行融会贯通,要丰富课程思政手段,实现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融合,使古代文学之美和思政教育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作者:齐丽丽 单位: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