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在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文学在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古代文学在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古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的热点都集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融合等方面。本文探讨的专题教学法即属于此。专题教学法通过科学布局,不仅可缓解课时少与内容多之间的矛盾,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培养学生专题归类和综合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古代文学;专题教学法;学生能力

作用为适应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近些年来,古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的热点都集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融合等方面。本文探讨的专题教学法即属于此。古代文学课的专题教学法多指以归类、整合具有共同属性的内容(包括作家、作品、题材、体裁、风格等)集中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文学史多以朝代为时间顺序编排内容的情况下,专题教学通过科学布局,不仅可缓解课时少与内容多之间的矛盾,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培养学生专题归类和综合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一.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

古代文学课传统的教法多按朝代归属的作家作品分章、分节讲授,学生获得的文学知识是片段式的,往往是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而专题教学就可以纠正这种弊端,将那些具有共同属性和共同特征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归类讲授,打破时间(朝代)的界限,前后贯通,能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如讲授戏曲部分,可从分享2500年前部落巫觋主导的祭祀仪式开始,将春秋战国时宫廷内的倡优俳优、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戏和隋唐的民间歌舞《踏谣娘》、参军戏,还有宋金杂剧、院本、变文、诸宫调、南戏以及元杂剧、明清传奇、地方戏等综合一起,与学生一起阅读它们中的代表作品,观赏戏曲视频,熟悉传统戏曲的角色行当和戏曲的歌舞性、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特色,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戏曲的审美特质和所表现的伦理精神。还可以介绍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如《赵氏孤儿》《琵琶记》在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的翻译、上演等传播情况。这样的教和学,有利于学生完整地系统化地掌握中国戏曲方面的知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专题归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专题教学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训练他们分析问题和综合研究问题的能力。如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归类、拟定专题题目的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在对不同作家作品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写相同题材的作品,或相同体裁的作品,相同风格的作品,或有相似经历的作家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中显著的共同特征,拟定专题题目。一般而言,学生对同类题材的作品作专题归类,容易操作一些。如同为写边塞题材的诗,绝大部分都写边塞的奇异风光、严寒的气候、守边士卒的艰苦生活与乐观豪迈、深切的思乡情结、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诗人建功立业的愿望、对边防问题的思考等,有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这些相似点,而能拟出“总是关山壮豪情———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颢、王之涣、李益的边塞诗”这样的题目也不是难事儿。同样,写田园题材的诗,都关注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宁静淳朴、农家风情、农耕的场景、农人的辛劳与乐观,寄寓隐逸的情怀等,有学生就题为:好诗都向田园吟———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范成大的田园诗。不过,也不排除有些归类有难度,如咏史怀古诗,从东汉班固的《咏史》开始,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虽然都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或凭吊历史古迹,或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抒发感慨、寄托哀思、托古讽今,多用典故,手法委婉,但不同的作家,因自身的经历、境遇和认知等原因,写法就不同,产生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自然有差异。像杜牧和王安石的咏史怀古诗,长于翻历史旧案,给人振聋发聩之感。面对这种情况,不妨引导学生以朝代归类拟题。如:感喟翻案语惊人———唐宋时期的咏史怀古诗。缩小了概括范围,要好把握一些。以作家的经历作专题归类,如贬谪作家群专题,就可以将多次遭受贬谪的作家归类,以刘禹锡、柳宗元为例,选其在困境中共有的心态命题:不屈的斗士———刘禹锡、柳宗元贬谪中的文学创作。其他的还有漂泊作家群,隐逸作家群以及一些文学团体、诗派,如建安七子、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韩孟诗派、白体、晚唐体、江西诗派、辛派词人、四灵诗派、江湖诗派等等,都可按类选材,构建专题。至于以作品的风格作专题归类,则比较复杂。很多诗人的创作风格呈现多样性;宋词也如此,宋词的豪放和婉约,是相对的,有不少词人的词作两者都有,很难绝对的划清,但引导学生通过归类阅读和梳理这些文体作品,会对文学中的“风格”现象有更具体的认识。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观念和研究问题的创新能力

毫无疑问,在学生归类阅读和整合专题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有了问题意识,而专题教学就是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启发他们寻求、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便是研究观念形成的开始。从这个角度讲,专题教学也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研究’的本质特点,侧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意识、态度和能力等,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型’教学转变为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从而达到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1]。对于低年级的本科生来说,研究观念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养成。中国古代小说是一片神奇瑰丽、万紫千红的园地,同学们都感兴趣,都想进去走走看看。其中文言小说名著就有汉魏六朝小说、唐传奇、《聊斋志异》等。笔者曾在这个专题的探讨活动中,收到学生的一份探究成果,她通过阅读和比较,发现了刘义庆的《幽明录焦湖庙祝》、沈既济的《枕中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续黄粱》三个文本之间的联系,即“枕中”(“黄粱”)题材存在传承变异的特点。这说明经过长期训练,学生渐渐有了探究问题的意识。而白话小说名著则以“七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和“三言”“二拍”为专题,教学中,笔者也曾尝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归出专题。结果归类的情况远远超出了预期,他们概括的专题名目有:明清小说中的宗教文化、明清小说中的神话元素、明清小说中的市井风情和商人形象、酒与明清小说、《聊斋》中的落第书生和《儒林外史》中的落第书生、明清小说中的世情生活、明清小说所揭示的婚恋爱情观、明清小说中的男尊女卑意识、明清小说中的性观念、明清小说中的忠孝信义。作为一种研究,有的专题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体现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当然,培养学生的研究专题的能力,光靠阅读、分析文本还不够,还要丰富和提升他们的文学理论知识,学会运用研究方法。以研究小说为例,就有必要向学生介绍黄毅、许建平的《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一书,解说有关文本分析、社会学批评、文化学研究、理论批评、索隐派的视角与方法、考据派的视角与方法、文献学的视角与方法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特点。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积累和努力,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必然大大增强。笔者从近五年来指导的毕业论文中就能找到充分的证据。五年前,批阅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最令人头疼的是概括问题的能力差。一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往往要用两三句甚至几句话来表述,重复啰嗦的现象俯视即是。而近一两年,这种局面大为改观,学生呈上来的毕业论文初稿,基本上像毕业论文,这得益于先前的课程改革和试点专题教学法。同时,笔者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有关课题立项申报,从选题论证、资料收集、研究过程、成果结项,进行精心指导,先后有两个课题立项成功。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他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这也是我们古代文学课应该弘扬的精神。只有不囿于前人之思想、旧法,才能有新的教学理念产生,才能创造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专题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中的实践应用和实际效应的检测、印证,说明是科学可行的,它也必将如“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2]。

参考文献

[1]白福臣,尹萌.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推广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9,(6):66.

[2]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0:38.

作者:严铭 单位: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