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堂研讨教学实践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文学课堂研讨教学实践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古代文学课堂研讨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在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面临学时减少、内容压缩的挑战。课堂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以问题意识,主动介入到古代文学文本系统中,以主动性获得,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此协调学时少与内容多、久远与当下、熟悉与陌生、压力与动力等诸多关系,应对传统学科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的诸多问题,并作出有效调整。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研讨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强化专业基础、完善专业结构至关重要。近年来,在学分制改革、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教育背景下,此课程面临学时减少、内容压缩的局面,怎样完善教育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此,以课堂研讨促进教学,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一、课堂研讨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师生互动交流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础环节。研讨,包括个体交流和分组研讨,是互动式教学的一种重要类型。此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吸收,以提升、优化教学效果。研讨式教学的实质就是问题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来准备资料,主动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一)研讨式教学的必要性

处于现今教学实践环境中,古代文学所面临的挑战,既有本于学科特性的具体问题,也有基于学习实践规律的一般问题。诸多事宜皆归因于多种关系的处理,而研讨式教学有益于协调此多重关系,应对多种问题。具体如下:

1.少与多/学时少与内容多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涉及时间漫长,空间广阔,内容浩繁,知识点密集,名家名作无数,而学时数量有限,如本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二)”要用40学时,讲授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约700年的文学历程,一般线索要条理分明,重点难点要明晰透彻,文学演变要前后连贯,需要教师依据大纲和教材,妥善安排,合理取舍,在有限的学时内,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方今又值教材更新,①在主体知识框架稳定的前提下,适当更新内容,完善与传统教材的衔接过渡、更替,需要教师深入思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即如研讨式教学法,妥善处理学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合理应对。教师可将教学重点、难点分解为多个知识点,以问题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汇总整理,有效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进行课堂研讨,教师则针对问题,把重点难点讲清讲透,以达到教学目的。

2.远与近/久远与当下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讲授的是古代的文学文本,时空间隔拉开了与当下生活的距离,客观上造成了阅读理解的障碍,以及催生兴趣的难度。另一方面,时空的间隔也使古代文学文本超越时下生活之上,而保持其纯粹。教师当藉此文本的纯粹性,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理解的障碍,促其兴趣之产生。研讨式教学即是教师分解任务给学生准备。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主动接近对象,熟悉了解文学文本,缩短古代文本与当下生活的距离,更好地处理远与近的关系,主动介入到古代文本系统中,通过自己的搜寻、整理、理解,来丰富自己的认知。

3.陌生与熟悉的关系

古代文学文本的具体发生期虽然距离当下生活极其遥远,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古典文学与其他文化构成因素共同构成了今人身处其中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人的思想、行为、语言模式。生长于汉语言文化圈中,人们耳濡目染,或通过学校教育,而接触到诸多古代文学文本,故与古人实处于既熟悉又陌生的关系中,学生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系统学习,接触到古代名家名篇,古人于今人,实是“熟悉的陌生人”,虽熟悉名目,而对文学背景缺乏了解,文本解读也不够深入细致。通过研讨教学,让学生主动去认识、了解对象,转变既陌生又熟悉的关系,了解名家背后的细节,通过历史背景的还原,将名字丰满为相对完整的世界。

4.压力和动力的关系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学习者在获得知识、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会面临压力和诸多困难,在释疑解惑、障碍不通时,就有消极、负面情绪出现,若缺乏肯定信息,则消极、被动的情绪一直延续,压力增大,弱化学习效果,阻碍学习进展。研讨式教学就是布置任务给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理清思路,得出结论,可将外在的学习压力转变为内在的学习动力,主动寻求,主动获得。学生在主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认识从模糊到清晰,思路从芜杂到有条理,在分析问题中自然获得结论,这种积极、正面的信息就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肯定性评价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激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由此构成积极、正面的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正向学习动态循环。

(二)课堂研讨式教学的可行性

前文言及研讨式教学有助于处理学习过程中多与少、生与熟、远与近以及压力与动力的关系,此即构成此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基础。在具体操作时,还要基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基础,合理规划,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设计研讨环节,以保障教学方法实施的可行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开设在本科阶段大学一二年级,跨两学年、四学期。学生此前已有一定知识储备,具备了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粗浅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故而给学生设计问题、项目,要难易适中,深浅得宜,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则流于表面,过小则深度不易把握。其次,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熟悉程度,经典文本较能感发读者意志,学生也相对了解,深入学习也有信心和兴趣基础。第三,要和讲授内容有机结合,紧密联系,有效拓展。合理设计研讨占整体教学内容的比例,既能激励学生,又体现教师对课堂的掌控,以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课堂研讨教学实践过程

迄今为止,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过程中,应用到的课堂研讨方式大致可归为三类:章节式、专题式和文本式。所谓章节式研讨,即依据教学大纲和进度,将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中的相关章节的部分内容布置给学生,提前准备。到达相应教学进度时,让学生先讲,教师再点评,提示重点难点。这一方式多见于教学方法改革初创阶段。专题式研讨是指教师依据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将本学期古代文学课程中涉及到的专题进行系统归纳,结合章节内容,将相关专题布置任务给学生。待讲授到相应进度时,由老师先讲该章节背景、概况和主要文学现象、重点作家,再由学生对本章节的文学专题进行相应讲述。根据学生的讲述情况,教师再补充完善相关知识点,并分析重点作家作品,并作小结。文本式研讨指教师选择本学期课程内容中的一些较为重要的作家文本,让学生提前准备相关内容,待教学进展到相应阶段时,由学生进行讲述和交流,教师再结合相关知识背景补充完善。此两种方式多用于教学改革实践的适应期和调整期。下文以一学期的古代文学教学进程为例来说明研讨式教学的实践过程。第一步是对所带班级进行人员分组,小班4-6人一组,大班6-8人一组。教师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规划研讨项目和环节,以自主自愿的原则,让各组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分头准备。在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阶段,根据主管部门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的60-70%分配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改思路,让老师引导学生来讲授学习。因为学生主讲内容占到6成以上,教师即划分相应章节给学生,如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中的建安文学、东晋文学、陶渊明、南朝诗风、盛唐诗歌、中唐诗歌、晚唐诗歌等。各组学生自行分工,分解任务,分别收集资料,整理思路,制作课件,在课堂上演示和交流。如建安文学,就将本段文学创作历程分解为概况、风貌、特色、代表作家作品及地位影响等诸方面。由组内同学分别演示课件,交流心得。教师再点评并归纳小结。专题式研讨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实践经过一学期探索之后,调整思路,转换方向,结合本段文学史出现的文学创新,选择适当专题让学生准备,如山水诗与谢灵运、谢朓,田园诗与陶渊明、王孟,咏史怀古诗与中晚唐诗歌,山水记、寓言文与柳宗元,无题诗与李商隐等。专题式研讨侧重文学流变、文学现象的认知评价和重点作者的了解。在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度上优于章节式研讨。学生讲述所占比重也较章节式研讨减少,约四成左右。文本式研讨则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计划,选择本段文学史中有代表性的文本,让学生阅读理解,并制作课件演示交流。以往文学史的教材编撰和讲授都将诗歌作为重心,散文、辞赋所占比重较小。这种不平衡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为扭转偏差,作者在一学期的文学史教学中,选择了《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多篇散文、辞赋,给学生布置任务,互相交流阅读学习的心得。文本式研讨涉及知识面相对较为单纯,主要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和文本分析,本科生较容易上手,基础较好或对古代文学有兴趣的学生,有可能从文本着眼,结合文体创作走向深入研讨。这类研讨占教学计划课时的三成左右,进度安排相对灵活,可以和教学进度中某个章节直接联系,也可以只是大体相关。

三、课堂研讨的教学实践效果

古代文学课堂研讨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外乎三点,一是以全员参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促进学习。二是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实施知识的学习和建构。三是让学生主动介入文学教育系统,由文学文本激发情感和审美体验。从几学期不同类型的课堂研讨教学实践来看,各有其成效和不足,归纳如下:

(一)人员方面,对应全员参与的目标,存在部分旁观的现象

课堂研讨要求全员参与,参与度和效率是组织者要考虑的问题。班级人数和学时数是影响因素。20人左右的小班,可以给每位同学都布置任务,单独发言。由于教师短缺,合班至八九十人的大班,若各人单独任务、单独发言,一则组织分散,二则或占用较多学时,三则影响效率。要兼顾效率与参与度,则选择分组研讨形式为妥。回顾以往研讨式教学实践,在参与度方面存在全员参与和部分旁观的落差现象。大致有三点:一是在准备阶段,小组内部就存在参与不一致、不协调的差异。由于个体差异,兴趣相关,才性不一,不是每个人都积极响应任务,全情投入。在分组分配任务、协同运作时,就有投入多少、付出不等、苦乐不均的现象。能者多劳,可能从头到尾,研讨任务只是组内一二能人的事,其他成员只是消极应对,自然影响到主创者的积极性,影响到研讨的实践效果。二是课堂研讨实践阶段,小组发言时,不是每个同学都有兴趣听,专注投入。这和发言者的讲述吸引力有关,和听众的兴趣度有关,和教室空间的广狭有关。发言同学口才好,善于表达,能够和组内同学、班上其他同学形成互动,听众的关联度、参与度就相对较高。如果小组发言人声音不够响亮,气势不强,表达不够吸引人,加上并非所有人都对话题有兴趣,班上同学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另外,教室空间也影响到注意力的集中。班级人数较少,教室空间较为紧凑,发言人就容易掌控听众的注意力。人数较多,在容纳上百人的大教室,发言人的吸引力就会打折扣。当听众的注意力游离于研讨主题范围之外时,就影响到研讨交流的效果。

(二)知识系统方面,对应系统规范深入学习的要求,存在浮浅分散的问题

一门课程的教学有其相应的教学规范、要求与目的,有相应的教学内容要完成,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要达到,对教师也有相应的要求。毋庸讳言,教师授课和学生讲述有本质的区别。不涉及水平问题,当学生在课堂研讨中讲到某个知识点时,他的讲述在班级同学眼中不具有权威性,因为他不是老师,他是练习者。这种客观身份差异就影响到课堂研讨的交流接收。在章节式研讨结束后,教师收到的反馈,比较直接的意见就是,学生讲述不能代替老师讲授。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是要听老师讲。这就提醒计划制定者,要合理设计研讨的容量,注意研讨与课堂教学的比重,不宜过大。说到知识水平、知识积累、知识结构,任何地方都会有特异人才存在,兼之现今是信息资源极度丰富、获取信息极为便捷的时代,学生在一些知识领域超过教师实属正常。教师的优势在于对专业知识总量的把握、专业视野、大局观和专业深度的探究。教师以其专业积累,故而讲授知识相对“靠谱”,这是获得学生信任的基础和前提。故而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在知识的系统、规范和深入方面,自然要强过作为练习者/受训者的学生。学生在研讨环节中,在讲述论题相关信息、知识点时,表现出把握失当、主次不分、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即是必然。这同样给研讨设计者提出要求,研讨所占课时的比重,以及什么样的问题/论题是学生可以把握的。比较而言,文本式研讨较适合学生操作,因为对象单纯,范围明确。章节式研讨最不适合学生,因为范围广,知识点多,不易把握重点和取舍。专题式研讨介乎二者之间,对象相对明确,又可上下勾连,纵横比较,有一定难度,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提升到一定程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在单元完结之后,都需要教师对此单元内容进行归纳小结,提示重点,强化认知,巩固学习,共同提高。

(三)文学教育方面,需要强化情感激发和审美体验

古代文学教育包涵文学教育的内容。经典文本的递承传播,其内在支撑就是读者之于文本的情感激发、共鸣和审美体验。缺少这方面的内容,阅读经典文本,也就感受不到文学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讲授者自有其体验与感受,但要把自己的感受提炼出来,传达给听众,则是另一回事。共鸣共感无法以强力致之,只能努力达到。缺乏共鸣在课堂研讨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情境的陌生与隔膜。因为缺乏对知识背景和文本背景的深度还原,讲授者无法带动听众进入到他所在的文本情境中,这种距离感、陌生感就阻断了情绪与思想的交流,不仅影响了研讨的实践效果,也挫伤了主讲人和同组同学的积极性。再者,调动听众的情绪,将听众引导至某一特定情境中,与相关对象发生共鸣,需要专业技巧。这方面,教师都需要专业训练和钻研,何况学生只是练习,达不到一定层次的共鸣也是正常。另外,对文学文本的情感生发和审美共鸣需要时间酝酿、氛围营造、情绪积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段,要达到一定程度的契合、共感,有相当难度。所谓“一击而中”,需要火侯和功力。

四、结束语

经过几学期、不同类型的课堂研讨的教学实践探索,有几点体会可说,也可作为启示和反思归纳如下:一是论题设计要切合学生和学时安排的实际。论题宜具体,知识范围明确,学生易于把握,又有适当延展、提升的空间。论题数量应合于比例,由学时数和组数决定,不宜过多占用课时,也不宜过少,如蜻蜓点水。组数基于班级人数,每组4-6人为宜,有益于分工管理和参与。二是要强化参与意识。在讨论组内部明确分工、协作。每个人都承担一定任务,不要把研讨变成只是个别人的事,事不关己,只是旁观,不利于团结协作。教师可以要求各组每个人都要发言,都要锻炼。这就要求组长分解论题,各人负责一块,组长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最后,在知识建构、文学审美方面,教师要开动脑筋,全盘掌控,在课堂研讨的各个阶段,及时引导,灵活应对,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研讨式教学进一步完善提高。

作者:朱晓青 单位: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