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学高职生人文素质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文学教学高职生人文素质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古代文学教学高职生人文素质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文章首先阐述了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其次对古代文学教学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在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古代文学资源;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以及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高职学生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职学生不仅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及职业技能,同时也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人文素质。但是根据我国近期对高职学生的调查研究来看,我国的高职学生并没有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甚至部分学生在此方面存在较大缺陷。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新鲜事物的不断出现,使得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就会受到影响,其自身的人文素质也会降低。

一、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

总体来说,我国古代文学主要有四个特点,分别是诗歌为主、乐观精神、尚善态度及含蓄隐秀。对于诗歌为主这一点,十分容易理解,并且通过学习我们也能够看出,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虽然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如宋词楚辞,元曲汉赋,但是在其中最为普遍的仍旧是诗歌[1]。所谓乐观精神就是指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虽然不同时代的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不同,有的是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有的是对友谊的珍惜之情,但是其最终情感大多都会停留在乐观上。所谓尚善态度,主要针对的是孔孟一类的文学作品,而含蓄隐秀主要针对的是宋词一类的文学作品。

二、古代文学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古代文学教学能够在一定限度上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及民族自豪感。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关于民族、关于国家的诗句。而在这些诗句中,无一不体现着作者对国家民众的同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哀叹。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对国家的期盼;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我们可以得知作者希望大家能够肩负起发展国家的重任;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我们又能看出曹操想要继续为国奉献的情怀。这些作品是作者对国家想要表述的情怀,是激励现代高职学生爱国情怀的最佳体现。其次,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古代文学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正所谓,人生不外乎顺境逆境[2]。所以,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参透这一人生哲理。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迁进行学习,为其讲述司马迁的一生,当其遭受宫刑之后,仍旧顽强的生存,只为完成《史记》。通过这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同时也能了解生命的可贵。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述被放逐一生,仍旧心怀国家的苏武,以及一生逆境,却笑面人生的苏轼,以此对学生进行感染,培养其坚强乐观的性格。最后,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古代文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我国的古代文学通过数千年的发展,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七彩的文学世界。从唐诗的豪放不羁到宋词的婉约凄美,从诸子百家的睿智尔雅到汉赋的凌厉张扬……这些文学作品不仅积累了我国数千年的文化,同时也体现着古代文人的审美及风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知识开展古代文学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并使其受到一定的思想熏陶,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的策略

(一)把握人文教育抓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古代文学与语文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从结构上看,语文涵盖了古代文学;从教学目标中看,古代文学的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自身的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应该尝试优化手段,应用不同种类的教学手段丰富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但根据调查显示,在当今多数高职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会实施师生授受的教学手段,甚至部分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学模式。以上两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进度,维持教学秩序,但会使教师过分注重自身的教学理念,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倘若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讲解,会在一定限度上引发学生的厌倦心理,甚至会使部分学生产生放弃学习的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人文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古文《齐桓晋文之事章》时,可以先要求学生对整体文章进行阅读理解,当学生产生一定认知及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出孟子曾经说过的一句有关人心的论述“人皆有不忍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3]。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定的论题:在当今社会中,孟子的这一番话是否正确?传统文化的冲击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能够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提升其人文素质。再如,教师在讲解课文《孔雀东南飞》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翻译,并将其转化为现代文剧本,并要求学生自行分配角色进行表演。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诗中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同时也能感受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并与其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表现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此外,在剧本编写的过程中,学生也能间接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及合作能力。

(二)以人文理念为指导,渗透人文教育内容

总体来说,在高职生的古代文学教育中,教师一定要将人文理念视为教学指导,并深入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中。其中,人文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文情感教育、人文生活情感教育及人文爱国情感教育。首先,俗话说:“育人先以德为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当今时代的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也要告知学生一定的道理。在当今的高职院校教育中,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升其文化修养,而后才应该深入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其一定的专业技能。试分析,倘若一名高才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但却没有人文修养,那他将会做出什么事情。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人文教育一直是其核心,而社会伦理道德与修养一直是其主要内容。我国的古代文学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思想情感浓厚,其中不乏人文情感篇目。因此,在古代文学中渗透人文情感的教育,能够取得较为优质的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在古代文学教育中渗透生活情感教育。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有许多对人民生活进行悲叹的诗歌,如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是对苦难人民的同情,也是对其坚强性格的赞美[4]。而这些情感正与国家所宣扬的“为人民服务”相呼应。除此之外,在孔孟文化中也包含着大量的人文生活情感,比如,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学生能够了解到与人相处的方式;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中学生能够了解到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在“仁者爱人”中学生能够了解到善待他人。这些知识所体现出的情感,都是当今学生在成长中需要具有的情感。这些知识不仅能够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提供基础,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最佳资源。最后,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我国发展中,爱国思想一直都是我国所坚持的主要思想。而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爱国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意识,进而提升其自身的思想素质。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诗人都怀揣着同样的爱国情怀,由于壮志未酬,他们只能将自己的满腔激愤融入到诗歌之中。比如,屈原的“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以及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些诗歌所体现出的都是宁愿牺牲自己,也想要国家安定的情怀。这些文学内容能够直接地感染高职学生,激发其内心中的爱国情怀,陶冶其情操。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渗透人文情感的教育,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质,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以人文理念为核心,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前文提及,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手段是师生授受,其具体操作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通过课本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通过黑板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仅学生无法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无法对问题进行彻底讲解,进而无法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更换自身的教学模式,以人文理念为教学的核心,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视为基础,并在其上开展新型的教学手段。比如,当今是信息时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帮助实施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能将人文理念视为核心,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提升教育的质量及效果。在该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作者的全部资料以及图像,在给予学生直观视觉冲击的同时,使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程度。或者,教师在讲解古代文学中的诗词作品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古词《水调歌头》时,可以先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阅读、分析,了解其中的大致内容。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同名的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此外,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其教学质量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进而能够提升古代文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俗话说:“对一个国家的语言进行观察,不仅能够观察出这个国家的自然文化,同时也能观察出国家中国民的素质及历史。”人是在不断地进行繁衍的,而语言文化也会在这种繁衍中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对后世子孙造成影响。在当今的社会中,时代是无法停止变化的脚步的,但是无论其如何变化,我国的传统文化依旧不能丢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在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其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祖敏.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14):54-55.

[2]袁小伟,张建松.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大众文化的经济引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25-26.

[3]杜佳颖.立足文本解读,提升人文素养: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及其探索[J].陇东学院学报,2012,2(17):102-103.

[4]张家林.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2(14):11-12.

作者:杨城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