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因此,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传统文化。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现如今传统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更是会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会渐渐地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为了避免此种事情的发生,弘扬传统文化已经势在必行。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是最快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带给中国的下一代们。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与完善,进而促使民族自信心得到增强。本文将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渗透
在一般人的意识中,往往主观臆断地认为在语文学科中只有文化知识,但是那些只是表现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隐藏在语文的文化知识当中,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呢?本文将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进行简要分析。
1传统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指在鸦片战争之前,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的氛围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结果。它不仅影响着每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同时它在一脉相承的过程中,在每个历史时期有各具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方面,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学习的是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在作家的作品中必然渗透着传统文化的色彩。
2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2.1礼仪教育:《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君思想令人动容,整篇文章感人至深。在语文课本中有程门立雪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的就是对老师的尊敬。《陈情表》更是中国孝道的集中体现。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礼仪教育。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精神财富。2.2道德修养:在道德修养方面,最为有名当属孔孟之道。孔子的《论语》与孟子的《孟子》中提及了很多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例如: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以及孟子的人应有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在《鱼我所欲也》中强调人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尤为重视尊老爱幼,善养浩然正气,给人挺拔轩昂的印象。这些都是道德方面的具体体现。[1]2.3诗文中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想要从语文教材中感受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就得从古诗文下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等很多。2.4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语文教材中的名人名言,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例如:屈原的“亦余心之善兮,虽僻远亦何伤!”中高喊出从不妥协,从不气馁,生命不熄战斗不止的奋发精神。2.5纳谏、用人以及取信于民的治国之道:爱民,清正廉洁,勤俭的为官之道;以史为鉴,眀乎得失,严明法纪,依法治国的法制传统。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蕴藏在语文课本中,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语文教师如何把这些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们。
3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3.1在教材中深挖传统文化因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微缩品的语文教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道德文化一直贯穿其中,形成了独特的群体意识,华夏子孙在其滋养下奋发前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材中挖掘这些隐藏的传统文化因素。因为只有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才能教育出具有高尚品格的优秀人才。例如:在文天祥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谭嗣同的经邦济世的人生追求;杜甫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向前的动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而这些传统文化需要语文教师通过查阅资料、探讨研究等手段得来,最后采用不同的方式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常见方式有分析作家作品、欣赏影视作品以及情景带入等。教师只有认真仔细的研究教材,才能挖掘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3.2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时间,阅读经典: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同时语文课上应试知识的教学才是现代语文的主要任务。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完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完全是天方夜谭的事。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读经典。在阅读课上,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中抄录一些阅读中的成语,对于不懂的成语,孩子回家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这些成语的大概含义,并在学习中尝试运用这些成语。而在课外生活中,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成语故事,因为这样既了解了一些精彩的人物故事,同时也可以掌握更多的成语。只有成语的积累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得到稳步提高。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3.3纠正观念: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纠正观念是前提条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简单的把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需要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找到课本内容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同时语文不只是教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更需要道德文化、哲学文化以及伦理文化的滋养,依靠传统文化的渗透,语文教学才会有好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文化渗透这把刻刀,刻出教材中作品的风貌,刻出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但这些事情的前提是教师纠正观念。
4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来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只有坚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中国的精神文明才会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9.01
作者:牛泽林 单位:辽宁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