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交融在一起,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被淡化。本文主要分析:在新形式下,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何出现危机感,从而凸显出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学生;传统文化;传承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并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那么特定时期的文化就可以看作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历史时期各族人民长期实践中表现出的智慧和结晶。了解文化,有助于我们认清过去的历史,有助于我们认清现在的国情;传承文化,促使我们谨记各族人民的智慧和结晶,促使我们在新形式下,认清现实,继续保持优良的传统作风。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感,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间文化当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的文化类型是很多的,有的禁不住历史磨练,转瞬即逝,被人们所遗忘,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有的在历史的岁月中,历经沧桑,传承了下来,被后人所弘扬,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指后者。

2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和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清楚,清醒的认识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通过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美和博大精深;通过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当中是佼佼者,对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当中的地位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学生认识、感受、领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有意识的弘扬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为其传播提供正能量。

3当前的潮流文化严重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导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对当前的潮流文化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并疯狂追逐,其中不缺乏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由于它反映的是一段特定历史时期的缩影,体现的是静态性,没有节奏感,与现代化的大环境,大场合不太协调,不能够体现出潮流和时髦,显得有点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被很多学生慢慢的遗忘。举个例子: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样的传统节日重视程度逐渐下降,但是像圣诞节、情人节等这样的洋节学生们记得清清楚楚,过的也比较隆重;还有国家将传统节日法定化也充分证明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慢慢淡化。

4学校等教育机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低

学校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场所,但是在当前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学校的重心发生倾斜,注重知识的讲授、淡化精神内涵的阐释。学校在一学期或者一年来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当中,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的活动很少,即便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已经大大折扣了,但是融合有现代元素的活动却非常多,如现代舞蹈,唱流行歌,健美操等文化活动;除此之外,文化活动类型单一且活动次数少,像下象棋,打乒乓球,踢毽子等这样的文化活动也是很少见的,没有出现在学校的正式的活动当中,学校怕活动多了,影响学习,影响成绩,所以坐板凳和玩耍成了学生学校里面常见的运动。

5家庭的传统教育对学生影响是杯水车薪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潮流文化的影响,家庭传统教育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孩子受到家庭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淡化,尤其是孩子被送到学校后,学生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大大减少,导致这种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加速被弱化,加上父母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担推到学校,学生从此在家庭传统教育这一块出现了短板,导致现在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最起码的生活技能与劳动习惯,这种现象的发生,家长不但不加以引导,反而更加袒护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成本的提高和工作的繁忙,在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出现留守家庭,隔断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就隔断了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在城里,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对学生的家庭传统文化教育。随着社会节奏感的加快,父母离异现象增加和单亲家庭的增多,给这部分孩子在心灵上造成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所以,随着社会步伐加快,潮流文化的波及,再加上父母对传统文化认识出现偏差,当前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正在逐渐被淡化甚至丧失。总之,在全球思想潮流的抨击下、教育机构的重视程度低和家庭教育的滞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逐渐被淡漠甚至遗忘,对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起到了弱化功效。所以,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李红玉 单位: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