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传统文化实践(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20世纪90年代自西方传入中国的通识教育理念,近几年在各高校得到如火如荼地发展,部分高校沿用西方的通识教育方法及体系收效甚微,在当前物质主义、功利色彩浓郁的社会大环境中,传统文化应成为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完成其“重塑学生价值观,重构健全人格”的使命,助推高校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职通识教育;核心地位
通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主义、功利色彩浓郁的社会大环境中,高校通识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引导学生回归对健全人格的有效探索。在对健全人格的探寻中,我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人本追求;在实践中高校通识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实践。
一、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高职教育,如今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高校基于“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高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使人才培养出现了“工具化”“技能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高职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缺乏、人文素养低下、自身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限已成不争的事实,社会进步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学生培养为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源于西方的通识教育,其中文意思应是“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它是一种全面、均衡、通达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正好迎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需求,无形中成为高校矫正“工作机器人”培养模式缺陷的有效途径。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其教育体系中融入通识教育已初显成效,国内多数高校竞相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特色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目前正成为挽救高校过分功利化倾向的有效良方。因此在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及作用
(一)高职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引入
高职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职业人。融入通识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既要会做人,能做事,善于独立思考,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潜能。高校要实现“全人发展”理念,矫正“专业化机器人”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缺陷,必须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注重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对实现学生价值观及完善人格重塑作用首屈一指,在中国社会立身做事时时处处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在高职通识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祖先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创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综合体,它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广博深邃的精神财富。注重伦理性、生命力顽强、民族地域性鲜明、博大精深的特征使其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屹立千年而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课程依托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素养,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研习诸子百家修身之道,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使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道德观念,主动探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成为理想远大、道德修养兼备的儒雅之人。学习传统文化,躬身力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树立“做事先做人”的处世准则,为学生未来步入职场及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就课程性质本身而言,传统文化属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全方位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消除文理学科的隔阂,拓展完善高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实现高校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显然是其关键性环节,高职大学生只有潜心理解并领悟传统文化知识精髓,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建立灵活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教学保障。就课程定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伦理”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旨在于唤醒高职学生“做人重于做事”的自觉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升华其人文精神的基础性课程。在整个高职通识课程体系中,能够发挥高校通识教育“重塑学生个人价值观,重构其健全人格”核心作用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优势得天独厚,它理应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在高校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普及学生传统文化常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重塑学生儒雅气质。在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在对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中,学生的感情、意志、品行也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将帮助高职学生重塑完善自我,重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对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以批判继承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丰富精神自我,升华自身言行,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现实问题,以理性务实态度传承文化,对开启高职生职场生涯及自身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科学指导性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应采用整体规划逐渐融入的模式,高校要依据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采取富有自身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激发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探寻文化之根的动机,鼓励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采取丰富灵活的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构建显型教学与隐型教学结合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显型教学”即日常课堂教学。“隐型教学”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多元理论及实践学习形式。以隐型教学补充并促进完善显型教学。隐型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搜寻并反思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显型课堂教学则以学生阐释传统文化现象为开端展开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营造拓展性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用现代视角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学突破“故纸”堆,鼓励学生表达文化自我。构建“教师擅启发,学生爱(传统)文化,学院育全才”的复合型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二)开展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笔者参加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促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课题研究。立项阶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充分调研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诵读情况,深入专业系部调查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以此为据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实践阶段,组建学生国学社团开展了蒙学诵读、校园辩论赛、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系部选拔开展了院级“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系列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阶段,文化化人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行为规范意识逐步树立,学生日常管理压力减轻,用人单位对学院实习学生及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有所改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优势,营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特色校园人文环境,能够对高职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化育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共享和谐优雅的教学学习环境。首先需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配置,增加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容量,应侧重于人文社科及传统文化类书籍的收藏,重视并凸显校园人文景点、文化长廊建设。其次要健全校园文化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学院“尚德、守则、强能、笃行”的校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继承传统礼仪文化,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基本常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不同情境的礼仪规范,掌握传统礼仪在生活及职场中的现代表现形式,创新性规范自己的衣食住行及接人待物方面的行为规范,在言行举止中展现人格魅力,塑造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良好个人形象,为就业及自我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自我发展服务,为高职通识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认真研究,下足工夫,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之路。
作者:龙翔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17.
[3]王丹.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2).
[4]鞠升川.新形势下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
[5]明国辉.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
第二篇:高校传统文化思政课教学研究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理性审视目前思政课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位,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应然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环境与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而且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了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
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高校的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注重学生的思想状态,促使学生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思政课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位及理性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似生命之流,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深深溶化在每一个国民的血脉之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然而,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却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缺位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1)缺位的表现。随着国与国之间文化融合和交流的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外的很多高等学校开始纷纷开办汉学专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用来培育学生和指导自己国家的社会发展。然而,在中国的高校思政课上却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缺位的现象。第一,指导思想上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轻道德素质的养成。尤其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学校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得与职业技能的掌握,而学生也更关心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专业证书等的取得,以为自己将来的求职增添砝码。职业素养的培育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则相对被弱化。第二,教学内容上重书本知识的讲授,轻中国精神的培育。但过分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对学生精神的培育,只会把学生培养成有技术的“工具人”,在提倡“用人品创造产品”的今天,这样的学生是不合格的。第三,教学评价上重学习成果的展示,轻人文素养的表现。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仍是成绩本位,即考试分数、实践操作、设计的作品等等,而在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诚实守信品质的彰显、责任使命理想的担当则被忽略。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未来从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缺少了其作为内在支撑,培养出来的将是不合格的人才。
2)原因探析。造成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传统文化缺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第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就业的困难导致了人们对于高技能人才的追捧,而在这种狂热的追捧之下,则是人们对于内隐的道德素质的忽视,以及部分师生所持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用论的歪曲认知。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尤其是高校要按照时展的方向、企业用人的要求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引领作用。第二,授课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一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目前,高校部分思政课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不高影响了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作为思想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地融入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三,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不是某一老师、某一方面、某一环节的融入,而是全员、全方面、全过程的融入。目前教学机制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融入,只有激发每一位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建立长效的教学机制,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真正融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
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应然性
高校思政课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具有应然性。
1)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传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高校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在讲话中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做人”与“做事”的双重素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决定了传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他认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17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更是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高校思政课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真正融入到高校思政课中,为大学生自觉地接受、践行,才能真正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3)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决定了传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在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处在模糊之中,理想信念处在缺失之中,价值观念处在冲突之中,责任意识处在消解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忘与断裂导致了大学生对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过度追求,从而丧失了理想信念与道德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思想道德的文化,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净化思想,增强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增强服务国家的责任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4)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决定了传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目前,高校的思政课普遍存在教学实效性不强的现象,因而对教学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由于其特有的形象生动性易于被大学生理解和遵循;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提高了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有效抵制了外来文化中糟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侵袭,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优化了教学设计,增强了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切实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
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3]以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教学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内容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平台、以教学环境为依托、以教学评价为着力点全过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把培养传统文化素养融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努力培养“德能双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指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的一个总的目标,而具体目标则包括知识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具有的能力;素质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所培养的对父母的孝心、对祖国的忠心、对同学的爱心、对工作的责任心,自觉实现道德素质的提高。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如理想信念的确立、爱国主义的情怀、甘于奉献的精神、团结友善的和谐理念、舍生取义的大局意识等融入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和领悟。将传统文化融入能力目标是指指导学生能够运用道德理论去正确对待个人成长的环境,正确地分析社会各种道德现象,自觉抵制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将传统文化融入素质目标是指通过思政课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提升道德素养。在讲话中强调,“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4]。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全方位融合,将传统文化与具体理论相结合,不仅丰富、深化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以教学内容为主体,把传统文化融入专题教学中,致力于“做人”与“做事”的双重构建。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包括四个专题:学习成才观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独立生活,积极主动地适应大学生活;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人生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道德观教育,要求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自觉完善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法制观教育,要求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作用、运行;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同构契合性,在学习成才观专题的教学中可以融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孜孜不倦的学习品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育大学生自觉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感,提升他们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人生价值观专题的教学中可以融入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导利、以义制利的义利观和向善向上的精神追求,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道德观专题的教学中可以融入与人为善、正直有为的道德品质,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为人处世之道,言必信,行必果的道德准则,知行合一、德为行先的实践精神。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关键是找准融入点,选好侧重点,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教学内容的深化、拓展与创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价值取向和道德根基。
3)以实践教学为平台,把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思政课承担着理想信念、创新精神、道德素养、人格品质等培养的任务。其教学形式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形式,理论教学侧重知识点的讲解与传授,而实践教学则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论教学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与此相适应,每个专题的实践教学是通过项目化的模式来展开的。所谓项目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项目,学生围绕此项目的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实施、完成这个项目,并形成最终的完整作品。项目完成后小组间进行展示、交流、讨论,最后教师作点评,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理论—实践—养成”一体化的方法,紧密结合传统文化,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带领学生参观德育基地,让蕴含于德育基地中的传统美德活起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迹,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指导学生完成社会调研,让团结协作与责任意识活起来。总而言之,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知行合一,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就是思政课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
4)以教学环境为依托,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立体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尤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强调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尤其是利用现代的新科技新媒体传播方式去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仅仅通过课堂的融入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只有创新融入的方式、渠道、手段,建立立体的文化环境,濡染学生的品格和言行,才能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立体文化环境的营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网站、微博等媒介展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侧重于在精神上回忆、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第二,利用“品读经典”“专题讲座”等形式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品读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增强文化自信,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及对现实的解释。第三,利用“传统文化展示周”“传统文化进社区”等实践活动去领悟、践行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坚守具有时代价值的仁爱、诚信、和谐、正义等传统文化,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现实问题予以稀释和解决,侧重于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及在现实中的执行。中国传统文化因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5)以教学评价为着力点,把传统文化素养融入到素质评价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的指挥棒,也是思政课教学的指挥棒。思政课教学的改革是全方面的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思政课,融入的效果如何,这一切都与评价体系息息相关。我们现在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就因为我们过度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较少重视实践教学,而且在评价体系中又单纯地依靠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底蕴在评价体系中几乎得不到体现,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德能兼备的人才,这就要求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抛弃急功近利思想,抛弃以分数或单纯以经济效益为评价标准的纯功利做法,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道德评价放在评价体系的首要位置,重视人格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5]。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同于其他工作的评价体系,是由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若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构成的有机结构体;因此在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时,要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大学生在各个环节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底蕴,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更加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164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实现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传承、弘扬了传统文化,而且促使当代大学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从漠然视之到乐于学习、乐于接受、乐于践行的转变,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笑菊 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1).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
[4].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EB/OL].(2016-05-30).
[5]龚超.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6
第三篇:高校传统文化学生文化认同探析
摘要
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学生群体中普遍出现价值偏移的现象,其中以传统文化认同缺失最为严重。调查表明,很多学生根本就不愿意接受传统文化,即使是勉强接触了传统文化,也存在着很大盲目性和私利性,而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这些多方因素影响作用一直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文化;现代化;高校;文化认同
我国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一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统文化故事和传说,还有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习俗,这些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底气。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扬当代的核心价值观点,应当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发扬来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道路。在资本全球化和经济现代化推进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偏移现象,对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体现得最为显著。高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关系到其对民族、对国家的归属意识。因此,大学生文化认同缺失的现状不容忽视,怎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大学生们都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可以融入到当代文化教育的课程当中,这是我国高校需要重视和思考研究课题。
1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
1.1文化认同的内涵及意义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社会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我国在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受到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时,西方国家一直都向全球传递着“中国威胁论”的思想,破坏我国的文化形象,引导全球国家来抵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西方希望通过“文化抵制”的方式,让中国的人民丧失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像对待“前苏联”一样对我国进行文化攻击。而文化认同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自身文化凝聚力的一种表现,只有得到了文化认同,这个国家的精神文明风貌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来并获得认可[1]。
1.2我国高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情况
高校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中国未来经济的建设者和文化的传承者。目前高校在校学生基本上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这些学生从出生的时候社会发展就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他们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可以说离过去那种苦日子的生活非常远,因而这些学生很难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加之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容易接纳新事物和新观念,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他们接触的信息渠道多、传播途径广,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文化因素,在自觉不自觉地汲取各种文化汁液的同时,难以理性分辨和判断,更易产生文化误区和文化叛逆,进而产生文化认同危机。所以要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不好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努力地学习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且能够自觉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1.2.1不稳定性
大学生对于文化认同的不稳定性具体表现在对于多元的文化类型缺乏全面分析与辨别的能力,难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与理解,常表现出随波逐流的特点。当代中国文化的具体种类十分复杂,不仅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还有其他具有时代特点的特色文化以及当代宗教文化等等,这些多样的文化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多元的现状。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生活阅历的缺乏导致他们在文化吸收的过程中易于不切实际,表现出片面性和幼稚性,看待错综复杂的文化类型趋于片面,缺乏主见。此外,大学生的思考方式还不是很成熟,还处在青少年比较冲动的思考阶段,不能够认真、理智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文化的理解并不深入。再次,大学生成长在新旧观念更迭、中西方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和广泛的时代,在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文化选择中,大学生往往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缺乏理性的辨别和选择能力,呈现出极不稳定的文化认同特点。
1.2.2盲目性
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同的盲目性主要体现在面对显性文化以及隐性文化现象时不同的认同态度差异。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像是“尊老爱幼”文化,比较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而对于比较隐性的文化现象,大学生往往难以辨识。
1.2.3功利性
大学生对于文化认同的功利性具体体现在以个人利益为前提,目的性强,过分看重实效。这样文化认同感没有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点,能否让学生获得实际利益和好处是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标准,可以说是无法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2]。
2高校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
2.1全球化进程的冲击
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在无形当中都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脚步和发展方向,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也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西方文化思想涌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西方文化和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之间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文化认同的过程,会让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巨大的怀疑[3]。而且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还呈现出了外国文化单向传播的发展形势,这意味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无法传播出去,而西方文化则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进而加大了大学生对文化认同的心理冲突[4]。西方文化在入侵的过程中,把一些资本主义糟粕的思想传入到了中国,大学生由于思考方式比较偏激,非常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煽动和蛊惑,比如说“崇洋媚外”思想的产生,盲目地去追求西方的奢侈生活,对中国的主流观念缺乏正确的认识,跟随潮流去追求西方文化。
2.2网络传媒的失控
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以其独有的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主动性的特点成为大学生了解与吸收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这对于善于接受新事物大学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网络的便捷性和开放性通过视频影像资料将国外的商业文化引入。互联网使世界各民族和各国家的文化交织于网络之中,我国传统文化同样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互联网的漩涡之中,不断受到充斥。随着现代化自媒体手段的出现,微博、知乎以及脸书等全球通讯交流软件的出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价值观,让一些缺乏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大学生非常容易被网络展示出的文化表象所俘获,对各种文化停留在粗浅表层的理解之中,缺乏深度系统的思考,只能随波逐流,盲目追随网络上片面的认同感,失控的互联网文化销蚀了他们主流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混淆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2.3高校教育的惯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教育都是比较缺失的,大部分高校都把教学工作和精力放在了工科理学的教育上面,使得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与失衡。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对于人文科学的积累多来自于初高中教育,进入大学后几乎不再涉及人文学科的系统学习。这种教育惯性导致大学生存在学科功利性,一切以市场利益为导向,更关注与升学或就业相匹配的学科学习及能力积累,大学生也更加追求自身发展的实际利益,而不重视对文化的积累。这种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价值偏移倾向势必导致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疏离,对主流价值理念的漠视甚至是对精神信仰的异化。
3提升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文素养和文化软实力呈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面对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和危机,更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高校必须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提升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弘扬。
3.1传承中华文化经典,培养文化自信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像是《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材,即使是在现代化精神文明发展的今天,也应当继续弘扬并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读经典、看经典、学经典。例如组织大学生开展“悦读经典、国学诵读”等比赛,通过经典学习与演绎帮助大学生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大学生在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要懂得用心思考,将古人的生活经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通过主动设计问题的方式来引发探究。
3.2创新文化传播途径,激发自觉践行
文化传播方式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让校园主流文化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才能赋予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让其充满活力。此外应充分调动校园文化传播达人的积极性,培养一批在学生当中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骨干,通过精神荣誉与物质激励的方式表彰具有杰出贡献的文化传播者,激励更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让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身体力行,亲身实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和谐的文化认同氛围,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只要高校在充分认识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的基础上,把握好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应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用包容理解的姿态面对多元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必定将沉淀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将人们的情感联系起来,使大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价值。
作者:王肖 单位:东华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应对[J].理论探索,2008(6):39-42.
[2]姜丹,邱琳.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探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11):13-15.
[3]李国泉,周向军.学习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J].思想理论研究,2014(10):39-43.
[4]王玉丰.试探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与成因[J].观察与思考,2006(7):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