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

摘要: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关注需求侧,而且更应强化供给改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是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是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价值要求;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是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和博弈是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要求。从供给侧视角进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在供给规划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在供给内容方面,要用好存量、优化增量;在供给方式方面,要分类指导,精准供给;在供给环境方面,要多元参与,形成合力。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主线的供给侧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激发并引导教育上的改革。供给侧改革理念和思维方式值得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借鉴。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理念和思维。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推进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紧迫。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即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性,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尝试回答新时期如何破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难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于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明确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1]。2015年11月15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强调要“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2]。2015年11月1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供给侧改革。针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多次强调供给侧改革。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3]。供给侧改革既是2016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又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中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在发展主线中强调“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国当前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做出的战略判断和选择。供给侧改革既不是对西方供给学派的照搬和移植,也不是翻新或回归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原来与经济领域密切相关的“供给”和“需求”这对范畴拓展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社会领域,原先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必然会引领和指导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供给和需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供给既能满足需求又能创造需求;需求反过来催生供给,甚至倒逼供给。与此相对应,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相伴而生的,是社会发展的“一体两面”,供给侧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向生产;需求侧是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指向消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方,主要包括政府、教育管理机构、高校、从事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为需求方大学生提供教育;需求方是高校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侧来说,供给侧处于强势和主导地位。供给侧不但拥有和掌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而且拥有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管理权、分配权、监督权及其评估。供给侧是通过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在修订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专家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建构以网络教育平台、家庭和学校为主的多元支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来实现教育供给的。相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侧来说,大学生的需求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千差万别,随时随地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若以大学生的需求引导供给,则供给往往滞后于大学生的需求;以供给引导需求,则使供给走在需求的前面。这就使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点放在供给侧,而不是局限于大学生的需求侧。供给侧提供优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促进大学生欣赏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巩固和强化那些正确合理的需求,抵制和扭转那些错误或庸俗的需求,改进和引导大学生的需求并创造新的需求,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良性互动。由先前的重视需求转变为“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匹配和协调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压缩过剩供给,去除无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然蓬勃发展,但其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状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我国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日趋丰富和多样,文化消费急剧增长。真正被大学生消费并成为滋养其心灵、丰富其精神家园的文化精品并不是很多。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其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也严重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供给侧改革显更为紧迫。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是其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实践行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高校教育和大学生自身价值追求的统一,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方向引导、内容界定和方法转换等方面。方向引导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教育具有“定责”、“定向”和“定性”作用,即承担“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责,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内容界定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色;方法转换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灌输”向“融入”大学生生活转变,由单一整齐的教育方法向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转换。从供给侧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向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或培养大学生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的特有属性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价值要求。文化的属性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属性。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产品不但具有普通商品的经济属性,而且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公共属性;不但具有市场价值,而且具有社会价值。文化的特有属性决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是整个文化系统的核心,并对整个文化系统起着统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愈来愈相互渗透和融合。体现文化特有属性的文化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日益凸显,并逐渐渗透和扩散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文化和进行文化教育,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统一。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而且应从供给侧入手,提高文化供给的质量、改善文化供给的结构,挤压不良或无效的文化供给,使文化供给侧引导和改进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和拒绝庸俗文化、媚俗文化和低俗文化。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存在明显不足。许多学者和高校关于在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但是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足,呈现出认知不深、文化认同感不强和践行危机,部分大学生甚至“看不起”“看不到”“看不懂”。造成此状况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侧密切相关。部分高校未能将国家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设置课程、教材选择、师资配备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而有效的体制支撑;许多高校热衷于追求招生率、报到率和就业率等指标,注重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忽略或淡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为大学生的选修课或业余课;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短缺,许多具有人文学科知识的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明显不足,即使部分专业教师因承担繁重的教研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学方法和理念落后,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轻传统的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重说教而忽视传统文化的生活化训练等;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快餐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等迅速扩展开,使得单调的传统文化教育载体远远不能与新媒体等同步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的不足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在形式上处处在场,但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是在场的缺席。这就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能力,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强化供给侧本身具备的引导力、控制力和凝聚力,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多样化的影响和渗透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要求。随着当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和博弈更加激烈。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七大或八大文明是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文化方面的差异是世界冲突的根源,21世纪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许多国家在积极发展以经济实力为中心的硬实力的同时,极力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实现文化、科学技术、经济效益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等国拍摄的风靡全球的电影、电视剧等借用他国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演绎本国的故事,体现本国的价值观。这些国家不但获得巨额的经济效益,而且无形中渗透和传播本国的价值观。“在节日文化上,大学生中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等;在服装选择上,青年学生流行‘穿什么是森马’‘非名牌不穿’;在影视文化上,‘90后’的大学生看着西方影片长大,小的时候看《变形金刚》《米老鼠》《猫和老鼠》等,长大后追捧《哈利波特》《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在饮食文化上,麦当劳、肯德基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主要的餐饮对象”[5]。同时许多大学生缺乏“科学批判的态度”,即“基于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研究主体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事物和事件以及各种既有的认识和理念等进行的一种独立而自由的审视、甄别和判断的行为趋向”[6]。这样往往直接影响或塑造许多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影响和改变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趋于网络化、边缘化,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对代表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率普遍偏低;对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了解甚少,当前部分大学生淡化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热衷于过西方节日尤其是情人节和圣诞节等,甚至接受和信仰基督教;对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俗习惯、传统表演艺术和建筑等文化遗产熟悉度不高等。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不起”或“看不到”甚至“看不懂”。这就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从供给侧视角探索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关键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的结构升级;提供精准、有效、科学的供给,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生产提供文化供给,以供给引导需求、满足需求,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在供给规划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即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教材体系、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方面都要进行整体规划。党的十八大之后,就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为此,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6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2016年3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这些文件专门强调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和政府从国家层面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把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教育,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明确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加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大学生课程和大学生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要加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顶层设计”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最基本的制度保证,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平台。

2.在供给内容方面,要用好存量、优化增量

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的质量,充分整合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学、史学、哲学、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等学科,建立健全包含大学语文课、通识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等体系,形成有机整体和合力,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四个全面”战略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大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供给内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结合时代内容和地域文化,增强问题意识,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与现代精神融通之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供给,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要有互联网思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信息化以及切片化处理,制作适合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供给。借助深深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新媒体,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送和派发。

3.在供给方式方面,要分类指导,精准供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客体和参与者;同时,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和学习效果的体现者。高校大学生,从学历层次看可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从政治面貌看可分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学生等;从民族构成看,既包括汉族学生,又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规律,充分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积极加强分类指导和要求,探索适合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群体实际的教育模式;创造适合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学生干部等不同群体的教育模式;着力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要,创造和实现精准的传统文化供给。融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新媒体已经深深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具有移动性、互动性、即时性、虚拟化、多屏化等优势的数字阅读占据大学生愈来愈多的阅读时间。与大学生紧密相连的新媒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之物、传播之物。应用手机短信、飞信、QQ聊天、博客、微博、微信、Facebook和Twitter等形式,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准确定位,实现精准信息推送和派发;在网上多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讨论、聊天、访谈等活动,以开放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其内容,构建起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成立学习小组,宣传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实现新旧媒体融合,媒介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实现网上网下互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和丰富媒体形式,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

4.在供给环境方面,要多元参与,形成合力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时空维度看,应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涉及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学习和生活;从构成要素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环境等基本要素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运行环节看,包括“制订方案—实施—评估”等基本环节及互相衔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使校园的硬件环境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面墙壁每一角落都说话,使硬件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结合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结合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处处在场,实现硬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统一,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的渗透。高校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管理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使机制规范、协调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运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供给”和“精准供给”提供体制保障。高校加强师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使其成为学习和践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和教育。家庭既是人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又是传统文化终身教育的基点。家长及时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家庭教育内容中。家长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并在生活中加以践行,不但给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榜样,引导大学生礼敬和践行传统文化,塑造温馨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三观”。社会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舞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和沃土。社会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根本性的。它不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践履,而且间接地通过对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应加强供给,提出要不断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大力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产业,积极发展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为大学生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的媒介和平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参与,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位一体”的合力。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大学生的需求侧,而是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合理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供给侧改革,建立和完善新的供给结构,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的结构升级;提供精准供给、有效供给、科学供给,发挥供给引导需求的作用,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发展和互动,从而达到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作者:郭继文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1].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N].人民日报,2015-11-11(1).

[2].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5-11-16(2).

[3].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6-03-18(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9).

[5]汤耀平.“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6]叶险明.“中国道路”的前提性批判[J].哲学研究,2015(10)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党组织构建文化软实力研究”(编号:16CDSJ16);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基于文化强省战略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提升研究”(编号:J15WA07)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编号:CDX15023);山东交通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话语权视阈下文化软实力建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编号:15BKS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