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文化研究(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传统文化研究(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传统文化研究(10篇)

第一篇: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4年度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于中国传统生态观的高校生态德育研究”和2014年度贵州省教育厅创新创业项目“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西部高校大学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中国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受到了影响,其传承出现了断层。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整理问卷和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西部;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

全球化进程虽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传播,但也带来了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碰撞。选择个课题,是为了了解、引导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研究现状和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定义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国内外关于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研究很多,对此我们总结了几篇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姜丹、邱琳认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偏向于认同,但认同度并不高,“利益”成为他们衡量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唯一标尺。黄尚文提出中国的文化要想发展,关键在于创造。他们主要从文化的改造升级方面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问卷分析

课题组承担了贵州省教育厅创新创业项目“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课题组对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问题11个,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细分内容的认同、现展、未来展望等方面。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20份,有效问卷810份,下面将对问卷进行简要分析:

1.对文学作品的认同

古典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对古典文学认同程度的高低,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的高低。在“你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著作吗”问题的回答中,喜欢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达77%,不喜欢的占23%,喜欢某些的占42%。这说明中国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整体认同度比较高。从喜欢某些的占42%可以看到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在某些具体的领域内是相对较高的。

2.对传统节日的认同

中秋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爱家和爱国情结的重要表达形式。数据显示,无论放不放假都期待过传统节日的西部高校大学生有67.2%,不期待和偶尔期待过节的占32.8%。说明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度较高。

3.对儒家思想的认同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在“你认为‘三纲八目’在当今社会的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中有价值吗?”问题中,认为有价值的占60%,认为没有价值的占4%,介于两者之间的占36%。在多元文化自由发展融合的今天,儒家文化能达到60%的认同度,也是相当可观的,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影响是深远、广泛、持久的。

4.对中外文化的比较

近年来外国文化在中国盛行,许多外国动漫、节日等受中国人民喜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冲击。在“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你更喜欢哪一个?”的回答中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占31%,喜欢外国文化的占5%,而都不喜欢的只占1%。喜欢中国文化的西部高校大学生比例高于喜欢外国文化。但近一步的数据分析会发现都喜欢和各喜欢一部分的占63%,也就是说有63%的学生喜欢西方文化的全部或部分,此比例已相当高。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对中国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正逐渐增强,开始有慢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趋势。

5.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展望

西部高校大学生是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受多方面的影响。在问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持很乐观态度的占61%,持无所谓态度的有13%。这说明大部分的西部高校大学生内心深处是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也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但仍需加强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三、现状概括

通过问卷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程度高

多元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此种背景下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依然较高,西部高校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仍然保持接纳和乐观的态度。

2.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儒、道、释的认同度依次降低

调研结果表明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度占到60%、对道教文化的认同度占到57%、佛教文化的认同度占56%。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流思想文化,更是统治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文化,认同度相对较高。佛家和道家的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认同度不算高。对儒、道、释传统思想的认同度依次降低,这基本准确反映出了儒、道、释三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延续至今,仍然影响着西部高校大学生。

3.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度不高,民族文化发展面临巨大危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汉族和少数民族同样都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保持得越来越少,有些已经完全消失了。很多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受到严重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正在面临着被淡化甚至是灭绝的灾难。西方文化的相对新颖,导致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越来越少,使得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逐渐降低。

四、原因分析

中国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的认同度存在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

1.三教并存,以儒为主格局的形成发展

儒、道、释三家并存格局的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儒家文化思想的包容性使得佛家和道家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形成了“三教家并存,以儒为主”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延续至今就造成西部高校大学生对儒、道、释认同度依次降低的情况。

2.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虽然被称为优秀文化的经典,其中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幼敬长等品德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作用也随着西方价值观念的渗入而逐渐消减。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了西部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对中国部分传统文化的不自信。

五、改进措施

为了有效解决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度不高的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中国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了社会实践,传统文化就不能与时俱进,必然导致落后。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扎根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文化传承者就必须要将理论付诸于社会实践。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的与时俱进,文化传承者才能真正的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2.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提高西部高校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国家文化安全指“国家内的文化安全”,即主权国家的主流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系统、宗教信仰等等主要文化要素,确保主权国家享有充分完整的文化主权,并在人民群众中间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但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其价值观念,对其他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文化侵蚀,对被文化侵蚀的国家来说,绝对是个灾难。目前,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正在以各种形式进入到我国的日常生活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从国家文化安全领域加强我国西部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西部高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3.传统文化要实现新常态下的革新

主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于创新驱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实现新常态下的革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经济新常态发展潮流结合起来。利用消费的需求带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大力发展适应新常态发展的绿色文化产业,国家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投入或者积极引导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投资,通过经济投资驱动带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这是顺应时展新常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革新的重要机遇。

作者:刘涛 王涛 周念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姜丹,邱琳.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探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13-15.

[2]黄尚文.论梵净山特色佛教文化建设的方法及其理论和现实依据[J].铜仁学院学报,2011,04:1-4+11.

[3]岳文典.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4.

[4]蒲晓斌.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现状及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58-59+70.

[5]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J].史学研究,2002,(1).

[6]李明亮,卜春江.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76-177.

[7]刘莉.国家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大学生文化教育[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03:60-63.

[8].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0.

第三篇:高校德育教育传统文化作用

【摘要】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革,德育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高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做好德育的宣扬与倡导。而传统文化则是德育教育的载体与素材,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更好地带动高校德育开展。本文主要就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为高校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思路。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校德育教育;意义价值;研究分析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这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瑰宝。新时期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传统文化在德育方面的价值也逐渐凸显,作用于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高校。以传统文化为指导做好高校德育建设,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扎根高校德育教育的沃土,实现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也实现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一、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及德育建设必要性分析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而高校学生自然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一定程度上高校学生的素质建设直接关系到民族发展与国家建设。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也有条不紊地推进,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学生价值导向呈现积极向上的一面,但不可否认地受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又带有一定的消极性与负面性。特别是金钱利益的驱使,外来不良思潮的侵蚀,部分高校学生价值观发生摇摆,拜金主义、见利忘义、享乐主义等不正思潮成为德育建设的阻碍因素,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责任感、正义感、道德感与奉献感都被高校学生抛之脑后,考试作弊、打架斗殴、追求享乐、甚至知法犯法,部分学生道德沦丧,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岌岌可危,而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也一度被湮没。因此新时期面对社会不良时思潮的德育威胁,做好传统文化阵地的坚守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提升德育教育吸引力

高校德育教育创新不够,吸引力不强是其开展缓慢、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而做好吸引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德育教育渗透力的提升,传统文化为载体,一方面其丰富的内涵底蕴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多元形式的素材支撑,以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开展德育教育更加形象生动,实现其吸引力。而传统文化也具有极强的文化渗透力,与德育教育结合可以寓教于乐,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在传统文化宣讲的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地培养教育,而传统文化更为广阔的覆盖面实现了多层面的涵盖,扩大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力。

(二)传统文化带动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的提升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主要集中于爱国主义的情感培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激发两方面,爱国主义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主要是培养高校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引导其自觉投入到祖国建设事业中。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从而转化为德育角度的推动力量。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主义的优秀案例层出不穷,真实具体的爱国主义案例让学生情感得到渲染,树立爱国主义的深刻认知。而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责任感的培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对集体的热爱所形成的自觉性,是每个中国公民的道德义务。高校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将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从事不同的工作,而社会责任感就是对角色定位的负责,对工作的坚持热爱,努力学习,承担起个人成长或者社会建设中应尽的责任。

(三)中国传统文化助力我国高校学生意志力的有效培养

高校德育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部分地区不争的事实,这也是近几年高校学生整体德育水平下滑的主因,来自家庭的溺爱,来自社会的宽容,来自学校的漠视让学生形成了个人主义价值观,心胸狭窄、冷漠无情,极易受金钱与物质诱惑,沉迷网络及西方霸权主义文化不能自拔,文化素质低。造成高校学生道德滑坡的原因除了外在的客观限制,还有来自学生层面的意志力缺失。因此高校德育的正常开展必须做好意志力的培养。而传统文化则在意志力培养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是实现意志力培养的推动力,诚信、孝道、慈爱等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彰显都是学生意志力培养的着眼点。意志的培养,独立意识的增强,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沉稳冷静,寻求问题解决思路而不是一蹶不振,低迷消沉。传统文化对意志力及独立意识的关注正是高校德育教育最为欠缺的方面。

结束语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资产,理应在新时期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在与高校德育教育的结合中实现德育教育内容的补充,实现高校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实现德育教育吸引力的提升,只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德育教育价值与优势的基础上,才能让高校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确保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扬。因此,做好高校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德育教育文化建设双赢的必然选择。

作者:肖静 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乾良.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0.

[2]聂磊.浅议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205.

[3]耿亚杰.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2:11-12.

第三篇:国际化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浅议

【摘要】

国际化背景下,建设好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发挥传统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认知和设法解决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出现的“概要化”“随意化”等诸多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课程的优势,成为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

边缘化;概要化;随意化;机械化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正从“科学阶段”走向“科学•人文”阶段。大学教育正试图实现“人文引导科学,科学造福人类”的教育目的。当前的发展趋势告知我们,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不仅是物质形式上的传递,更要我们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对学生精神层面进行培养与教化,使人文精神渗透到其内心深处,从而真正形成和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在这种形势下,建设好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发挥传统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整个发展历程,我们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先经历了建国前的西学东渐,高校课程“西化”倾向阶段,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又因全盘学习苏联模式,出现课程“专业化”倾向,并将此种模式沿袭至今。尽管我国诸多教育学者曾做过各种努力,但依然没从根本上改变高校课程“重科技轻人文”的专业化特征,没能使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综合导致当前我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出现了“概要化”“机械化”等诸多问题,表现如下:

1专业化教育明显,传统课程边缘化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仅有100多年历史,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近代高校,缺少传统教育模式的支撑,最终沿袭的是苏联高度专业化教育模式。建国初期,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科技人才,综合性院校大规模缩减,文理分科使学科构成简单化、专科化。反映在课程体系建构上,注重理工类学科建设,对人文学科与传统文化课程重视不足,人文环境较为简陋。加之20世纪初科技进步带给世界的巨大影响和福利所造成的教育功利化观念的影响,高校多选择注重专业精深、知识传授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道德价值的培育。具体到以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传统文化课程方面,首先,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和主干的哲学人文学科类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备受冷落,传统文化课程成为学生专业课和技术课之外的休闲点缀;其次,传统文化课程编撰和通用的教材,从内容编排、教学选取、师资配备到课堂讲授,都受到学生专业限制,有些传统课程几乎成为某个专业的课外实践拓展课,这都表现出当前传统文化课程轻人文、重实用的专业化特点;再者,寥寥无几的传统文化课程的课时安排也是尽量压缩。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可能仅为应付政策要求或上级检查,并没有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课程重要性。学生关于“学理工好就业”片面功利性认识,也成为不能为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传统文化课程备受冷落、日益边缘化的原因之一。

2概论类课程较多,课程设置概要化

据当前相关研究资料成果及一些网络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即使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相对全面的一些院校和学科,有些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也大多呈现出“概论”、“导论”或“通论”、“史论”等概要化特征,往往抓全面而缺乏深度。结合高校学生学习实际进行分析,这些以“概论”、“导论”或“通论”冠名的课程,其开设通常只是蜻蜓点水般的知识介绍,带学生走马观花的进行相关理论性概况的学习,并没有进行专题分析和详细讲授。而且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使课时与内容协调,通常会为保证内容全面而弱化深度。这样,既不能让学生系统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发展与走向,也无法让大家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更谈不上让大家获得文化中承载的深邃思想和精神。此外,高中传统文化知识机械化的接受,导致学生人文基础较薄弱,与这些概论性课程的强理论特征要求格格不入,学生对此类课程反感和排斥,使课程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3体系化不够明显,课程设置随意化

为响应人文素质教育方针,有些院校也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以努力拓宽学生知识面为目的,围绕专业尽可能多的开设人文方面的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过对一些学校课程计划与设置的对比总结来看,有些学院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几乎涵盖了该学科可能联系到的传统文化分支领域,在课程设置上也尽量强调专业与人文的结合,但却会因铺设面太广而缺乏知识系统性,从而影响学生深入掌握。另外,学生为获得相应学分,不得不抛开个人兴趣点和爱好,进行被动学习和接受。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学校主张素质教育的初衷。此外,在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与师资配备方面,一些学校并没严格按照师资要求进行相应课程的教师配备。传统文化课程原则上对教师素质要求很高,需由文化内涵深厚、具有道德影响力的教师执教,但有些院校因对人文课程重要性认识的偏差,教师安排随意化,不能根据学生现实需求来进行课堂内容的安排。甚至有些院校根据已有师资进行文化课程的临时开设,从而导致课程杂乱无章、毫无层次可言。有的院校干脆将思想政治课程等同于人文素质课,根本没有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

4专业联系不紧密,开设课程机械化

虽然当前将传统文化课程沦为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等现象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但将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教材选用与课堂讲授同各自专业紧密结合,却是值得提倡的。如此才能培养出既有精深业务知识、又能从传统优化文化中总结经验、进行创新,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可放眼当前,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却出现了高校间互相效仿、机械照搬的现象。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积累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各地的高校尽可以发挥所处的地域优势,结合本地发展特色,创造性的设置本校各专业的传统文化课程。但我国各区域的众多高校,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方面却常常出现严重雷同,几乎采用“一刀切”方式,用一种课程设置模式来培养不同地域的学生,这就出现了千人一面的机械化教育结果。而且,在雷同的传统文化课讲授过程中,因思想认识偏差和教师水平、课时有限,导致多高校、各专业的文化课程讲授多采用“填鸭式”方法,教师机械讲授,学生缺乏激情的机械接受,中间缺乏互动和交流,更谈不上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大学兼备功能使命和教化使命。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施春风分析:“科学和技术本身不是社会的全部……我们需要一种智慧去理解知识的局限性,以一种符合道德和伦理的方式运用知识。这就是我所说的大学的教化功能。”同时,他指出“中国在承担起教化使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孔孟老庄等许多思想大家。历经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仍然很有意义”[1]。因此,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价值优势,正确认知和设法解决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成为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作者:铁艳艳 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经济全球化追问大学新使命[N].中国教育报,2007-11-19.

第四篇:高校太极拳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摘要:

现阶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太极拳作为我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引起了我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太极拳进行简单的描述,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一系列联系。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高校太极拳的教学工作中,给予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太极拳;教学;传统文化;融合策

太极拳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武术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作为体育运动与健身项目,被我国各大高校积极引进相关教学课程中,不仅有利于我国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将传统文化引入太极拳的教学工作已成为我国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的一大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该文主要针对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融合,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借此平台,与各位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交流讨论。

1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太极拳

传统文化是指由于文明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代表自己该民族特色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现阶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世代相传。我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大体来说,并没有出现中断的情形。(2)民族特色。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不相同,是独一无二的。(3)历史悠久。其共具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我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其广度与深度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太极拳是我国的一种武术形式,其主要集合了儒学、道哲学中的太极、中医经络学等一系列我国传统文化精华,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竞赛对抗等多种功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全面性。太极拳涉及到我国古典文学、中医学、养生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2)适应性。太极拳由于其自身具有动作柔和、速度适中等一系列特点,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人们的需求。(3)安全性。太极拳拳术柔顺、圆活畅通,能够在消除练拳者拙力僵硬的基础上,避免对其肌肉、关节、韧带等造成损害。

2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2.1太极拳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

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之一,充分表现了儒家学派为人处世、看待问题的态度与方法。而太极拳就要求相关练习者“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尾闻中正”,即是要求其在锻炼的过程中保持身体的脊椎处于中正状态,不偏不斜。此外,太极拳的练习还要求其练习者“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

2.2太极拳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禅定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文化主要强调进入“零”状态,与太极拳所强调的“空”“无”“虚”“静”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例如:在佛教中,“于诸境上,心不染,日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主要是强调人们内心的宁静、安稳。太极拳的拳法行云流水,要求练习者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达到心静如水的境地,使其整个身心处于一种柔和、健康的状态。

2.3太极拳体现了道家文化的哲学思想

道家中的《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书籍之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被我国相关人员尊称为“群经之首”,其具有包罗万象、变化多端、阴阳结合等一系列特点。太极拳拳法将《易经》中的阴阳学说贯穿其中,使之成为太极拳的主要运动形式与文化内涵。此外,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倡“将欲歙之,必先张之……柔弱胜刚强”与太极拳拳法中侧重的“往返须有折叠,欲左先右……欲泥先顺”有着极大相似。

3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中

3.1对太极拳进行详尽讲解

现阶段,我国许多大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只是进行简单的敷衍,没有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其对太极拳的学习处于一知半解状态,根本无法真正了解与掌握太极拳的核心思想与内涵。针对这一现象,太极拳教学工作者应首先查阅关于太极拳的各项资料,对太极拳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并且,当其在对太极拳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太极拳的分解动作进行详尽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太极拳所包含的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向高校学生展示太极拳的真正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太极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太极拳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其武术攻防招式进行讲解,展现我国传统武术的技巧与招数,使学生了解其一招一式所包含的我国传统兵家思想文化。

3.2将精气神概念的精髓融入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中

精、气、神是身体三宝,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太极拳相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精气神三者在太极拳中的作用进行详尽讲解与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例如:由于太极拳主要是以意行气的运动,要求心息相依、意气相随。这就要求高校相关太极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将呼吸与动作相结合,用以意行气来代替以力带气;太极拳教学强调神舒心静,排除杂念,因此,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要求学生以意念为导向,放松肌肉,轻松自在,随心而动。

3.3将经络学说理论融入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中

据相关调查了解,人的经络遍布人身体的各个部分,具有促使全身血液通畅运行以及沟通人身体上下、内外传到信息系统等作用,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相关太极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全身经络的运行路线绘制,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讲解。在此基础上,将太极拳的教学动作进行分解,对太极拳每一招式分别经过哪些脉络,具有什么作用,发挥怎样的功效等均进行详细说明,让学生有目的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包含了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佛教文化的禅定思想、道家文化的哲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引起了我国高校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现阶段,高校太极拳相关教学工作者为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太极拳教学工作中,在进行太极拳教学的过程中,对太极拳进行详尽讲解,将精气神概念的精髓以及经络学说理论融入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中,以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率,保障我国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赵聪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钟菊华,郑健.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的困惑与反思——基于文化本源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9):118-121.

[2]韩玉冰.论太极拳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J].大众体育,2015(4):132-133.

[3]葛国政.浅论太极拳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J].搏击•武术科学,2014(12):12-14.

[4]黄宗著,程茜.融传统文化与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初探[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124-125

第五篇: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传承价值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有着博大精深和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图书馆不仅是高校的文化阵地,而且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承载。高校图书馆通过优化图书馆文化环境,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依托图书馆信息平台,开展图书馆文化活动等途径实现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经过五千年的积淀、流传,已经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中国的社会文明。到二十一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它一直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华传统文化,“应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能够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共同追求的文化总和。”[1]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它有着博大精深和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1)以人为本。(2)知行合一。(3)自强不息。(4)厚德载物。第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其一,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荣誉感和凝聚力。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生长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精髓,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尤其是当今的大学生受社会上一些浮躁、负面、消极的影响比较多。在高校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其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文化基础和渊源;其三,有利于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高校的自由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形成了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理论等并存的现象。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以图书馆文化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以高校图书馆为文化阵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引导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从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来看,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的文化阵地,而且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承载。第一,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从历史上的“藏书阁”演变为今天的“信息情报中心”,图书馆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保存、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社会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的文化机构,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辅助机构,是知识信息资源的宝库。图书馆有着最为丰富的典藏资源,是其他机构无法企及的,包括纸质信息资源、电子数据资源在内的馆藏建设给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有经、史、子、集、丛书、类书等。包括儒家经典、诸子百家、诗文集、百科全书式的丛书、类书等。这些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学习传统文化便是学习这些典籍。高校图书馆在搜集、收藏、整理、传播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高校图书馆具有教育和价值导向功能。高校文化多元化,不同的思潮、观念、意识等相互交融、长期并存。随着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丰富,种类繁多的国外的报纸、期刊、文献等将各种文化带进高校,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图书馆除了服务工作以外,还承担着教育功能,它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图书馆可以为传承传统文化提供平台和条件,开展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既可以对大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价值导向的作用。第三,高校图书馆拥有良好的服务育人环境。教师是大学的灵魂,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现代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而且更是高校的知识、信息、文化中心。图书馆不仅在外部体现了其建筑文化,更在内部设施与环境方面体现其服务育人的环境优势。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基本定位。随着图书馆服务设施设备的完善和良好服务环境的改善,图书馆服务模式正在向多元化全方位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第一,优化图书馆文化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2]图书馆首先要营造悟、浸、染的阅读氛围。让读者远离鼎沸的喧嚣、烦恼、浮躁和诱惑,感受浓浓的文化气息所带来的高尚品位与境界,让学生体悟传统文化的思想,浸润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被传统文化的精神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和高尚人格。图书馆往往是一所高校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在图书馆的内部环境方面,也应注重营造高雅的文化环境。第二,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学习传统文化内涵。《管子•牧民》中记载的“礼义廉耻”,《孟子•离娄上》里说的“仁义礼智信”一直是人们治国兴邦、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和基本规范。《列子•汤问》篇里记载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持不懈和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战国策•秦策一》和《汉书》中里记载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体现了中国古人勤勉刻苦的学习精神。第三,依托图书馆信息平台,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用户交流的范围从实体向虚拟转换,新的技术平台的创建,为传统文化的发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网络信息平台具有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手段收集、挖掘、整合网络资源,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数据库,搭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有力手段。第四,开展图书馆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其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是弘扬传统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可以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系列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其二,举办图书推荐活动,做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工作;其三,图书馆通过组织读者座谈会、文化经典读书会、传统文化阅读兴趣社团、传统文化阅读讲座等活动,推动读者广泛参与阅读经典,调动读者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其四,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图书馆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应该是在服务育人中传播一种文化观念,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宣传"。应因时适宜,选取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结合点,在发展创新中弘扬传统文化,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为现代大学生所用。正如林毓生指出的:“创造性转化是把一些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创造性转化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认同。”创造性转化就要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整合、融合、交流,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体现其恒久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作者:刘虹 单位:聊城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刘北芦.浅论高校图书馆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174—175.

[2]叶莉.高校图书馆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3(5).

第六篇: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调查分析

【课题项目】

此论文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研究成果,王静茹为指导老师,李敏,聂云凤为参与项目学生。

【摘要】

文章对新余学院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范围小,深度浅等问题。调查中,有目的选择了几组不同类别性质的大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的比对调查。发现了影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一些因素,探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

新余学院;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

一、研究背景

在2014对北师大进行视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这样一番话指出了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具体行为方式。

二、研究目的

当今社会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中国,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都遇到了前所未前有的困境,而此次针对新余学院90后在校大学生传统文化认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一方面更了解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以掌握信息数据。另一方面更的一步分析大学生思想形态特点,以便引发思考,为提出相应措施做好准备。

三、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具体操作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样本选取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我们根据研究目标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内容:

(一)学生基本情况(受访者专业、年级、性别等基本信息)。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欢程度及喜欢种类)。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四)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和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看法及建议。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针对新余学院学生的调查共发出的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1份,回收率为90.2%。其中男生193人,占43%。女生258人,占57%。

(一)总体性分析及建议

1.中国传统文化在我院大学生心中占有一定地位,但情况并不乐观。我院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兴趣和理性认识。但有限的兴趣来源主要是受家庭影响或高中时期的教育影响。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1)大学注重专业课教育,语文课所能接触到的传统文化少之又少。

(2)新余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本身文化底蕴有限,在此能感受到的文化氛围较少(此点在对吉安地方高校学习网络调查时发现,吉安高校的学生之所以总体上对传统文化认知较高和吉安卢陵文化有很大关系。)

(3)学校所开设的公选课中,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文化课较少。针对以上几点因素,我们认为,在我们注重转型发展,校企合作,实现应用性大学的同时,更加不能乎略对本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

2.我院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存在深度浅范围小的问题。调查中我们知得,大学生关注最高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节日,但遗憾的是对这些传统节日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多同学对他们的来源,意议都并不了解。因此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投入更多的关注。

3.对过调查问卷及坐谈发现,我院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较局限。虽然每年的公选课中都有相关文化课程的安排,但大多数同学在选课过程中只能用“抢”而不是“选”对于真正想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同学住住选不到相当课程。

(二)对比性分析及建议

1.大学生性别差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调查中,我们发现,性别的差异并不大。在几个关键问题的调查中,女生得分略高,但总体持平,这说明在相同教育环境和享有相同教育资源的情境下,性别影响不大。

2.不同年级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这一个比对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二年级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最为薄弱的一年,却是较愿意去学习的一年。纠其原因,主要是刚刚经历完高考的大一大学生,对高中阶段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尚能记忆尤新,因此大一的学生撑握传统文化知识的程度更高,但通过了高中时期的死记硬背,进入大学后思想上的放松,大一学生并不很乐意在大一就再接触学习传统文化。

3.文理科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无论是在兴趣还是学习能力方面文科生都比理科生较高。对理科生而言,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可以从社会科学素质方面入手引导。

作者:王静茹 李敏 聂云凤 单位:新余学院

参与文献:

[1]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朱筱新.中国传统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

第七篇: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摘要】

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拥有着特别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民族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弘扬。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应不断的改革教学方式,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既要与现代化接轨,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真正提高舞蹈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

民族舞蹈;高校;传统文化;传承

我国的民族舞蹈中处处渗透传统的人文精神,拥有浓郁的文化底蕴,是在世展和传承中形成的一种独具魅力的舞蹈风格。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在极大的丰富舞蹈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能力增强。传统文化和舞蹈专业知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更好的展现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中,使舞蹈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吸收。

1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培养优秀的舞蹈人才,是高校开设舞蹈专业课程的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从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是更好的开展舞蹈教学的前提。通过有机的融合舞蹈教学和传统文化,在舞蹈剧目和舞蹈教材中贯穿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单单能使舞蹈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同时还能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让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的舞蹈走向世界,让世界上更多的民族认识。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应蕴含着健康积极的精神品质,能彰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它所蕴含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探索挖掘的同时,更要积极创新。而作为培养舞蹈专业人才的高校舞蹈教学,不单单要重视对学生身体表演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舞蹈文化修养的培养。将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舞蹈教学中,使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能借助于舞蹈的方式,对更深层次的内容进行传达。由此可见,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高校舞蹈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2.1展现舞蹈的传统文化元素,营造情景文化的氛围

21世纪,社会上需要才艺双馨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在综合艺术教育时,需要有机的融合诗歌、音乐和舞蹈。如今的舞蹈教学对综合艺术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单单在课堂上传授舞蹈知识,还应逐渐增加对影视和音乐方面的艺术要求。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细胞,还全面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能力。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应有机的区分舞蹈艺术欣赏和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创新最基础的组成结构。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舞蹈作品进行沟通和交流,将学生对舞蹈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出来,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作品。这样在表演的过程中,能灵活的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舞蹈知识,尽情的展现对舞蹈艺术的理解。为了更好的在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师可实施渗透式教学,例如通过表演者的服装造型和设置舞蹈场景,对传统文化元素更好的体现。无论是观赏者还是欣赏者,都能很好地融入到这种文化背景之中。通过营造传统文化的情景氛围,更好的体现舞蹈的效果。

2.2充分借鉴传统文化,注重舞蹈教学中的文化熏陶

优美的舞姿能使人精神愉悦,舞蹈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诠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舞蹈艺术独具魅力,就是让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优美的舞姿能使人们更深的理解舞蹈,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不断的灌输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舞姿,对思想情感进行表达和传递。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学习舞蹈,将舞蹈和观众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在传统文化的感染下,会进一步点燃学生对舞蹈的热情,让舞蹈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能对舞蹈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并无限放大舞蹈中的文化内涵。舞蹈教学的基础工作,是对舞蹈技能的传授,是向学生传授舞蹈的基本功。但舞蹈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是舞蹈教学的重点。为国家源源不断的输送高素质舞蹈专业的人才,是舞蹈教学的重目标。而发展舞蹈文化与弘扬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为了使我国的舞蹈文化屹立于世界的舞蹈之林,就更需要在舞蹈教学中运用和借鉴传统文化。

2.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能力

作为舞蹈学习的指引者,高校舞蹈教师应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不单单能传授学生基本的舞蹈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表演技巧。在教学中能淋漓尽致的表现舞蹈所需要的情感彰显能力和舞蹈艺术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对舞蹈内涵深入理解,并能在此基础上,将舞蹈表演上升到新的高度。由此,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单身示范和只讲解理论知识的单一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让学生先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对于相关的舞蹈资料,在课后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搜集。根据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对舞蹈的理解能力,对不同的舞蹈类型进行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独具魅力的舞蹈风格,深入舞蹈内涵,对风格迥异的舞蹈文化进行展现,使学生对舞蹈的情感体现能力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

3结论

目前,国内高校舞蹈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在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素养,还能在舞蹈表演中更深刻的诠释传统文化,实现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者:张琼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宇博.关于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黄河之声,2014(06).

[2]崔琰.试析高校舞蹈教学效率的提升[J].艺术教育,2014(10).

[3]金羽丹.浅析舞蹈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4(11).

[4]丹缨.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5]陶钧.浅谈"因龄施教"在群众舞蹈教学中的意义和应用[J].黄河之声,2015(03)

第八篇: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研究

摘要:

武术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也是在我国所广泛流传,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的一类传统向体育运动项目。但是,现阶段我国武术运动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存在着种种问题。对于武术教学来说,传统文化在其中占据着关键的地位。高校在展开武术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对于武术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地分析,并且将传统文化的地位进行更好地明确,对二者进行有效地协调,这样才能提升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更好地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关键词:

高校武术教学;传统文化;互动关系

一、引言

中华武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同时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华武术诞生于中华民族炎黄大陆上,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我国传统文化来说,武术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内容。

二、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互动关系

“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方能兴我中华”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和名言,在历史中,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其本身也具备了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经成为了习武者的重要精神准则,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体现。为了保卫家园,习武抗争,勇于牺牲自我,这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比比皆是。高校在展开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情操和思想理念进行培养,向他们传递更加正面、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精神,让大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得到更好地强化。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让他们勇于在危机下挺身而出。武术文化本身对于爱国主义情怀有着重要的激发效用,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中的牺牲精神、正义精神有力体现。民族气节的重要表达,对于提升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让他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强化的必要前提。在高校展开武术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活动更多的锻炼机会,实现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武术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自身也可以形成良好的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让大学生自身的意志力得到更好地磨练,鼓舞大学生的斗志,让大学生自身在日后走入工作岗位当中,可以更好地进行创新和奋斗。对传统文化中的进去、自强精神,武术教学中也可以实现更好地渗透,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失的一个重要的意志品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身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与冲击。通过武术教学的开展,可以让高校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礼仪道德的传承空间。武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于公共体育道德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参与学习中也可以对于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认同,在不断渗透的过程中,对无数道德规范进行更好地认同。“敬习之道,先重师礼”,武术本身在技艺的传承上有着浓重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色彩,其本身重视尊师重道礼仪的传承,这样可以改变部分大学生幼稚、狭隘的道德观念,让大学生对于民族利益和自身利益进行更好地鞋套,更加进一步的自强不息。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武术教学工作和传承传统文化

第一,对武术教学的氛围进行科学的构建。在高校的武术教学活动中,很多学校都对于武术教学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武术教学氛围。在进行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重视,对于武术课程的项目进行适当的选择。在项目选择上,要对习武的理念进行明确,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武术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的,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帮助他们增强体魄、修养以及气质。高校在教学中,要将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结合和渗透,利用传统文化的底蕴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魅力,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武术学习当中。第二,武术教学创新。对于武术教学来说,技术内容的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创新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很多武术动作本身都是具有一定的攻防技术含义的,并且源自实际作战训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点。在当前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勇于进行创新,融入更多的拼搏和竞争意识。在武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教师要将套路和散打进行适当的融合和调整,并且对于武术技艺学习规律进行更好地把握,让大学生自身的拼搏竞争意识得到更好地提升,让他们自身具备更强的意志品质和素养。第三,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对于武术教学来说,教师队伍本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武术教学工作的重要执行者。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对武术文化的理解深度,对于教学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武术知识和文化技能水平,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好地渗透,让学生对习武有着更加科学的认知。

四、结束语

对于高校的武术教学来说,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是不可分割的。高校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从正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同时向他们传递良好的进取精神,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进行更好地弘扬。

作者:李鑫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意坤.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探索[J].武术研究.2016(07)

[2]蔡瑾瑾.对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0)

[3]苏克强,胡素梅.传统文化视阈下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创新[J].搏击(武术科学).2012(07)

[4]马光.高校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关系研究[J].运动.2014(01)

第九篇:高校传统文化创新人才培育

摘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是通过文化培育创新人才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内在统一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提供思想理论源泉、价值目标导向、正确思维方法和良好人文环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有效作用,教化、熏陶和塑造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创新人才;文化育人

在知识经济时代,标志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大小的重要指标,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大使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积淀的精华,不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而且发挥着强大的文化育人功能。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以充实创新人才培养的渠道和内容是我们现今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含有大量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内容。对此有些学者抱有怀疑态度,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缺乏鼓励创新的因素。造成这种认知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缺少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认识和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艰辛磨难而生生不息、屹立不倒,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辉煌灿烂的文化成果,就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始终具有创新的优秀品质。国学大学张岱年先生曾经指出:“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不断发展的民族。”1同志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元素,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借鉴。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教育文化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在人格塑造和培养中表现为:提倡“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鼓励突破成规陋习,敢于质疑权威,以“标新立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勇于大胆探索和全面尝试,培养独立思考、善于批判的人格特质。而创新人格作为创新素质的核心内容则决定和影响着主体的整体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塑造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引导环境,大学阶段也是创新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实践基地,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的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和精华的凝聚就包括以创新精神为深层核心与内在灵魂的民族精神。这种创新精神的传承对于高校的创新人才培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提供思想理论源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看是提倡创新意识的,包含有“求变”、“求新”的与时俱进思想。从《易经》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孙子兵法》的“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到《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强调变化和发展的观点,人们应该适应世事变化、趋势应变,不断地创新思维方式,善于观察发现外部环境的变化,使自己的行为谋求突破困境。中国历史上的几次著名改革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和明代的张居正改革等正是古代的先贤哲人们适应社会历史的变革而进行的政治体制创新。我国诗、词、歌、赋、曲、小说等文学艺术创作形式的多样化,也是文艺创作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的结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具备不断“求知”的探索精神。从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孔子《论语》中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都是主张坚定信念、勤学钻研、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看法,由此可见,正是这些蕴含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品质、自觉意识和崇高信念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思想理论源泉。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提供价值目标导向

创新需要在常规中闯出一条新的道路,是一种求真、求新的实践性活动。创新的价值目标表现为追求真善美、追求进步、奋勇争先、不甘落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正包含了这种充满艰辛、奉献甚至牺牲的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造福苍生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儒家提倡的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到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世信念和大儒张横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的正确的价值目标取向正是指引人们选择创新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的原因。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的确立对于人才培养来说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了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在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育过程中,可以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使创新型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以改革创新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提供正确思维方法

高校培育创新人才需要使其具有创新型的思维方式,而创新思维与守旧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方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全面、客观、发展的看问题。具备辩证思维能力的创新人才往往更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思维灵活而开放,不甘落入窠臼和俗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乏提倡辩证思维的理性精神,如《列子•说符》“理无常是,事无常非”、《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等都散发着辩证思想的闪光点。质疑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孔子曾在《论语•为政》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鼓励学生要在学习中思考和质疑。《中庸》总结归纳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一套符合认知规律的完整的治学之道。明朝诗人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写到:“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归纳为创作诗歌文章要有独创性,不落俗套,引申到做学问也是如此。清代学者崔述在耗时二十年完成《考信录》后曾写到“余生平不好有成见,于书则就书论之,于事则就事论之,于文则就文论之,皆无先人之见。”2他坚持了先考后信的治学原则,敢于质疑经典和权威。由此可见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胆质疑、批判求真的思维方法也能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所借鉴和吸收。

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提供良好人文环境

作为创新人才主体的人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实现健康发展,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顺其自然、以人为本的遵循人伦的人文主义思想,能够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渥的人文环境。如《中庸》中提到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主张追求心境情感的平和,实现自身主观环境的和谐统一。董仲舒强调:“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互为手足”的“天人和一”宇宙观,提倡从自然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实现人与自然客观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给了我们解答,孔子提倡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是维系人际关系和谐和社会秩序稳定的纽带,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进一步表明了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该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创造和谐社会大环境的一个行为准则。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应该吸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人文主义精华,同当今中国提倡的和谐社会思想相结合,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做出贡献。

三、结语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当今社会,东西方文化的博弈越来越明显。提倡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之中,已经成为高校目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重要的特色是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具有明显的创新元素。这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不谋而合,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文化育人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文化恰恰包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不仅体现在有系统完备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必须要有博学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充分挖掘其丰富的创新元素,使其能够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有效作用,教化、熏陶和塑造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代璐 单位:武汉东湖学院思政课部

基金项目:

武汉东湖学院2015年教学研究项目。

注释

1张岱年:《文化与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第79页。

2张舜徽:《中国古代学者百人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第549页

参考文献[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

[2]周希贤: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侯丽霞: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1.

[5]王亚娟:德育引领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

[6]宋向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的育人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4

第十篇:高校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研究

摘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于它的究天人之际的博大智慧,并且将博大的智慧转化为做人的智慧与法则。

关键词:

中华文化;智慧;做人

一、究天人之际的智慧源泉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老子《道德经》里这样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读了老子的道德经,还有庄子的《南华经》,我们不难发现,古人的智慧源于天地之间,《易经》中展示的智慧,大道至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佛家里是这样提的,对于儒家来说同样强调格物的本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至知。”中国古人认为,上至无极而太极,下至一虫一木一草之微,亦各有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之理。且有理一分殊,月印万川的说法。传统的文化告诉我们,体地之间有一个道,有一个理,它是做人的基础,得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生活在世界上的生活法则,这就是德。这里既有天地之间的大德,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小德,天地之间的大德包括天人关系,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这方面的代表性,三纲五常的理论,以及演化出的谶纬迷信,这里既有精华,也难免会有糟粕,我们要善于区分对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仁学思想,在为人处世,如何做人方面具有代表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的四端说。仁、义、礼、智、信,孝、悌、恭、俭、让,是做人的传统,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担当。天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传统是向自然学习,不仅有做人的“德”还有宇宙的智慧,读一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太极本无级,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地之道,孕育世界万物。宇宙智慧使我们更好的处理两个宇宙关系,即大宇宙与小宇宙。大宇宙是自然界,小宇宙是人。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在人来发展中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养活这么多人,在生产力并不高的农业社会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人吃不上饭,就会造反。老祖宗的智慧让我们很好的将问题得到解决,道法自然,向自然学习,究天人之际,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很早就形成了指导我国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歌与指导农业生产的农谚,流传下来,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中国人将天地视做自己的父母。农业生产适合宇宙的规律,人的起居生活也要适合宇宙规律,认识小宇宙,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里的应用,十二时辰的养生法,体现中华的文明对人体科学的杰出贡献,黄帝内经的形成,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体现着东方的智慧,也为中华子孙的繁衍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养一方文明。中华文明的先祖,仰观天文,俯视地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宇宙观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的经典著作,包括前面提到的《道德经》、《易经》、《南华经》以及《黄帝内经》等等,形成了以道、元气、太极、阴阳、乾坤、天人合一、天理等为命题的重要理论,产生了以伏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孟子、韩非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儒、释、道的三教融通与相互影响,使中华文化向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产生了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等巨儒,以中华文化的发展为担当。

二、做人的智慧追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的祖先有不少仰望星空的人,中华文化的智慧博大精深。作为具有独特气质的文化,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重道修德,也就是道德哲学。在古希腊,哲学是爱智慧,哲学家本身一般也是大科学家,这种现象比较突出,也就是重视自然哲学。所以,就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哲学的名词,的确是近代国人从国外引进的。但是却不知道,我们的哲学是道德哲学,是与西方哲学不同的另一种哲学。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确定了中国的哲学气质与方向,一部《道德经》影响了世界几千年,它在当今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名列第二位,黑格尔称它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华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孝、悌、恭、俭、让;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横渠四句教)不仅明确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明确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国的道德,既有狭义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也有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关系的大德,也就是“去类界,爱众生”(康有为《大同书》)。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教育,对于高校的德育教育来讲,滋润学生的心灵,启迪人生的智慧,懂得如何做事,更懂得如何做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成长为可用之大器,勇于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去担当使命。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人称之为“大染缸”,只有不断的学习传统的道德哲学,如唐代高僧神秀所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唐•神秀《无相偈》),才可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北宋•周敦颐《爱莲说》),达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代•慧能《菩提偈》)的良好道德境界,方可静下心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语出汉代司马迁),形成独立人格。而不是“墙头草”,更不会随波逐流,天道自然,人道有为。

作者:马国水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