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下美的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下美的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文化下美的思考

摘要:

写这篇论文的目的主要想表达如今在各种外国潮流下的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了任何的兴趣,而且,依靠父母的安排走道现在的我们已经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对美的独立理解,只知道点头,不会反驳,即使明知道是错的,他也不愿去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首先以自己的专业谈一谈,因为自己学习的国画专业,所以对美的理解更多的事从美术和书法方面来说,最后的电影方面只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电影,对电影方面关注相对多一点,所以简单讲了讲。最后我认为当今的我们已经对美的概念很模糊了,即使有理解,可是这种理解也是老师们灌输进来的,缺乏自己的思考

关键字:

兴趣;美学;思考;符号

美,什么叫美,虽然现在美发展为一门学科,可是我并不认为我们能够真正的理解美,真正的懂美。反而不如从前的我们,那时候的我们即使没有将美创造成一门学科,但却创造出那么多如同夜晚抬头看到的星空一般璀璨的艺术(现在身居城市的我们,被雾霾包围的我们,在夜晚能看到星星都感觉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了),各种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各种工艺作品,即使几百年过去我们仍津津乐道谈论研究,有些东西甚至在如今这么发达的科技社会也无法复制。在如今生活压力巨大,生活节奏巨快的社会中我们真的能够理解美吗?

作为一个美术专业的学生我想先以我的专业来谈一谈。什么叫美术,它是画家用画笔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而产生的,曹老师在课上说过:这种艺术创作是一种内心的冲动。我很认同老师的这个观点,可是我想问,现在的我们还有这种冲动吗,或者有几个画家会将这些冲动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小时候画画,老师会告诉你天是蓝的,草是绿的,你要画成别的颜色那是不对的,你几乎不能提出你自己的观点,或者给你解释的时间。再来说说说我们在校学美术的大学生,这是一个极庞大的群体,可是在这么庞大的群体中能有多少学生是因为喜欢绘画而加入这个行列的,他们其中大多数是因为选择美术可以更容易进入好一点的大学;那么毕业后呢,又有多少人会选择一直走下去。虽然我们听着美学课,临摹着各种美术作品,但是我们真的懂美吗?一开始的目的就不纯,更可况我们还置身于各种各样的协会中,大到国家,小到各县,它们如同一个个巨大的牢笼,如同一条条粗壮的枷锁,可是,有几个画家愿意躲着它,更多的画家是想尽各种办法钻进去,因为现在的我们不会单一的去欣赏你的作品,只会注意你的头衔,你的头衔掩盖了你的作品质量,你头衔分量越重,头衔越多,那么说明你的作品越好,你越有话语权,越有影响力。在美术界有太多的滥竽充数,然而这些滥竽充数却有着太大的影响力,身处于其中,你能说你懂美吗,有时也许会有人提出一些真正关于美的的东西,可是声音太小;有时可能声音很大,可是也会逐渐消失……现在的画展越来越多,但是主题依旧是那样的单一,各种“纪念日”性的画展,即使是在征稿后面也要加上各种各样的要求,我们穿梭在各式各样的画展中,看着各式各样的画,可是这么多的作品中有多少作品是作者内心的冲动和内心深处隐藏的感情的表现,他们更多的是趋赴于市场取向,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卖上好的价位。现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天价作品,可是这些作品真的美吗,真的就像那些评论家说的一样那么优秀吗?这些天价作品中有几张能够流传下去,能让后人一直津津乐道。说到这里我还想简单说说我们中国画,中国画是我们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种相对具象的表现,可是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中华文化正在快速的流失,甚至有人说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叫“香蕉人”,什么意思?就是说外表是中国人,可是内部已经被外国文化侵蚀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已经在我们身上没有多少体现了。现在的我们有几人保留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拿我们年轻人来说,有多少人看过《论语》、《资治通鉴》、《史记》,这些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最璀璨的结晶,可是基本没人去看,反而在平时说话中时不时要夹杂一两句英语,认为这是“高大上”的表现;穿衣打扮更别提了,你穿唐装出去反而遭人笑话;吃着汉堡喝着可乐看着好莱坞大片,对身边刚认识的女孩大声说着“iloveyou”……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既然我们的脑袋里基本都是充斥着都是所谓的“欧美流”“韩流”“日流”等思想,那么怎么能创作出好的中国画,怎么能懂得中国式的美。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础,不及如此,文字本身也是一种极美的艺术,我认为我们的汉字是这个世界时最美的文字,最动听的符号。汉字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这是一套富有中国元素和思想的美,可是我们回头看看现在的汉字,一再的简化,过去,我们从每个字中都能知道它的由来,可是如今呢,爱无心,亲不见;团内有才,国有宝玉。我们见繁体字砍成简体,其实是砍掉了古人的文化思维,砍掉了文化人类学重视的文化遗传密码,砍掉了文化遗产。再拿美学角度看,简化字的审美缺陷不能泛泛而谈。仅举两例来说。一个是草书楷化。书、专、长、农之类是用草书楷化的方法简化的。本来草书的笔划要的是自如、跃动,楷书的笔划要的是正直、端庄,结果两者拼合或排列在一起,就十分别扭。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楷化是书法的大忌。另一个是破坏了对称美。汉字继承了很多篆体和隶书的对称美。可是简化字东东,门门、车车、韦韦,失去了对称美。很喜欢电影,电影也是艺术,是一种美的体现,在好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东西,也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现在走进电影院,电影如同商品一样玲琅满目,可是在这么多的电影中有几部电影可以称为艺术,想拿赵薇导演的《致青春》说一下,自从这部电影大火之后,紧接而来各式各样的青春校园类的电影,在这些电影中我似乎只看到各种各样的出轨,堕胎等等,讲的好像我们这一代的记忆里只有这些东西,可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炒作,各种渲染,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当然也赚足了钱。特技越来越华丽,可是故事情节越来越老套,越来越无趣,只有视觉上的冲击,没有一点可以回味,可以咀嚼的东西,电影结束,对这部电影的品赏也基本随着电影的结束和落幕。然而,我们现在观众似乎只注意电影中的“小鲜肉”“大美腿”,对电影的本质似乎根本不屑一顾,包括现在大肆流行的综艺类电影,据说6天就拍出来了,质量可想而知,但是票房还不低,冯小刚导演曾说过:这一现象影响极其恶劣,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我非常认同冯导的话,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见到一部非常严肃,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了。这是我们观众的损失,更是电影美学上的损失。

小结:我们总是喊着与世界接轨,可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怎么能真正的接了轨,我们与西方理解美的方式就不同,我希望我们不要崇洋媚外,认为别人的就是美的,就是好的,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下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美的眼光,美的世界,摘掉“香蕉人”这个名号,做一个拥有独立意志,拥有属于一双独立欣赏美的眼睛,敢于将内心的冲动表达、表现出来的中国人。

作者:高晟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